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法律名词解释都有哪些

实体法:规定的是主要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著作权法》

程序法(诉讼法):规定主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行政复议法》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

管辖:是确定同级人民法院或者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使当事人在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后到哪一级的哪一个人民法院去起诉或应诉,请求给予司法保护。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严重见缺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自始、绝对、确定、当然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发生的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确定,只有经过特定当事人的行为,才能确定生效或不生效的民事行为。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失的事实。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对他人的事务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

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根据某种共同关系而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但交易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无权代理。

监护: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保护人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利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拘传:是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人民法院派出司法警察,强制被传唤人到庭参加诉讼活动的一种措施。

司法拘留: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情节严重的行为人予以强行关押,在一定的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民法通则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但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正常经济秩序不得不对其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完全行为能力。《民法通则》规定:10守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公民和法人等。实践中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组织体或非法人组织被视为民事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宣告失踪: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要件和程序,人民法院对公民失踪的事实加以确认和宣告的制度。《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紧急避险:为了避免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不可抗力在我国《民法通则》上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相邻关系:指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因通行、采光、通风等必需,依照法律规定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担保物权:指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

抵押权: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如某人向银行申请贷款,并以自己的住房作抵押,这时银行即为抵押权人。

质权: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动产质权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以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押财产。出质人也可以将法律规定可以转让的股权、仓单、提单等财产权利出质,这时质权称为权利质权。

留置权:指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扣留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如顾客不向裁缝店支付服装加工费时,裁缝可以留置加工的服装,待顾客支付加工费后再归还做成的服装。

占有: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占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如根据租赁合同在租期内占有对方交付的租赁物。占有人也可能是无权占有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如借他人的物品,过期不还。占有人不知道自己是无权占有的,为善意占有;明知自己属于无权占有的,为恶意占有。

THE END
1.《法律名词解释整理》.doc《法律名词解释整理》.doc,法律的渊源(法律形式):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国内法:调整国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118/8052064103002073.shtm
2.常用法律名词解释法律名词解释 宪法法律名词解释 行政法法律名词解释 行政程序法律名词解释 刑法法律名词解释 刑事程序法律名词解释 民法法律名词解释 民诉仲裁法律名词解释 劳动法法律名词解释 商法法律名词解释 经济法法律名词解释 国际法法律名词解释 国际私法法律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法律名词解释 司法实务法律名词解释 知识产权法律名词解释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05/01/5372134_177345604.shtml
3.法律的名词解释【法律的名词解释】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法律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强制性、程序性和可诉性等特征。 http://wende.100xuexi.com/SubItem/IndexInfoDetail.aspx?id=3cfbfccb-def3-493a-be62-af6917e89214
4.法律文书的名词解释(精选9篇)法律文书的名词解释 法律文书的名词解释(精选9篇) 篇1:法律文书的名词解释 法律文书:是指司法机关以及非诉讼机关、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依照法定程序,在进行诉讼或者与诉讼有联系的非诉讼活动中,依据事实,适用法律、法规所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23yt229.html
5.2010年考研法律基础名词解释汇总1.法律的渊源(法律形式):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2.国际法:作为国际法律关系主体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制定和实施的法律。 3.国内法:一国(或地区)制定并在该国(或地区)实施的法律。 https://yz.chsi.com.cn/kyzx/zyk/200902/20090210/17251449.html
6.什么是法律规范的效力,名词解释定义是?名词解释 法律规范的效力 参考答案: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法的历史类型 参考答案: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882696.html
7.《法理学》法律移植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法律解释 名词解释:不成文法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 法与道德的联系 名词解释:法律关系的客体 名词解释:肯定式法律事实 简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 名词解释: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名词解释:法律现代化 名词解释:纵向法律关系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23451536/article/details/128657672
8.法学考研考点之法律推理法律均衡理论名词解释法学考研真题中包括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部分。对于各个部分的考点需要考生进行整理和了解,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法律推理和法律均衡理论的名词解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仅指法律适用中的推理,是指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56345.html
9.2015年法律硕士考研重点名词解释(2)法律硕士资讯2015年考研复习备考进行中,对于法律硕士考研的学子而言,专业课考试科目有刑法、民法、法理学、宪法和法制史五部分。每一部分考生都要认真备考,其中,法理学的复习备考,新东方在线小编建议考生能够注重分析,把握好法理知识,做到有据可依。下面小编为大家奉上法理学2015年法律硕士考研重点名词解释,希望考生能够有重点的复https://m.koolearn.com/kaoyan/814891.html
10.国家司法考试《国际私法》讲义:国际私法名词解释国际私法名词解释: 1、法律的域内效力 是指一国法律所具有的及于其管辖领土内一切人、物和行为的效力,它主要表现了国家的属地优越权。 2、法律的域外效力 一国法律在制定者管辖领土以外尚能发生的效力,它常常体现为国家的属人优越权。 3、国际私法的定义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839.html
11.司法考试名词解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名词解释 bangchuguo1回答· 8426人浏览 我来答 最佳答案 帮考网答疑老师 资深老师 10-20 TA获得超过521个赞 嗨,司法考试名词解释通常指法律术语的含义。比如‘诉讼’就是指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活动。有问题尽管问,我在这里帮你解答!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https://www.bkw.cn/gwyks/ask/1837884.html
12.法学知识竞赛题库——宪法学D.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85人,高获得选票13073张 三、名词解释 宪法分类 刚性宪法 继受宪法 宪法的渊源 宪法性法律 宪法关系 制宪权 宪法修改 宪法解释 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 联邦制 邦联 国家机关 国家机构 代议机关 民族自治机关 特别行政区 违宪审查https://law.seu.edu.cn/_t59/2008/1023/c9270a84578/page.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