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正式启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讲话精神,7月初,全国政协社法委开通“学习民法典”读书群,组织委员在群内学习、讨论、交流。
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
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法律史上的一座丰碑。拿破仑曾经自豪地说:“我的光荣并不在于赢得了40场战役,因为滑铁卢一役就使得这些胜利黯然失色。但是我的民法典却不会被遗忘,它将永世长存。”在拿破仑的墓旁有雕塑家西马尔的一副浮雕,上面铭刻着《法国民法典》和拿破仑的名言:“我唯一的、因其简明性而给法国带来了、比此前一切法律都要多的益处的法典。”
拿破仑曾经从教皇手上夺过皇冠直接给自己加冕,不把教皇放在眼里。但在主持民法典制定的时候,却十分谦逊,并且富有政治智慧,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应用到立法之中。
民法典开始制定的时候,拿破仑还是一位年轻的执政官,他并没有拥兵自重,而是在专家委员会的面前,非常谦虚,他希望能够真正调动起专家们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法学智慧充分地展现出来。他说,你们要详细完整地记录法学权威们的观点,这是非常必要的,我宁愿保持本色,也不想硬充高明。在出现他自己的观点与起草委员会的许多委员的意见不相吻合的时候,拿破仑说:先生们,你们并非是来赞同我的意见的,而是请你们来发表你们的看法。
拿破仑并不是法律专家,他对于法律、法律的历史、法律的原则、法律如何表述、如何表达也并不精到。但他的理想是,法律要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他给委员会的命令是:要让我的农民在他们的油灯之下,也能读懂他们的权利。要求专家委员会起草的法典,在表达上要通俗、要精炼、要准确。拿破仑说:我自己就不是一个法律专家,我对很多法律的术语也不了解,但是你们首先得过我这一关,你们所起草的草案,要让我一看就能明白、就能懂,不产生歧义。为此,他经常主持专家委员会的会议到深夜,对专家们提出的条款,一条一条地问,这一条公正吗?它是正确的吗?这一条实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