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律硕士:法理学考研新增知识点

2024年法律硕士:法理学考研新增知识点主要包括当代中国法的渊源(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法规、军事法规与规章)、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内容。详情如下文所示:

新增1: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1、监察法规

监察法规,是国家监察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法规。监察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监察法规的事项;(二)为履行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工作的职责需要制定监察法规的事项。

监察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监察法规应当经国家监察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由国家监察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监察法规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适用于本地区的规范性文件。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

3、经济特区法规

4、军事法规与规章

军事法规泛指国家机关制定颁布的一切军事规范性文件。如军事法律、军事法规(军事行政法规)、军事规章(军事行政规章)等。与广义上的军事法律可以通用。如“军事法律汇编”又可称“军事法规汇编”。有时也特指某国家机关制定颁布的军事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单独或者与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制定颁布的军事行政法规。如《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关于保护通信线路的规定》等;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颁布的军事法规。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等。

新增2: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规则系统,以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的国家治理方式。在不同的时代,人们赋予法治不同的社会内涵和意义。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法治包含着多种内涵和意义:首先,法治意指一种崇尚法律至上的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其次,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即在内容上以保护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为鹄的;最后,法治代表某种包含特定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对社会所进行的符合特定价值的治理。

2020年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中央出台了系列关于法治中国、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文件,简称为“一规划两纲要”,即《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一规划两纲要”共同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2022年10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的历史节点。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列为专章,并提出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新命题。

法治方式与法治思维是外在和内在的关系,法治方式就是法治思维实际作用于人的行为的外在表现。法治思维影响和决定着法治方式。法治方式广义上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与监督等多种法律手段与方式。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对法治的认识、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的认识都提到了新高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基本经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治国理政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谋划推进法治建设,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谋划推进法治建设,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谋划推进法治建设,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法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每向前推进一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就要跟进一步。新征程上,谋划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把法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THE END
1.《民法典》法律知识点《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发布,2021年1月1日实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5月是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让我们通过49个法律要点再次学习《民法典》的部分重点内容。 一、总则编的8个重要知识点 http://fj.spb.gov.cn/fjsyzglj/c103118/c103120/202205/80403620d77042d6ac81ce4eefada200.shtml
2.每天一点“典”《民法典》人人应知的49个法律知识点三、合同编的6个重要知识点 16.电子合同开启无纸化时代 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及百姓网购需求的增多,民法典规定,数据电文也具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纸质合同将逐步退出互联网时代。(第五百一十二条) 17.有理有据,向霸座者说不 针对近年来客运合同领域出现的旅客霸座、不配合承运人采取安全措施等严重干扰运输秩序https://www.meipian.cn/41bbd4if
3.思修知识点法律部分*2.、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称为()。 A、法治观念 B、法治理念 C、法治文化 D、法治思维 *3.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 )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https://www.wjx.cn/jq/103877324.aspx
4.《实用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doc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PAGE PAGE16 精品文档 PAGE 《实用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题型(一)(绪论、1-4章)一、判断正误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因为刑法是法律,所以,法律就是刑法。(×) 2、不同的文明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法律制度。(√) 3、中华法系的母法是以唐、明律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4、法律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27/8016063050003114.shtm
5.公共基础知识点法律(精选8篇)篇1:公共基础知识点法律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诉讼法之三大诉讼法共同原则篇(下)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部分的考核一向为考试重点,所占分值30%-40%。那么如何备考好这部分知识成为了头等大事。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就其中诉讼法的相关知识点为考生进行总结归纳。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baiq5e.html
6.公考干货丨常识知识点:关于法律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是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ttps://www.jianshu.com/p/daff66fd2c87
7.公基这些知识点一定要会背!(法律篇)公基当中包含非法和法律两个大部分,在上一篇中我们知道了非法当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那么法律当中哪些是备考中必须要记住的知识点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法律都包含哪些大的模块,包含法理、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典、诉讼法(包含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其他法(环境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等等)。其次https://www.gaotu.cn/information/886991/32
8.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1/ 8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 ? 2/ 8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 ? 3/ 8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 ? 4/ 8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 ? https://k.sina.cn/article_1653395705_p628cd0f90270192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