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是一种数码媒体,指一系列的音讯、影片、电子电台或文字档以列表形式经互联网发布,然后听众经由电子装置订阅该列表中的电子档案,从而接收内容信息。
维基百科
在美国,播客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工业,有很多知名的、运营超过十年的播客。由于移动互联网和传播媒介的跳跃式发展,国内几乎略过了在欧美曾风光无限的播客产业。但短视频的兴起并不妨碍一部分人对于「声音信息」的偏爱,虽然起步较晚,国内的播客生态也逐步成形。
一、Podcast
在iOS的众多内置App中,Podcast应当算是资历尚浅的一个,比起Safari这样的元老App,在2012年之前,播客一直都是以音乐app的子功能形式存在的。直到2012年6月,苹果宣布发布独立的Podcast客户端,播客这才以独立的身份示人。
而随着库克对于苹果转向内容服务和流媒体的决心日益坚定,Podcast的重要性地位也就日渐凸显,在iOS12中的「播客」——由于iOS的全面汉化,Podcast也正式更名为「播客」——也变得愈加好用。
1.界面设计方面,由于已经整合进了系统原生App,整个界面风格和iOS的设计语言是完美同步的,上滑就进入播放界面,下滑就退出,偏爱原生的朋友们应该会比较喜欢。「正在收听」显示的是你正在听的节目的「单集」,右上角的铃铛标志则可以设置节目更新时是否提醒。
3.音频节目最重要的一些使用场景——床上或车上——都可能让你无暇去在一个节目结束后拿起手机再操作,所以播放的个性化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苹果这方面做得还不错,最近的版本加上了贴心的「睡眠计时器」功能。播放页面上滑有倍速播放设置,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播客库」里指定的节目里单独对该节目进行个性化设置,总而言之,新手的上手难度还是很小的。
二、Castro
作为老牌的第三方播客应用,Castro可谓是深得一部分播客爱好者的钟情。而这个老牌应用如今仍然保持着新鲜的活力,在新的3.0版本中,不但保留了原先的强大功能,并且还提升了颜值。让我们来看一看具体是怎么样的。
1.基本的逻辑和Podcast并无太多区别,首页就是「收听列表」、「播客库」、「搜索」等几个常规的排布,稍显不同的是,它的黑色的播放状态栏填充在了最底端,让整个屏幕有一种缩小了的感觉。
3.但由于不知道是不是国内的需求比较小,目前Castro的外国开发者还没有适配中文界面,再加上复杂强大的功能,可能会让一些新手有些上手难度。由于选择拥抱苹果的订阅制,目前app也从付费下载——原先30元买断——转为按月付费,而升级为付费用户后,可以解锁一些高阶功能,如夜间模式,改变app图标等。
三、Agora
下面介绍的这款第三方播客平台是来自一个独立开发者,虽然相对小众,但一经推出也在播客圈风靡了一小下。而去年它推出的2.0版本则大幅度优化了老版本不稳定的问题,并且无论是操作逻辑还是设计语言几乎可以说都是推倒重来。
1.Agora2带来了非常鲜艳亮丽的配色设计,共有5种配色方案可以选择。在视觉切换上,Agora2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并结合iOS卡片化的元素,所有的内容都被一个圆润的圆角矩形框包裹,而新动画转换无缝衔接,也可以看出开发者在设计上面下了很大一番功夫。
2.传统的底栏结构完全被抛弃,Agora将不同页面切换的操作,放置在了顶部,中间仍显示内容,而下方播放条保持前置。这样的好处是,用户可以毫无压力地单手控制音频的播放,在控制条上简单地上滑,就能展示出包括播放速度控制、睡眠模式等选项。Agora2完全没有二级页面的设计,应用内所有的内容都是在同一层级页面里不断展开来显示,这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设计。
3.Agora2也完全抛弃了应用内的文字注释,应用内顶部五个按钮完全以图标传递信息,中间三个分别是「播放列表」、「全部节目」和「播客库」。这样夸张的精简之后,用户难道不会犯迷糊吗?完全不会,并且在不同页面切换时,底部播放条上短暂地显示提示文字,来为用户做出指引提示,对新手非常友好。当然,18元的价格也是一个小门槛了。
四、Sodes
1.对于传统的播客App来说,Sodes称得上是一个异类,它的功能甚至简单到有些激进。这并不是说它是个半成品,而是开发者就把这当作卖点,正如开发者所描述的——「这是一种随性的、舒适的收听播客的方式,这里没有其他复杂的功能,只要点进一档节目,选择一集,然后开始听就是了」。所以在这样的理念下,Sodes只保留了最核心和最基础的功能,即「搜索」和「收听」。
2.当然,即使在如此简单的设计显,在播放页面,居然仍然提供了倍速播放的功能,笔者当时看到时简直感动。
3.如此的简洁设计,几乎谈不上什么上手难度。
五、Overcast
正如爱车的人不会不知道宝马奔驰,爱捣鼓数码设备的人不会不知道iOS和Android一样,播客爱好者们应该也都知道大名鼎鼎的Overcast,而Overcast推出3.0版本之后,其在细节方面的打磨也到了已臻化境的地步。
1.Overcast也没有采用Podcast那一类的底栏设计,而是将整个首页都贡献给你的播客库,下方是你正在播放的节目,而上方顶部几个则分别是「设置」、「下载」、「新建播放列表」、「搜索」。
2.值得一提的第一个点是Overcast的「newsmartplaylist」功能,可以智能地将数个不同节目里的不同单集快速整合在一个播放表单里,并且3.0版本还采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增加了非smart的「newplaylist」,可以提供更加细致化的表单设置。
3.第二个就是丰富的播放个性化设置,像倍速播放和睡眠定时功能都是属于基操了,贴心的「smartspeed」功能,和倍速播放不同的是,它可以智能地将节目里说话之间的间隙加速,而不影响语句的表达速度。
4.当然,和Castro一样的是,目前Overcast也没提供中文版,上手难度还是存在的,但值得一试,毕竟这么强大经典的App,如今已经完全免费了。
▎总结
播客真正的广为流传是2014年传奇播客《Serial》的大火。《Serial》是芝加哥电台《ThisAmericanLife》旗下的罪案类非虚构节目。从2014年发布第一季以来,它甚至打败众多热播美剧,成为美国人最期待的「剧集」。
但虽然播客在美国认知度高达49%,然而在苹果以及RSS免费的模式下,仍很难形成创收,哪怕《Serial》这样大火的节目也靠募款维持生计。
不过近两年,智能语音音箱则大大提升了播客的使用频率,而今年6月Google则恢复了之前关停的播客应用并重新命名为Googlepodcast,而Spotify也已不再只是「音乐流媒体」了,除了音乐,早在2015年Spotify就已经开始布局播客,而最新版的Spotify则正式在app内上线了播客功能。相信随着大厂逐渐加码播客布局,未来播客创收的提高也会正向刺激内容质量的提升。
所以你可以在上面提到的几款播客App中选择一款钟意的,即使学不到什么知识,至少听听播客,也可以让眼睛休息一下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