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法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5分):
1、毛毛(14岁)常模仿爸爸吸几口烟,爸爸也没有制止。毛毛的爸爸这种行为()。
A、属于违法行为B、不违C、属于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加以禁止。①、旷课、夜不归宿②、上课迟到早退③、考试作弊④、进入营业性歌舞厅
A、①③④B、③④C、①④
3、小军(15岁)因抢劫被抓了起来,学校随后将他除名。因为小军年龄尚小、又是协从,法院依法对他免于刑事处罚。小军要求回校读书,学校加以拒绝。学校做法()。
A、合法B、与法律无关C、不合法。
4、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父母经常虐待未成年子女,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父母的监护权能不能被剥夺?()
A、不能B、只能被剥夺一部分C、能
5、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是()规定的。“义务教育”带有强制性,它要求适龄的未成年人。
A、教育法,尽可能入学B、义务教育法,必须入学C、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入学
6、小牛父母离了婚,15岁的他判归妈妈抚养,爸爸每月给他500元生活费。有一次,小牛骑车把一位老大爷撞伤了,老大爷花了住院费、医药费等共6000多块钱。小牛妈妈凑不出这笔钱,就让小牛去找爸爸再要2000元。可他爸爸说,你已归你妈妈抚养,她是你的监护人,出了事她应该负责,与我无关。请问,小牛爸爸说法对吗?()
A、有道理,这笔钱他可以出也可以不出B、不对,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C、对,因为他已不是小牛的监护人了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A、受教育权B、人格尊严C、隐私权
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对进入营业性()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A、舞厅B、影剧院C、网吧
10、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当根据()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B、有利于女方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11、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8B、12C、24
12、道路交通法规定,不满()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A、8周岁B、10周岁C、12周岁
1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以下情节要依法从重处罚的是()①租书店店主李某向某初中生出租淫秽图书②无业人员张某教唆16岁的王某实施抢劫③某校教师陈某对初一学生小刚实施体罚④吸毒人员方某引诱初三学生杨某吸食有毒物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14、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其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A、所在学校B、所在县市教育行政部门C、当地人民的政府
15、中学生丁丁违反了课堂纪律,老师停了他一堂课,并罚他跑了5000米。老师的做法()。
A、违法B、属于正常的教育方法C、属于教育方法不当,但不违法
16、某中学组织学生大扫除,初一(2)班班主任老师简单交待了几句话便外出办事去了,结果,学生小刘(13岁)在擦屋顶日光灯时不小心摔伤了。请问,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这起事故责任应由()。
A、学校来承担B、小刘自己承担C、学校和小刘各承担一半责任
17、在我国,凡是年满()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A、6周岁B、7周岁C、8周岁
1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
A、12B、16C、18
19、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这是我国()规定的。
A、未成年人保护法B、义务教育法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0、1999年6月28日,我国颁布了一部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重大意义的.法律,这部法律是()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义务教育法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
1、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保护,保障其不受打击报复。
A、司法机关B、学校C、社会D、家庭
2、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A、打击B、挽救C、感化D、教育
3、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A、自尊B、自律C、自强D、自力
4、未成年人有效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时的条件是,要在不妨害()的权利,才受法律保护。
A、国家B、集体C、他人D、家长
5、法律规定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名誉权,当学生违法、犯罪时,学校公开处理就是()法律()的行为。
A、违反B、符合C、正当履行职权D、侵犯了学生权利
6、当我在街上看见其他同学被人抢劫时,我应当(),因为我这样做是()
A、赶快离开B、保护自己C、想办法制止,如报警D、见义勇为
7、捡拾东西要还给失主这是道德要求的,如果不还就是不当得利的行为,行为的法律性质是();在失主要求反还而拒不反还的则可能构成()行为。
A、不道德B、违法C、犯罪D、违纪
8、各级人民的政府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为培养教育未成年人开展()等服务活动。
A、生理咨询B、心理咨询C、法律咨询D、教育咨询
9、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某学生上课捣乱、致同学都无法上课,老师应当采取()。
A、批评教育B、停课写检查C、罚站D、与家长取得沟通,共同教育
10、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周岁以上;负相对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周岁以上,()周岁以下;无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周岁以下。
A、14B、16C、18D、20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对B、错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我国法律规定,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能做工,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做工。()
4、班主任在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中负有直接责任。()
5、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分别关押、统一管理、共同教育。()
6、受教育对公民来说,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7、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8、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认为处分过重或不该受处分,可提出申诉。()
9、《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杂费。()
10、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要坚持教育与惩罚并重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A3、A4、A5、C6、C7、C8、A9、B10、C
11、A12、C13、A14、B15、A16、C17、A18、B19、C20、A
二、多选题:
1、ABC2、BCD3、ABC4、ABC5、BC
6、CD7、BC8、ABCD9、ABD10、ABC
三、判断题:
1、A2、A3、A4、B5、B6、A7、B8、A9、B10、B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的日期是(A)
A、1998年9月1日B、1998年4月29日C、1999年9月1日
2、任何单位、(C)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义务。
A、公民B、少年儿童C、成年公民
3、公安消防队救火(C)
A、只收救火成本费B、收取所有费用C、不收取任何费用
A、110B、119C、120
5、我国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A)。
A、11月9日B、1月19日C、9月11日
A.110B.120C.119
7、电器设备在发生火灾时不应该用(B)灭火。
A、卤代烷B、水C、干粉
8、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B)。
A、自由开启B、向外开启C、向内开启
9、烟头中心温度可达(C),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B、200-300℃C、700-800℃
10.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B)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B、肥皂水C、闻气味
11.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A)。
A、优先救人B、优先抢救财物C、优先灭火
12、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氧气助燃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A)。
A、窒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
13、发生火灾时,(A)。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B、只能开门C、只能开窗
14、身上着火后,危急情况下怎么办(B)
A、就地打滚B、尽快撕脱衣服C、用厚棉衣往身上盖
15、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一定的电绝缘性能,适宜于扑救多少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设备(C)A、1000伏B、800伏C、600伏
16、油锅着火时,可向锅内放入(C),冷却灭火。
A、凉水B、冰水C、切好的蔬菜
17、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B)。
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致死C、跳楼或惊吓致死
18、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C)逃生。
A、着火相反的方向B、人员多的方向C、安全出口的方向
19、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C)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有偿B、自愿C、无偿D、自觉
20、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D)喷射。
A、上部B、中部C、外侧D、根部
一、选择题: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
2.我国分别于1991年9月4日,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A)两部专门以未成年人为保护对象的单行法律。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
3.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A)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不满16岁B.不满10岁C.不满12岁
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A)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A)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A.旷课、夜不归宿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A)属于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A.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财物B.打架斗殴、辱骂他人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7.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劳动、法制教育、军训等活动,法律规定没有正当理由也(B)参加。
A、可以不B、有义务C、可以家长请假不
8.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C.12周岁
9.如果我才12岁,法律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即使我做了严重犯罪的坏事,法律规定也可以(B)处理。
A.没有办法B.收容教养C.劳动教养
10.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A)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B.打击青少年犯罪C.法制宣传
1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A)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B.强制手段C.自力救济手段
12.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A)
A.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B.乱扔塑料垃圾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1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对进入营业性(B)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A.舞厅B.影剧院C.酒吧
1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B)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B.不得C.应该
1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A)。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
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B),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B.人格尊严C.人身自由
17.小丽(10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这种行为违反(A)。
A.未成年人保护法B.刑法C.教育法
1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A)教育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B.提高未成年人防卫意识C.政策宣传
1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引诱、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B)。
A.处罚B.从重处罚C.加重处罚
21.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因(B)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A.不满16周岁B.不满14周岁C.不满18周岁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B)。
A.发育、成长B.安全、健康C.生活、教育
23.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于(A)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已满16周岁不满20周岁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2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但尚不够(A)的违法行为。
A.刑事处罚B.学校纪律处分C.道德谴责
3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B)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B.有残疾的C.生活能力差
3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监护人应当引导未成年人进行(A)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A.有益身心健康B.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C.开发智力
35、未成年人父母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公安机关科对其父母进行(B)。A、罚款
B、训戒
C、警告
3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A)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B.简陋的C.临时修建的
40.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聘任从事(B)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
A.心理咨询B.法制教育C.政策宣传
4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A)。
A.吸烟B.聊天C.停留
4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A)。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4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A)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A.心理矫治B.精神分析C.劳动改造
5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流浪、乞讨或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如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由(A)收容抚养。
A.儿童福利机构B.工读学校C.居委会
53、对流浪乞讨或(A)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离家出走
B、小偷小摸
C、讨学旷课
5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B)报告
A.民政部门B.公安机关C.居委会
56、对违法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由(C)机构予以强制性教育改造。
A、劳教所
B、劳改队
C、少年犯管教所
60.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B)。
A.间接责任B.直接责任C.无责任
61.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B)。
A.保健药品B.烟酒C.生活用品
6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依法(B)处罚。
A.从轻B.从重C.减轻
63.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在预防犯罪方面与其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职责相比,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应当履行(C)的职责。
A.较大B.较小C.同等
64.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C)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8B.12C.246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B)。
A.给予刑事处罚B.处以罚款C.隔离审查
6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必要时可由政府(A)。
A.依法收容教养B.通报批评C.提出警告
69.小马(16岁)被劳动教养一年后,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报考学校的`分数线,但学校因其曾被劳动教养过而拒绝录取。该学校的做法违反了(C)。
A.民法通则B.未成年人保护法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7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A)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C.教育与惩罚并重
71.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A)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A.不得披露B.可以披露C.应该公开
72.小明(13岁)父母因经商需要人手,让上初一的小明辍学回家帮忙。试问小明父母的做法触犯了(A)。
A.未成年人保护法B刑法C.民法通则
73.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A)、文化行政部门必须对此加强管理。
A.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B.卫生行政管理部门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74.我国年满(B)周岁的公民,可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14B、18
C、1675、学校对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C),不得歧视。
A、教育、管制
B、教育、疏导
C、教育、管理
76、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应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帮助,依法(B)未成年人的权利。
A、保护B、保障C、维护
77、小刚今年14岁,下列哪个场所不得允许其进入(B)
A、游乐场
B、营业性舞厅
C、博物馆
78、黄某重男轻女,每天强迫12岁的女儿干脏活重活。一次,女儿顶了几句嘴,刘某竟用铁棍毒打女儿,致使女儿骨折,刘某的行为是(A)行为。
A、违法
B、合法
C、犯罪79、《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其它法律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突出(A)。
A、教育
B、感化
C、挽救
80、未成年人年轻幼稚,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保护自己权益的能力,所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首先应当遵循下列哪条原则(C)
A成年人人身权利
B、保障未成年人自身权利
C、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8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A)
A、人民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
82、世界环境日是(A)A、6月5日B、5月6日
C、6月25日83、发生火灾时要拨打(B)
84.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因流域内森林遭到人为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水泛滥,大量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这说明(B)
A、人类活动肯定破坏环境
B、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85、父母为了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私自查看了子女的日记。这种做法从法律上看(A)
A、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B、侵犯了子女的荣誉权C、侵犯了子女的名誉权
86、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它告诉我们(A)
A、要遵守交通规则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C、遇事要互相礼让
87、我国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机构是(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政协
A119
B110
C120
89、王某踢完足球后,将复读机遗忘在学校的球场边,后得知被学校的陈某拾得,便找找其追讨,陈某却一口拒绝,其理由是拾得的东西理应归自己,拒不归还。王某这时应该怎么办?(B)
A、纠集朋友帮忙,强行逃回B向学校保卫科报案,或向陈某说明拾物不还的行为是违法行为C、搜查陈某的书包
90、未满(B)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车上路。
A、10
B、12
C、1491、中小学生(B),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A、上课讲话
B、旷课
C、不交作业
92、(B)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宪法C、劳动法
93、李某身患残疾,赵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并给他起绰号。赵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C)
A隐私权
B荣誉权
C人格尊严
94、(B)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A、娱乐
B、任何经营
C、健身
95、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B),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A、任何时候B、国家法定节假日外C、星期
六、星期天除外
96、禁止在(C)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B、厂矿企业C、中小学校
97、在上课时,有同学捣乱,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权利遭到侵犯由(B)来保护。
A、家长和老师
B、老师和同学
C、警察和老师
100、学校对(C)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A、不听话B、有疾病C、有不良行为
二、判断题:
1.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8周岁入学。(×)
2.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3.在公路上,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4.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指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开。(√)
5.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中约定的一方可以因为约定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6.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7.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8.我违反了校纪,但我没有违反法律,学校对我没有办法进行处理,如果学校对我进行处理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是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条款,是要求大人的,我们知道了也没用。(×)
10.《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件》规定对有特殊天赋或者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各级人民政府、学校、家庭应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1.李刚经常欺负我同学并把我同学打伤,同学让我帮助解决,我才去打了李刚,这应该说是见义勇为。(×)12.只有在我国居住的,年满18周岁的居民才是我国公民。(×)
13、父母不能偷看孩子的日记。(√)
15、行人在绿灯期间不能完全通过道路时,为了安全,可中途折返。(×)
16、醉酒的人犯罪,不用负刑事责任。(×)
17、完成统一祖国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18、法律是由国家有权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那么。法律规定你做的必须履行,法律规定不能做的必须禁止。(√)
19、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0、除学校外其他组织都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