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1/4家长不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平安龙江

法律专家问北京市某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吗?”

戴眼镜的白净孩子摇了摇头。

“那你们上过法制教育课吗?”孩子又摇摇头。

“199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小宪法’,但是学校的好多孩子不知道。法庭上还是孩子的审判对象,很多还不知道有这个法。”著名的“法官妈妈”、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尚秀云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16岁的刘小超身材瘦弱,说话慢声细语,却是一个10多次抢夺同龄人财物、打伤同学的少年。

云南省某派出所民警将他抓获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甚至语出惊人,说他也曾被同学抢过,可他没有报告老师、家长,而是自己悟出了“道理”:“只有自己也去抢人,别人才不敢来抢你!”

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的刘雅清处长指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率还处在上升趋势,“在高位上有升有降,暂时没有看出下降的趋势”。

尚秀云说:“2006年以来,我们(指尚秀云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记者注)每年有400多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每年400多个孩子啊。面对这些失足的孩子,作为一个少年法庭法官心情真的非常沉重。这些正处在青春花季的孩子就犯罪,就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判刑,这都是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据一项对全国十个省市未成年人犯罪者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34.9%的孩子实施犯罪行为时,“不知道这是违法犯罪,也不知道会受惩罚”。

“很多未成年人犯是处在无知的状态以身试法。有的孩子说,我就想试一试刀子快不快就把人捅了,他不知道。”进行调查的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说。

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犯罪者中在学校上过法制教育课的占43.4%,普通中学生约占73%。“这两个群体非常显著的差异是,普通中学生对法制教育课的积极评价远远高于犯了罪的孩子。”关颖说,71.4%的普通中学生认为“这种课程很有用,知法才能守法”,而未成年人犯只有17.7%这样认为。

“法制教育缺失和效果欠佳,造成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不知道法究竟是什么,不清楚底线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用法律保护自己。”关颖说。

“把这几年全国犯罪的孩子一统计,太令人震惊了,我们正站在争夺青少年、保卫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战线上。”参与编写我国首部《未成年人保护法》漫画《陶德历险记》的儿童题材影视作品资深编剧吕明明说。

法制副校长在学校法制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兼职法制副校长缺乏培训。关颖在我国西部地区调研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情况时,一位兼任当地中小学法制副校长的警官,穿着警服给孩子讲法制教育课,上课时说:“你们吃名牌、穿名牌,枪毙站在头一排!”

“这实际是一种恐吓教育,吃穿名牌和枪毙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所以我们的法制教育是有缺陷的。因为这位法制副校长所接触的都是犯了罪的孩子,他拿教训那些孩子的口吻和理念吓普通学生,能达到什么效果呢?孩子对法律的抵触、逆反心理就出来了,这对我们的普法非常不利。”关颖说。

多个领域的专家指出,目前主要以学校为载体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有缺陷”。

“中国打击拐卖第一人”、公安部调研员祝燕涛说:“我到一个学校问法制副校长:你们有没有一本针对儿童的、比较统一的书?他说没有,说他们就讲案例。”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姚建龙去学校讲法制教育课,印象最深的是上课前校长对他说:“你要吓吓这些小孩。”

“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无需板着面孔说话。如果你不适合孩子们的特点,你这个教育他不喜欢,他很难愉快地接受,更谈不上怎么把它变成保护自己的实际行动了。”关颖说。“法制不是机器,也不要刻意把法制变成一种法宝,它是一种生活。”姚建龙说,“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整个社会的法制观念,所以应该从家庭、学校、社区网络把法制的精神传导进去,让孩子能够自己感受到,用跟他们的年龄、智力发育相称的方式感受到。”

“在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也对我们的老师、家长、公安干警、大众传媒者——这些对孩子能够有影响的成年人——进行教育,这样我们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才能够有根基,有保障。”关颖说。

河北女孩小青的父亲不喜欢女孩子,小青从小就生活在父母吵架的阴影当中。她多次跪着对父亲说“求你对妈妈好点”,可父亲从来不听她的,每次喝完酒就打骂小青和她的母亲,小青在14岁那年,伙同两个男同学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作为一个孩子,她怎么能解决如此巨大的家庭问题?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危机干预,在关键的时候有一个方便的渠道,让遇到问题的孩子能够找到帮助她的人,就可能避免悲剧发生。”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研究部部长牛凯说。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进行了“合适成年人”介入司法的制度试点尝试。

这一群“合适成年人”经常被失足少年和他们的家长不解、敌视甚至辱骂,而最后常被感激地称为“老师”。

他们在一些少年儿童还处在离家出走、小偷小摸、抢劫同学等情节较轻的阶段时就会介入,在取保候审等阶段,给内向孤僻的孩子创造领导、组织集体活动的机会,劝说或溺爱或粗暴对待孩子的家庭改变教育方法。

“我喜欢‘合适成年人’这个称谓。在一个个小小少年走向深渊的转折点上,只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他们是绝对不会去做‘罪人’的。看到他们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我就感到无比幸福快乐。”试点项目的“合适成年人”王老师说。

关颖介绍,在2008年进行的家庭法制教育抽样调查中,只有13.1%的受访家长学过《未成年人保护法》,六成以上的家长说“偶尔接触,知道这部法,但是具体内容不太清楚”,约四分之一的家长根本不知道有这部法律。

“我感觉现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有一个问题,就是‘养肥了再打’。其实这些孩子犯罪往往是因为有一个不幸的童年,而14岁以前的早期法制教育、挫折教育现在非常薄弱。孩子不知道有规矩,他想怎么就怎么着,大了以后他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欲望就去犯罪。”尚秀云说。

“我们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的现实当中有很深的感触,很多孩子本身就是受害者。因为他不懂法,只能用加害别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关颖说。

“我们今年下半年深入全国18个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女子监狱调查发现,法律意识淡薄、家庭缺少关爱、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都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未成年人犯罪折射出成人社会与孩子的关系问题,现在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其实家长更需要学习和辅导。”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操学诚说。

“一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不是他自己创造的,是我们成人社会创造的。我们教育孩子不要闯红灯,那我们成人是不是都遵守交通秩序?”全国人大内司委工青妇室副主任赵智鸿说。(文中未成年人均系化名)

THE END
1.尊宪崇法为中国式现代化种下亿万棵“宪法的树苗”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强调要抓住青少年、网民等重点群体,抓宪法纪念、宪法宣誓、宪法教材建设等重点载体,抓学校、社区、媒体等重点阵地,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据相关统计,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到约1.96亿,未成年人https://news.cri.cn/20241207/7095557f-b254-8e71-2c53-b68349256cac.html
2.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0年,也是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成年人法治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未成年人保护“小宪法”地位更加名副其实。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https://www.hi.jcy.gov.cn/M002/view2/696751/00520002
3.小美同学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时,查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被誉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中的“小宪法”。该法先后经历几次修订,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明确了监护人对来成年人的看护责任和具体要求;首次对学生欺凌进https://mzujuan.xkw.com/7q18905289.html
4.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保护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个方面完善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将担负起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小宪法”的使命。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法宣传 营造全社会对未成年人 关心关爱的良好氛围 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云法君将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45111245083259868&wfr=spider&for=pc
5.保护“少年的你”!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开通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即12345),及时受理、转介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鼓励和支持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建设未成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TU0MTA3OA==&mid=2247533744&idx=3&sn=8cdae98e6cba3ced87a97b96d16a98c2&chksm=e8a09489dfd71d9fc088021cfef833fc55ccfb59e15cb6ffcfe678aceb71e3096b8f14086083&scene=27
6.《未成年人保护法》视域下的“六大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回应社会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确立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构建完整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完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措施,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增强法律的刚性和可操作性,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初步担负起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小宪法”使命,为新时代未成年人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106/t20210603_594525.html
7.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全文)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准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本质要求。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这一根本准则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和切实的贯彻和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带头遵守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坚决与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做斗争。http://chinaps.cass.cn/yjzl/zhgzhfgg/201506/t20150618_2363031.shtml
8.统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7页).pdf本单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O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道法律对未 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529/8052103000006074.shtm
9.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突出“保护未成年人优先”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王娅妮、张宗堂)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进行第二次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更加突出地体现了“保护未成年人优先”的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被称为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小宪法”。第一次提请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https://news.sina.cn/sa/2006-10-27/detail-ikkntiam7983206.d.html
10.村民自治章程集锦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章程,章程起着规定组织纪律的作用。那么章程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村民自治章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村民自治章程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居务管理,实现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之目的,依据《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https://www.cnfla.com/zhangcheng/38201.html
11.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第一条 为了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规范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称低保)工作,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和《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市民政部门负责本市低保工作。区县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以下称街镇)负责本辖区内低保的管理审批。街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负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b92181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