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导论I》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装订线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导论I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班级_学号_姓名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与乙因生活琐事互相斗殴,乙感到不是甲的对手而逃跑。甲紧迫不舍,乙逃出500米后被甲追上。甲用木棒朝乙劈头盖脸打来,情急之下,乙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甲刺去,致甲重伤。乙的行为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寻衅滋事罪D.不构成犯罪2、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A.美国宪法B.英国宪法C.法国宪法D.罗马法3、法官吴某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

3、行政区处理部分外交事务D.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和其他主要官员由国家主席任命6、下列选项中,属于代理的情形是()。A.甲委托乙把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B.丙接受丁的委托,以丁的名义与戊签订买卖合同C.赵某接受钱某委托,将钱某不接受缔约要求的意思表示向孙某做了回复D.远大公司由法定代表人李某与宏远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签订加工承揽合同7、犯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并实施绑架罪的,依照()的规定处罚。A.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B.爆炸罪C.危害公共安全罪D.数罪并罚8、下列有关寻衅滋事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无事生非,起哄闹事的行为B.因寻衅滋事而致人轻伤的,以

4、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C.因寻衅滋事而致人重伤的,以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D.因寻衅滋事而致人死亡的,以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9、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年份是()。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0年10、某市政府建新办公大楼,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包。工程按期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市政府由于财政困难,部分工程款一直未按期付给建筑公司,致该公司陷入严重经济困难。建筑公司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遂诉至法院。本案中,市政府应负()。A.侵权责任B.违约责任C.行政责任D.经济责任11、汉朝大司农颜异在别人谈及国政时,未答,仅“微反

5、唇”,被御史大夫张汤处死,根据汉朝法律颜异所犯罪名是()A.非所宜言B.怨望诽谤C.诽谤妖言D.腹诽12、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租赁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A.租赁合同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对于超过30年期限的,超过的期限无效B.租赁合同有效期间,租赁物的所有权发生变动的,租赁合同终止C.租赁合同的有效期内,出租人负有维修租赁物的义务,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D.在租赁合同有效期限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的,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13、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解释()。A.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B.只对省级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C.只对县级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

6、.只对基层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14、“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该观点的当代意义及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为贵”与自由、平等的法律观念无法兼容B.“和为贵”对调节制度的实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C.“和为贵”观念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秩序D.信访制度是“和为贵”在当代法律制度中的重要体现15、甲托乙将一个手提箱带到北京,到北京后手提箱中被查出藏有毒品。经查乙确不知情。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是教唆犯C.乙是帮助犯D.甲是间接正犯16、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的要件即必要要件是()。A.犯罪目的B.犯罪对象C.危害行为D.犯

8、律意识的范畴A.律师对法条的认识B.法学家的理论C.法官在判案时对法律的认识D.法律规定的原则2、下列关于意思表示生效的表述,正确的有A.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B.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C.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法律无特别规定的,表示完成时生效D.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3、因()被判过刑,又犯刑法分则第6章第7节规定的毒品犯罪的,从重处罚。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B.非法持有毒品罪C.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D.强迫他人吸毒罪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A.

9、社会的B.文化的C.教育的D.家庭的生活5、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王朝有()。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6、下列法律渊源中,属于不成文法的有A.习惯法B.判例法C.国际条约D.国际惯例7、我国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包括哪些权利A.行妄管理权B.立法权C.外交权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8、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等价有偿原则的是()。A.赠与B.互易C.居间D.遗赠9、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中,有关的权利人可以行使追认权的有()。A.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认知能力范围而为的民事行为C.因无权代理而为的民事行为D.因无权处分而为的民事行为10、

10、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类()A.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关泵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D.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11、根据民法典规定,在期间的计算上,民法所称的包括“本数”在内的术语有()。A.以上B.以下C.以内D.以外12、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罚金执行方式有()。A.一次缴纳B.分期缴纳C.强制缴纳D.减免缴纳13、下列民事法律事实中属于事件的有()。A.不当得利B.无因管理C.自杀D.时效期间的经过14、甲、乙两人因为生活琐事发生争吵,甲生气,挥刀砍向乙,致乙死亡。事后,甲与乙的妻子在中间人的调解下私了。后乙父母在得知儿子身亡后坚决不同意私了,向当

11、地公安机关告发。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送检察院,法院判处甲无期徒刑,同时判决甲向乙家属承担民事责任。就本案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案件形成多种法律关系B.甲与乙的家属之间形成实体法律关系C.引起甲和司法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行为D.该案件中,甲与检察院之间存在法律关系15、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教唆犯的处罚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加重处罚B.应当以主犯处罚C.应当以从犯处罚D.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问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30分)1、(本题5分)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2、(本题5

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回答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3、(本题5分)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和体现。4、(本题5分)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和体现。5、(本题5分)孙某与江某于2004年8月8日登记结婚。婚后二人签订了一份夫妻忠诚协议,约定:婚后各方应以家庭为重,互相忠实;任何一方背叛对方,背叛方必须同意离婚,且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无过错方所有。随着女儿的降生,2006年初,二人又补充了忠诚协议的内容:如一方违反忠诚协议,离婚后女儿归无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2.58Gold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THE END
1.民法典的十大要义解读民法典确立了公民的人格尊严、生命权、健康权等基础人权,不得侵犯。同时,规定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等重要个人权利。 合同法原则 合同必须具有真实性,即当事人意思表示应真实反映双方意愿。此外,合同自愿性原则要求签订合同时当事人的意思一致。 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24860.html
2.民法典学习第十条国家政策:不属于民法渊源。但实际上在民事审判中同样发生作用。 司法解释:2018年《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8条第1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对属于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目前最高法司法解释有四种形式:解释、规定、批复、决定。 解释:对在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某一法律或者对某一类案件、某一类问题如何应用https://zhuanlan.zhihu.com/p/9623663885
3.民法典目录解读全面理解新时代民事法律体系的基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出台了《民法典》,这部法律是对现有民法相关规定进行整合和完善的重要成果。它不仅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适应,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民法典》的内涵和意义。 法律体系的统一与规范 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397820.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http://js.gzmtu.edu.cn/info/1042/1576.htm
5.最新的民法典书,法律的新里程碑青少年法治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也需要与时俱进,最新的民法典书的出现,正是法律发展的产物,它涵盖了更为全面、细致的法律规定,旨在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本文将详细介绍最新的民法典书及其内容,探讨其在法律领域的重要性。 http://baike.njdzpf.cn/post/6051.html
6.最高院民二庭关于格式条款提示与说明的理解与适用约定投保人《民法典》对格式条款订人合同进行了严格规制,明确了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负有提示义务和说明义务。《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6条就提示义务和说明义务的履行进行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1条至第13条就保险合同中提示义务、说明义务的履行和举证责任进行了规定。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CVI9DP05455BAL.html
7.《民法典》对意思表示有哪些新规定?《民法典》对意思表示有以下新规定: 一、意思表示的方式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行为人可以通过明示或默示的方式作出意思表示。这意味着,行为人可以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可以通过行为等方式间接表达。 该条款还规定,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821048915097096612.html
8.无财产有孩子离婚协议书29篇现男女双方因感情不和,自愿离婚,经双方协商一致,对有关事项,依《民法典》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 一、男方与女方自愿离婚。 二、子女的抚养: 1、婚生子/女 ,随 共同生活,由 每月给付抚养费 元,在每月 日前付清,直到孩子能独立生活之日止。 2、 可在每月探视孩子 次。具体探视方式由双方协商。 三、双方财产的http://m.yueduku.com/xieyi/hunyinjiatinghetong/301/301834.html
9.简述我国《民法典》对格式条款提供方作出的限制规定。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简述我国《民法典》对格式条款提供方作出的限制规定。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学习https://www.shuashuati.com/ti/72485bdc1f824ce6a7cab63fd8437a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