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学校考研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一起考研网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扩招了18.9万硕士生,总录取人数超过百万,但报名人数却高达341万人,说明总体的考研成功率都不算高。

而在这之中,推免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985院校录取名额,但具有推免资格的二本院校非常稀少,使得“985”院校与大多二本院校的学生无缘。

目前,不仅考研985院校的竞争激烈,由于越来越多这类知名院校的优势专业仅招收推免生,或者是推免比例高达90%,使得从大部分二本考生从开始就没有竞争之力。

此外,不少985院校在每年的考研调剂环节中,也有不少专业对考生的本科院校层次有要求,并且各高校限定调剂门槛的专业占比也在迅速增长。

总结:虽然没有直接的数据,但从上文的分析可知,伴随着竞争压力和限制条件的激增,二本考研985的通过率本就不容乐观,目前也正逐步下降。

2、二本想考985别做梦了

从上文的内容不难知道,作为二本院校的学生,在目前985等系列名校逐步增加限制条件,专业的推免占比逐步升高的环境之中,想通过考研进入985院校的难度很大。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报名考生中,往届考生的数量占比正逐步增大,由此也说明了每年考研竞争都将更为激烈。

由此,网上便诞生“二本想考985别做梦了”的说法,打击了不少抱有考研目标的二本学生,而小编在了解后也发现,虽然目前的环境如此,但事情仍然有转机。

此外,还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对此做出了反应,证明了非全日制专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由此也可能减小竞争,改变对二本考生的限制条件。

总结:由于环境和985高校的限制,目前二本通过考研进入985院校确实有较高的难度,但随着非全日制专硕趋势的到来,相信事情还会有转机。

可能你已经看了太多二本逆袭的考研鸡汤,我今天就讲几个我身边的例子。

我本科是江苏大学,按道理来说是一本,但是我们学校也是分一本、二本和三本的,都是在一个大校区里面,我就是二本那个学院(后来专业升为一本)

大三那年,决定考研的人有很多,我们专业有两个班,一共60个人左右,大概有1/3的人准备考研,我身边就有好几个,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下面举六个我身边人的例子,真实情况,都是和我在一个自习室(学院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备考的,简称为A、B、C、D、E、F、G,这七个人代表了七个不同的类型,很有代表性。

先说下结果:

说起来也挺好意思的,很多人其实本身实力不差,而且复习也很认真,但是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没有清晰的认知,最后没上岸太可惜了。

B和D两个人就是两个典型的对比例子,两人都是我的同学,复习也都很认真,都是早上7点就开始学习了,学到晚上10点左右回宿舍,很少玩手机和出去潇洒,很自律,但是一个上岸了,一个连初试都没进。

B报考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那年他考了350几分,但是复试线只有340几,擦边进面,最后还上岸了。而D报考的是南京大学,初试考了380几,但是那年复试线接近400分,初试都没进面,最后想要调剂到211也没能成功。

说实话,他们两个人敢去报上海交大和南大我都挺吃惊的,因为我打心里觉得他们考不上,不是我瞧不起他们,而是觉得确实差距太大,没想到最后B成功了,这就是学校选的好啊,选好学校,考研就成功了一半!

E明显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的人,虽然我们是二本专业,毕业那年也升了一本,江苏大学也算一个不错的一本,他报考的南京工业大学其实也算差不多层次的院校,我们都觉得他本可以报考更好的学校,考个211不香吗?

但是他对我们的质疑一笑而过,最后顺利进入初试和通过复试,整个上岸过程顺顺利利毫无波澜。或许这就是那种知己知彼的人吧,真正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其他人了解到的都是你的表面。

A和C和我的关系特别好,其中A是我的室友,备考的时候他们就坐在我的前后座。两个人都是报考东南大学,但是报考不同的专业。我是报的211,一开始就把985排除了,因为我觉得以我的能力考985压力、风险太大,人贵在自知嘛。

我们三个算是很认真的那种了,我和A从三月份开始备考,每天早上6点起床,复习到晚上10点多回宿舍,很少会有休息,周末也一样,当然偶尔也会放松一下。暑假后,我们自习室都是不关门的,我们两人都是自习室最后离开的,基本上是12点回宿舍。

那时候导致经常犯困,所以除了午休,于是我一般一天会睡好几次,早上10点多会趴着睡20分钟。中午睡40-50分钟。晚上晚饭后也会睡30分钟,整体上一天睡7个小时。

最后,初试成绩出来的当天,我激动地半天,看到初试成绩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后面安心准备复试,顺利上岸。

基本上,以上7个人代表了二本考研人的现状,上岸率差不多有40%:

(1)极少部分人有着清晰的目标,志在211、985,自身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也很强,最后一战上岸,这部分人大概占考研报名人数的20%;

(2)部分人目标不清晰,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实力和目标院校的差距,心比天高,虽然复习很认真,初试可能也考的也不错,本可以上一个不错的学校,但因择校问题最后复试都进不了,这部分人大概占考研报名人数的30%;

(3)部分人不但目标不清晰,好高骛远,希望至少可以上一个211,但是平时复习浑浑噩噩,没有规划,随大流,最后往往分数考的很差,进不了复试,这部分人大概占考研报名人数的30%;

(4)还有一部分人就很聪明,刚开始就知道自己能力没那么强,把目标定的低一些,报名比本校稍好的院校,复习的时候没那么拼命,但也踏踏实实,最后一战上岸,这部分人大概占考研报名人数的20%。

考研注定是一场只能依靠你自己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战役,从如何择校、如何制定全程的复习规划、如何获取重要的备考资料和信息,再到如何找到能够一次上岸的高效备考方法。毫无疑问,整个过程都是环环相扣、互相联系和不可分割的。靠运气上岸的是极少数,唯有凭借你自己的努力,加上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最有把握地通过考研初试和复试的考核。

只有将择校数据不断完善,然后一步步精化筛选数据,你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所学校!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去找数据,还不知道怎么去区分专业,还不知道怎么去科学正确的择校,那么一定要把握住知乎官方的考研择校卡片!里面的择校资料包,对你非常非常重要!

除了你们经常听到的“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背后的择校数据包——24考研报考院校核心资料包。为你择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不会因选择错误而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考研届有一句很经典的话:“选择远远比努力更重要”,很多人每天挑灯夜战辛苦备战10个月,虽然考得很高,但是最后复试分数线都没过,还有的人初试划划水,复试却上岸了不错的学校。考研择校非常重要,在确定心仪学校之前,必须把目标院校的报录比、专业的竞争程度、复试有没有歧视、复试是不是不收二本或三本等等弄清楚,才不会像盲人摸象一样白费功夫。

(1)全国的39所985院校

按照录取分数难度,全国的39所985院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档(仅供参考):

(2)全国72所211院校(除985)

按照录取分数难度,全国的72所211院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档(仅供参考):

2、问问自己:考A区还是考B区?按照报考地区的不同,可以分为A类地区和B类地区,报考A类地区的考生为类考生,报考B类地区的考生为B类考生。A类考生是指经济地区较好的地区的考生,B类考生实际上经济欠发达的-些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吸引考生报考,从而降低自己分数线。报考这些地方的B类考生分数线相较于一区A类考生分数线,总分都要低十分左右,英语单科都要低三分左右。

(1)求稳妥

名校固然好,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上名校。选择学校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研基础,综合选择合适的院校。如果你的英语真的学得很吃力,四级是挣扎了几次才通过,而且专业准备也不充分,考个普通学校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此外,名校也有弱势学科,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相对薄弱,实力甚至不如某些普通院校。有一些国家级或地方的高校,虽综合实力不强,但很有特色,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很有专业优势。比如,江苏大学车辆工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2)冲刺名校

不管是未来到企业就业,还是留在高校发展,从名企在全国开宣讲会的城市和大学就能看出来,他们还是比较倾向于发达城市的那几十所大学。好一点的高校招聘教师和辅导员首要条件是毕业于211、985大学的学生。

考上名校,未来的机会会多很多。一般来说,考研试题分公共课和专业课。考研和高考是不一样的。考研考试科目灵活些,你可以自己选择部分专业课。其实只要你的英语和政治的单科成绩过线并且分数够高,全国还有哪所大学你不能报呢?

(3)学长建议

考研学校的选择不但要稳,更要高,一定是要跳起来才够得到的目标。只有一个拼尽全力才能实现的目标,才有挑战价值,也才能激发你的斗志。如果选择一个难度很低的考研目标,结果就会很轻松,过程也无不费力。但如果在一定范围之内,选择较高的考研目标,创造出适当的压力,就能逼迫你每天高效学习10小时甚至更多,因为不如此努力,你就会与目标院校失之交臂。

其实,越是轻松的考研目标,越容易让自己滑落进平庸的安全港。考研目标没有难度,前进就会非常缓慢,也就没有了学习的斗志,反正想着不用太努力也可以达到,自然也就没有拼命学习的动力了。若是仅仅冲着及格而去,原本努努力能够考八十分的你,却往往只能拿到六十分。冲着八十分去努力,就算力竭而未达,至少也会及格。有许多人在考研备考时会暗示自己,大不了就“二战”。怀着这种心理,在第一次考研的时候便不会拼尽全力,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二战”。

开始备考之前,一定要找准方向,如果学校选不好,再努力也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有时反而会事倍功半。上文我给大家详细讲解了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大家确定了自己的选择之后,就不要轻易变动了。然后根据我列举的全国39所985和72所211院校,去查找该院校的核心信息,再去决定报考哪个院校。

复习到现在,小伙伴们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复习节奏,每天埋头苦干。为了了解大家的上岸信心,学长以“大家觉得自己上岸的概率有多大?”为主题进行了调查,大部分童鞋的回答是一半。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童鞋觉得自己上岸的概率很大,因为自己选的是报录比很低的院校,基本是稳上岸的。如此蜜汁自信,吓了学长一跳!

“低报录比”绝不是“好考”的代名词,而报录比高也不代表考研难度大,很多经验贴就从报考人数这一个数据断定难考,实在是太断章取义了,不但容易制造焦虑,还会误导一大批人!

下面学长用两个实操案例做详细分析:

报录比的高低和实际考试、录取的难度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报录比高并不代表就难考,毕竟每年都有一堆弃考和打酱油的考生。

以深圳大学2020年硕士录取情况中的“学前教育”专业(045118)为例:

由上图可知,“学前教育”专业报考人数88,实际参考人数63,接近30%的人弃考。实际录取人数13,报录比为7左右,即7个人中录1个。全国的平均报录比在3.0左右,该专业是该数值的2倍多,可谓是不低了,要知道很多专业的报录比低到1.0都不到。

但是该专业真的很难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上图可看出,录取统考人数为13,参加复试人数也为13,也就是说,参加复试的人全部被录取了。只要你达线,就不刷人,复试就是走一个过场!

再来看录取分数,国家线分为325,最低录取分数也为325。说明什么?说明只要过了国家线,就稳上岸,而且还是一个竞争激烈院校的好专业。最低分325(国家线),最高分401,我笑了,325分也能和401的高分上一样的学校!考了325分的人是不是要笑死在厕所呢!

(2)低报录比=好考?报录比高不代表难考,但报录比低就一定好考吗?

以郑州大学2020年硕士录取情况中的“土木水利”专业(085900)为例:

首先来看2020年郑州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的录取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上图可知,报考人数448,录取人数138,报录比为3左右,算较低水平,即3个报考人中录取1个。但是再仔细看,上线人数为277,也就是277人达到了国家线,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被录取了。

关于2020年土木水利考研国家线,A类总分264分,B类总分254分。但是复试最低分数为307,分别超A区、B区国家线43分、53分,并且有139个人过了国家线,却没有学上,是不是很可怜?

再来看2020年郑州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的拟录取名单:

拟录取名单可从学院官网、研究生院官网或者百度搜索得到,本文只截取了一部分,可以看到,录取分数主要集中在340-370的区间,最低的分数为315分。很可惜,上文那位以307进入复试的人并未逆袭,还是被刷了。也就是说,当年国家线为254分,而录取的分数都集中在340分以上,至少要高于国家线90分才较为稳妥,难度可谓不小,让人心生感叹。

综上所述,报录比和考研难度并不能简单划等号,每年大约有百分之30的人弃考,还有百分之40的人是划水的,剩下真正备考的只有百分之30左右。同时,每个专业招生情况又不能一概而论,报录比只能整体反映某个学校或专业的整体报考热度,却绝不能反映出该专业的实际录取情况和考研难度。

6、复试比—决定上岸的最根本因素复试比,也叫复试差额比,是复试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真正反映决定考研报考难度的不是大家吹上天的报录比,而是差额复试比。

以北京邮电大学2020年各硕士录取情况中的“应用经济学”专业为例(020200):

由上图可知,2020年该专业报考人数为225,上线人数为46(过国家线),推免人数为10,录取人数为20。进一步可知,统考录取人数为10。

我又从网上找到了该校的复试名单(网上直接搜索2020年北京邮电大学复试名单):

从上图可知,应用经济学统考进入复试的为10人,而最终统考录取也为10人,说明该专业一个没刷人,复试完全是走一个过场,差额复试比为1:1。只要你初试分数高,达到复试线,就完全录取,爽不爽,完全不用考虑复试刷人的问题。

遇到这种院校和专业就偷着乐吧,但并不是所有学校/专业都是这么贴心,给大家随便列举几个。

比如安徽大学,该校2021年法律(非法学)招生人数为110,进入复试人数为525,复试比例接近5:1。进了复试,却还要在5个人中刷掉4个人,是不是很揪心,也就是复试被刷的概率为百分之80,可谓是丧心病狂了!

又比如重庆师范大学,该校小学教育专业2021年招生人数为90,进入复试人数高达265,复试比接近3: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的小学教育专业,今年计划招生90人,进入复试人数高达265人,复试比接近3:1。

又比如中央财经大学,该校会计专业招生人数为39,进入复试人数却有500左右,复试比例接近8:1。再比如天津工业大学,该校2021年会计硕士招生人数为31,进入复试却有165人,复试比高于5:1。

这就是复试比的意义,复试比如此之高,就算初试分数再高也胆战心惊,400+的分数被刷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他人在复试中以350分逆袭上岸,而你初试400分被刷,你是什么感受?

除了复试比以外,初试比也是上岸的重要影响因素。复试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太多,稍加不慎,就有可能复试被刷,故初试比重越高,复试上岸的概率越大,也就越不容易被刷。特别是本科一般、没有科研经历和面试经验的同学,如果怕在复试中占很大劣势,就一定选择初试占比高的院校。

有的学校初试比重高达70%,复试的比重只有30%,即总成绩=初试成绩*70%+复试成绩*30%。只要初试的分数足够高,复试只要不出现意外,一般都能录取。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目标院校的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一般都是按照初试排名录取的。

比如江苏科技大学,其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复试成绩计算规则:

还有的院校,初试和复试比重各占百分之50,这类学校的复试比重就很大了,复试格外重要,因为复试的1分相当于初试的好几分。这类院校的计算规则分为两种,一是总成绩=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50%;二是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50%+复试成绩×50%。像是以上两种情况,复试低分逆袭的和高分被刷的例子太多了,故择校时必须看清楚学校的复试规则。比如中南民族大学。其复式计算规则为:

8、调剂比—决定上岸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重要因素——调剂比,调剂比是指调剂人数占复试总人数的比重,调剂比越高,一志愿被刷的概率越大,也就是不保护一志愿。有的学校每年专门留出大量的调剂名额,就是专门为了给985、211院校或者初试高分的优质调剂生空出位置,这对一志愿考生是极其不公平的!

遇到这种情况,简直会让人气到爆炸!这似乎意味着,你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上限,不管怎样努力,你都会被卡在机会之外,无力抗争的感觉瞬间呼之欲出了!

比如,南京理工大学,虽然很多同学总是说该校并不压分,但是学长还是要拿事实说话,数据表明,该校更喜欢接收本校生和优质调剂生源而不保护一志愿。

以2020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其复试分数线为355分,如下图:

该专业计划招生5人,但进入复试的只有两个人,分别为383分和401分。但可笑的是,最后一志愿录取的只有401的同学,并没有这位383分的同学,如下图。即使他已经竭尽全力考了383的高分,远高于复试线30分,而且是招5进2,稳赢的局面,居然输了?

学长又去找到了放弃复试的名单,发现还是没有他,如下图:

仔细分析后发现,原来是接收了4个高分调剂的考生,人均400分左右的初试成绩啊,让人瞠目结舌!气得我无话可说!

因此,在择校择专业时,一定搜集好全面的信息并好好分析,然后极力避免复试黑幕、偏爱调剂、不保护第一志愿等学校/专业,否则一年的努力很可能就要付诸东流了。如果你想获取目标院校的一手数据,如果你相信学长,你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卡片,免费领取学长整理好的23考研择校资料包,结合你已经掌握的信息和你拿到手的择校资料包,我相信你一定能分析和选择出适合你自己个人情况的目标院校。相信学长,时刻记住:选择>努力!!!

接下来就是选择专业,选专业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当然,除了上述需求之外,我们还要尽可能扬长避短,通过分析个人优劣势来决定报考专业。比如,如果你的数学一直学不好,那就可以选择一个不考数学的专业啊;比如,你的英语基础很差,那你就可以选择一个对英语要求比较低的专业等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上文说了,想跨考的同学很多,有的是因为高考时的成绩不理想而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有的是因为青春期冲动随便填了一个专业,有的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学校或专业不是很好就业而想深造等等。不管是何种原因,跨考难度大是有目共睹的,决定一定要谨慎。跨考之前,你一定要考虑清楚以下几点:

(1)专业基础几乎为零

没有专业基础是“三跨考生”的通病,因为其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本来专业基础薄弱,再加上同有四年专业经验的同学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跨考同学一定要制定好复习计划,提早复习专业课,

(2)信息收集十分困难

(3)心态很容易动摇

相比一般考生,跨考考生面临压力大的多,难免会产生烦躁、不自信、甚至动摇心理,很多同学往往中途就放弃了。比如有的同学在看到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复习很有效率,但自己状态不佳时往往容易怀疑自己,萌生退意。

即使是报考同一个专业,专业考试科目和制定的参考书也可能不一样。比如,我这里找了东南大学土木学院的085900专业目录,我同学是报考的是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他可以选择结构力学或者土力学,东大的结构力学很难,那一年平均分是110不到,而同样选择土力学的则平均分高达120。因此,选择专业时候,我们还可以选择自己的优势科目,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与其他人拉开差距。

3、数学水平怎么样?还有,就是看自己的数学水平怎么样?如果数学基础很差,完全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

5、英语水平怎么样?虽然所有的专业都会考英语,但是每个专业对英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英语基础不好,则可选择对英语要求不高的专业。

7、政治水平怎么样?有的人数学、英语都很强,唯独政治很差,怎么都学不好。比如我的一个同学,总分380几,英一82、数一135,但是政治只有56分,这还是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复习的结果。因此,如果政治水平实在不咋地,就选择不考政治的专业。

总结以上:如果想提升学历尽早就业的,就考专硕;如果想读博深造、留校发展或者去科研机构的,就考学硕;如果只想考一个文凭、单纯为了上岸,那就学硕、专硕哪个好考就考哪个。

在考虑读什么专业时,千万不要看什么专业未来薪资高你就要去考这个专业。

第一,我们都知道IT行业薪资高,但如果你是个文科生,对计算机、编程完全不感兴趣,即便将来你考上了也顺利毕业了,工作只会让你更痛苦。因为驱动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兴趣。

第二,专业的优先级应该是在同学们具备一定的实力条件下,同等级别难度的专业中哪个更容易上岸就选哪个。比如,将来你想从事股票证券行业,想读金融专业,在同等级别的院校中金融专硕要比学硕更好上岸,而且考试难度也差不多,所以你就没必要死磕学硕啦。而且,国家在政策上,也趋向于扩招专硕。

总之,同学们在考虑要不要根据专业去择校时,要以自身规划及上岸概率为基础去做选择。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各院校的专业学位水平情况,为大家整理了表格,建议同学们收藏好~

0351法律

0451教育

1051临床医学

1052口腔医学

1251工商管理

1252公共管理

1253会计

1351艺术(音乐领域)

考研择校时经常面临一个难题,就是选“好学校”还是“好专业”?

选一流名校,又担心专业不好难以上岸;

选普通院校王牌专业,又担心将来求职,招聘方只认名校,自己连拿入场券的资格都没有。

人生就是这样,能力越强,选择的余地越少,因为你的目标就是做好的那一种,无需选择。

当能力不够时,就会陷入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考研也一样。

如果你的能力足够强,自然能够选择好学校和好专业,埋头复习就可以了。

但大多数的我们只是普通人,没有绝对的自信,也无法承担一次考研失败的风险,鱼和熊掌是不能够兼得。

相对来说,与普通大学相比较,名校的资源和校园环境会更好,而且在教学水平上也比较高,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很强大。许多考生选择名校,能让自己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能在考研期间获得更多的资源。另外很多知名企业只招聘一些名牌高校的毕业生,所以一般情况下,名校的就业前景比普通院校好。

首先,名校学生基本学习都是比较不错的,优秀生多,学习的氛围就浓了。名校的学生,成绩都不相上下,为了自己的成绩不被落下,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学习。

高考时,很多学生在报考的时候都比较倾向于名校,但是每年报考名校的学生确实很多,但是真正能考上的人寥寥无几。所以许多考生在选择考研后,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学习,想要进入名校,实现自己对名校的热爱与执着。

专业强院校名气一般的学校是很多考研生近些年的首选,因为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时候,大家的学历其实都是差不太多,最重要的就是看专业的实力如何。

名校与专业,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名校,所以有人会遇见这种情况,那就是名校和它的冷门专业。这时,有人就会不那么在乎专业,选择了名校。如果毕业后的目标是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进入到国企工作和学习,那么好的学校是就业的“敲门砖”。

当然,求职过程中,名校虽然是一块很不错的敲门砖,对于学生来说是好事,但是所学的专业自己不喜欢,念研究生的时候也会痛苦。

对于那些专业实力强,而且还是名校的高校,无论是在任何方面其实都是能够做的非常好,想要能够考进这样的高校也是不容易,一旦考入这样的高校,那将来变得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不过,这类学校和专业也是有很大的风险在其中,毕竟这样的学校对于学生来讲还是要求很高的,一般都是一些学习能力强,综合能力都非常不错的学生,这类学生是非常的受欢迎,所以如果有能力的话,选择这样的高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一点,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完全决定你的人生。清华、北大找不到工作的也有。再普通的双非院校学生,也可能会因为自己目标清晰再加上持续的努力成为某个行业的人才。

如果你报考的专业属于自然科学学科,专业实力强的院校一定是比某些211或者985院校给你带来的资源多的。

理工农学的同学们,在择校时最好优先考虑专业,选择专业实力强劲的院校,哪怕是双非。人家企业招聘了那么多年,自然也知道哪所院校的专业实力好,所以同学们也不用担心企业会卡名校,一刀切。

如果你打算考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比如:历史学、哲学这类的。建议大家要优先考虑学校。因为此类学科专业各院校的水平差别不大,为了将来的求职考虑,还是能考名校就考名校。

所以,要不要考名校,根本上还是要从你想读什么专业以及你个人的学习能力去出发。

(1)就业

同学们在选择前要理智分析自己考研的真实目的,如果只是为了在就业的时候更有优势,希望能够为自己增加竞争力,让自己在参与社会求职的时候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那么考生则需要慎重地考虑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

(2)考公

另外,如果硕士出来是想考公,那么名校也就并不重要了,选一个适用性强、报考岗位多的专业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如果你的专业很冷门,到时候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比比皆是,上岸难度太大。

(3)考博和留高校

报录比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竞争程度,提前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报录比,可以感受一下报考热度,然后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和决心报考该专业。

很多时候,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事先选择一个适合、容易报考的学校,会大大增加上岸几率。

下面以我的亲身经历,举两个现实的例子:

【案例1】当年我本科一同学,报考的是上海交大(985),无疑是排名前10的好学校。虽然当时我们大家都觉得他大概率是考不上,有点不自量力,但是那年他只考了338分就进了初试,最后被录取。我和我室友,一个360多、一个380多,当时感觉很感慨。这就是报录比的效果,那一年报考上海交大那个专业的人数很少。

【案例2】学硕和专硕每年的报录比也是不一样的,要区分开。这里说一下我的经历,我那一年学硕复试分数线是352,专硕复试分数线是386,差别十分大,因为报考专硕的人数特别多,最后导致几个400+分数的都被刷掉,十分惨烈。而报考学硕的人数相对较少,初试录取分数基本在370左右。当然,每一年的报考人数都在变化,学硕和专硕每一年哪一个更好考,需要你自己去搜集和判断。

懒的同学,或者不想看下面具体的报录比操作方法,直接看下面的总结版就可以了,是不是很贴心?

2、如何查找初试和复试占比?大家应该都知道,复试的时候,当初试分数占比越大,复试占比越小时,说明这个学校就越好的。因为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只要初试分数够高,不管复试关系户、学校歧视、调剂等,你上岸的概率都是更大的。

复试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太多,稍加不慎,就有可能复试被刷,故初试比重越高,复试上岸的概率越大,也就越不容易被刷。特别是本科一般、没有科研经历和面试经验的同学,如果怕在复试中占很大劣势,就一定选择初试占比高的院校。

有的学校初试比重高达70%,复试的比重只有30%,即总成绩=初试成绩*70%+复试成绩*30%。只要初试的分数足够高,复试只要不出现意外,一般都能录取。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初试和复试比例为7:3的学校呢?很简单,用搜索引擎“百度”即可.

3、如何查找复试分数线和复录比?复试比,也叫复试差额比,是复试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真正反映决定考研报考难度的不是大家吹上天的报录比,而是差额复试比。

那么,到底要如何找到目标院校的复录比数据?

很简单,通过官方公布的数据查询。即使目标院校没有公布统计好的数据,但一般会公布招生人数、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等信息,因此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反推出复录比信息,分析时注意录取人数是否包含推免生。

查询地址: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或者报考学院官网

各专业的国家线和复试分数线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比如,目标院校复试分数线是400分,说明报考人数很多,竞争很激烈,导致复试分数线很高,那进复试的可能性必然极小。

国家线和历年分数线都在一个网址,十分全面,如果在择校阶段看到这个网站,就不必一个个去学校官网看了。直达链接:历年考研分数线|考研国家线|复试分数线|34所自划线

5、如何查询目标院校各类基础信息?(1)学校研究生院官网

注意:学校官网上要注意以下三大信息:

比如,以东南大学为例,进入研究生院官网,点击招生专业目录,就可以查询各个专业的考生科目和参考书,如下图所示:

(2)学院官网

注意:学校官网上要注意以下两大信息:

如果你想知道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的知名度和就业前景,这所学校或者这个专业排名到底如何,下面一个网站就足够了。通过这个简单的排名,可以为择校作为一个参考。

直达链接:中国科教评价网-免费考研高考服务网站

7、如何获取专业课真题?(1)学长学姐:先去找学长学姐,一般学长学姐肯定已经找好真题了,这个方法获得的真题最全面,而且多加几个学长学姐联系方式,还可以获得今年最新的真题信息,通过多个人的回忆,将今年真题整理出来。

(2)中国教育在线:直达链接:(2021年考研数学_英语_政治_专业课真题及答案下载_中国教育在线)

(3)报考学校研究生院官网:很多学校研究生院官网会提供各个专业的历年真题,十分全面。

(4)淘宝、咸鱼:实在找不到,也可以去淘宝、咸鱼上面,上面会有很多的店铺提供历年真题,很全面。但要注意辨别:第一,但是店铺是各种辅导机构的,价格很高,真题真假也难以辨别;第二,很多店铺是考上的研究生开的,这部分店铺是学长学姐整理的真题和笔记,价格便宜,可信度高;第三,一定要找近5年真题,很多店铺以次充好,提供过时的真题,毫无意义。

(6)报考学校打印店:如果你距离目标院校比较近或者方便去的话,去该校的打印店看看,问问打印店老板,一般打印店会提供很多专业的真题,价格也很便宜,10块—几十块钱不等。

(1)贴吧、论坛、知乎:在初试结束后,很多考生会在贴吧、论坛或者知乎互相交流,毕竟那个时候都比较兴奋,有的甚至会互相留下联系方式,你可以主动私聊他们,他们还是很愿意帮助你的。

(3)目标学校:大部分学校的导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像我导师一个人就有三个工作室。如果你到目标院校方便,就直接去你报考学院的导师工作室去找学长学姐,肯定会有热心肠的学长学姐帮助你的,不用害羞。

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基础搭不好,房子盖好了也会塌下来,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会后悔了。大家都知道背单词,但是却不知道复习单词,背完了就忘,一轮背下来,忘的也差不多了。因此,背单词最重要的是复习单词,不是一味地强调背诵进度,每天背诵了多少新单词,这种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背诵过程中,建议按照艾斯浩宾遗忘曲线来背诵。当然,单词背诵没有止境,3—5月单词是打基础,打好基础后单词就成了每天的例行公事了,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要背单词,一直背到考前!

(1)阅读

(2)作文

9月份开学以后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作文了,这个阶段的复习分为两轮:

第一阶段:掌握大作文的写作框架体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作文的整个框架;

这个阶段单词带着背,每天花费30分钟背诵;阅读也要练习,保持手感,可每天花费40分钟做阅读,主要是针对新题型和完型,重点加强一下练习。

当然,这个阶段的重点还是作文。一定要不断积累语料,多多背诵高级句型、句子,但更多的是还要勤加练习。很多同学都是平时背诵的很多,理论知识也都懂,但是一上考场,作文就写的一塌糊涂。所以,这个阶段要模拟练习,严格掐表,甚至可以购买考试时候的那种答题卡,这样效果更好。

词汇是考研英语取得高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词汇量不够、单词看不懂,阅读和作文自然也不可能取得高分。经常有很多经验贴说,可以随便选一本单词书,最重要的是你要好好背和坚持背,但是一本合适的单词书,还是可以让我们的单词积累事半功倍的。

根据现在用的最多的基本参考书,我将每一本的优缺点一一对比一下:

【此书优点】:不同的词汇附上了不同的考频,便于我们有重点记忆;整体词汇量适中,背诵难度不是很大;最后偏黄色的纸质手感特别好,绿/黑的配色看起来比较舒服,而且字体密度适中,不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适合人群】:总体来说,恋恋有词是一本不错的书籍,但是必须配视频使用,如果你能耐着性子看完朱伟的单词视频,而且对英语分数要求不那么高(75分以下),那么恋恋有词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此书缺点】:红宝书和绿皮书的字比较密,空白较少,可能做笔记补充会有点困难,看久了容易头晕走神,而且内容太多,记忆难度特别大,特别考验背单词的毅力;其次,书里有一些词的词义不全。

【此书优点】:这本书比较适合语法不好的小可爱初期阶段使用,结合语境一个句子可以深层次的背几个单词。一遍背单词一遍锻炼长难句和翻译,一书多用。

【此书缺点】:全书虽然有600多例句,但是整体也非常乱。

1)此书优点

这本书是这两年比较火的词汇书了,很多人都在用,不仅单词比较全面,适合各阶段人群使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把重心放在高频和重点单词上面,背单词效率会高得多,详细的优点如下:

2)适合人群

不管选择哪一本单词书,都一定要安排好背诵计划,坚持到底才行!其实,背单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背单词也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学长建议按照以下方法来背诵:

阅读是很不推荐使用真题以外的参考书目的,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参考书目的题目要么太简单,要么太难,很难找到和真题难度相似的参考书,不适合练习;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各大机构或者参考书阅读的出题风格、出题思路和真题阅读是有区别的,我们要适应真题阅读的出题风格和思路,而不能被其他参考书干扰。很多人平时各种参考书阅读正确率很高,但是真题正确率不高,就是这个原因。

真题阅读参考书,现在市场上最流行的有两个系列,分别是考研真相和黄皮书,下面我对这两本书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

下面根据我的经验,说说这本书的优点:

(1)内容十分详细:一套总共5本,除3本历年真题外,还有1本《基础研读版》帮你补充词汇、语法、长难句的基础,1本《考点速记版》帮你考前速记真题考点。特别适合基础弱的学生,基础好的也完全可以使用。

(3)独特的解题法:1类题型1个解题模板,步骤固定,方法简单也容易上手,很适合新手学习;阅读部分采用“2个路径+4个步骤”解题的方式,4个步骤分别是“找关键词-回文定位-比对匹配-辐射匹配”,适合除了主旨题以外任何一种题型,做没见过的新题也同样可以按步骤轻松解题。总之,只要学会1个方法,所有题型都可以按照步骤解题!

黄皮书也是经久不衰的经典,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一共20多年的真题,内容很丰富。

总体来说,考研真相和黄皮书都是非常不错的真题教材,如果你的基础很好,比如六级轻松考过,那用黄皮书是没问题的;如果你的基础一般或者基础较好但总结分析能力较差,那还是推荐考研真相。

长难句的参考书推荐两个,下面我来细说一下这两本书的优缺点:

【此书优点】:对英语的语法、句型、长难句有着一个特别好的讲解和总结,不管基础好坏,听力以后都会对英语阅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此书优点】

【适用人群】: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考生,对英语基础比较弱的同学不太友好。

最流行和最受好评的几本参考书,我或多或少都用过,主要有朱伟写作宝典、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此书优点】:潘赟提出了“九宫格的”的作文写作结构,提出将大作文分为三大段落和九个小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塞进去对应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搭建好全文的框架体系,让我们知道什么地方写什么内容。

【此书缺点】:九宫格的写作结构还是很好用的,让我对大作文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每一个地方应该写对应的什么内容,对我的帮助很大,深受启发,但是这本书中的写作方法难以上手。潘老师提出的举例论证法,因果分析法、对立观点分析法三种写作方法,这三种方法切入真题都比较难,完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何种方法,让我不知所措。

【此书优点】:该书对英语一、英语二大作文以及小作文做了很好的分类,里面的优秀范文和句子很多,小作文模板也很多,很适合作文预料的长期积累。

【适合群人】:学长虽然不建议背诵,但是《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是一本很优秀的作文书籍,里面有大量优秀的高分范文和经典词汇,可以入手一本作为作文素材和预料的积累,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此书优点】:提出了经典的写作三段论,第一段点题,中间段落论证主题,最后总结提建议。书中提出利用“庖丁解牛”的方法描述漫画,同时给出了三类描述漫画的方法。

和你们一样,学长在备考过程中也曾走过很多弯路,不仅是英语,还有数学和政治,跟着一个正确的老师真的是太重要了,说起来都是血泪教训啊!

相信很多同学在看网课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以下低效复习的情况:

关于英语的网课,学长前前后后也看了很多,但效果各异、感触很多,毕竟每个老师的风格、擅长的地方各有不同。如果再让我来一次,我肯定不会一骨碌地全看,而是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去提高!

因此,学长只希望把自己看过的、感觉真的有用的,以及现在考研领域影响大且实用的老师推荐给大家,优缺点和适用人群都会详细说明,让大家根据自身情况有所选择,毕竟最终的目的还是考到一个好的分数。

本文福利:除了满满干货,附带最新网课白嫖方法,贫民窟孩子的救星!!

当然,在选择老师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目标分数是60+、70+还是80+?你的目标是提高长难句、阅读还是作文?你的目标是打基础、强化巩固还是冲刺提分?

所以,选择老师不能太盲目,一定要基于自己的目标和当前的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1、针对自己的弱项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个老师都有各个模块的视频,一个老师的视频就几百集长达几百小时,这谁能看得完?这些真的都是你需要看的吗?看完才知道,其中百分之60的知识已经早就掌握了,后悔万分!

2、不要听其他人说,适合自己的最重要。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得吃后悔药。有的老师网上吹得天花乱坠,课上讲的头头是道,讲课中例子随手捏来,听完看似恍然大悟,轮到自己做题就两眼迷茫,一做就废!

除了本文推荐的老师以外,我也把其他网上所有评价不错名师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一点参考:

当然,鉴于大家的基础不同,每个领域只推荐1-2位老师,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优点:背单词的最大障碍就是单词太多了,根本背不完,而且一直陷入背完就忘的困境。如果你没有极大的的恒心和毅力,一定要选择朱伟的恋恋有词。恋恋有词整本书词汇只有5500个,而且没有密密麻麻的单词,搭配也简洁明了,方便记忆。但是如果选择了恋练有词,那么还是建议你听一下配套的网课,朱伟老师会在视频里面补充一半的词汇以及搭配,而且视频讲的还可以,学累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当放松~

优点:田静老师很有亲和力,可谓人美声甜,她的语法和长难句讲的十分浅显易懂,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话让你明白句子的难点,讲的十分细致入微,全是干货,没有废话,会带着你一步一步从语法小白成长为阅读长难句无障碍。田老师的课程比较基础,语速很慢,适合英语稍差的同学学习,建议视频和书籍同步进行。

缺点:虽然田老师长难句是一绝,但是该课程较为基础,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煎熬,因为讲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懂的内容,听课效率会比较低。

避坑:基础好的同学,不用全看哟,直接选择自己薄弱部分查漏补缺即可~

缺点:他的书籍和方法对英语语法的要求比较高,不容易上手,不太适合基础弱的同学,可能会跟不上节奏,听得云里雾里,效率低下。

3.1优点:阅读自然是首推高图了,像政治的高图一样,高图老师在阅读届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他的阅读讲的特别好,深入浅出,最大的特点是逻辑性特别好,把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分析的淋漓尽致。

在视频里面,他会告诉你:

每一题是什么类的考题?

跟着唐老师把学习一下解题技巧,绝对会收获良多。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高图老师比较幽默,看视频不会觉得很枯燥。

听完网课后,记了几十页的笔记,包括细节题、主旨题、词汇题等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技巧,然后一步步试着把技巧应用到阅读中,结果简直不敢想象,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做题速度也快了不少,后期阅读能保持错2个以内。

和阅读的高图一样,翻译也是首推唐静老师了,因为唐静是专门做翻译这一模块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唐静老师的核心思想是翻译的“拆分与组合”,首先通过句子的拆分来理解完整的句子,然后将拆分后的句子组合起来进行翻译。该方法新颖、高效,也很实用,但是对英语语法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前期一定要通过长难句课程把英语语法的基础打牢,这里也是大有裨益的。她的视频配套的书籍是《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书中用独特的“公式”将每一类语法类型的句子讲的明明白白,看完之后定会豁然开朗,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

5.2缺点:对语法要求比较高,需要前期打好语法和长难句的基础。

5.3避坑:课程虽好,但翻译分值不高,可不要花太多精力哟;建议看20版本,整体内容很全面、逻辑也很好。

与其全靠运气和瞎蒙乱做,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学一下技巧,至少可以让你拿到7分及以上!别看这么2-3分的差距,但往往进面就是那么一两分啊!

她的课程将完型涉及到的虚词、高频词、关系词等分析的很彻底,同时也总结了排除法、关键词法、盲选法等解题技巧,很有针对性。整体上上课很快,全程没有废话,全是干货,直戳要点。

6.2缺点:内容很干,需要耐下性子来,着急吃不了热豆腐哟~

6.3避坑:需要细心细心细心再细心!

【优点】:

和高考语文作文一样,考研英语作文其实就是框架+语言表述,不一样的就是把中文替换成英文。从小到大,我们写过无数的议论文,其实议论文就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那么对于英语大作文来说,我们依然可以借用这个模式,去进行写作框架的搭建。

按照上述思想,潘赟提出了“九宫格的”的作文写作结构,提出将大作文分为三大段落和九个小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塞进去对应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搭建好全文的框架体系,让我们知道什么地方写什么内容。

潘老师的「九宫格作文法」真的是yyds!只要是考过研的学生,基本上都听说过这个写作方法。她的作文课也是教你如何掌握应试技巧,英一英二大小作文的框架如何搭建,反正作文拿基础分是没问题的。

【缺点】:如果想拿高分,还是得自己多积累语料库,这样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避坑】:可以借鉴九宫格写作法,但具体内容和预料还需额外补充哟~

(2)王江涛

【优点】:王江涛主《高分写作》这本书确实很棒,对英语一、英语二大作文以及小作文做了很好的分类,里面的优秀范文和句子很多,小作文模板也很多,很适合作文预料的长期积累。他的考前必备20篇很经典,里面的作文结构、整体语言、高级句子、单词等都是很值得学习和仔细推敲的,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很好的参考。

如果你的英语目标不是80分,而是70+、75+,完全可以跟着高图。她作文主要是总结写作思路和写作模板,把她的课程听完,你完全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模板。因为模板是你听课后自己总结的,所以肯定不用担心重复的问题了。

总结出模板以后,可以看看王江涛、潘赟等人的书籍,总结和背诵一些高级、万金油的句子,最后作文分数绝对是中等偏上。

缺点:模板改写只适用于短期提分,不可本末倒置!

避坑:模板需要自己改写,对总结能力不强的同学考验很大,万一改动不到位会成为雷同卷!

A、提高复习效率。对于英语基础一般或较差的人来说,看一些长难句和阅读都很费劲,很可能学了很久都学不好,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英语基础很差的人会去报班了,因为靠他们自己提升英语是很难的。

B、学习解题技巧。视频里面的老师都是各个机构的名师,拥有十几年的丰富教学经验,将阅读、翻译、完型等解题技巧摸索的一清二楚。跟着视频学一遍,可以快速把这些技巧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提升解题正确率。

这个问题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具体分析,我认为可以分为3类:

A、基础好、总结和学习能力强的考生。一部分考研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比如四级550分以上、六级500分分以上的同学,并且这部分同学的总结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通过自己做真题和总结就能掌握出题人的出题规律,很好地归纳各类题型的考点和易错点。这部分同学是不需要看视频的,看视频固然是能够学习到东西,但是效率太低,反而不如自学来的快。

C、基础差的考生。还有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比如四六级考了多次都没过或者低分飘过,阅读做题很慢,并且做题错误率比较高,很多阅读甚至一半都都不懂。这部分考生一定要跟着视频好好学一学,可以学习一下长难句,打下阅读基础,同时跟着老师学习总结阅读的方法和解题技巧,比一个人自己在那瞎琢磨有用的多!

大纲词汇5500个,1500个基本没考过,背了也不考!

夯实基础:单词是学好考研英语的基础,不论是阅读还是作文,没有一定的单词量,都是无法拿到高分的。

即使你阅读技巧掌握的再好,作文预料背的再多,单词不认识,再多的努力也白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这就是大部分让你背单词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坚持不下来的原因。

那么,究竟有没有高效又好用的背单词方法呢?

经过单词的反复折磨,我还真找到了。

如果对你有所启发,还请帮忙点个赞,也算是对学长创作的鼓励。

【注意要点】:第二、三轮背诵的时候,可以看着单词回忆中文意思,如果想不起来,就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一下,方便下次重点复习,这样效率会好很多。

【背诵方法】:背单词就像读书,前期是把书读厚的过程,是知识输入,中期则是把书读薄的过程,需要我们来输出。这个阶段就是不断复习,防止遗忘,同时将已经记得十分牢固的单词划掉,把单词书由厚变薄,直到把所有容易遗忘的单词都记住。

【注意要点】:前面的多轮背诵过程中,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笔将最经常遗忘的单词标注下来了,可能你已经背诵了三四轮,这些单词还是没有记住,这个阶段就是重点攻克这些单词,这才是背单词最后的难关。

【背诵重点】:不要还是停留在背诵那些已经掌握的单词了,提升效果已经不大。每个单元100个单词,可能会有10个是我们最容易遗忘和混淆的,每次背诵的时候重点把这10个单词记住,然后其他单词快速过一下就可以了。

【背诵重点】:在刷阅读的过程中,将阻碍我们阅读和做题的单词圈出来,然后重点了解这些核心单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是什么含义,同时按照它们在真题中出现的频率进行归类整理,有重点复习。

(1)此书优点

(2)此书缺点

(3)适合人群

(1)此书

总体来说,恋词5500(原版是恋恋有词)是一本不错的书籍,但是必须配视频使用,如果你能耐着性子看完朱伟的单词视频,而且对英语分数要求不那么高(75分以下),那么恋恋有词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为什么明明是一模一样的一个单词,放在单词书里面,我们就认识,而再把它放到真题阅读里面,我们就不认识了呢?

【原因分析】:因为单词所处的环境和位置变了,在单词书中,这个单词不认识,但你记得前后的单词,进而也能反应出这个单词。而在真题中则是被千军万马形形色色的单词包围了,周围单词的顺序也是随机排布,所以你就不认识了,归根结底还是你没有完全掌握这个单词。你觉得你背会了,其实是依靠它在单词书中位置的熟悉感来记住了它的意思。

【正确做法】:那么如何对抗这种位置熟悉感带来的错觉呢?一个方法是换一本单词书,一本单词书背完几轮之后,大部分的单词已经被掌握了,剩下的单词是屡背屡忘的那种,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位置的熟悉感,一到那个位置,不用看就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了。换一本新的单词书,背诵效果就会好很多,更有助于攻克那些我们最不擅长的单词。另一个方法就是在真题阅读中背单词,在具体的语境中,一次背住就再也不会忘了。

一般,背单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单词书背单词,另一种是用真题阅读背单词,两种方法都有大量的人使用。那么,两种方法哪种更适合我们呢?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

【优点】:抛弃单词书,直接在英语真题阅读中背单词,在刷真题的过程中,摘录出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全部生词,加以分类,然后背诵。这种方法的好处一是背诵效果特别好,因为是刷题过程中遇到的生词,有了具体的语境,记忆会更深刻和难忘;二是针对性也很强,圈出来的都是我们不熟悉或者不认识的词汇,直接过滤掉了已经掌握的单词,效率更高。

记忆一些背了很多遍还是背不下来的单词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拆解”的方法来编故事,形象易懂也不容易忘记。实际上,每个单词都是由不同的“小单词”组成,只要我们赋予这些“小单词”不同的意思,然后按自己的方法串成一个故事即可。

下面举几个例子:

(1)hesitate——犹豫

【拆分单词】:首先,我们要学会将这个单词拆分。如何拆分呢?仔细一看,发现这个单词包含三个小单词:分别是he(他)、sit(坐)、ate(吃eat的过去式)。

【编故事】:编故事的时候,要把单词的中文意思(犹豫)和这三个“小单词”(he、sit、ate)的中文意思组合在一起,从而编成一个小故事。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编:hesitate——他坐着吃鱿鱼(犹豫)。

【想象画面】:编完之后,在大脑里面把这个场景想象一下,想象一个人正坐在地上,一口一口地在吃鱿鱼,这么深刻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单词牢牢记住了。

为加深理解,再举几个小例子:

(2)investigate——研究

【拆分单词】:拆分成三个小单词。in(在…里面)、vest(胸腔)、gate(门)。

【编故事】:将四个中文意思连接在一起。在胸腔里打开大门,进行研究。

【想象画面】:想象“在胸腔里打开大门,进行研究”的画面,把记忆信息联结起来。

(3)hatred——仇恨、憎恶

【拆分单词】:拆分成两个小单词。hat(帽子)、red(红色的)。

【编故事】:将三个中文意思连接在一起。小红帽非常憎恶大灰狼。

【想象画面】:想象“小红帽非常憎恶大灰狼”的画面,把记忆信息联结起来。

(4)forever——永远、永恒地

【拆分单词】:拆分成两个小单词。for—为了,ever—曾经。

【编故事】:将三个中文意思连接在一起。为了曾经许下的誓言,我们将会永远地相爱。

【想象画面】:想象一下泰坦尼克号Rose和Jack相爱的的画面,把记忆信息联结起来

【此法原理】:谐音法(Thehomophonicmemory)就是按照单词的读音来进行编码,将读音换成我们形象的中文意思。这种方法我们应该很熟悉,小时候刚接触英文的时候,我们用的就是这种办法,不会读,只能用中文意思把读音翻译出来。

【此法优点】:这种方法幽默风趣,让人过目不忘。例如thankyou,谐音法可翻译为“三克油”,记忆的时候记为“谢谢你给了我三克油”。

【此法缺点】:一是如果对单词发音的规则掌握得不好的话,即使知道怎么读,却不一定能够按照发音规则写得出相应的字母。二是如果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单词发音,就用谐音法来代替标准的发音,这对于英语口语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

举几个例子:

背单词时,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常见的词根词缀,有时候虽然单词数量多,但是大多数都是由一个我们熟知的单词加上特定的词根词缀组成,比如like,dislike;agree,disagree等。

它是由原词加上一个否定前缀-dis来合成的,这样的单词算不上是生词,而只是衍生词。所以,如果我们一旦识别了这样的词缀,那么生词的数量对于我们来说将会大大下降。比起记忆浩如烟海的单词来说,记忆几个词根词缀就简单很多了。

(1)比如,常见的前缀

(2)比如,常用的后缀

单词容易遗忘的根本原因是重复的次数不够,在单词快要遗忘的时候去复习,就可以很好地抵抗遗忘。记住,没有人是真的过目不忘,只不过是重复!重复!重复!然后才深深印在脑子里。

下面这个是学长当时背单词自制的表格,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学长手把手教你如何利用“艾宾浩森记忆曲线”规律背单词:

【如何使用】:我们可以将5500个中高频词汇分为30个Unit,每天背诵一个Unit(150-200个单词),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一轮背诵,然后第二、三个月进行第二轮、三轮巩固复习。当然,每天早上背完一个新的Unit之后,我们需要在第30分钟、晚上、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5天及第30天、对每个单元进行及时重复复习。

【具体方法】:早上:拿一张白纸挡住中文意思,只看英文单词开始背诵,勾出不认识的单词。背完一个Unit之后,立刻把勾出的单词再背一遍(依旧遮住中文意思),如果还是有某个但系不认识,就再打勾背诵;30分钟后:把勾出来的单词重新自测一遍;晚上:睡前把打了2次及以上勾的单词重新自测一遍。以此类推,反复记忆。

【注意要点】:一定要严格按照表格重复,不要偷懒!不要偷懒!不要偷懒!如果偷懒一次,漏下一两个单元,今天耽误了,那明天想补救就会很难。比如,你3月20号背诵了Unit12,你不仅要在30分钟后和晚上睡觉之前复习两遍Unit10,你还需要在背完Unit12后同步复习之前背过的Unit9、Unit8、Unit6、Unit3。

不需要默写,但是我们要学会不断地复述!复述!复述!除了用单词书背诵以外,嫌麻烦的同学可以把5500个核心词汇打印出来(学长就是这样,也省了买单词书的钱),分成30个单元,左边英文单词一列,右边中文意思一列,然后用A4纸遮住中文意思,开始快速背诵即可。

背诵过程中,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打印的单词纸上做标注和打勾,一个Unit每天至少背诵3遍,重点是背诵标注出的陌生词汇和反复都背不下来的词汇。如果一个单词背诵了3遍以上还是没记住,就把它摘抄到A4纸上。按照打勾(没背下来)的次数分类摘抄,对这些单词重点背诵,最后的成果就是满满的几页纸,全是你多次背不下来的单词。彻底记住一个,划掉一个,满满的成就感。

上文也讲了两种背单词的方法,中后期一定要以真题阅读为核心,毕竟单词本质上还是为了看懂真题阅读。因此,背完2-3轮之后,就可以开始刷真题了,在具体的语境中背单词。

一方面,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真题阅读中含义是不同的。为什么单词背了好几遍,到了具体的阅读中,单词也认识,阅读还是看不懂呢?因为你掌握的语义不一定就是这个单词在这篇阅读中的意思,语境变了,意思也变了。因此,在阅读语境中背单词很重要,很多阅读往往会考熟悉辟意,导致你原来背诵的意思反而成了干扰项。

另一方面,利用语境对单词进行记忆强化。考研核心词汇一共5500个,但是英一英二最近20年真题就有30多套,每套题四篇阅读,就有120篇左右的阅读,每篇阅读450个词汇,就有54000个词汇。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核心词出现的频率是18次。在我们做真题的过程中,核心词没出现一次,大脑就会强化记忆一次,刷阅读可以不断地进行强化记忆,直到记得很牢固。

句子看不懂,最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句子结构看不懂,分不清基本的句型。因此,学长第一步就是告诉你,英语句子的五大基本句型,理解了这5大句型,基本上就能够分清各个成分。

(1)主+谓(S+V)

这种句型中的动词大多是不及物动词,所谓不及物动词,就是这种动词后不可以直接接宾语。常见的动词如:work,sing,swim,fish,jump,arrive,come,die,disappear,cry,happen等。

(2)主+谓+宾(S+V+O)

这种句型中的动词一般为及物动词。所谓及物动词,就是这种动词后可以直接接宾语,其宾语通常由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或从句等来充当。

举例:IlikeEnglish。I是主语,like是谓语,English是宾语。

(3)主+系+表(S+V+P)

这种句型主要用来表示主语的特点、身份等。其系动词一般可分为下列两类:

举例:Youlookedyoungerthanbefore。主语是you,谓语是looked,younger是表语,thanbefore是状语。

(4)主+谓+间语接宾+直接宾语(S+V+IO+DO)-双宾语

引导这类双宾语的常见动词有:buy,pass,lend,give,tell,teach,show,bring,send等。

直接宾语为主要宾语,表示动作是对谁做的或为谁做的,在句中不可或缺,常常由表示“物”的名词来充当;间接宾语也被称之为第二宾语,去掉之后,对整个句子的影响不大,多由指“人”的名词或代词承担。

(5)主+谓+宾+宾补(S+V+O+C)

宾语补足语的主要作用或者是补充、说明宾语的特点、身份等,或者表示让宾语去完成的动作等。担任补语的常常是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分词、动词不定式等。

举例:LetEnglishbereadeveryday。这是祈使句,因此省略主语,谓语let,宾语为English,beread为补语,everyday为状语。英语中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真正的谓语,那么beread就不会是这句的谓语,它是补充说明宾语English的。

有时候,即使单词背的很熟了,句型也看得懂,句子还是看不懂,那是因为你以为你认识的某些单词,还有其他你不知道的多种意思或者比较生僻的意思。

比如,学长在这里以2012年的真题为例:

这个句子看起来也不长,句子单词也都认识,一点不复杂,但是你能看得懂是什么意思吗?

显然,很多人还是看不懂,因为这个句子有几个单词是意思不是常用的含义。

(1)impartial。本词中词根-part-,表示“部分的,分开的”,前缀im-表示否定,表面意思是不是部分的。引申为:不区别对待,表示不偏不倚的,公平的,公正的。

(2)Judgment。本词的词根-judg-,表示判断,此处表示法律方面的“判决,判决书”。

句子解析:主干为Theactivitymakesitlesslikelythat……(那种行为使得……变得不太可能)

全句翻译:那种行为使得法庭的判决被认可是公正的变得不太可能。

单词虽然都认识,但是单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固定搭配,我们可能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这也很可能导致我们句子看不懂。比如:

Iquicklypassedoverstateschoolsandsouthernschools,believingtheircurriculumstobeautomaticallyinferiortonortheasternorwesterncounterparts.

这句话也不长,整体结构也比较简单,Iquickly…schools,为本句的主干,passover谓语动词。Believing…为动词ing形式的短语做状语,到counterparts处结束,修饰整个主句。

但是我们不知道passedover和inferiorto这两个短语的含义,导致这句话很难理解。

重点短语解析:Passover表示忽略;;inferiorto表示次于/不如。了解两个短语的含义之后,句子就很简单了。

本句翻译:我快速地忽略了州立学校和南方的学校,认为他们的课程自然而然的不如北方的或者是西方的学校。

我们在做英语阅读时学到了很多有关阅读的知识点,可能无法立刻消化吸收。所以呢,我们现阶段非常有必要把那些知识点整理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复习巩固。

刷阅读过程中,用彩色笔在原文中标记出答案出处,然后需要思考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如果以上问题都清楚了,那么考研真题才算研究到位。

很多考研同学说自己研究真题一遍又一遍,但是没有多大效果,其实很多人的一遍又一遍不叫研究,叫做题,他们每一遍的注意点都在五个题目对了几个错了几个上,没有深究自己为什么错,总是错的是哪些东西,以及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再次产生。

反复刷真题,不是意味着反复单纯地刷题目!在刷完题目之后,你要想出题人的意图,以及选项正误的原因!这些才是反复刷题的意义所在!

真题阅读至少要做三遍,每一遍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第三遍总在“升”,意在总结升华,按照题型总结规律,说白了也是总结好出题人挖坑的过程以及他们怎么挖坑,挖多大的坑,怎么挖出的坑比较隐蔽,如何识别这些坑等等。经过对易错题型的研究、总结和针对复习,第三次做题的时候面对该题型应该有正确的思考思路。

一刷的时候,可以从97年开始,把1997-2018这22年真题从头到尾刷一遍。由于考研英语以2010年为分水岭,正式区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故英语二真题比较少,那也没关系,因为阅读的风格和出题思路都是一致的。所以,不论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都要把这21年真题踏踏实实刷一遍。

(2)第二步:用序号将段落标注出来

先看问题的目的:

31.AccordingtoDr.Curtis,habitslikehandwashingwithsoap____.

32.Bottledwater,chewinggumandskinmoisturizersarementionedinParagraph5soasto.

33.WhichofthefollowingdoesNOTbelongtoproductsthathelpcreatepeople’shabits

34.Fromthetextweknowthatsomeofconsumers’habitsaredevelopeddueto.

35.Theauthor’sattitudetowardtheinfluenceofadvertisementonpeople’shabitsis.

[A]revealtheirimpactonpeople’shabits

[B]showtheurgentneedofdailynecessities

[C]indicatetheireffectonpeople’sbuyingpower

[D]manifestthesignificantroleofgoodhabits

解析:BC选项中均未出现habits直接排除,选项A与D的主要区别在于D选项在habits前面加了一个莫须有的修饰词good,属于无中生有,因此答案为A

[A]perfectedartofproducts

[B]automaticbehaviorcreation

[C]commercialpromotions

[D]scientificexperiments

(5)第五步:对比选项,返回原文,根据段落逻辑和问题位置找答案

此时大家容易有个思维误区,通常你的做法是,根据题干回文定位,然后根据每个选项再次回文定位,把四个选项跟原文四个定位点比对,最终战战兢兢得出答案。

【注意】!!!

(1)分析错因

对照答案,看自己哪些错了,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题目没看清、单词不认识、关键长难句都不懂、定位不准确、主旨理解有问题等等。如果是因为单词的问题,那就把不认识的单词记下来,如果是因为自己对句子的翻译和语法有异议,那就把句子抄写下来,对这个长难句进行拆分分析。

(2)精准定位

(3)内容翻译

(4)语法补充和提升

如果碰到翻译不出或者翻译出来的意思与正确答案相差很多的句子,那就记在笔记本上,专门针对这个句子进行拆分分析,把句子里的语法、类型都写清楚,这样一来可以提升自己的句子分析能力,二来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语法补充和学习。

(5)生词摘录

每篇阅读都会有一些单词是看不懂的,有些单词虽然可能在这篇阅读不影响做题,但是很可能在另一篇阅读就是做题的关键了。还有就是一些单词的固定搭配也很重要,这些都是我们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

摘录方法:做题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单词或者固定搭配,不要犹豫,立刻做上一个小标记。如果你现在不做标记,等你整篇阅读读完后,你基本上就忘了哪个单词。

总结阅读易错题型是哪些,针对练习。通过二刷,你能够清楚知道自己的阅读短板是什么,易错的题型有哪些,有针对复习的方向,更加准确的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正确率。

二刷就不需要把所有真题都刷一遍了,毕竟之前的年份有点久远了,一刷是为了打基础,二刷就可以从2005年开始,把2005-2018年这14年真题重点研究一遍。

(1)限时做题

每天下午2点开始做,严格限时15-20分钟。不用担心会记住答案,前面一刷做完一遍至少要花2个多月,答案早忘了。

(2)标注题型

在做题的时候,标注每个问题是属于哪种题型,因为每种题型都有对应的解题方法。

(3)分析错因

(5)继续背诵单词

把上一轮做题积累的单词拿出来,二刷还没掌握的标注一下,重点背诵

一方面,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另一方面,要学会用正确思路做阅读真题,养成正确思考的习惯。鄙弃我们做阅读时常有的逻辑臆想习惯,从而养成从原文找句子佐证所选选项的习惯,大大增加阅读的正确率。

在做题的时候,重点在于尽量强迫自己用已养成的题型分析习惯客观的做出选择,不要再像第一次做阅读那样臆想自认为正确的答案,强补正确逻辑,必须并科学客观的证据告诉自己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在原文中是有原句证明的,谁也反驳不了我。

之前只刷18年之前的真题,留着2018-2022年真题,是因为这几年都是最新的真题,可以发挥模考的最大价值,来最大化地检验你之前的复习效果。11月份之后每周模拟一套,然后总结分析,进行查漏补缺。

判断标志:

做题方法:

注意干扰项:在选项中出现绝对化的用词时,例如:most,only,exclusively,never,all最高级等词语时,一般不选。

做题方法

注意干扰项:

判断标志:题目中出现infer/learnfrom/imply/suggest/conclude/holdsthat等词时

注意干扰选项:一看就是同义转换的字面意思的选项,可以简单排除

做题方法:选项词句归纳

当作者态度没有明确提出的时候:

高图是博士毕业,人称宇哥,从事高数教学和考研辅导十年左右,算是比较年轻的考研数学界的代表性人物。宇哥在广大考研学子的印象里面就是在故事和段子中中帮你数学学了,十分幽默,教学方法很新颖。值得一说的是,他还把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一篇入选“2007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

和高图枯燥、严肃、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不一样,高图的教学十分有趣,善于将笑话和讲故事,听他的课十分有意思,一点都不会感到无聊,会极大地激发你学习数学、听他的网课的热情,这也是近年来考研数学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一点。总之,听高图老师的课就是一个字:爽、过瘾!

重视基础概念,讲究追根溯源,善于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高图对基础概念和定理讲解的十分透彻,主张通过概念的挖掘来准根溯源,让学生明白定理的来龙去脉和应用场景,知道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如何应用的。学生听完和练习之后往往会有一种茅塞顿开、原来如此的感觉,总之听完就是感觉很爽!并且在讲完基础概念之后,会马上辅助讲解经典的一个例题,加深学生理解和应用,让学生融会贯通。

适合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来听宇哥的视频,将概念的来龙去脉弄透彻了,对题目的深入理解很有好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你真正搞清楚了来龙去脉,到时候再怎么变化,你也能够想到解题的方法,这是数学取得高分的关键,特别是在数学出题特别难的年份。

二)高图1、讲师背景汤老师是南大数学科班博士,现在是南工大的数学系教授,他的数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毋庸置疑,其连续20年从事考研数学教学和命题研究工作,连续十多年担任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阅卷组成员,资历十足,经验丰富,是考研数学界的一面扛把子。

高图老师的授课思路清晰明彻,像高中数学老师一样的板书式教学。他最大的特点是对数学的各门课的讲授有独创的方法和见解,化抽象为通俗易懂,使枯燥的公式变得容易记忆,听他的课,会让你觉得数学是如此简单,同时他对考试的重点及难点把握很到位,知道每年的复习重点和变化在哪里。

高图老师十分重视基础,他的观点是数学基础是解一切数学题目的前提条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管是基础班还是强化班,都会涉及很多经典、基础的题型。在所有的基础阶段教学视频里面,高图是最务实和踏实的一个老师。其他老师在基础阶段只是做一个简单的铺垫和基础概念讲解,学生往往听得一知半解就完事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搞懂,题目也还不会做。但是高图老师不会这样,他会把数一、数二、数三的所有知识点都熟悉一遍,而且课堂上会给出大量的例题,带着你一起练习,让你在实战中理解概念、定理和积累经验。跟着高图,数学基础想打不牢固都难。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汤老师讲课比较枯燥,可能会让学生听得不那么带劲,有点无聊想打瞌睡。但是话说回来了,考研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枯燥乏味的备考过程,这点寂寞都耐不住,还谈什么考上名校呢。

适合刚开始准备的所有考生。数学基础尤为重要,只有打好基础,后面才有冲击高分的资格。一些同学基础都没打好,一些基础的题目貌似是会了,但是一做就错,然后自己安慰自己说是粗心,但真的是粗心吗?不是,是你还没有真正掌握这种题型并且练习不够,不够熟练而已。你想想,你1+1=2、2*8=16、6*9=54,你会算错吗?不会,是因为你已经十分熟练了,有了不可撼动的基础。

因此,教材过完一遍之后,强烈建议大家基础阶段把高图老师的高数视频系统学习一遍,过完一遍,辅助以一定的习题,你的基础会有一个质的变化。

三)高图1、讲师背景高图是考研数学线性代数辅导专家,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北京高教学会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背景相当牛掰。人称“线代王”,曾任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北京地区数学阅卷组组长。多次参加考研数学大纲修订和全国性数学考试命题工作,并受到教育部领导的接待。高图老师编著多部考研数学参考书籍,在考生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连年脱销。李老师对出题形式、考试重点了如指掌,解题思路极其灵活,辅导针对性极强,在学生中深受好评。

高图老师毫无疑问是数学界的泰斗,特别是线性代数部分,至今无人企及。但是讲课风格稍微沉闷了一些,感觉可能是讲了好几十年,感觉是讲课的机器了,毫无波澜,且和学生互动很少。

高图老师具有几十年的授课经验,且多次担任数学命题工作,对考研知识点的总结和把握很到位。特别是线性代数部分,不管你的基础怎么样,你听完课之后都会十分踏实,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会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高图老师讲课是按照他的《高图线性代数讲义》授课的,所以最好是能够入手一份,听起来更方便。

四)高图1、讲师背景高图老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是西安交通大学数学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数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参与编写高教社教材《工科数学分析基础》《高等数学基础》。高图老师从事高等数学教学和考研辅导23年,多次参加考研数学大纲修订及全国性数学考试命题工作。

高图老师的缺点就是21年好像没有基础班,如果直接听他的强化班可能会难以接受,信息量太大。不知道22年现在有没有更新,更新了小伙伴踢我一下哈。

适合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同学,基础巩固了后,如果想提高和总结解题技巧的话,很建议来听一听高图老师的课程。

五)王式安1、讲师背景王式安老师也是考研数学界的泰斗,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后来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一直担任北理工研究生院院长、应用数学系系主任、教授,和著名的陈文灯老师是同事,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王式安老师考研命题经验十分丰富,曾经连续15年(187年-2001年)担任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科目的命题组组长。

王式安老师最出名的是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授课重点突出、针对性极强,对命题把握也十分准确。同时他的讲课也挺风趣的,深入浅出,很容易懂,让大家心悦诚服。

考研三大块,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太多的考生对概率论是深恶痛绝,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很多公式都是死记硬背,导致复习效果不好。因此,概率论不好的同学,跟着王老师,一定会带着你学的明明白白,在这一块拿到最多的分,成为你的铠甲而非软肋!

六)杨超1、讲师背景很多人都只知道高图,不知道杨超,其实杨超也是考研数学界很厉害的一位老师,其原来是高图团队的成员,和高图一起编著了著名的《高等数学十八讲》。杨超是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博士后,其从事考研数学教学多年,将哲学逻辑与数学逻辑相结合,研制独家解题思路、独创口算公式,提出基础阶段反复训练“三大计算”的复习理念。

和其他考研名师相比,杨超比较年轻,但其讲课十分幽默风趣,课程是全是干货,没有一点废话。课程上的例题都很新颖,讲课速度适中,而且知识结构十分清晰,听起来一目了然,明明白白,让人十分舒服。

杨超老师独创了口算公式,并且提出基础阶段反复训练“三大计算”的复习理念,其十分强调基础阶段的计算能力,这是考研数学取得高分的最基本的地方。如果你的计算能力一般,很多会做的题目老是算错,不妨跟着杨超老师学一学,一定会受益匪浅!

七)李林1、讲师背景李林老师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系,在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系任教,连续10多年参与了考研数学的命题工作,也算是考研数学界的元老级人物了,经验和水平都相当不错。

李林老师的讲课十分细致,循循善诱,一点一点告诉你这道题会考哪些地方?又会在哪些地方挖坑?同时一般人的解题误区在哪里?而不是像某些老师一样,只是对着真题而讲真题。李林老师押题也是堪称一绝,连续两年押中大题而家喻户晓。

基础阶段的话,除了汤神之外,李林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冲刺阶段,李林老师的押题卷人手一份啊,哈哈哈哈。

八)高昆轮1、讲师背景高昆轮老师上课废话很少,干货多,有实力,还长得帅哈哈哈。对了,他之前也是高图考研数学团队新生派骨干教师,高图36讲系列的主要编委成员,对考研数学命题风格研究透彻。

授课幽默风趣,颠覆了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枯燥无味的堂风,善于归纳总结重点模型,化难为易,效果明显,尤其对历年真题有着独特新颖、灵活多变的透析。

高老师特别注重题型的归类,将不同的题型设立不同的专题来讲,极大地弥补了很多同学题型少见的缺陷。适合基础较弱、知识体系不足、刚入门不久的考研同学复习。

九)余丙森1、讲师背景余丙森老师是高图考研数学辅导老师,也是前合工大超越五套卷的命题人,其在十余个城市主讲考研数学十几年,深受学员好评,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数学概念和方法。

和王式安一样,余丙森老师也是主讲概率论,其课程很细,将考点罗列和讲解的很清楚,讲课也十分有意思,和考点结合的十分好。

余丙森老师的课适合概率论基础不好的同学,其课程上会把概率论的题型分的十分细致,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根据自身能力去学习、理解、总结和反思。

方浩老师实力很强劲,讲课集干货和幽默于一体,讲课思路十分清晰,经常会将一些自己悟出来的别具一格的新方法,虽然书本上没有,但是在考试中却很实用,尤其是在高数和概率论方面。比如高等数学中的微分算子法,级数求和概率论中的卷积公式等等。

方浩老师的课程适合基础好的同学,在学的不错的情况下,可以多学一些不同的解题方法,扩宽数学的解题思路,对于冲刺高分和攻克难题十分有效。

考研名师这么多,每一个老师的方法都是值得你学很久的,但是每个老师的授课风格,优缺点和适合的人群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味地跟着一个老师,要学会扬长避短,学习这些老师的长处。总结起来:高数基础阶段建议跟着高图/高图,强化阶段跟着高图/杨超,现代全程跟着高图,概率论基础跟着方浩/余炳森,强化跟着王式安。选好了老师,接下来就完全是靠自己了,踏踏实实跟着课程,把课程和课后习题吃透,把辅导书上面的定理和例题吃透,一步一步来,多总结,多刷题,多反思,多模拟,往前冲就是了!

1.1.1此书优点李王复习全书已经经过十几年的改版了,很经典。之前是一本,现在分成了基础篇和综合提高篇两本,基础篇就是相当于教材一样,是所有知识点的浓缩,适合基础第一轮复习。不过第一轮复习一般把三本教材过一遍就可以了,可以直接上手综合提高篇。这本复习全书是至少要看2遍的,否则上面的经典题目根本吃不透,有精力的同学也可以三刷。

每年的内容改版比较少,很多题目虽然经典,但是题目也过于老旧,很多题目直接摘录于真题,没有自己的创新

适合给基础较差的小白适用,从头开始,循序渐进拔高复习,是打好基础的不二法宝,对于目标是120+的同学足够了。

1.2.1此书优点相对于红版的高图、王式安的复习全书,我更加推荐这一本,因为这一本的知识点更全,例题和习题也更经典、更难,解题思路和方法更清晰明了一点。这本书将考研期间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三本的所有知识点和考研考点包含在内了,简直是考研数学复习的宝典,把这本书肯透了,只要把上面的例题都搞懂做会,数学135+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本书的难度很大,且题目特别多,一些题目思考很难找,对于刚复习的同学打击会很大。

这本书的题型较为新颖,且覆盖面特别广,每个题型的归类和具体解题方法总结的很全面,适合冲击高分的同学。对于目标是135+的同学,强烈建议入手。

1.3.1此书优点高图的高数18讲在考研界也是赫赫有名,这本书的很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都很新颖,很能开阔眼界,对于数学冲击高分还是有帮助的。另外说一句,高图的概率论9讲和线性代数9讲很一般,上面的解题方法很绕,讲解也一般,不建议入手。

相对于复习全书,这本书略有逊色。原因是一方面此书的题型不全,很多地方没有完全覆盖到;另一方面是上面的题目不够经典,有的题目略偏。

1.4.1此书优点高图老师是很重视基础的,从他编写的高数辅导讲义的厚度就能看出来,超级厚的一本书,知识点很全,把考研高数的所有知识都囊括在内了。系统复习2遍,数学基础会打的很牢固。

适合作为工具书使用,如果复习到了哪个生僻的知识点,又找不到相应的内容,这本讲义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

这本书没有缺点,哈哈哈哈!

高图的现代讲义适合所有人,对于现代想得满分的同学,强烈推荐!

基础阶段肯定是要有配套的习题的,不管是高图的1000题,还是高图660,亦或是考研复习全书,都是最经典的习题参考书。但是贪多嚼不难,习题集一本就够了。

2.1.1习题优点高图的1800题十分经典,是考研同学用的最多的一本习题集之一。高图讲课的很多例题都是1800上面的,而且经常会用到里面的题目,如果跟着高图老师学习的话,习题1800建议可以买一份。1800题的最大优点是很基础,上面的题型都中规中矩,主要是打基础用,没有特别难,特别适合基础阶段的练习。

如果听了高图的视频,建议入手一份1800,不过不用完全做完,只做基础篇即可,提高篇大可不必。虽然高图的题目特别多且有很多重复的习题,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你反复记忆,对于知识点记不住、容易忘记的同学很友好,经过4、5轮习题下来,怎么着也滚瓜烂熟了。

2.2.1习题优点和高图的重基础不一样,高图的1000题是用来拔高的,里面的题目整体偏难。学长我曾经就做1000题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本来数学基础就比其他人差,然后听完宇哥的强化课,做完复习全书又去做1000题,受到了1万点暴击伤害。虽然习题偏难,但是很锻炼发散思维,同时一些题目的计算量也很大,也能很好地锻炼计算能力。

高图的1000题适合基础很好的人,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冲刺140+、130+,那完全没有必要死磕1000题,不如做一些基础一些、正常一些的题目。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冲刺名校,数学必须考135+,那发散思维和计算能力的锻炼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你很好地应对数学出题偏、难、怪的现象。

2.3.1习题优点高图的660题也十分经典,上面全部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对于改革之后选填比重大幅增加的数学来说很友好。想一想,主观题算错了还有步骤分,但是填空题写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一点点分数。一题5分,3题15分就没了,别说130+了,考110+、120+都是问题。

缺点就是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题型不完整,不适合完全作为习题集,只能作为习题的补充完善。

2.4.1习题优点李林老师的880题难度适中,很贴近真题。比高图的1000题略难,但是又比不上高图1000题的难度,很适合强化阶段的巩固复习。基础阶段本就不提倡刷题,辅导书上面的题目已经足够了。强化阶段看完视频后,是非常需要难度适中的题目来实践的,李林老师的880题就很适合了。上面题目给人的感觉是,不算很基础,每道题都需要思考,但是有不至于完全无从下手。

880题题目难度中等,题型新颖,适合强化前期。如果对数学有140分+的追求,这本书整体的难度和题型可能还满足不了要求,还需要适当多练习一些难度较大、风格多变的题目。

适合基础一般的人,880题不至于完全不会,也有一定难度,可适当锻炼思考。同时也适合作为强化前期的刷题,一开始不宜直接上手难度太大的习题,要循序渐进,不至于一下子把自信打击没了,效率也更高。

3.1.1此书优点囊括了1987年-2020年的34年真题,十分全面。同时真题答案不是简单的按照每年来划分,而是将答案按照考点和章节分门别类,让考生对考点一目了然。

先是一套卷一套卷模拟,每年真题模拟结束,然后对答案订正错题,进行查漏补缺。

合工大数学模拟卷分为共创和超越两种,超越模拟卷的难度更大。共创模拟卷难度适中,很适合作为模拟练习;超越模拟卷难度较大,上面题目十分新颖,很多题目思路很难找并且计算量很大,适合冲刺140分的同学模拟。

高图的八套卷较为简单,难度和真题很贴近,但是计算量十分大,不过答案解析十分详细和清晰,可做考前模拟

高图八套卷难度适中,题目新颖,和真题较为贴近,难度比真题略大,建议可作为模拟练习。

高图四套卷难度很大,虽然题目很新,但是也很偏僻,出了很多你完全想不到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模拟一下,毕竟很锻炼考场心态。

这本书真的和它的名字一样,如果你的目标没有135+,那么完全不建议看,因为上面的题目都很难,对数学的解题思维和计算能力要求都极高,基础没打好的同学根本找不到思路,就算找到思路也算不对。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冲刺135+,强烈建议看一看,上面的题型归纳和解题方法总结十分完善,而且很多题目都给出了多种解题方法,很适合数学解题思路的开拓。

总之,除了专业课以外,数学是投入产出性价比最高的一门科目~

2、基础阶段第一轮——以教材为核心(3月份)2.1基础阶段复习目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学科都需要牢固的基础作为前提,这一点在考研数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对于同一类型的数学题,假如做10道,结果正确率只有50%,有时可以做对,有时却做不对,为什么?这是因为前期基础不牢固,没有对这部分内容真正理解和掌握,拔苗助长、一味求快最终结果会很惨!难道考研数学最后的那张卷子,你要靠50%的运气去应对吗?

三本教材优点:

这个阶段一定要把所有考纲内的定理、理论理解清楚了,甚至自己可以证明推理出来,然后才能加以应用。这个阶段跟着基础视频学一遍,然后死磕复习参考书和一本习题集两本参考书就够了吃透复习参考书,辅助一定的习题,形成考研数学的知识体系。

复习参考书推荐(三种组合选一):

习题集推荐:

这个阶段的复习任务就是将之前学过的知识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我见过、我复习过、有思路,却做不出来。

不论是高图的36讲、高图的复习全书,很多人看完一遍之后,发现很多的经典例题还是不会,后面的习题正确率40%都不到,甚至大部分题目还是完全没思路,就算有思路的题目也做不对。一些人以为是题目看少了,又去刷大量的题,然后错题总结,反复循环,结果就是错题本上的题越来越多,做错的题依然做错。

为什么呢?很简单,一是一些定理和内容还是没有吃透和理解,一知半解;二是不够熟练啊,知识点容易遗忘,而且题目不熟练

同时这个阶段的刷题也十分重要,通过题目来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有精力的同学可把习题集也刷一遍,同时进行总结。

前提已经打好基础,并且强化阶段已经建立了考研数学整体的知识框架,这个阶段就是实战,检验复习效果,通过真题模拟进行查漏补缺,然后回头有重点针对性复习。

高图真题大全解(模拟使用)+李正元历年试题解析(解析和模块复习使用)

很多人认为复习模拟题没有必要,这真的是见仁见智。如果你的目标是120分,那我觉得不做模拟题可以,因为只要你把复习全书和34年的真题吃透,这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考研数学每年的考试内容和难度都不一样,有的年份题目简单,但计算量大;有的年份计算量小,但题目很怪、很新、很难,完全没思路。在最后的模拟冲刺阶段,一定要多做做不同机构、不同老师出的模拟试卷,适应不同的出题风格。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不拿真题模拟?因为真题的题目或多或少会在全书里面或者其他资料里面见过,经典题型解题思路也被各种老师或各种复习资料里面反复讲过,失去了模拟意义。就算你模拟考了140+,也意义不大。

如果的目标是130分、135分甚至是140分,模拟题就十分必要了。毕竟每年的真题都会有30%的内容是没见过的创新,只有通过模拟题提高解题速度、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应对新题型的能力,后面真正考试时候才能应对自如。

合工大数学模拟卷+高图八套卷和四套卷(可选)+高图八套卷+李正元《最后超越冲刺135》(可选)

注意要点:刷1000题的时候,一定要标记出错题,这个知识点是你的盲区,后面二刷三刷1000题也会特别注意。

复习目标:通过暑期的复习,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阶段就是重点复习,与其他人拉开差距。

复习安排:这个阶段不需要做太多题目,做题在精不在多,只需要把《1000题》再刷一遍,找出自己的漏洞,然后回归教材进行查漏补缺。开始的晚的同学,如果1000题一刷还没结束,也不要慌,耐住性子继续刷完。

注意要点:二刷1000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总结。如果选择题正确率比较低的话,可以去看一下高图的秋季技巧班,里面会讲一些选择题的技巧,对于刷题还是很有帮助的。

复习目标:这个阶段要把重心稍微往主观题放一放,但还是要主抓选择题,力争把选择题知识点都吃透、技巧都学会,争取拿到40+的分数。

复习安排:这个阶段要每天练习保持手感,继续通过选择题查漏补缺,把各个机构经典的模拟卷都做一下。模拟卷只做选择题就可以了,大题不用看。模拟卷重点做高图八套卷、米鹏六套卷和高图八套卷。

注意要点:选择题错的多不要灰心,现在错的多,代表你查出来的漏洞多,学长当年也被虐的死去活来,但最后真题选择题正确率依然很高!

复习目标:冲刺阶段要主攻主观题,开始主观题的背诵和练习,学习和总结主观题的答题技巧、思路和框架。同时,在最后的一个月中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期望把所有的大纲知识点囊括到自己的头脑中,而是要按照考试的方向,抓住重点。

注意要点:肖四一定要狂背,背熟,并且一定要自己试着答一下主观题,总结大题的审题方法、答题思路和如何踩点。

1、真正决定复试的其实不是面试,而是笔试成绩。一般笔试比面试的比重更高,有的学校笔试比例是70%,面试比例是30%。真正拉分的是笔试成绩。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看起来很优秀的同学或者初试分数很高的同学反而被刷掉,因为笔试成绩不好啊,这是客观成绩,无法改变。

2、复试之前一定要联系导师,有时候真的就能决定你能否上岸。很多优秀的导师也是复试面试老师,比如我的导师就是,每年都作为复试面试组长。联系导师,并且给导师给下不一样的印象,肯定会加分不少。

3、复试面试最好准备几份充实的简历,面试老师人手一份,会给你意想不到的作用。大部分面试的同学都不会准备简历,你准备了,你就比别的同学赢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能显示出你的细致。记住,几个面试老师,简历就准备几份,面试前给每个老师一份。

5、面试着装一定要干净整洁,最好黑裤子+白衬衫。有时候你和其他人差不多,淘汰的就是你,想想为什么。导师最讨厌看到吊儿郎当、衣着不整洁的同学,因为大部分导师在学术和生活上都是很严谨的。导师嘴上说不在意,可心里已经把你淘汰了。

7、部分理工科学校没那么重视英语,口语好的会加分,口语差的不会有致命影响。部分理科学校对英语口语没那么重视,虽然复试一般都会有英语自我介绍,但没你想的那么重要,因为搞学术研究不需要口语好。

8、本科成绩真的没你想的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面试时候的综合表现。本科成绩好不好,真的没有几个导师会真正在意,参加复试的同学没几个不说自己本科成绩好的,毕竟很少有学校复试会要求带本科成绩单,而且二本大学4.0绩点的就比985大学2.5绩点的同学成绩好吗?

9、研究生规划经常问,回答好的加分很多。研究生规划基本都会问到,10个同学都说一个答案,你要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不要被网上所谓的复试攻略限制住思维。可以说一些具体的和自己切实的想法,比如对某一个导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那你就深挖下去,抓住这一个点,你就赢了。

10、本科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大体内容和思路要倒背如流,百分之百用得上。所有的努力,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你回报。不管面试老师会不会问你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很多时候你都能把毕业论文拿出来说事,特别是本科没有科研的人,毕业设计或论文就是你最大的利器,只要你真的对这部分内容熟悉并且言之有物。

12、复试失败的往往是逻辑混乱、紧张不自信的同学。由于本科缺乏锻炼,10个参加复试面试的同学,8个会表现出紧张、逻辑混乱和不自信。面试之前,多参加一些公众场合的演讲,比如班级上台讲课、讲PPT、演讲比赛等,胆子大了,自然就不紧张了。

13、不要相信网上的什么考验复试一对一指导,花那个冤枉钱没用。过了复试的同学又激动又紧张,但是不要病急乱投医,网上的复试一对一、复试辅导班基本都是骗人的,没几个真正有用,有那个闲功夫不如多看看书、多请教请教学长学姐。

14、不要初试分高就掉以轻心,关系户多得是,分高也可能被刷掉。复试关系户很正常,不要以为初试分数高就放飞自我,初试分数实际上只占复试比重的30%左右。我见过太多初试分数高被刷掉的人了,不是因为关系户,而是你复试表现是真的差,给关系户成功找到了跳板。

16、复试之前一定要联系直系学长学学姐,联系3个以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候其他人复试成绩好不一定是他比你努力、比你优秀,而是他的信息掌握全,多联系几个学长学姐,不仅会告诉你很多复试的注意点、面试经验,有时候还会有意外收获,想当年,直系学长学姐复试时,我就已经在复试考场外面等候他们了。

18、本科获奖丰富的,尤其是市级省级的,一定要带上证明资料。带上你本科所有的获奖证书,包括本科成绩单(成绩差的除外),大家都说自己成绩好,都说自己本科年年奖学金,但只有你能证明的时候,就只有你一个人是真的。

19、接第2条,面试的时候一定不要透露你联系了某个老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复试之前一定要联系导师,但千万不要在面试的时候说出来,谁知道几个面试老师之间有没有人存在过节呢,而且这样很显得你投机取巧,印象不好。我研究生导师和另一个导师常年关系不好,而两个人每年都是复试老师,你说联系了其中一个,另一个想必面试肯定不会给你高分。

20、面试之前,找人多模拟几遍,胜算大了不止一倍。面试这种东西,在于多练多总结,说都会说,但是面试不紧张的没几个。找同学或者镜子多模拟,找出自己表情和回答的不足,练的多了就好了。

21、自信是一个好东西,不自信的人都被淘汰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你自己都对自己这么不自信,那老师凭什么认为你比其他人强呢?凭什么认为你能在研究生三年帮助他呢?导师需要的是学习能力强且能帮他做事的学生。

23、复试有时候会很晚,要耐住性子,埋头到最后的人都上岸了。复试最忌讳焦虑,埋头复习,把笔试教材啃透,把面试工作都准备好,按部就班,最后上岸的肯定是你。我那一年复试一直拖到4月底,可是我一直埋头复习,把教材看了一遍又一遍,习题练习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笔试和面试都第一。

24、综合表现不错反而被刷了,有时没什么黑幕,只是你最初选择出了问题。初试成绩不错,复试成绩也不错,被刷了,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运气不好,因为很可能那一年录取名额减少了一半,因为另一半被保研的占了。我那一年学硕350几就能进复试,专硕要380几,很多390几的专硕都被刷掉了。结果第二年,很多学弟学妹都以为学硕简单,第二年都纷纷报考学硕,结果第2年学硕要340几进复试,专硕只需要310几,而且学硕只有4个名额,专硕是12个名额,因为学硕一半的名额被保研占了,而且报考人数多导致复试分数很高。

25、很多学校经常在复试前1个月换教材,千万看清楚了。复试前几个月,一定要多看看目标学校学院官网,复试之前1个月换复试教材的多得是,不要太惊讶。

二本学生是构成考研985、211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你以为985、211的都考本校的研究生吗,人都是向上发展的,985、211毕业的同学大多都出国留学或是考清北C9、34所的研究生了。

以家乡的省师范大学(中部省份,四五线城市非省会,学校是二本,但名称是**省师范大学)为例,生源大多都是省内三、四流中学的,农村生源占85%,很多同学来自偏远山区(没有歧视意思,不要站位哦),但学风很好,大多是不比吃穿、只比学习的好娃娃,考研升学率很高,大部分人都考研,成绩好的报985、211,成绩一般的报双非二本,报本校的并不多。这不是个例,后来接触到更到全国不同省份的同学,聊天之中发现很多这样的。

不煲鸡汤,如果你初试分数足够高、复试表现足够好、报的学校又公平公正,跟你本科是二本不二本的没啥直接关系;就怕成绩一般、表现一般,报的学校看不起非985、211的,而一同竞争的又是985、211的,那上岸确实有些难。

一、了解学校考研的难易程度,详细了解这些指标:1、报录比——报名与录取比例,可在招生院校的官网或中国教育在线上查询,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该专业的火爆程度。

2、分数指标——国家线+学院复试线+实际录取最低分+实际录取最高分。

3、目标专业学科排名——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确定好目标院校后,一定要去查看这些指标,结合自己的能力来选择。

4、计划招生人数——在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或专业目录里一般都有说明。

5、报考人数———这是个较关键的信息,反映这个专业的报考热度、竞争激烈度,从中也可大致看出潜在的竞争对手有多少。

6、实际录取人数——随着复试、调剂的进行,各大高校的拟录取名单也陆续出炉,在学校有研究生官网或各院系官网都有公布,可以查询。

那么本科是双非二本对考研有很大影响吗?——我认为只是参考因素,不是决定因素。

总体来说:第一,对初试影响不大(初试主要看成绩),对复试尤其是调剂时就会有影响;第二,越是好学校对考生越公平、越不歧视出身双非院校的考生,反而是一些实力稍弱的学校对考生的第一学历百般挑剔。

1、本科院校对考研初试的影响

每年各院校都会通过夏令营活动等方式招收推免生,即保研的同学大部分来自985、211高校。但参加研招统考的话,初试时就不存在不同院校出身的区别,不管你来自985、211高校还是普通双非高校,是一本还是二本,只要你初试成绩足够高,就会拿到复试的入场券,好好准备复试,把学校要求的科目复习好就行了,不要担心复试导师愿不愿接收你,提高初试成绩才是王道。

2、本科院校对考研复试的影响

复试不同于考研初试,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还是和初试一样是考生在考场内用试卷答题,老师在判卷的时候并不知道答题人是谁,所以笔试成绩的评判标准相对客观,一般来说不会对笔试成绩有异议。

但面试就不一样了,要求考生与导师或考官面对面交流,根据考生表现打分,面试成绩计入总分,很多同学就会担心“潜规则”问题。复试面试时,导师通过考生提交的简历提前了解考生的个人情况,包括本科毕业院校、本科成绩表现、本科获奖情况等信息,形成对考生的“第一印象”。

如果是985/211学校毕业的学生,导师很有可能会对考生有更好的印象,“偏见”就在此时产生了。被导师看好的学生,极有可能在复试过程中受到更受重视受欢迎,相反,出身双非或二本的考生可能给导师的印象很一般,从而产生差距。

这种“潜规则”和“偏见”确实存在,但并不是大多数,大部分院校的复试过程都是比较公开透明的,本科院校和本科成绩只是一项评判考生能力的标准,所以不用太过担心,认真准备发挥自己的实力。

3、本科院校对考研调剂的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学生的初试成绩很高,但是复试发挥的不理想而被淘汰,调剂的成功性还是很大的。如果本科背景好,尤其是来自于985、211高校的考生更容易在茫茫调剂大军中脱颖而出,成功录取。对于这一点可以查看院校历年复试名单,目标院校历年报录比情况等都可以看到很多名校调剂生非常受欢迎。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是考研“优胜劣汰”规则的合理运用。试想一下,两人总分差不多,但本科为985、211的考生,相对于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综合素质大概率会相对要更高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学校刻意压分,对第一志愿出身双非或二本的考生不太友好,空出名额录取调剂的985、211考生就是有点歧视的意思了。

最后想说的是,知乎推出了“小白偷跑计划”官方课程,性价比很高,政治、英语各科学习指导,紧扣考研重难点,除了线上授课,还有大量考研资料,即使对考研一无所知的“小白”也可以弯道超车。现有免费名额,有需要的可以自取:

总而言之,考研能不能最终被录取,主要还是综合实力的问题,双非、二本甚至专科同等学力考生通过努力考上名校的也大有人在呢,只要成绩好,本身足够优秀,考上名校完全是可能的!加油!

哈喽友友们,我是研大神!

大神先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咱们用数据说话,二本的学校的考研情况如下:

二本考研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22年报名人数457万,其中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占考研总人数近70%。而在人数暴增的前提下,“双一流”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报考却增速放缓,相比之下,双非院校的报考热度上涨,报考人数大幅度增加。其中西藏民族大学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更是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23.2%。

(图源网络)

中国教育在线官网对此的评价是:这一变化既说明了部分考生的理性,也说明了考生在迅速降低目标,“上岸”为第一目标,而不再是名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考研并不都是“211”起步,二本出身的考生也不在少数,那大家真正的顾虑是什么呢?二本考研人的出路又在哪里?且听大神为大家一一道来~

二本考生总说自己出身不好。如果按本科院校层级来划分出身,二本头上有一本,再往上数还有985和211,这样一比,二本考研儿倒有点像一个人——从甄嬛传重生到21世纪的安陵容(考研版)。

在怀疑自己智商、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之前,各位”安陵容们“,你们要清楚自己的竞争对手都是哪些人。那些足够优秀的985、211同学已经顺利获取推免生资格,被保研走啦!近年来,推免生的名额也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你最强劲的那部分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少。

也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有保研走掉的985、211本科生再怎么着也比二本三本的学生要聪明得多。不是这样的!高考时有人能上名校,有人只能去读二本,其中有太多影响因素了(地域难度差异、教育资源差异、学习主动性、家庭因素等),仅用智商这一个因素来一竿子打死所有二本人,这不合理。

逆天改命or我这一生原本就是不值得二本考生要做好心理准备,考研并不会让我们逆天改命从此高枕无忧。理想很丰满,现实是把一手烂牌打好比登天还难。安陵容进宫前也是满心期待,盼望日后能飞黄腾达,可到最后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而对于二本考研人来说,就算不能在职场上一步登天,也不要让辛苦的考研之路最后变得“不值得”,把自己的几年珍贵青春用在“无效”考研上,比如:

如何把”烂牌“打好2022年落榜的考生有三百多万,如果按比例来算,参加考试的二本考生也有三百多万。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但谁说落榜的大多是二本考研人呢?

二本考研人也有意想不到的竞争点!作为一个二本考生,你要挖出属于自己的亮点!

接下来大神就为大家推荐几所不歧视本科出身的院校,二本考生不用怕!

每年上岸的考生中很多都是二三本考上来的,不存在压分情况。保护一志愿,无论调剂生源多么优秀,都不会”见异思迁“。哪怕是从一志愿985刷下来调剂过去,也会优先一志愿报考福大的!

二、吉林大学

东北地区的分数普遍给的都高,吉林大学也不例外。而且吉林大学的初试比重高,大概能占80%,因此,吉大的考生只需满脑子想着如何冲高分就完事!吉大面试时抽签提问,院校因素带来的影响已经很低了,所以不存在院校歧视。

三、上海外国语大学

所有人匿名复试,面试内容只有专业题目,一中一英,现场抽取,可以准备5分钟左右。不看本科院校,只看专业能力,对双非的考生十分友好。

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复试不让说名字和本科学校,只有编号。这样明目张胆的公平,简直是双非考生的神!历年复试淘汰人不多,从近两年的数据反应来看,初试分高复试淘汰的概率就很小。

有些院校在复试调剂时是非常看重本科出身的,双非院校学生需要格外注意,“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谁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学了一年最后败在“出身”上!

以兰州大学为例,兰州大学各个学院都在调剂要求中明确提到“优先接收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的优秀毕业生”。翻译过来就是:双非考生出门左拐,好走不送!

(图源兰州大学官网)

而且此校每年都会有各种提前预调剂的花样,2022年有考生反映:“调剂系统还没正式开放,兰州大学的调剂拟录取名单就已经出来了。”

(图源2022某调剂群)

这里以上就是大神为大家带来的本期内容啦,其实竞争哪里都有,不管是考研还是工作抑或是其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种种困难在等候大家,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也得试了才能知道。希望各位考研儿不要总听别人讲“双非硕士死路一条“、“天坑专业死路一条”这种话,听了也是徒增烦恼。当你不知所措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那现在的路可还好走?如果哪个都不好走,就先选一条当下对自己有利的路!就去考吧!考不被定义的研!

我本人2022年考研,数二86,总分327,考的普通一本。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考的也不是很高,刚刚过线。所以我也只是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说说强化的数学学习,大神们就不要来这里嘲笑我了。我当时由于是报的考研班,所以也认识了许多同学,我来讲讲我的学习和我同学的学习经历以及最后大家取得的成果。

所以我作为普通人来讲,目标也不是那么高。我的经历来讲,一定要九月初就开真题,好好刷2-3遍,做题按考试3个小时来做,严格要求自己,,会发现提升巨大。我记得我在考研班也有测验,我的分数给大家报一下,涨一下信心给大家。满分全是150,学完高数上我考20多,学完高数、现代我考30多。暑假强化完了考试我考50多,当时都8月份了。我记得我哭的和老师说要换专业不学数学了。再后来考我考50多,这时候我的二战学长120多,我的10月份报班的(比我晚3个月报的)考90多,他对象考120多。真的当时我都绝望了,中午不吃饭回宿舍哭。最后我去了浙江,考研班也管不到我们,次次考试的成绩我就有了水分(虚荣心)考100——110左右(真实成绩也就80左右),最后我也就考了86,不多,够用了。

我再来说说,心态问题。毫无疑问在备考期间,心态一定要好,,它决定你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我觉得我有资格来说这个的,我们4月份就知道10月份要去实习(我们学长没去过,我们是第一批)当时特别难受,学院也不当人,根本不管我们考研的(但这也是我们自己作的,我们学长那会可以去离学校比较近的地方实习,没有工资,不用干活,学习就可以,可是30多个就上岸一个)所以也就把我们这届坑了,当时我和我室友也是颓废的,我们也知道正是冲刺去了,肯定影响学习,但是也没法。只能面对再加上我一次次的20、30、50、50考的我8月份,数学还考50多。真的是特难受特难受,关键自己还好好学了。所以大家心态一定要好,心态崩了怎么办?给自己找个信仰,(我找的是毛主席,他既然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决心,所有人当时都对革命感到前途灰暗只有毛主席坚信革命可以成功)强迫让自己相信,让自己精神立起来,自己说服自己,我也可以。可以说我是考研比较惨的了,学院也不支持,开学了还全是课上完课就滚蛋实习去了。

所以现在大家数学不好的,不要灰心,和我比,再差能比我差?我都能考上,你们也能。对了,身边那些平时考的好的最后都拉跨了,就一个我学长,我室友考的比我高。所以大家一定要稳住心态,一要多刷题,多复习,多反思,多总结。

THE END
1.政治法律类legal liability 法律义务 legislation 立法 legislative 立法的 legislature 立法机构 legitimate 合法的 litigant 诉讼当事人 litigation 诉讼 municipal 市政的 offense 犯罪 parliament 议会 pending 未决的 petition 请愿 plaintiff (民事)原告 plead 申诉、辩护 https://www.jianshu.com/p/223800a968de
2.法律的英语单词出国留学法律的英语单词,很多同学对于这个问题有疑问和不解,那么下面就跟着中国教育在线的小编详细了解一下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公民,我们能做的就是遵纪守法,不要挑战法律。以下是由珠海雅思托福培训学校小编为您整理的法律的英语单词。 必背词汇 民法civil law 商法commercial law https://www.eol.cn/waiyu/yasi/161560.html
3.法律词汇大全(3)专业词汇法律词汇大全(3) 民事法律 法律渊源 source of law 制定法 statute 判例法 case law; precedent 普通法 common law 特别法 special law 固有法 native law; indigenous law 继受法 adopted law 实体法 substantial law 程序法 procedural law 原则法 fundamental lawhttps://www.enread.com/job/words/15821.html
4.法律英语词汇免费在线背单词英语单词背诵法律英语词汇 (注意:关数可手动修改)从第关 关卡耗时过关次数上次过关距今建议进入 我来说2句: alex00712132015-03-01 10:05:16 haha L_Yao2015-01-27 13:46:29 烁烁其华2014-05-25 23:58:39 rona06232014-05-14 15:55:31 Vila_Su2014-03-11 10:32:43http://word.kekenet.com/index.php?do=levelbegin&cid=458
5.法律英语词汇集锦法律英语词汇集锦 商法总论 商人法 law merchant 商法commercial law mercantile Law Business Law 禁反言 estoppel 商事关系commercial relation 主观主义标准standard of subjectivism 客观主义标准standard of objectivism 商事法律关系Legal commercial relation 商人人格关系commercial personality relation 商事营业关系commercialhttps://doc.mbalib.com/view/fab11455a817a0b8f02e84480bd66932.html
6.法律英语(7.7GB)百度网盘资源下载英文合同起草-英-20100901_课件.doc154KB 英汉对照:一般拍卖条款.doc131KB 英国签证.doc53KB 应聘函.doc28KB 学生申请实习机会的自荐信.doc26KB 商务介绍信实例两则 Introduction.doc27KB 培训.doc27KB 国际贸易英语写作词汇集锦篇.doc134KB 关于在华外资银行雇员可否提供投资建议的法律意见.doc28KB https://www.iizhi.cn/resource/detail/5325c2eb94d2fda727ca521b3dfcc7b3
7.词汇情感值停用词反动词表暴恐词表繁简体转换英文汽车零件词库、连续英文切割、各种中文词向量、公司名字大全、古诗词库、IT词库、财经词库、成语词库、地名词库、历史名人词库、诗词词库、医学词库、饮食词库、法律词库、汽车词库、动物词库、中文聊天语料、中文谣言数据、百度中文问答数据集、句子相似度匹配算法集合、bert资源、文本生成&摘要相关工具、cocoNLP信息抽取工具https://github.com/itfoxnet/funNLP
8.法律合同英文词汇法律合同 英文词汇 法律合同词汇参考(部分) 仲裁协议 arbitration agreement 仲裁委员会 arbitration commission 提前到期 acceleration of maturity 接受投标 accept a bid 承兑汇票 accept bills of exchange 承诺 acceptance 不可抗力 Act of God 预付 advance pay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820181.html
9.英语新闻词汇:“法律”用英文怎么说?法律的历史悠久,但是想要给“法律”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似乎也不太可能,那我们就来说一说英文中由这个词衍生出来的一些词汇和表达吧。 1. Legal According to law, not in violation of law or anything related to the law. Legal一词指“法定的”、“合法的”或“与法律相关的”。 http://skill.qsbdc.com/mobile/?mid=3&aid=11289
10.请问这几个法律词汇的英文术语是什么?1)酒后驾驶2)醉酒驾驶3请问这几个法律词汇的英文术语是什么?1)酒后驾驶 2)醉酒驾驶 3)抢劫 4)抢夺我想要标准的术语,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cc8c8ff898f7e9ad1d500a975fb841c1.html
11.法律的英文单词法律的英文单词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就是政党, 包括国王、君主),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相关词汇 abolish v. 废除 action n. 行动https://www.qinxue365.com/yyxx/226576.html
12.法律翻译技巧集锦学习法律翻译,入门时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熟悉法律的基本词汇及其确切的法律概念。这几篇文章从一系列常用的法律专业词汇及其基本概念入手,介绍法律运作的基本原理和程序,从数以万计的英文法律词汇中筛选出最常用、最重要的数百个。对这几百个法律词汇的意义,从普通法、各法系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角度上https://legaltranz.com/
13.单词法律英语(English for the legal profession)词汇表 entrapmentdepravedefacecharitycatastrophebefoulbailiffabscondabductendowmentdistrainindemnityAdmiraltycancellationsubrogationfloaterfictioncohabitationpartitionlegacydismembermentbigamyadoptionplagiaryhindrancetime limitprescriptionevasionpublic orderidentificationnationalizationsubagencyhttps://www.koolearn.com/dict/tag_2825_1.html
14.法律英语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docx法律英语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法律英语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3039844.html
15.法律英文词汇短语大全需要的小同学速来自胖胖班长【法律英文词汇短语大全】需要的小同学速速Mark!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ü 简介: 当地较为知名班长胖胖 更多a 微关系 她的关注(125) https://weibo.com/1883816850/Jsogynlan
16.法律英语(精选十篇)法律英语主要采用外来语、专门术语、古英语和长词。法律英语的词源主要是法语, 另一个重要来源是拉丁语, 这一特征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这些外来语又多属法律英语专门术语, 它们语义稳定, 没有引申寓意, 所表达的概念准确严谨、正式庄重, 鲜有改变。法律英语词汇中本族语的来源主要是古词语。古词语在现代英语中已不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ut16rs.html
17.票据法律翻译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杭州中译翻译公司摘录了部分票据法律常用词汇的中英对照翻译,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https://www.fanyishang.com/content/3614.html
18.韩语法律常用词汇(中英韩互译)韩语法律常用词汇(中英 韩 互译) (却下 ) rejection; 驳回,拒绝受理,不受理;否决 (開廷) hold a court 开庭 (檢擧) arrest 拘捕,拘留,捕拿,逮捕, 缉捕,缉拿,捉拿,拘捕,拘留 (檢擧) ? person in custody 被拘留人 (檢察) procuratorial work 检察 ?https://www.mayiwenku.com/p-6089636.html
19.网摘:漫谈lawequityactstatutecodebill等法律英语词汇law、equity、act、statute、code、bill,是几个常见的法律英语词汇,它们均与“法”或者“法律”有关,稍不小心,就会混淆或者误用。拙文尝试辨析如下,诚邀诸位斧正。 从广义而言,“law”相当于汉语的“法”、“律”、“法律”甚至“规则”、“规范”之意,是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可以这么说,“law”是一切“法律https://blog.csdn.net/heycwn/article/details/5171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