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1618页)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1、凡例一、编排1.本书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2.本书条目按学科体系排列,各学科均列有本学科全部条目的分类目录,便于读者了解该学科的全貌。3.本书内容简介列于目录之前。4.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条目,有的在各卷设参见条;有的则在各卷分别设立,其释文内容分别按各学科要求有所侧重。二、条目标题5.条目标题由规范的、通用的词或词组构成,能概括或代表所述的概念或知识主题。6.本书设有参见条,分为仅设标题的参见条和附有简短解释的参见条。三、释文7.本书条目的释文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释文开始一般不重复条目标题。8.较长条目的释文,有的设有层次标题。9.释文中出现的外国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作品名等一般不附原文

2、,有些不常见的或容易引起误译的则附有原文。10.释文中的注释和引文采用夹注和随文注明出处的方式。四、插图11.本书在条目释文中配有必要的插图。12.彩色图汇编成插页,并在有关条目释文中注明“参见彩图插页第页”。五、索引13.本书各卷末均附有该卷全部条目的汉语拼音索引和相应的页码。六、其他14.本书设有必要的附录和附表。15.本书所用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专用名词、成语和一些习惯用语用汉字。16.各学科的名词和术语以国家标准局公布的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为准,尚未审定的则根据本学科习惯,力求统一。地名以中国地名委员会审定的为准,古地名一般加注今名。前言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

3、汇集中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大型专业百科全书;是为广大中学教师、中等教育研究者、管理工作者以及中学生及其家长提供的一个全面的知识库和信息库,案头的必备书;也是图书资料存贮机构应备的大型工具书。周恩来总理生前曾经指示编写中国的系列百科全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没能实现。1978年以后,国务院决定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同时设想编辑出版中小型百科全书和专业百科全书。1985年秋,北京师范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会的一些同志为填补专业百科全书的空白,开始酝酿编纂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恰好当时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国家教委有关同志也要求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力量编写此书。上下各方不谋而合。我们在有关专家和

4、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各系、所的教学、科研骨干40余名,着手拟定编纂计划和设计框架结构。沈阳出版社独具慧眼,出版此书。本书由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许嘉璐教授任主编,成立了总编委会和分卷编委会。由在学术上有造诣、对中学教学有研究的专家、教授任各分卷的主编和副主编。同时设立了编纂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编委会组织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学院、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行政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体育学院以及北京市部分重点中学的教授、副教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国内有中学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共计500余人

5、进行全书的编写工作。本书经过确定体例、辞目拣择、撰写释文、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修改等阶段,按时交稿。出版社对稿件进行了认真的编辑加工,使全书与读者见面。本书共分10卷: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语文、历史、教育、政治、体音美。平均每卷约140万字。全书共计1400万字,收入辞目近3万条。本书力求科学性、准确性、稳定性的统一,立足于基础教育。条目力图涵盖全部中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综合我国近半个世纪中等教育的经验和成就,以20世纪90年代的中学教学大纲为依据,又比大纲的范围稍广,内容稍深;同时参照世界各国中等教育的最新成就和进展,体现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

7、然界的发展过程即自然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即人类社会史。一般地说,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即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页)李大钊说:“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些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97198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凡人类社会生活所表现的各方面,如经济、政治、法律、

8、道德、学术、宗教、伦理等,均在其涵括之中。狭义地说,指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一个人的经历。在习惯上,也指人们对于历史的记载和撰述。(瞿林东)历史学(lishixue)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表明,历史学渊源于远古时代的传说,而随着文字的发明和历史记载的出现才逐步形成为一门学问。人类社会的历史包含着极广泛的内容。以人类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自亦有恢廓的领域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的隋书经籍志,分史部书为13类:1.正史;2.古史;3.杂史;4.霸史;5.起居注;6.旧事;7.职官;8

9、.仪注;9.刑法;10.杂传;11.地理;12.谱系;13.簿录。它认为史官应是“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在中外史学上,有许多杰出的史学家和优秀的历史著作,记述了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提出了丰富的历史理论和史学思想。于文献整理、史实考订方面亦有丰硕成果。但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从整体上看,历史学始终未能摆脱唯心史观的羁绊和剥削阶级的偏见。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才真正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揭示了它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从而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百余年来,世界上还存在着种种历史学学派,

10、也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成绩,但它们同马克思主义史学比起来,总是相形见绌。马克思主义史学尊重以往史学中的优秀遗产,尊重其他历史学学派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成果,并在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用以丰富自己。中国历史学从本世纪20年代起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并逐渐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主流(参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前的历史学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历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地方史、民族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国别史、区域史等等。(瞿林东)历史理论(lishili

11、lun)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哲学认识。古往今来的许多历史学家或历史学派,不论其自觉与否,都有关于历史发展的理论认识,以至建立了各自的历史理论。诸如历史是不是运动的、变化的,历史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何种作用,历史发展是否有规律性存在等,都有种种不同的见解和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列宁阐明了唯物史观在历史理论上的重大成就,认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12、,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列宁选集第2卷第586页)马克思主义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者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社会历史之辩证的发展及其规律性等,是历史理论中的几个根本问题。对于历史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一般应以这些基本理论为指导,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得到发展和丰富。中国史学界在80年代中讨论的历史问题主要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关

14、uelilun)关于历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概括。以历史学自身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如关于历史学的特点,历史学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科学功能、教育功能),史学工作者的历史认识的特点,史学发展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历史文献和史学方法问题,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式问题,史学家的素养与时代使命问题等等,均为史学理论研究的范围。史学理论同历史理论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参见陈启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1986年12月3日光明日报),同时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史学工作也是一种历史活动,它也应当被包含在历史理论所概括的一切历史现象之内,正是在这个

16、编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姜义华等著史学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各有特色,均可参考。参见“历史理论”条。(瞿林东)历史学的社会功能(lishixuedeshehuigongneng)泛指历史学研究成果对社会的作用。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历史观点、历史思想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渊源于客观历史并最终为其所制约,这是历史发展对史学发展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就是这种反作用的一个方面。由于历史学所包含的内容异常丰富,故其社会功能亦具有十分广泛的含义。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一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历史学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1.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从历史学的任务来说,人们不仅以解释过去、认识现在为限,还要着眼于未来,创造新的历史。这就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当当湖北新华书店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就上当当湖北新华书店旗舰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74528241.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图解手册/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图解_手册/工具书 5品以下 ¥18 ?文*交通运输工具参考资料_手册/工具书 8品 ¥10 ?中国古代养生术_手册/工具书 8品 ¥10 ?穴位点打拳术_手册/工具书 8品 ¥10 ?中国擒拿法_手册/工具书 8品 ¥10 ?擒拿法真传秘诀_手册/工具书 8品 ¥10 【7788画册网】https://7788hc.7788.com/s313/1040911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精装公报版64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精装公报版 64开)》作者:法律出版社,出版社:2021年12月 第1版,ISBN:36.00。本书为精装64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单行本,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历次刑法修正案。《中华人民https://m.kongfz.com/item/5584075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司法解释全书:含立案及量刑标准(2023年版掌阅小说网为您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司法解释全书:含立案及量刑标准(2023年版)著的中国法制出版社小说,最新章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871063/5.html
5.《刑法典2024年版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修正案十二中国刑法学讲> 刑法典2024年版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修正案十二中国刑法学讲义注释本及司法解释全书理解与适用正版法考教材刑法一本通 牛子旦图书专营店 刑法典2024年版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修正案十二中国刑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https://item.jd.com/10106399849745.html
6.新中国第一部刑法曲折诞生之路同时,为了加快刑法立法的进度和保证刑法立法的科学性,还广泛搜集了美、法、德、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典,并将其作为新中国刑法立法的重要参考。不过,对于本国之前施行过的刑法,尤其是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六法全书》,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摒弃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一些司法干部,尤其是从国统区旧司法机构中转型而来http://www.jsdsw.org.cn/web/detail/detail.html?id=9839
7.中国刑法全书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广泛,当人们在生活、工作、网络中时常会遇到不同的法律问题,人们对于中国刑法全书也是着重关注的,一些网友可能还不太清楚,但只需要在网上就能学习了解,接下来就法构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具体分析。如果有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的,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听听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https://www.fljg.com/xingfa/635193.html
8.中国刑法全书《中国刑法全书》全程记录刑法变迁,忠实解读法条含义,全面整理刑法规范。除刑法典、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附属刑法、立法解释之外,还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仍然有效的所有刑法司法解释以及会议纪要、通知、答复等其他规范性文件,总计600余部。同时收录了2012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两高”指导性案例、典型https://www.dushu.com/book/12485684/
9.中国刑法实用全书《中国刑法实用全书》主要特点:1.资料准确权威:源自权威法律文本。2.信息新颖及时:引用最新刑事法律文件。3.内容完整全面:涵盖所有立法、司法文件。4.分类系统科学:依法律文件效力等级归类。5.检索快捷便利:以刑法条文序号为主线编排。6.体例独特实用:列明犯罪构成要件、定罪量刑标准。7.兼顾理论研究:全面考证刑法立法https://lib2.buct.edu.cn/bookInfo_01h0007996.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司法解释指导案例全书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二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司法解释指导案例全书【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二)编定】【第五版】 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法制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入库时间:2024-3-15 定价:138 图书内容简介 "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基本法律。我国于1979年7月1日制定了一部统一的刑法,并于1997年3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95614
11.中国银行招聘笔试综合知识练习题12篇(全文)《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C项正确。《康熙字典》,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nv9iynu.html
12.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第一章 文献资料 有关中国近代史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仅中文文献就有官方的印书、史书、档案,私家的李鸿章的《李文忠公全书》,奏议 80 卷之外,朋僚函稿 20卷、译署函 稿20卷、海军函稿 4卷、16 志是: 天文、灾异、时宪、地理、礼、乐、舆服、选举、职官、食货、河渠、 兵、刑法、艺文、https://epdf.tips/-693ad736446035f25ecc0d0179803ef156734.html
13.中国法制出版社刑法报价参数图片视频怎么样问答图书 法律 法律 刑法 中国法制出版社 [正版]2023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司法解释指导案例全书第四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刑事法律一本通刑事办案蓝宝书法制出 https://m.suning.com/item/0071512627/12425961764.html
14.全媒体时代我国信息安全刑法保障问题研究28龚莉;融媒体时代的百科全书编纂[A];分享七十年出版业荣光 共创新时代编辑界辉煌——中国编辑学会第20届年会获奖论文(2019)[C];2019年 29贾晓巍;全媒体时代下的学术出版转型融合发展实践——以“人卫助手系列知识服务数字平台”为例[A];分享七十年出版业荣光 共创新时代编辑界辉煌——中国编辑学会第20届年会获奖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94-1016060882.htm
15.李斯特,F.von李斯特既是犯罪的刑事社会学派的代表,又是刑法学现代学派的创始人,基本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对当代的刑法和刑法理论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著作为:《德国刑法教科书》(1881)、《刑法的目的观念》(1882)、《德国和外国执行刑法的比较情况》(1906~1909)。 扩展阅读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464420
16.图解中国历代酷刑史中国古代刑法知识大全全方位图解美绘版epub出版日期: 2012年1月 商品类型: 中国通史 内容简介 历代的刑法是当时的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并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酷刑及其他残忍行为在施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残忍意义,反映了统治者暴虐的一面。因此刑法同其他法规法典一样,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刑法中关于酷刑的量刑和执行也处处体现出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1393414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