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特点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1、主体的单一性和身份性

首先,公民是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唯一主体。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作为特殊主体的国家。而在婚姻家庭法律关系中,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其他。同时,一般民事领域中的“自然人”,不仅包括个体的公民,而且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而婚姻家庭法领域中的自然人是严格意义上的个体公民,不能做任何扩大的解释。诚然,家庭是一种社会细胞组织,但是,如果以家庭(或者是“户”)的形态作为主体从事民事法律行为的时候,它所介入的就只能是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而不是婚姻家庭法律关系本身。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法律往往把家族的利益作为婚姻关系的基点,因此非常注重协调家族之间的关系,缔结婚姻关系的行为是一种家庭(家庭)行为而并非当事人的个人行为;体质或者解除婚姻关系往往也以是否符合家庭(家族)利益为尺度。和古代法律不同,当代的婚姻家庭法律只调整亲属个体之间的关系,不调整亲属团体之间的关系。

2、人身关系的主导性

在婚姻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中,人身关系具有主导地位。

从婚姻家庭关系发生的角度看,亲属关系的创设,绝不是为了追求直接的经济利益,与商品生产和交换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结婚与卖淫,生育与畜牧、收养与雇工都有原则的区别。我国法律充分尊重和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其他的服务性市场,但绝对不能开辟“婚姻市场”、“亲属市场”,不能把婚姻家庭关系商业化。

3、鲜明的伦理性

以两性的结合与生命的繁衍为基本特征的婚姻家庭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古老,也是最恒久的社会关系;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直被视为而且今后也必将是人伦之本。与之相适应的婚姻家庭组织,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伦理实体。在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加以调整的时候,绝对不能忽视它的以伦理组合为中心的基本特征。因此,任何时期的婚姻家庭法总是与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道德观念和为社会所承认的道德规范紧密联系在一起:许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成为立法的根据,大量的道德规范被法律所肯定。这是调整其他社会关系的任何法律所无法比拟的。

诚然,婚姻家庭道德具有历史性,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相适应。正因为如此,许多古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已经陈旧落后,必定被新的时代所摒弃。同时,由于婚姻家庭基本性质的不可改变性和婚姻家庭观念的可传承性,许多婚姻家庭道德也具有有民族性,成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弘扬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赋予其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新内涵,正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我国现行《民法典》不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道德的要求,而且已经将许多道德规范法律化。

强调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具有鲜明的伦理性,并不是将法律与道德完全混同。婚姻家庭法毕竟是人们从事婚姻家庭行为最基本的准绳,而道德往往反映更高的境界,因此,不少道德准则是游离于法律之外的。同时,道德往往偏重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而婚姻家庭法则更多地注意从国家的角度确认和保护人们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权利。因此,说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具有鲜明的伦理性,并不意味着婚姻家庭法的“伦理化”。

THE END
1.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 1、婚姻关系中的主体是指夫妻双方,客体指婚姻家庭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目标或对象。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https://www.64365.com/special/21947927
2.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在四川法理中总共考察了6次,其中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考查5次,客体考查1次。考察形式是单选、多选题、判断题。故考生需要通过例子,准确区分题干中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 二、知识点讲解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1.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 http://m.bj.zgjsks.com/html/2021/zhsz_0622/23176.html
3.婚姻家庭法新论第三节 亲属财产继承法律关系 一、继承唐惮关系的概念 二、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限足在亲属范围内 三、继承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法定继承的客体 第十四章 亲属财产法定继承 第一节 亲属财产法定继承的插征和适用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 二、法定继承的特征 三、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亲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12230
4.中国法律论文模板(10篇)二、中国古代婚姻法律制度的缔结与解除 (一)婚姻缔结。婚姻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可如此关系重大的事情却不能为夫妻双方自行决定。在古代的中国,婚姻要符合家庭的利益。即必须是“父母之命”。封建婚姻的成立还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即所谓“六礼”。历代法典都有类似“六礼”的规定。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19052.html
5.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下篇:综合课)考研大纲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非物质财富)、人身利益。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抽象的条件;具体的条件 二、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的概念;法律事实的分类;法律事件;法律行为 https://www.kaoyan.com/dagang/569dc95f462f1.html
6.综合基础知识——法律篇(二)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指主体之经国家法律确认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三、民事权利义务的客体指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27/12/67691349_937825040.shtml
7.考前必看系列之法律常识汇总常识财产犯罪(4)法人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法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赋予法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https://spa.fenbi.com/page/fenxiaozixundetail/9/58/407716640632832
8.高中政治:选必2《法律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版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例: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民法基本原则: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https://app.gaokaozhitongche.com/newsfeatured/h/9PXzbb26
9.第二百五十八条重婚罪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 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https://www.scxsls.com/knowledge/detail?id=13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