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法律硕士联考民法真题

七、单项选择题(31-5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3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关系的是()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B.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C.发包人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32.下列权利中,其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以是权利的是()

A.所有权B.抵押权C.地役权D.留置权

33.甲、乙、丙三人合伙经营一电器商场,效益不佳,已欠债2万元。三人经协商一致邀请有经营能力的丁加入到合伙之中,丁在被告知合伙经营状况后出资加入其中,并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经营。两年后,该电器商场因故停业。对丁入伙前电器商场对外所欠的2万元债务,依法应当()

A.由甲、乙、丙、丁四人承担按份责任

B.由甲、乙、丙、丁四人承担连带责任

C.由甲、乙、丙三人承担按份责任

D.由甲、乙、丙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34.根据民法通则规定,高等院校属于()。

A.机关法人B.企业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

35.民法通则所称的重大误解不包括()。

A.对民事行为性质的误解

B.对民事行为相对人的误解

C.对民事行为内容的误解

D.对民事行为动机的误解

36.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撤销行为在当事人申请撤销之前为()。

A.有效行为B.效力未定行为

C.无效行为D.部分无效行为

37.下列行为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签订合同B.承认债务

C.创作作品D.设立遗嘱

38.下列事由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A.权利人早请仲裁B.权利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C.义务人被宣告死D.当事人所在地发生不可抗力

39.下列对所有权关系的判断,错误的是()

A.所有权关系司于物权关系

B.所有权关系属于绝对法律关系

C.所有权关系的客体包括物与行为

D.所有权关系的权利主体是待定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40.下列情形中,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方式的是()

A.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财产B.拾得他人遗失物

C.获取自有财产的孳息D.依照遗嘱取得遗产

41.甲到乙处修理汽车,由于所携带的钱款不足,将自己的名贵手表留于乙处,双方商定甲次日付款取表。则乙对甲的手表享有()。

A.留置权B.质权C.抵押权D.所有权

42.甲将邻居乙未上锁的自行车推进车棚,并以自己的名义缴纳了保管费。甲的此种行为属于()

A.合同行为B.无权代理C.无因管理D.侵权行为

43.下列行为中属于要约的是()。

A.投标B.发布拍卖公告

C.寄送价目表D.刊登招股说明书

44.根据合同法规定,居间人为委托人提供了媒介服务,但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人有权要求委托人支付()。

A.约定的报酬B.必要费用

C.约定报酬的一部分D.报酬和费用

45.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以由法人享有的人格权是()。

A.姓名权B.消像权C.名誉权D.隐私权

46.根据婚姻法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无效婚姻的是()

A.与丙同居多年的甲与乙缔结的婚姻

B.甲因受胁迫与乙缔结的婚姻

C.甲因受欺诈与乙缔结的婚姻

D.甲与其祖父的外孙女缔结的婚姻

47.甲在遗嘱中指定所留房屋归其子乙,存款归侄女丙。甲死之后乙、丙两人被告知3个月后参加甲的遗产分割。但直至遗产分割时,乙和丙均未做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根据继承法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乙、丙的行为均视为接受遗产

B.将乙、丙的行为均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C.将乙的行为视为接受遗产,将丙的行为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D.将乙的行为视为放弃接受遗产,将丙的行为视为接受遗产

48.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下列侵权行为中适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的是()。

A.产品致人损害B.环境污染致人损害

C.动物致人损害D.建筑物致人损害

49.根据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以下情形中权利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是()。

A.生命权受到非法侵害B.名称权受到非法侵害

C.合同债权受到非法侵

D.承包经营权受到非法侵害

50.甲公司与乙农场签订一份购销合同,由乙农场供应甲公司一批奶牛。乙农场将部分患有传染病的奶牛交付给甲公司,致使甲公司饲养的其他奶牛大量染病。根据合同法规定,甲公司()。

A.只能要求乙农场承担违约责任

B.只能要求乙农场承担侵权责任

C.有权要求乙农场同时承担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D.有权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中选择其一要求乙农场承担

八、多项选择题(51-5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51.影响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因素包括()

A.财产B.智力C.年龄D.性别

52.下列有关于益物权的判断,正确的有()。

A.用益物权属于定限物权B.用益物权属于他物权

C.用益物权具有物上代拉性

D.用益物权以支配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

53.下列行为中,属于有偿法律行为的有()。

A.承揽合同B.租赁合同

C.赠与合同D.运输合同

54.根据专利法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新颖性B.创造性C.实用性D.先进性

55.根据继承法规定,继承人所为的下列行为中,可导致其丧失继承权的有()。

A.故意杀害被继承人B.伪造遗嘱情节严重

C.遗弃被继承人D.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九、简答题(56、5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56.简述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57.简述我国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种类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十、辨析题(58小题,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58.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请运用异法的基本原则和异事法律行为理论对其加以辨析。

十一、法条分析题(59小题,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

5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回答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产、构成要件、法律效力)

十二、案例分析题(60小题,15分。)

60.甲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于2007年10月10日以自有的2号厂房作抵押向A银行借款200万元,双方于10月15日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同年10月30日,甲公司又以自有的专利权作质押与B银行签订了100万元的借款合同及专利权质押合同,但未办理质押登记。2008年1月7日,甲公司的2号厂房因意外事件被烧毁,保险公司为此赔付甲公司保险金260万元。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1)A银行对甲公司的2号厂房是否享有抵押权?请说明理由。(2)B银行对甲公司的专利权是否享有质权?说请明理由。(3)A银行对保险公司支付给甲公司的260万元保险金是否享有权利?请说明理由。08年法硕联考民法学参考答案

七、单项选择题

31.C32.B33.B34.C35.D36.A37.C38.A39.C40.D

41.B42.C43.A44.B45.C46.D47.C48.D49.A50.D

八、多项选择题

51.BC52.ABD53.ABD54.ABC55.ABCD

九、简答题

56.【答案】(1)在权利的性质上,物权是支配权,而债权则是一种请求权。物权以物为支配对象,权利人无需借助他人的行为就能行使权利,并通过对标的物的直接管领、支配实现自己的利益。

(2)在权利效力范围上,物权是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物权的义务主体是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故又称为对世权;而债权人则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主体(债务人)主张权利。

(3)在权利的客体上,物权的客体为物,债权的客体则不限于物。

(4)在权利的效力上,物权具有优先力和追及力,而债权则没有这两项效力。物权与债权同时存在于同一物上时,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物权人得优先行使其权利,是为物权的优先力。物权的标的物无论辗转流向何处,权利人均得追及于物的所在行使其权利,是为物权的追及力。

(5)在权利的发生上,物权的设定采取法定主义,而债权(合同之债)的设定则采取任意主义。

(6)在权利的保护方法上,物权的保护以恢复权利人对物的支配为主要目的,偏重于“物上请求权”的方法,赔偿损失仅为补偿方法;而债权的保护则主要采取赔偿损失的方法。

57.【解析】(1)过错责任,是指以民事主体存在主观过错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判断标准,即“无过错,无责任”。过错责任适用于一般民事侵权。

(2)无过错责任,是指依照法律的特别规定,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只要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就必须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适用于以下侵权行为:①高危作业致人损害;②产品侵权;③环境污染侵权;④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⑤被监护人致人损害。

(3)公平责任,是指双方当事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均无过错,根据公平的概念在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合理地分担损害的归责原则。公平责任的归责原则适用于依法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同时依据过错责任处理又会有失公平的情形。

十、辨析题

58.【答案】(1)“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符合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异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守信,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民事义务。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民法上不是绝对的,该“君子一言”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是合法有效的,从而具有一定的“驷马难追”属性。依照现行法,民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④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若民事行为存在瑕疵,依法属于无效、可撤销或者效力待定的,则不具有“驷马难追”的属性。

(3)合法有效的异事行为在符合法定条件时也可以依法撤销或者解除。比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嵊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十一、法条分析题

59.【解析】(1)该条文规定的是不当得利,所谓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造成他人损失的事实。

(2)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①一方获得利益;②他方受有损失;③一方获益和他方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④没有合法根据。

(3)法律效力;不当得利一经成立,当事人之间形成债的关系,受有损失的一方享有请求返还其利益的权利,获得利益的一方负有返还利益的义务。

应予返还的利益,包括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以及利用原物所得的其他利益。

十二、案例分析题

60.【答案】(1)A银行对甲公司的2号厂房享有抵押权。理由:2号厂房是甲公司自有,债务人甲公司有处分权,可以充当抵押物;建筑物抵押的,依法应当办理抵押登记,且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本案中,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

(2)B银行对甲公司的专利权不享有质权。理由:以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而本案中,未办理质押登记,故质权未设立。

THE END
1.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 1、婚姻关系中的主体是指夫妻双方,客体指婚姻家庭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目标或对象。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https://www.64365.com/special/21947927
2.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在四川法理中总共考察了6次,其中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考查5次,客体考查1次。考察形式是单选、多选题、判断题。故考生需要通过例子,准确区分题干中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 二、知识点讲解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1.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 http://m.bj.zgjsks.com/html/2021/zhsz_0622/23176.html
3.婚姻家庭法新论第三节 亲属财产继承法律关系 一、继承唐惮关系的概念 二、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限足在亲属范围内 三、继承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法定继承的客体 第十四章 亲属财产法定继承 第一节 亲属财产法定继承的插征和适用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 二、法定继承的特征 三、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亲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12230
4.中国法律论文模板(10篇)二、中国古代婚姻法律制度的缔结与解除 (一)婚姻缔结。婚姻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可如此关系重大的事情却不能为夫妻双方自行决定。在古代的中国,婚姻要符合家庭的利益。即必须是“父母之命”。封建婚姻的成立还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即所谓“六礼”。历代法典都有类似“六礼”的规定。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19052.html
5.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下篇:综合课)考研大纲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非物质财富)、人身利益。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抽象的条件;具体的条件 二、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的概念;法律事实的分类;法律事件;法律行为 https://www.kaoyan.com/dagang/569dc95f462f1.html
6.综合基础知识——法律篇(二)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指主体之经国家法律确认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三、民事权利义务的客体指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27/12/67691349_937825040.shtml
7.考前必看系列之法律常识汇总常识财产犯罪(4)法人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法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赋予法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https://spa.fenbi.com/page/fenxiaozixundetail/9/58/407716640632832
8.高中政治:选必2《法律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版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例: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民法基本原则: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https://app.gaokaozhitongche.com/newsfeatured/h/9PXzbb26
9.第二百五十八条重婚罪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 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https://www.scxsls.com/knowledge/detail?id=13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