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刑法司法解释全文:第四章

第六十一条【量刑的事实根据与法律依据】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节累犯

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六条【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第三节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六十八条【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四节数罪并罚

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不能超过三年,拘役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第七十条【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第七十一条【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五节缓刑

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条【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第六节减刑

第七十八条【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第七十九条【程序】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第八十条【无期徒刑减刑的刑期计算】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第七节假释

第八十一条【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第八十二条【程序】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第八十三条【考验期限】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第八十四条【假释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第八十五条【假释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八十六条【假释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第八节时效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THE END
1.最新刑法全文2017解读要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法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刑法,其全文的修订与更新更是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本文将围绕最新刑法全文2017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刑法的相关内容。 总则的修订 最新刑法全文2017在总则方面进行了许多重要的修订,对于刑法的任务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强调http://www.hxguolv.cn/post/1745.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刑法全文(罪名版)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刑法全文(罪名版)2024 根据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修正)2024年3月1日起施行。红色条款部分为新修改或增加条款。 目录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http://m.law995.cn/about/flfg/82.html
3.《中国法院2017年度案例:刑法分则案例》全文免费在线阅读–起点《中国法院2017年度案例:刑法分则案例》是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创作的法律小说。中国法院2017年度案例系列(全21册)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上报的上年度审结的近万个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民商事、行政及刑事领域常见热点难点纠纷问题。案https://m.qdmm.com/book/1016701135/
4.刑法中的虐待行为研究刑法中的虐待行为研究 邹秋淑 开通知网号 【摘要】: 虐待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虐待作为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需要结合价值判断,才能明确界定虐待行为;此外虐待行为涉及众多法条和司法解释,罪名众多,理解不当容易造成司法适用上的混乱。因此有必要采用类型化的方法对刑法中的虐待行为进行研究。全文共计4.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52-1017180304.htm
5.方案修订范文10篇(全文)摘要:<正>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消息,2016年10月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考试中心表示,本次修订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同时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0ixouu2.html
6.智慧中国杂志中国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主办2017年第09期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智慧纵横智慧视野智慧制造图片新闻智库之声智慧人生2017年4月20日,国际科技出版商斯普林格(Springer)集中撤销了中国作者发表在《肿瘤生物学》上的107篇文章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公司 企业国有资产 国资https://www.youfabiao.com/zhzg/201709/
7.2017年刑法新规定224条.doc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2017年刑法新规定224条 2017年刑法新规定224条 2017年刑法新规定224条 2017年刑法新规定224条的内容是怎样的呢,有什么变化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不妨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中央两会通过的《刑法》第七部新增补第224条明确规定,传销必须推销商品,资本运作无商品,因而不是传销,4月16日至https://m.book118.com/html/2018/1230/8025024076001142.shtm
8.最新刑法全文2017本篇文章给大家讲一讲最新刑法全文2017相关内容解释以及对应的法律知识,希望会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就进行讲解,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具体请仔细阅读下文内容。 2017年新刑法司法解释全文:扰乱公共秩序罪 1、扰乱公共秩序罪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对首要分子,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https://www.fljg.com/xingfa/659615.html
9.中国法学期刊网11月26日,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海南大学、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海南省法学会承办的2017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在海口举行,年会主题为“时代变迁与刑法现代化”,并分为“刑法典颁行20周年来刑法立法的回顾与展望”“金融秩序与安全的刑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中国区际刑法20年实践的检讨http://www.zgfx.chinajournal.net.cn/WKA3/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ntentID=9df47726-c026-471c-8853-a1fc68491231
10.2017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及解析该项当选;A项不符合题意:“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面对国际国内局势急剧变化而提出的外交战略方针,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另起炉灶”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提出的三大外交政策之一,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正处新中国成立前夕,排除;C项不符合题意:在中华人民http://www.scrsw.net/gongshi/2016/gongshi23415_1.html
11.中国法院2017年度案例20·刑法分则案例书名:中国法院2017年度案例【20】·刑法分则案例 作者: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中国法制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入库时间:2017-5-9 定价:5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中国法院2017年度案例系列(全21册)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上报的上年度审结的近万个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民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72938
12.刑事诉讼法一本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总成(第12版2017最新刘志伟,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1条立法目的与根据 第2条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第3条职权原则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第4条国家安全机关的职权 第5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第6条依靠群众原则以事实https://book.qciss.net/books/12214946
13.[中国新闻]刑法修正案(十)(草案)拟明确侮辱国歌刑事责任2017-11-01 09:24:12 [中国新闻]刑法修正案(十)(草案)拟明确侮辱国歌刑事责任2017-11-01 09:22:13 [中国新闻]巴基斯坦媒体人士谈中共十九大报道体会2017-11-01 09:20:13 [中国新闻]刑法修正案(十)(草案)拟明确侮辱国歌刑事责任2017-11-01 09:20:11 [中国新闻]英国:U盘蹊跷遗落 女王乘机信息遭泄露2017https://tv.cctv.com/2017/11/01/VIDE2AmVOcODZq52FVFuIp0W171101.shtml
14.法治理念下我国轻罪制度的构建楚雪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开通知网号 “轻罪”在我国是一个学理上的概念,我国并不存在犯罪分类意义上的轻罪制度。而许多国家都在本国的刑法中对轻罪与重罪进行了划分,同时对轻罪案件的处理也规定了特定的程序。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大致相当于外国刑法规定的“重罪”部分,缺乏对于轻罪与重罪的划分,更不用说对于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MFD/1017861418.nh.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