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主播都会在自己的shownotes或者节目中推荐听众使用泛用性播客平台收听,也都会提供自己的RSSFeed供听众搜索。但是即便如此,在简体中文环境下,许多人的播客收听习惯还是在非泛用性平台,或者集合型音乐平台。
1.ApplePodcast苹果播客
说到播客,不得不提的就是「苹果播客」ApplePodcast。苹果播客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播客形态带入主流,苹果播客也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市场占有最广的播客平台。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以我个人观察,苹果的推荐并不是对个体用户习惯和喜好的推荐,也就是并不是基于用户个人所听的播客的大数据判断,而是基于苹果所有用户或者播客节目进行的推荐。比如推荐了KidsEnglish和Parenting的主题给我,显然就不是我会收听的播客。同时,就像少数派播客和杨一的对话中提到的那样,即便苹果对播客的推荐权威性较强,但是段子来了和郭德纲依然强势位于前列。
苹果播客的RSS导入借口较为隐蔽,需要在Library-Edit-URL中添加,但是搜索则简便许多,虽然搜索结果时常让人迷惑。
苹果播客的上架,目前可以通过喜马拉雅,荔枝等苹果进行托管,但是通过苹果申请也是可以的,所以审查不定。
2.小宇宙APP
小宇宙的主页面非常简单,每一天会有三档播客节目被推荐到首页,话题不一类型不同。就我的使用感受来说,首页推荐对我的影响力并不算很大,因为我的订阅播客更新已经可以满足的日常收听需求,除非有话题非常吸引我的首页推荐,我才会点进我完全未知的播客收听。但是我相信三档节目的推荐对于许多朋友而言是很重要的功能,能够不用自我筛选来决定收听的内容。
据说小宇宙开始内测音质改善功能了,相信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很重要。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小宇宙在放送端是抓取播客的RSS的,但是这是一个会被审核的平台。有些节目甚至因为玄学根本不会出现在小宇宙上。据我个人有限的经验,小宇宙工作人员有的时候会和主播打招呼解释为什么下架,但是并不知道这个尺度究竟在哪里。
3.芒果动听
芒果动听目前流量不大,但是正在发力播客领域,界面和其他几个音乐/播客/有声书平台相比有些不同,因此单独说一嘴。芒果动听在推荐页面就分两个区块,一个是今日,这个页面的UI设计和目的都和Applepodcast很像,有按照主题进行的推荐,也有榜单推送。第二个是电台,推送当日资讯和FM,受众明显是通勤在路上的自驾一族。
而进入声音-芒果播客页面,才是属于播客的界面。这个界面最上面显示的是今日上新的内容,界面下方分不同的主题为听众推荐了不同的单集和播客。初次使用会觉得播客类型丰富,但是仔细看会发现这里播客定义依然偏向于用“听觉”来进行的媒介传递方式,还没有摆脱传统音频平台的类型桎梏。
而在收听体验上,只有点进用户个人主页才能看到自己订阅的专辑并伴有更新提醒,具体单集我没有找到可以看Shownotes的地方,不知道是功能缺陷还是太过难找,也无法添加单集图。
4.轻芒
轻芒和其他平台不同,是以小程序的形式存在的。而轻芒又不能说是一个小程序,因为轻芒为每一个播客提供了小程序的支持,但是小程序的具体展现形式是由各个播客主播自行设计决定的。
轻芒也依然处于内测阶段,并且同样(不好意思)我的经验,小程序搭建并不是很容易上手的事,播客主播愿意花多少心思搭建平台,规避风险,经营小程序,可能都需要再三考量。
5.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
这些主流音频平台都差别不大,在页面中难以找到属于播客的界面,需要通过搜索来订阅;也比较难接收到平台的推荐信息,找到合适的播客;收听感受一般,但是就是有许多听众习惯于这些相对而言使用门槛低,分类粗的平台。
就这三个平台的审核要求而言,严格程度分别为荔枝>喜马拉雅>网易云,喜马拉雅和荔枝也是applepodcast在中国的托管商,他们同时负责托管和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