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章节试题:第三章法的演进

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正确答案:B5、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A.自然法B.习惯法C.不成文法D.习惯正确答案:D6、关于法与习惯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哪项?A.法与习惯长期共存B.法与习惯实施方式有异C.法与习惯形成方式不同D.法是习惯的制度化,应与习惯一致正确答案:D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哪项?A.人类经济的发展B.历史的必然选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正确答案:D8、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自由大宪章C.教会法D.罗马法正确答案:B9、法律意识有不同的形态,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以下几种法律意识的形态中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是:A.社会法律意识B.法律思想体系

A.衡平法是通过大法官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B.英国15世纪正式形成了衡平法院,并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于普通法的衡平法体系C.衡平法程序简便、灵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D.衡平法对普通法来说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所以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普通法优先正确答案:D20、人们形容英国早期的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时说“衡平法是‘大法官的脚’,可大可小”,其含义最确切的是A.衡平法是英国法渊源之一,属于判例法的一种B.衡平法是大法官自己创制的,由大法官自由支配C.衡平法是普通法的重要补充,但较普通法有更大的自主性D.衡平法程序简捷,无需严格遵循先例,大法官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正确答案:D21、下列哪些属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A.完备的司法系统和律师制度B.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C.法律至上D.权力本位正确答案:C22、从日本现行法律制度看,其主要传统、渊源和风格属于下列哪一法系?A.中华法系B.罗马法系C.印度法系D.英美法系正确答案:B

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中国法的现代化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个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缓慢的、渐进变革的过程B.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C.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D.具有被动性和反复性正确答案:B,C,D2、下列哪些属于进行法律移植的理由?A.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B.法的相对独立性C.社会发展和法的发展的不平衡性D.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正确答案:C,D3、下列各项哪些是正确的A.法律意识在法的演进、法律创制和法律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B.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的基本涵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C.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最外在的因素

THE END
1.日积跬步西政考研11月30日简述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特点【2018年简答题/2013年简答题】 解析 法律现代化是指一国法律伴随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变革而出现的、以某些特征为显著标志的、从传统人治向现代法治转变的深刻变革过程。 我国的法律现代化具有以下特点: (1)从外源型现代化模式逐渐向内发型现代化模式转变,清末时期的法律现代https://zhuanlan.zhihu.com/p/669752899
2.中国法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当代中国法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鸦片战争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的封建法律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清朝政府在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承认了外国领事裁判权,对中国传统法律造成极大的修改压力;另一方面,当时的有识之士在鸦片战争前后已经看到了中国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99801.html
3.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1.法制现代化释义 2.法制现代化的要素 (二)法的继承 1.法的继承的概念 2.法的继承的依据 3.法的继承的内容 (三)法的移植 1.法律移植的概念 2.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3.法律移植的类型 (四)法制改革的必要性 (五)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特点 二十一、法治国家 (一)法治与法治国家的含义 (二)法治国家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4.政治与法律姚建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功能与定位转自:政治与法律编辑部 目次 一、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二、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特色 四、结语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所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https://ilaw.sass.org.cn/2023/0105/c2531a495702/page.htm
5.建设中国特色法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光明日报第一,积极实现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成果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优秀传统现代化对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杨宗科 第二,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要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建设法治国家领域形成的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学理化。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https://news.gmw.cn/2017-12/29/content_27217171.htm
6.张文显“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语义和意义分析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行语义和意义分析,是深化、拓展和创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性学理性创造性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研究范式,对“式”这一经典概念的本原语义和意义进行考察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人话语谱系中的“中国式”“http://www.bjsfxh.gov.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1755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新闻台第二阶段:全面展开阶段,时间是从党的十二大召开到党的十四大前。特点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制定了一批适应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要法律;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立法机构不断健全。这些重要进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http://news.cntv.cn/china/20110221/106082_2.shtml
8.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识和体会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统一整体。 http://views.ce.cn/main/qy/xzgl/201112/15/t20111215_22921892.shtml
9.23法硕法理学主观题背诵(完结)·氢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您正在阅读他人分享的卡片,可以通过双击来打开卡片哦~ 我知道了 第二章:法的特征与本质 法的特征 法具有规范性:法调整人的行为,不针对思想;法调整人的涉他行为,不调整自我行为。 法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权威性https://qingk.com/set/7kVUCR1frYI4v
10.西班牙职业教育立法演变对我国职教法完善的启示时值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之际,梳理西班牙职业教育立法的演变历程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特点,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法及法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西班牙职业教育立法的演变历程 西班牙的职业教育是在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和劳动环境的不断现代化和变革https://www.chinazy.org/info/1011/10682.htm
11.机关运行保障立法的意义原则和任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在机关运行改革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各类规范收到一定效果的背景下,筹划对机关运行进行系统立法,对于推进机关运行法治化,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系统总结、提炼、吸收中央和地方机关在机关运行保障中所积累的法治经验,探索建立既具有现代化特点,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机关运行保障制度;二是能够对十八大http://www.sass.cn/109000/59800.aspx
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律师普法这就决定了构建的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2、这个法律体系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实践,为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舞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具有鲜明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3975767093493770809.html
13.西学东渐范文12篇(全文)时至今日,如何解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的关系问题,依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心理情节,亦是当前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关键和难点。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所表露出的困境与矛盾都是这种心理情节的反映。因此,考察和研究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的关联,分析总结近代法律文化变迁的特点,解决近代法律文化变迁中遗留的难点,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amcpq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