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傻傻分不清,一篇文章教你搞定!法考

(2)判断:法律规则中以“如果”引导的部分或者可以用“如果”引导的部分,均为假定条件

行为模式

(1)以权利为内容的“可为模式”:标志是“可以”或者“有何种权利”

(2)以积极义务为内容的“应为模式”:标志是“应当”或者“必须”

(3)以消极义务为内容的“勿为模式”:标志是“不得”或者“禁止”

法律后果

(1)肯定性法律后果:与行为模式的要求保持一致所获得的法律后果

(2)否定性法律后果:与行为模式的要求不一致所获得的法律后果

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1)规则与条文的关系: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2)规范性条文与非规范性条文

①规范性条文:直接表述法律规范的条文。

②非规范性条文: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的条文,包括定义性条文和辅助性条文。

3.法律规则的分类

②义务性规则:以义务为内容的法律规则,包括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完整性或确定性程度不同所划分)

①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规定,无需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②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是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规定的法律规则。

③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按照是否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适用所划分)

①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意更改的法律规则。

②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由选择或协商的法律规则。

【学霸笔记】

1.任何一个法律规则在逻辑上均有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逻辑结构要素组成,但在具体规则的表述或法律条文中,由于立法语言简洁凝练的考虑,上述三个要素均可能被省略。

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二者之间可以任意对应。

二、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在内容上:

(2)在适用范围上:

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

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或涵摄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条件被该案件事实所满足,那么,这条规则所规定的法律后果就被确定地适用该案件,也就是说,必须接受该规则所提供的解决办法;如果该规则规定的条件没有被满足或者由于与另一个规则相冲突而被排除,那么,该规则对该案件就是无效的,也就是说,该规则对裁决不起任何作用。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或是以衡量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是具有不同的“强度”的,而且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

2.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1)穷尽规则,才能适用法律原则。

(2)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3)没有更强理由,不得适用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内容宽泛抽象,既针对行为共性,也针对行为个性。法律规则内容明确具体,只针对行为共性。

2.不同法律原则之间发生竞争时的关系为兼顾关系,不同法律规则之间发生竞争时的关系为互斥关系。

3.穷尽规则是原则弥补规则漏洞的条件,个案争议+更强理由是原则取代规则的条件。

以上知识点同学们都学会了吗?如果还有不理解的,来听听杨帆老师的免费视频课吧>>>

无论世界怎样喧嚣,只希望你可以不被打扰。静下来练练真题,再坚持一会儿,成功的花儿很快就要绽放了↓↓↓

【典型真题】

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说法哪一项可以成立?(单选题)

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

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

C.《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参考解析:

B选项错误。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①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②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该项中的法律规则显然属于任意性规则而非强制性规则,故选项B错误。

C选项错误。根据A项中的分析,C项中所应用的规则是禁止性规则,而非命令性规则,选项C错误。

D选项错误。按照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又可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①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②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③准用性规则是指规则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本项所涉规则实际上是委任性规则,故选项D错误。

THE END
1.简述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网密山市法院网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网虎林市法院网鸡西市鸡东县法院网鸡西市城子河区法院网鸡西市滴道区法院网鸡西市麻山区法院网鸡西市梨树区法院http://jxhs.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058
2.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之间的区别,下列表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之间的区别,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问题1选项 A.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更广 B.法律规则一般较具体,法律原则比较抽象 C.法律规则相互冲突时,法律原则可以成为解释法律规则的依据 D.法律规则是司法裁判的依据,法律原则不能直接在司法过程中适用 https://m.educity.cn/tiku/20997377.html
3.七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定义和区别马工程2020论述题20分,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 2021简述题10分,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 猜你喜欢 2264 法律的概念 by:疯里疯气的山楂糕 289 法律的概念 by:xuplink 156 法律体系的概念 by:龙元富律师 1.3万 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二版)》 by:法理教师杨帆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576691301
4.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律师普法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 普法内容 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而法律原则一般情况下无固定的表现构成形式。法律原则较为抽象,法律规则比较具体。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其无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法律规则的基本功能在于对人们行为提供https://www.110ask.com/tuwen/5304953241931342130.html
5.试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联系与区别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两者间即有联系又相互区别。 两者间的联系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都属于法律规范的范畴。二是法律规则和法律规则都需要法律概念进行表述。三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都是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规则可以反映出法律原则,法律原则可以弥补法律规则在适用过程中的不足https://wenku.baidu.com/view/384334fb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7.html
6.简述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与联系。简述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 【参考答案】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主要有: (1)性质不同。法律规则设定了具体明确的行为内容而法律原则只规定了一些笼统、模糊的概括性要求。 (2)适用范围不同。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与规则相比法的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https://m.shangxueba.com/ask/tk/N7AP99NU.html
7.法律冲突:三大规则之法理研辩而根据《立法法》第93条规定,我国实行的是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有利溯及为例外;且学界一般认为新法优先规则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运用。【5】就此看来,前述法理就不应作为新法优先规则的法理依据。不过,从新法优先规则只适用于新旧法律文件均为现行有效的角度来看,前述法理也适合于新法优先规则。然而这主要是从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12/id/31047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