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核心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点(法公务员考试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内涵,展示了新中国立法成就。

白皮书全文约2万字,分为前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结束语等部分。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一、探索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指出,探索公众有序参与立法活动的途径和形式,完善立法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和公布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等制度,建立健全公众意见表达机制和采纳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使立法更加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中国完善刑事法律制度加强人权保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指出,中国加大了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生命健康等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刑事法律制度,加强了对人权的保护,体现了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国家民主法治的进步。

三、中国重视法律保障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指出,中国重视通过法律保障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有序竞争。

四、中国制定多部法律规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指出,中国十分重视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规范,依法加强对行政权力行使的监督,确保行政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权力。截至2011年8月底,已制定行政法方面的法律79部和一大批规范行政权力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中国制定了行政处罚法,确立了处罚法定、公正公开、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等基本原则,规范了行政处罚的设定权,规定了较为完备的行政处罚决定和执行程序,建立了行政处罚听证制度,行政机关在作出对当事人的生产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前,赋予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权利。

——制定了行政复议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机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提供救济。依据这部法律,平均每年通过行政复议处理行政争议8万多件。

——制定了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机关和实施程序,规范了行政许可制度,并为减少行政许可,明确了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同时规定,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情形下,不设行政许可。

——制定了行政强制法,明确了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的原则,规范了行政强制的种类、设定权限、实施主体和实施程序,为保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五、中国已制定社会法18件旨在维护社会公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指出,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社会法方面的法律18件和一大批规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遵循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通过国家和社会积极履行责任,对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助的特殊人群的权益提供必要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制定了社会保险法,确立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项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和生活保障;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规定了劳动者在不同统筹地区就业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国务院还制定了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行政法规,并决定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重视保障特殊群体的权益,制定了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在保护特殊群体权益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对于保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改革开放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七、467万多人民调解员以“中国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共有人民调解组织82万多个、人民调解员467万多人,形成了覆盖广大城乡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为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中国宪法、民事诉讼法对人民调解的性质和基本原则作了规定,国务院颁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发展。

白皮书显示,2009年,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民间纠纷767万多件,调解成功率在96%以上。为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中国制定了人民调解法,将人民调解工作长期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定为法律。

THE END
1.普通人的你应该知道这些法律知识,不让你就吃亏了例如,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如何合法地参与公民选举、法定公民权利行使等。5. **教育下一代**: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教育下一代。作为父母或者长辈,我们对于孩子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通过了解法律常识,我们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向孩子传授合法行为的道理、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树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105087351507505&wfr=spider&for=pc
2.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库2024法律常识资料法律常识全知道【中公公共基础】提供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资料,含国家/地方/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村官、银行、军转、社区、农信社、三支一扶、公益岗法律基础知识视频https://www.offcn.com/gongji/falv/
3.教资必过!!!思想品德课程理论基本知识了解青少年的声音,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 理解人类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 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 3、思想品德课程的构建思想 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 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https://blog.csdn.net/W9987/article/details/114728170
4.法律常识为广大的法律爱好者提供婚姻、刑法、交通、合同、公司法、劳动纠纷、债权债务、征地拆迁、 儿童法、等法律常识。https://www.falvchangshi.com/
5.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了解必备的法律常识简介掌握法律基础:了解必备的法律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无论是购房、婚姻还是企业经营,每个人的生活都可能涉及到某些法律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来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 一、宪法与民法 首先要了解的是宪法和民法https://www.rvxnxpann.cn/xing-ye-dong-tai/395161.html
6.公考干货丨常识知识点:关于法律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是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ttps://www.jianshu.com/p/daff66fd2c87
7.考前必看系列之法律常识汇总常识财产犯罪考前赶紧跟着小粉笔一起梳理一下常识知识,争取考场多得分! 民事主体 ▎一、自然人 1.自然人 自然人,是指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2. 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https://spa.fenbi.com/page/fenxiaozixundetail/9/58/40771664063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