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针对法律援助,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法律援助包括哪些形式?
答:(一)法律咨询;(二)代拟法律文书;(三)刑事辩护与代理;(四)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诉讼代理及非诉讼代理;(五)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六)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代理;(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形式。
3.哪些事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答:(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三)请求发给抚恤金;(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五)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六)请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七)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八)请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以上情况对于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4.去哪里申请法律援助?
答:对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办案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非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争议处理机关所在地或者事由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5.哪些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进行法律援助?
答:(一)未成年人;(二)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四)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五)申请法律援助的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六)缺席审判案件的被告人;(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
6.哪些人可以提供法律援助?
答: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
7.法律援助提供者是否可以收费?
答:法律援助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财物,但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支付法律援助补贴。
8.对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以及死刑复核案件的被告人,谁可以作为法律援助的指派辩护人?
9.哪些情况可以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直接申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