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运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楼13层走廊尽头,有一间尘封的办公室。

打开房门,只见办公桌上堆满各种文件和法律书籍。沙发背后的白墙上,悬挂着一帧草体书法,上书“澄心得妙观”。

“和书法作品写的一样,他就是一个心境豁达的人,一个有才情、有气度、有格局、有境界的好法官,尤其是面对‘疑难杂症’案件,他总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法律、法规中,找出一剂良方来。”谈起英年早逝的胡国运,其同事无不扼腕叹息。

2020年5月6日,江西省高院人民法院二级高级法官胡国运在办公室突发疾病,因公殉职,将生命的年轮定格在55周岁。离去时,他的手边还摊开着准备5天后开庭的一本案卷。

心地纯粹,坦荡无私,是人们对他的一致评价。33年的司法生涯,胡国运坚守审判一线,敢于担当、勤勉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虽手握审判权,但始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办案逾千件,无一错案。

一个专业的人:“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

1987年7月,胡国运从北京大学法律专业毕业。

自南昌红星垦殖场走出去的他本可以留在北京工作,但还是毅然回到了家乡这片红土地。

在江西高院工作期间,胡国运先后担任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等职务。“知识渊博,业务能力强,对法律条文、经典案例信手拈来。”多年来,其“北大才子”“法律专家”的美誉广为流传。

2016年年初,江西高院民一庭接手一起大气污染纠纷案,一审法院在环境侵权损失数额难以鉴定的情况下,酌情判决污染者赔偿,受损方因赔偿数额过低而选择上诉。

“对于新类型案件,要打开思路,敢想办法。”面对环资案件普遍存在的取证难问题,时任民一庭庭长的胡国运这样叮嘱承办法官。

打开厚厚的案卷,他找出林业部门记录的污染苗木受损情况,并指导合议庭据此展开市场调查,计算损失额度,作为判决依据。

“数据面前,双方服判。”合议庭成员陈幸欢回忆说,这起案件也被最高法评为典型参考案例。

同年,南丰县人民法院被列入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改革从何入手?大家一时都很迷茫。

“南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故里,能不能把曾氏家风文化融合到家事审判中?”胡国运在经过细致调研后,创造性地提出以“和合”为理念、把感情修复列入家事审判的首位。

这套创新做法见效管用,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改革目标。如今,南丰家事审判已成为全国家事审判的“样板”。

一个纯粹的人:“宁愿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法律”

胡国运从事民商事审判多年,所办理的案件涉及金融、房地产等纠纷,法律关系复杂、标的额动辄以亿元计算,案件当事人常想方设法拉拢他或对其施压,甚至是人身威胁。

“他黑白分明,从不屈服任何外力。”律师何大年对此深有感触。

何大年曾代理一起涉及国有企业的担保纠纷案,标的额3亿多元,胡国运是主审法官。案件另一方斥巨资聘请了所谓“人脉深厚”的律师,并动用关系向胡国运施压。

“我对案子能否公正审理,心里是打鼓的。”让何大年大感意外的是,胡国运顶住压力,案件得到公正判决,当事人最终服判息诉。

“高院办的都是大案要案,来找关系的都不是一般人。”有人提醒他,太耿直,容易得罪人。对此,胡国运淡然一笑,“宁愿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法律。”

因屡次将前来打招呼、说情的人拒之门外,胡国运被一些人嘲讽为“油盐不进”,而得到他公正判决的当事人,却称赞他为“铁面法官”。

“他脑袋就一根筋,磨了30年,还没磨圆。”胡国运的妻子刘新明清晰地记得,一年中秋节前夕,两名当事人提着贵重物品前来拜访,胡国运知其来意,硬是僵持了半个小时没有开门,见送礼无望,对方悻悻而去。

对案件当事人上门“一概拒绝”,已成为他们家的“铁规”。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破例之举。

胡国运调任民一庭庭长后,第一次家庭聚会时就念起了“紧箍咒”:民一庭案子更多,家人亲属绝不能去接触当事人。他说,这是底线,底线没守住,这个大家庭也不会安宁。

但坚守正义,又谈何容易。曾有人发短信威胁胡国运:“别把事情办绝了!我知道你女儿在哪上学,老婆在哪上班!”因担心家人的人身安全,胡国运落泪了,但身披法袍,他别无选择。

为了让年轻同事不受人情世故干扰,胡国运经常对他们说:“所有案件按法律办,案外压力我来扛。”在同事看来,胡国运始终是那个挺在最前面、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人。

2012年,民一庭审理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当事人因诉求依法得不到支持,就试图通过聚众闹访来施压。胡国运考虑到承办法官是位女同志,于是主动接访、释法析理。

然而,在接访过程中,胡国运被恶意围攻抓伤。当事人甚至闯进他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人身威胁,但胡国运正气凛然,毫不畏惧。“案件没判错,威胁没有用,如果我今天成了烈士,你就是罪犯!”

一个温暖的人:“用司法力量激活社会的正义和良知”

在众人眼里精通法理、“不近人情”的胡国运却始终有着一颗柔软的心。

2014年,民一庭法官吴玉萍办理了一起建筑工程纠纷案。该案有主债权人和担保人,但在对担保人的一审送达程序上存有瑕疵,承办法官的意见是发回重审。

当时,胡国运并不是此案的审判长,只是作为庭长听取案情汇报。

在他的建议下,承办法官按照“一部分先行判决、一部分发回重审”的思路,依法对部分事实先行判决,帮助农民工提前拿到了工资款。

“我们的每一次审判都连接着社会的神经,关系着法治的进步。”胡国运时常告诫身边同事,“法官不仅要做好个案的裁判,更要用司法的力量去激活社会的正义和良知。”

直至去世时,胡国运手边还放着一本翻开的即将开庭询问的案卷。披着一生挚爱的法袍,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胡国运生前在家中经常坐在此看书

30多年来,胡国运把司法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一心为民,秉公办案,用生命践行了入党时的初心和诺言,坚守着法治最纯粹的精神,书写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时代篇章。

斯人已去,法魂长存。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决定,追授胡国运“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

THE END
1.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法之必行聚焦[摘要]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 法之必行 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http://www.gjnews.cn/jujiao/2024-12-03/280600.html
2.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法之必行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讲述了“徙木立信”的故事 第一期微视频重温这一典故 https://news.cri.cn/20241203/7b5883f5-c91f-6025-eb69-a2343b37badd.html
3.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法之必行焦点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讲述了“徙木立信”的故事 第一期微视频重温这一典故 http://www.njgb.com/2024/1203/212649.shtml
4.笑冬学法“典”徙木立信跟着总书记读法之必行2013年全国2余飞23第一期微视频重温这一典故,神奇 法之必行来源 指导“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出三期微视频 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法律智慧之旅 树立起了威信“让我们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 统筹?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又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https://bbs.9you.com/thread-201674-1-1.html?modwap=viewthread&tid=887102
5.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法之必行天山网微信分享 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讲述了“徙木立信”的故事 第一期微视频重温这一典故 https://www.ts.cn/xwzx/gnxw/202412/t20241203_25342770.shtml
6.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法之必行时事要闻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讲述了“徙木立信”的故事 第一期微视频重温这一典故 https://news.e23.cn/content/2024-12-03/2024C0300153.html
7.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法之必行领袖关切诚信 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讲述了“徙木立信”的故事 第一期微视频重温这一典故 http://www.tibet.cn/cn/in/01/202412/t20241203_7722824.html
8.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法之必行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讲述了“徙木立信”的故事 第一期微视频重温这一典故 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2412/03/t20241203_39223168.shtml
9.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法之必行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讲述了“徙木立信”的故事 第一期微视频重温这一典故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gwxw/ttxw/202412/t20241204_510672.html
10.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法之必行原标题: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徙木立信 法之必行 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 https://www.ptnet.cn/gtx/2024-12/04/content_2091719.html
11.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古丽米热·阿布力孜她是工作狂,也是一本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从民事庭转到少年庭,再到小额速裁庭,无论组织把她安排到哪个部门,她都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撑起一行。 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经济案件……没有古丽米热不懂的,甚至有些特别冷门的法条她都能脱口而出,还能举例子讲解,审判经验丰富,专业功底非常强。 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NYLa8ENNp0NE1JC7HJc0181105
12.这南京语文老师怕不是行走的法律百科这南京语文老师怕不是行走的法律百科 谁杀死了那只鸟!可意老师的书桌上怕不是摆着法律小百科吧,语文课上开设法庭现场,孩子们纷纷化身小法官,发现细节寻找线索,只为主持正义!本周日20:30,锁定山东卫视 《超级语文课》 ,小小法官大大头脑,我们一起也来断断案~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MzM3OTkzOQ.html
13.行走的“降百科全书”上海科技报行走的“健康百科全书”,科普宣传,百科全书,同仁医院,以应急防控、“健康中国2030”为契机,动员区域内医院、科研院所投入健康科普之中,近年来,长宁区科委(科协)积极贯彻落实中国https://wap.cnki.net/touch/web/Newspaper/Article/SHKJ202104140022.html
14.道滘应急钟祥根通过自身的不断钻研学习,经过他调查处理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案件、群众投诉等案件都能很好地完成,称得上是道滘应急管理分局“行走的百科全书”。 敢于执法,守住安全生产防线 2016年4月,根据群众投诉,当时的道滘安监分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某工业园进行调查,发现园内一处约800平方米的单层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5/02/c5205655.html
15.想通晓古今?英国博物馆与画廊管理专业让你成为一个行走的百科全书!· 博物馆问题和理念:理解艺术博物馆、画廊和遗产组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博物馆管理:学习博物馆、画廊、遗产组织和法律体制的管理知识。 · 博物馆沟通和解释:理解沟通的知识体系及其应用,学习如何与参观者沟通,研究陈列、空间布局等方法,掌握一系列的媒体传播方式和技术用于引导参观者。 https://www.idp.cn/meiguo/shenqingtiaojian/139512.html
16.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什么?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3fa118f3a35043d89786f39fc56f2edd.html
17.猫猫通常四足行走,前肢生五趾后肢生四趾,脚趾与脚掌底部生有圆形的肉垫,根据毛色与品种不同肉垫可能为粉色也可能为黑色,能够帮助猫在行走时不发出声响,趾尖生有弯曲的趾甲,能够自如伸缩,平日里多处于收缩状态,捕猎、攀爬和打斗时会伸出爪子。 除了特定的短尾猫品种外,大部分猫皆生有一条细长的尾巴,尾巴拥有帮助猫https://zh.moegirl.org/Cat
18.“行走的燃气执法百科全书”人物“行走的燃气执法百科全书” “燃气间配备灭火器了吗?”“灭火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近日,北京市怀柔区城管执法局执法三分队队长陈雪山带领执法队员积极开展2024年元旦前燃气安全执法工作。他们从细微处着手,逐户走访,杜绝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确保辖区居民用气安全。https://www.workercn.cn/c/2024-01-02/8099739.shtml
19.[科幻]中国百科全书(一)黑屋博尔赫斯曾在一篇论述十九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金斯的文章中,提到一部来自遥远中国的百科全书。书中关于动物的分类是这样写的:a) 属皇帝所有、b) 气味芬芳的、c) 驯服的、d) 乳猪、e) 美人鱼、f) 传说中的、g) 自由走动的狗、h) 包括在此分类中的、i) 疯子般烦躁不安的、j) 数不清的、k) 用精细骆驼毛https://www.douban.com/note/49398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