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三大法律原则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6.28四川

一、'罪刑法定'原则——生命与自由的保护

'罪刑法定'原则,强调罪行及其相应刑罚必须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而不能任意设定“罪名”。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必须在行为发生前就存在,而且必须是明确、具体、公开和适用于所有人。这一原则旨在保护公民的自由与生命,防止滥用刑权。下面这些案例表明,罪刑法定原则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并为确保公民自由与生命提供了保障。

纳粹战犯审判: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的领导人被审判,其中包括希特勒的副手戈林。审判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罪刑法定,即只能适用犯罪时的法律,而不能根据后来制定的法律来定罪。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任何人只有在依据已有法律规定进行审判后才能被定罪,而不是根据政府随意制定的规则或惯例来定罪。

阿萨达案:2012年,美国法院裁定,美国政府无权依据后来制定的《间谍法》来指控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萨奇的罪行,因为这个法律的制定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美国总统的行政命令

三、'法无禁止即可为'——行使权利的自由

民法领域的'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强调在民事法律领域中,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人们就可以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这一原则旨在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益,强调法律对行为的限制应该是明确和具体的,而不应该是隐性或者无形的。如果法律对行为的限制过于隐性或者无形,就可能导致法律规范的不确定性,增加公民和企业在民事活动中的风险和成本。

例如:小明在网上购买了一款手机,但是在收到手机后不喜欢了,于是想要退货。卖家以'你已经拆封,不能退货'为由,拒绝退货,那么卖家就违反了'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七天之内可以无条件退货,而卖家不能以拆封等理由限制消费者的权利。但是,小明长期利用“七天无理由”的规则,就属于“权利的滥用”,将不适用消费者保护规定,不能享受对应的退货。

权利受限的例子:

美国第一修正案规定了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并不代表人们可以为所欲为。美国最高法院曾在多个案例中作出判决,明确表示言论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一些类型的言论如恶意中伤、毁谤、诈骗、引起暴力等都是不受保护的。虽然法律没有禁止某些言论,但这并不代表着可以无限制地表达任何言论。

以上案例表明了“法无禁止即可为”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法律仍然规定了一系列限制和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否则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THE END
1.从本案看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但过多的适用法律原则,会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从而不能完全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为了将法律原则的不确定性减小在一定程度之内,需要对法律原则的适用设定严格的条件,即只有在个案没有其他具体的法律规则可以适用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个案正义,才可以适用法律原则。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03/id/2683604.shtml
2.我国的立法体制法律体系和立法原则“公权”是不能盈利的,这是一条法律原则,也是一条政治原则。法律、法规在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同时,应该明确规定其应当享有的权利,并为保证其权利的实现规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四)惩罚与引导的关系 法律规范是确定社会活动准则的。对那些严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03-04/25/content_316546.htm
3.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指能够作为法律规则基础或本源的原理或准则。它在法律规则中占有至上地位,是其他一切规则产生的基础,因而具有权威性;同时它可以作为直接的行为规则被适用,又具有可操作性。 (1)法律原则的特征有:①概括性。法律原则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抽象和演化而来,体现了法律的精神,以一种指导思想的形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它http://www.110.com/info/baike/qita/68.html
4.法律原则的概念1、含义 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2、作用 (1)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和理解具有指导意义(2)有时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能带来的不公 3、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关系 (1)联系:法律原则是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307&cid=13449&nid=13451
5.法律的原则(豆瓣)作。作者从对法律原则的一 般分析入手,运用规范分析 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以简明 的语言,概括和评论了程序 法、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 刑法等主要法律领域的基本 原则。对于希望全面了解西 方法律制度、特别是英美法 系的法律原则体系、价值基 础、立法宗旨和运作程序的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45775/
6.比例原则在民法上的适用及展开此后,德国行政法学大师奥托·迈耶(Otto Mayer)在其所著的影响广泛的《德国行政法》教科书中对比例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认为其是行政法上的一项法律原则,从而为日后比例原则的辉煌地位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奥托·迈耶也被后世德国学者称为“比例原则之父”。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4175
7.法律原则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法律原则能否直接作为裁判依据以及如何作为裁判依据在学理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原则的运用并不少见。据统计,自1985年至2010年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各类案件805件,其中适用法律原则的有112件,占公报全部案件的14%左右。公报案例多为疑难案件,因此法律原则的适用比率相对偏高。相比之下,非疑难案件http://www.cicjc.com.cn/info/1041/15236.htm
8.法律优位原则是什么法律优位原则,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规范,都必须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保持一致,不得抵触。这意味着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的行为准则,一切行政决定都要服从宪法和法律。 https://www.kuaiji.com/zhuanyewenda/877943979.html
9.法律原则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摘要:在所有法律要素中,法律原则被视为法律的灵魂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具体的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能否直接适用依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与复杂多变的社会事实之间的矛盾在司法裁判的过程中逐步显现,解决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增强司法裁判中法律规范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811/5404386.shtml
10.4.3法律规范(三):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原理或价值准则的一种法律规范。[1] 法律原则作为一种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一样,也是关于“什么应该是这样”,也是用命令、许可和禁止等这样的基本的道义表达式来表达的,也可作为关于什么应该发生的具体判决的理由。[2]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8980908
1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pdf[1]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近代西方法律思想史上首见于奥利地学者威尔伯格和德国学者埃 塞尔 (Vg1. WalterWiburg,DieElementedesSehadensreehts,Marburg:ElwertundBraunl941.;JosefEsser,Grundsatzund NorminderriehterliehenFortbildungdesPrivatreehts,3.Auf1.,Tiibingen:Mohr,1974),但直到现代美国法学 家德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19/144885426.shtm
12.关于“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该案判旨以为,即使不知英国法律,但由于熟悉到被起诉的事实,不知法律也不成其为抗辨理由。 任何一个法律原则的产生都同一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不知法律不免责”这个原则在社会发展节奏十分缓慢的历史时代是完全正确的。中世纪的法律以为“行为人主观意图与惩罚无关,由于法律惩罚的是行为本身”,那时的法律尚未发现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falv/141766.html
13.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要素(2)公务员考试网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同为法律规范,但它们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区别,它 们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 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39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