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硕考研民法学: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是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A.条件与行为性质相违背的。如《合同法》第99条第2款规定,法定抵销不得附条件。

B.条件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的。如结婚、离婚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否则为期限

(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

民事行为中所附条件,须是双方当事人约定,并以意思表示的形式表现出来。条件如果是法律规定的,如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生效条件,不属于此处所谓的“条件”。

(4)条件须合法。条件不得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

(5)条件须是决定整个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果条件不是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而只是决定其他内容的,则不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题例】如甲与乙约定,甲父死亡之时,将房屋出租与乙。双方的约定是否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类型

(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

A.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

延缓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暂时不生效,因此,也称停止条件。民事法律行为附延缓条件后,法律行为的效力就获延缓或暂时停止,待所附条件出现时再发生效力。易言之,如果所附条件最终未出现,该民事法律行为即确定地不生效。上文举例中的劳动合同的条件,就属于延缓条件。

B.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解除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条件所附的已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归于消灭。

(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

A.积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易言之,在积极条件,以设定事实的发生为条件成就。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均可设定积极条件。

B.消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不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易言之,在消极条件,所设定事实是消极的。条件的积极与消极,其区别仅在设定的角度不同。前述“留学归国并需要住房,就终止合同”,属积极条件,而反过来约定“如留学后定居不归国,就续租合同”,则属消极条件。两者条件内容并无不同,但条件的性质,却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3)判断标准

A.判断肯定还是否定,看前半句有没有“不”

B.判断解除还是延缓,看后半句有没有“不”

如果……就……(肯定、停止)

如果不……就……(否定、停止)

如果……就不……(肯定、解除)

如果不……就不……(否定、解除)

4、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成就

(1)条件的成就指作为条件的事实出现,也就是当事人所附的条件,自然地而非当事人人为地出现或不出现。在积极条件,以事实的出现(发生)为成就,而在消极条件,则以事实的不出现(不发生)为成就。

(2)条件的不成就是作为条件的事实已经确定不能发生。在积极条件中,是指事实已经肯定不发生,在消极条件中,则指事实已经发生。

5、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1)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就会使当事人一方取得权利,而他方则负担义务在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成就时,就会使当事人一方丧失权利,他方则解除义务或者回复权利。

(2)条件拟制效力。当事人负有须顺应条件的自然发展而不是加以不正当地干预的义务,亦即不作为义务。即当事人恶意促成条件实现的,视为条件不实现恶意阻止条件实现的,视为条件已经实现。

THE END
1.附条件和不得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7)1. 条件是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一个组成部分。条件存在于所附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之中,并且构成该意思表示的一部分。而不是说先有一个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存在,然后再给它加上一个什么条件。 2. 条件决定民事法律行为固有效力的发生、存续或者消灭。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926875_1121125784.html
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https://www.64365.com/zs/2256436.aspx
3.《民法典》普法课堂(17)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在法律行为中指定一定的条件,把该条件的成就(或发生)或不成就(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终止的根据。 例如:如果他能得到冠军,我就送他一台电脑。这里得到冠军就是一个附加条件,完成条件法律行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jcyNTc4Ng==&mid=2247495536&idx=4&sn=3da7a4a5e64ec7f215ecf445f79af332&chksm=fa08c885cd7f419369d3bc28cdeffc3201dc06848ad8cf6c2787d284572e65293aa863fde4fe&scene=27
4.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三)条件是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 总而言之,附条件的民事行为要求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http://www.cucue.cn/n1105060.htm
5.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是指,当事人以未来客观上不确定发生的事实,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 所附条件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条件是当事人共同约定。 第二,条件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实。如果是将来必然发生的事实,为附期限。 第三,这种条件事实发生的不确定性应当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仅是当事人主观上认为事实https://www.jianshu.com/p/8fdc1d4d2d70
6.什么是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特点→MAIGOO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就发生效果意思所负载的权利义务关系。当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意思确定后,行为人的预期目的没有出现,这时法律行为生效可能会违背行为人的初衷。 例如:某人大学毕业前找到了工作单位,单位要与其签劳动合同,但他又考了研究生,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3644.html
7.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取决于将来不确定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目的是以所附的条件来确定或者限制法律行为的效力。这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4%E6%9D%A1%E4%BB%B6%E7%9A%84%E6%B0%91%E4%BA%8B%E6%B3%95%E5%BE%8B%E8%A1%8C%E4%B8%BA/6036659
8.民法总论10.8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39] 10.4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1515播放 11:39 [40] 10.5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1342播放 10:39 [41] 10.6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1932播放 11:52 [42] 10.7民事法律行为被宣告无效或者 1548播放 08:12 [43] 10.8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1886播放 待播放 [44] 10.9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1871播放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OGVFN551K&mid=OGVFN655V
9.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律师普法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点: (1)条件应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条件应是不确定的事实,也就是说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当事人不能肯定。 (3)条件是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https://www.110ask.com/tuwen/2671509318817887284.html
10.民法典中的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附期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之后的效力问题,是允许当事人自行约定的,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便是一种体现。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的条件,是指当事人以未来客观上不确定发生的事实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除了通过附条件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状态外,当事人还可通过附期限的方式来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与终止。https://www.gskanglexian.gov.cn/klx/zfxxgk/xzbmxxgk/xzrmzf/lcx/fdzdgknr/GGFLFW/art/2023/art_141bfbb3d76f404d8c4d2187d4993477.html
1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要点: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的条件是指将来发生的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不确定的事实。条件是将来的、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具有未来性和或然性。被确定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必须是作出意思表示时尚未发生的将来事实;必须是发生与否不能确定的事实;必须是合法事实,具有合法性。违反法律、社https://m.ah.huatu.com/2022/0531/232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