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解释方法及其意义

但在哈耶克的法治观中认为法律是无目的的。哈耶克认为,如果目的指涉“特定行动的具体可预见的结果”,那么功利主义当然是错的,在目的的通常意义上,即“特定可预知事件的预期上”,法律不是任何目的手段,而只是人们追求各自目标的一个条件。在此意义上,法律不服务于任何具体目的,而服务于不同个人的无数不同目标。或者说或正当行为规则不服务于(具体的和特定的)目的,而服务于(抽象的和一

(P919)〔4〕

般的)价值。下面我们通过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的所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一书来窥视目的论法学。

诺内特和塞尔兹尼把法的类型分为三种: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念,点,但也都可能具有“混合性”。(19)〕,或者说。比如在压制型法中,法律的首要目的是公共安宁,不惜任何代价来维持治安,满足总体安全的社会要求。当然

37

固有的开放性和法官等忠于法律之间的紧张关系,而“这种紧张关系构成了法律发展的一个主要问

(P84)〔5〕

题”。因为要求法官绝对地忠于法律,就会使他们丧失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严格对法律负责也会助长或孕育了形式主义和退却主义,它使机构变得僵硬,无法应付新的突发事件。为了缓和这种紧张关系,就需要回应型法,即在自治型法的基础上“采取这样一种姿态,一个机构需要目的的指导。目的为批判既定的做法设立了标准,从而也就开辟了变化的途径。同时,(P85-86)〔5〕

由裁量权,。

,因而才能克服法,,才能使规则与自由。回应型法是在呼唤一种更有目的、更开放的法律秩序。“从自治转向回应的关键一步,

就是法律目标的普遍化”“因此,,回应型法的一个独

(P87)〔5〕

特特征是探求规则和政策内含的价值”

(P89)〔5〕

的”。“目的论的基本预设是,在可供选择的解释方案中,有一种能更好地服务于制定法的最终目的。因此,目的论点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即把立法者视为一种意图通过恰当的手段实

(P117)〔6〕

现目的的工具主义团体。”在富勒强调目的在法律事业中的中心地位时,或者在德沃金和休斯把原则和政策看作是法律推理的根据时,他们表达了现代人对一种能够有效应变的法律秩序的向往。

把目的论引进法律,可能会带来利与弊两个方

(P68)〔5〕

围和界线”。法官被认为是受规则的约束的,自由裁量权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在自治型法中“法律秩序成了控制压制的一种,方法”,合法性被当成行为的最高美德,法律所规定的目的就是法律的目的,不允许在法律之外寻求目的,也就是说对法律的服从就是目的。可以说,目的在自治型法中受到了规则和程序的扼制。诺内特认为,与自治型法相适应的严格法治原则,加剧了法律本身所

面:从有利的方面看,利用目的解释法律,可能会提高法律推理的合理性,使得传统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区分更加困难“;有目的的法律思维限制了官员退隐于

(P92-93)〔5〕

规则之后和逃避责任的倾向,”从某种程度上说,目的性便利于详尽阐述法律的任务。所以,澳大利亚《法律解释法》第15条规定“:在对某部法律的某条文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一个能有助实现法律之内在目的、目标(无论此种目的、目标是否在该条文中明确说明了)的解释,应优先于那些不利于促进法律目

(P258)〔7〕

的实现的解释。”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许多人认识到,法律要达到的目的比语法规则更为重要。但目的解释所拥有的这些优点,都是以牺牲规则的权威性和意义的固定性为代价的。所以,对目的的肯定需要法律权威与政治意志的结合。回应型法还在克服共同体道德的地方观念,鼓励对公共秩序的危机采取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社会一体化的态

THE END
1.法律解释的目的和意义法律解释的目的和意义 1小时前 法律解释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解释的目的 明确法律含义:法律条文可能因文字表述的抽象性,模糊性或歧义性而导致理解上的困难.法律解释旨在阐明法律条文的真实含义,以确保法律得到正确理解和适用. 填补法律漏洞: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法律的滞后性,法律可能存在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403619089346709405.html
2.法律解释的目标在概述法律解释的目标的通说前,让我们先确定几个问题。第一,法律解释的目标与法律解释的目的的区别。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汉语字典的解释,目标和目的是两个很相似的概念,都有着想要达到的境地的意思,但是这有着不同,一般来说,目的比较抽象,是某种活动的普遍性的、统一性的、终极性的宗旨和方针。目标则比较http://sxhyf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3/09/id/4427397.shtml
3.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的填补“法学之目的,实不应仅以研究成文法为己足,而应研究探寻居于指导地位之活生生的法律,据以论断成文法之善恶臧否”。 故法律解释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地理解既存的法律文本、解释法律规则,而在于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个案事实,由法官得出有说服力的判决”。 也就是说法律解释的目光应驻足于现实中的成文法,同时应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71108001017_67325.html
4.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中的先后顺序二、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中的先后顺序 就狭义的法律解释而言,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文义解释、论理解释(包括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合宪性解释等)、社会学解释。就此三类法律解释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原则上,狭义的法律解释应当从三个方面人手展开,即从确定文义可能包括的范围、探求立法目的、社会效果等考量。而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34
5.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狭义的法律解释特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法律的字义和目的 所进行的阐述,即法定解释。 2.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1)法律规范是抽象的、概括的行为规则,不可能也不应该对一切问题都作出详尽无遗的规定,只有通过 解释才能成为具体行为的规范标准。首先,在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把一般的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471.html
6.法学方法论参考资料下列不属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的是B、客观目的解释 C、扩大解释 D、当然解释 参考资料【 】 2、【判断题】当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导致不同的解释结果时,文义解释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3、【填空题】原意说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是探究( );而文本说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是探究内在于法律本身的理性、正确与恰当的意思。https://blog.csdn.net/yuyueshool/article/details/122729192
7.目的解释法和历史解释法都分别代表着什么?–手机爱问目的解释即根据制定该法律法规的目的进行解释。按照目的解释法,在解释法律法规时应当首先了解立法机关在https://m.iask.sina.com.cn/mib/6fsFuuvXJQj.html
8.王利明:法律解释之必要性中法评·5周年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发展过程来看,我国在前三十年聚焦于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重心主要是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但是对法律如何有效适用的问题,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也缺乏对法律制度本身的解释技术和方法的关注。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不仅没有就文义解释、目的解释、社会功能解释等具体解释方法达成共识,甚至连运用这些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364933046039740928
9.第十一章第三节法律解释的方法本书将法律解释方法分为三类,分别是文义解释、论理解释、社会学解释。其中论理解释还包括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扩张解释、限缩解释、当然解释、目的解释、合宪性解释和比较法解释。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文义解释 又称为文理解释、文法解释、字面解释和平义解释等,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以及通常使用方式https://www.jianshu.com/p/3581388253f8
10.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法律解释方法的分类有多种,在沈宗灵先生看来,民法法系的法官解释法律通常有文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四种[7],与苏文差别仅在解释名称的不同,这种分类主要来源于萨维尼,苏文据以分析的这些解释方法具有一定代表性。拉伦茨在研究法学方法论时总结了五种法律解释方法,除上述四种外,还有一种是合宪性解释。苏https://www.douban.com/note/811946150/
11.票据法的法律实施及“目的解释”方法的运用毫无疑问,这同样也是金融法制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以上就是关于“票据法的法律实施及“目的解释”方法的运用”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全面认识;更多票据法相关资讯及知识,欢迎关注商票圈票据学院。https://www.shangpiaoquan.com/api/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