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这本书有什么魅力?作者创作前后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的?它为什么可以得到无数读者的支持和欣赏?记者为此特地专访了这本武侠小说——《开元霓裳楼:风时序》的作者李莎老师。
记者:您创作这本小说的初衷是什么?
李莎:创作这本作品《开元霓裳楼:风时序》的初衷,其实源自于我的父亲和母亲。在我年少时,我的父母就常常会陪我去听各类武侠小说的评书。早早的在我心中埋下一颗武侠的种子,对于武侠故事、武侠人物以及武侠精神,都产生了一种真挚的热爱。
记者:那您的父母日常生活中想必非常关心您吧?
李莎:是的,在我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他们给予我许多鼓励、照顾以及温暖的关怀,以及在我后来选择我的事业方向和创作时,也不遗余力的支持,让我一直生活在满满的幸福感之中。
记者:那您想到要写这样一本小说,是源于什么契机呢?
李莎:我记得是前年有一阵子,我看见父亲在家里,总是从手机上听各种武侠书,那一刻我便突发奇想——索性让我来写一本武侠小说送给父亲吧!于是我就提笔来写了这本《开元霓裳楼:风时序》。但写着写着,逐渐有点偏离了原本的武侠设定,好像也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武侠故事,这本《开元霓裳楼》是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我更希望通过这本书中的故事,献给我亲爱的父亲、家人朋友们,以及带给更多人“顿悟”,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枉文字的魅力了。
记者:我看到您出版了有十几部作品了,您的家人朋友一定都非常支持您创作吧?
李莎:是的,我从出第一本书开始,我身边的家人朋友们都对我非常的支持,甚至在我创作过程中,我给他们看我的稿子,他们都会认真的浏览,并且会提出一些意见,甚至我的孩子们也非常喜欢看我写的故事,常常会追着我询问有关书中的细节与含义。喜欢做的事情被家人朋友重视与支持,我觉得人生的幸福美好也不过如此吧!
记者:这本小说内容一定是很丰富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多少章节内容吗?
记者:那么这本书的故事背景是怎样的呢?
李莎:这是一个发生在大唐开元时期背景下的故事。以上元节时,阿史那部落月泉公主远嫁大唐,达成两国盟约,阿史那连那王子从大唐返回草原的故事开始,不同武侠人物的登场、亮相、交织,演绎一出出藏匿在高堂殿宇之下的波谲云诡和刀光剑影。著作中的人物角色,既有一诺千金的豪情壮志,也有公正正义的侠客准则,还有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故事里的人物,生动、细腻而又形色各异。他们汇聚在大唐开元时期,为大家传达了侠客内心深处埋藏着的英雄精神。同时,整部作品也充满着那个时代下的悬疑与权谋。
记者:既然背景是发生在盛唐时期,书中一定有许多关于那个时期的人文风俗的描写,您是怎样把握这些细节的呢?
李莎:书中确实有不少笔墨描写盛唐时期的繁荣,盛唐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让我很向往的时期,长安城中星罗棋布的长安一百零八坊里,有繁华、有勾当、有贵胄、有市井、有开放、有龌龊,当年的各个阶层、各国人民是如何相融相处,这些都令我好奇又向往。我为了在书中尽可能还原盛唐时期的长安城的真实景象,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开元年间的事件、政治军事、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穿衣打扮等,都进行了详实的考究。
记者:我看到您的章节部分,是没有章节名称的,其中有什么含义吗?
李莎:这是我特意没有设定每个章节的名字,一方面为了让读者能够不受影响流畅的衔接上一个又一情节,另一方面一千个人看书,就有一千种对书不同的理解,我不想把他人的想法局限在一处,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在阅读完之后由自己认为这个章节是什么就是什么,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做法。
记者: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李莎:我推荐一个值得大家细细品味故事,这个故事在书中的第四章节,也是我通篇想要传达的一个含义,从古至今,各时期出现的武侠小说中一直推崇的侠义,究竟指什么?
在《开元霓裳楼》的故事里,月泉公主的行宫中,发生了金吾卫的死亡事件,同时象征着朝廷与阿史那部落友好关系的黄金东珠也失踪了。尽管明知沈胜衣并非真凶,但他的同僚、上司,乃至更高阶的权贵,出于各种原因,却都轻易地决定将沈胜衣推出去顶罪。尤其是康王李元贞,对他来说,沈胜衣是否清白并不是关键,即使他确信沈腾衣是无辜的,但眼下必须有人顶罪,给阿史那部落一个表面说得过去的交代。于是李贞元说出这样一句话:杀一人以存天下为何不为?确实在当时那个时代,在很多皇权贵族面前,为了天下大义,似乎付出一两个无辜的生命,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金吾卫北衙长官萧如海反驳道: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李元贞又说:那么,倘若这份牺牲,是对方自愿的呢?萧如海说:即使是自愿牺牲,我等为此去赞美他的这种做法,那我们又和吃人的野兽有什么区别呢?无论是奉劝牺牲,还是赞美无意义的牺牲,都是“恶”,自然是违背了“义和真”,不该为之。
记者:这样“杀一人以存天下”的情况,在现代的生活中您认为也存在吗?
李莎:这是一个到现在为止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像以前很有名的一个电车实验,一辆有轨电车失控,前方直行轨道有五个人,而可以改变的另一条轨道只有一个人,司机不改变轨道,就会撞死五个人,改变轨道,就只撞死一个人,如果你是司机,你怎么选?
记者:在您刚才说的这种情况下,或许我会选择改变轨道撞向一个人,那您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李莎:那我们就需要探究清楚,生命的价值是否单纯以数量来衡量?撞那一个人真的就是正确的选择吗?还有当正值病魔蔓延期间,药物短缺,医生面临相同病情的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抉择时,生命的长度是否能作为谁能活下去的标准呢?对吧?我认为如果人人都无视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只从“我”的角度出发,追求利益为先,这个世界的秩序一定会崩溃的。
记者:听您这么一说,我有些明白了,您在书中的人物设计这样的对话,是想要传达什么含义吗?
李莎:就像书里所描绘的场景一样,当一个人有能力去影响别人生命的时候,“杀一人以存天下,为与不为”?而在我看来,书中的萧如海说的,如果一个人主动牺牲,这是慷慨赴死,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这是一种自律,是一种大义。可如果我们逼迫牺牲、奉劝牺牲、神化牺牲,这就是一种他决,是一种大恶。这就是我心目中所认为的侠之大道也是我想与所有读者朋友们传递的意义。
记者:我看到书中有许多盛唐时期的场景描写,这些描写有运用什么特别的表现手法吗?
李莎: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有一段描写花舫的场景,我认为很有意境。“到了夜里,一座座花舫在河面上穿梭,舫中张灯结彩,仿若赤金的宫殿一般璀璨明亮。且就是这样的水潭上,被岸边的一座高楼圈出了水榭回廊。这夜照常是人潮涌动,华灯初上,一枝残花落入水中,荡开阵阵涟漪,碎了满池绚丽的人影与灯影。你可以细细的品味这个场景,这就是长镜头描写形式带来的优势,很容易就联想到这幅画面,身临其境,我自己常常就陷入这些场景中,觉得美得不行。
记者:这部作品是在中国台湾地区出版,它有怎样的作用与影响力呢?
李莎: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我这本书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台湾地区进行出版,是希望它可以更好地增进两岸作品、读者的文化交流和彼此的互动。其次,中国台湾地区的书籍价格优势,更具有竞争力和实力体现,对于作品开拓市场和传播,都有着较为有利的条件。再者,在台湾地区出版这本作品,更在于他们的发行渠道、手续更为便捷,既可以提高出版发行的效率,又可以促进这本小说的热销和传播力度。
记者:您的这本书在中国台湾地区一定很受欢迎吧?
记者:听说《开元霓裳楼:风时序》也在中国台湾的线下实体店热销,这会给作品带来怎样的好处呢?
李莎:我的这本作品,确实是在中国台湾地区的许多线下实体书店进行了上架发行,并且在金石堂书店和诚品书店这样的台湾老牌书店上架,其中金石堂作为台湾目前最大的连锁书店,在台拥有91家分店。
记者:哇!那很厉害了,那您的书在这些老牌书店的热销是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李莎:我的这本《开元霓裳楼》上架不久,就很荣幸获得了金石堂双周排行榜,华文文学榜单第1名的成绩。在诚品书店2023年5月份的华文创作类排行榜中,也取得了TOP4的优秀排名佳绩,我的书就摆放在书店一面很大的排行墙上的第一位,我自己也去书店看了,在很显眼的位置,进店就能看到,进店的读者应该会优先看看排行榜的书籍,相当于直接推荐了我的作品,给了我作品更多的曝光机率。
记者:新书能够得到这些当地书店的支持,您有没有什么话想要对他们说?
记者:《开元霓裳楼:风时序》已经上线了国内四大百科平台,这给这本书赋予了怎样的意义呢?
李莎:作品《开元霓裳楼:风时序》在百度、搜狗、快懂等百科平台以及豆瓣读书频道都有上线这本书籍的资料信息,为我的作品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很大意义上,促进了我的作品的知名度形成和实力背书。
记者:我发现很多作者都看重这些百科平台上架,这是为什么呢?
李莎:因为这几个百科平台是国内拥有大量的用户并且搜索引擎的权重较高,所以书籍的内容将更容易被人们搜索和浏览,从而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曝光和知名度。由于百科平台对内容的审核非常严格,因此被收录的内容通常会被认为是更权威可信的,也提高了作品的信誉度和专业性。够为读者带去对这本书准确、全面而又详细的介绍信息,可以更好地被大家所认识和了解。
记者:这本书我了解到也在大陆的各大线上商场上架了销售了,都有哪些平台呢?
李莎:《开元霓裳楼:风时序》上架的国内线上商城还是蛮多的,有大家熟悉的天猫、京东以及当当等平台。这几个平台,都是作者和读者比较熟悉的大平台。
记者:书在大陆上架对您有什么帮助吗?
李莎:我考虑到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希望做事更快捷方便,电子书形式上架,可以突破各种活动场景,只要有手机,就可以进行阅读,给大家提供更方便的阅读模式。
记者:听说这部作品还上线了喜马拉雅有声书,您怎么会想到上架有声书呢?
李莎:上线喜马拉雅有声书,也是我对作品体现形式的一个新的尝试,让作品从声音方面演绎与呈现,会给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记者:您对有声书这种形式有什么看法吗?
记者:那您自己在家的时候也用这样的方式去重温自己的这本作品吗?
记者:这些大V们的推荐,对您和作品有什么帮助吗?
记者:您的这本书真是在各个平台都受欢迎呀,听说作品也获得了许多豆瓣书友的好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吗?
记者:通过这本书,您有什么感触想要对支持您的读者和家人朋友们说的吗?
李莎:我特别希望,大家在阅读过这本作品之后,都可以像书中的主角一样,在经历了浩劫、背叛、恐惧与绝望之后,仍然选择热爱生命与自己。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坏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我们不能改变事情的性质,但能选择看待事情的角度,乐观、坦然、洒脱地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事情,心态好,则事事好;心放宽,则事事安。当然,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的阶段,爱我们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哪怕是困境。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是因为你们陪伴与支持,我才能有如此如此幸福和多样化的人生体验。
后记:作家李莎作品《开元霓裳楼:风时序》在各渠道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