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新修订为2019年4月。今天晚上,我们要看看三位学霸、2017年央财法学院至高荣誉“法律之星”的获得者的光荣事迹,很巧,他们分别来自:法学硕士、法律硕士与法硕法学。(注:无特别说明,永平法硕网站/微博的“法硕”或“法律硕士”通常指的是法硕非法学;如果是法硕法学需注意的特殊之处,我会明确单列“法硕法学或法本法硕”以说明之)
(1)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硕法学,“三足鼎立”形成法律专业硕士层次的不同模式,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和本质不能被忽略,那就是“学法律的硕士研究生”,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很多人的在读之路和职业规划就偏离了“大方向”,以为彼此就业能有“天壤之别”!
(2)涉及法学硕士,一定是用其下辖的9大专业(民刑行经国环诉理史)来讨论或对比,法律史学和民商法学,一定是“天壤之别”。而且,永平法硕网站,仅涉及法硕(法学and非法学均可),不涉及法学硕士备考,但院校专栏和就业专栏,法学硕士一样可以参考之。
(3)与其讨论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硕法学“谁更好”或互相贬低对方,还不如探讨各有什么优势劣势、彼此之间如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一起如何建立一个一致对外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有相似的法学理论与理念,亦有相似的法律实务与技能,或,只是在比重方面有一些差异,但不至于“天壤之别”。
(4)在一流财经特色法学院读法硕,鉴于财经法务的专业性以及业务法务交融性,最好,大家是外语专业或财经专业或财经工作背景。如果都不是,最好补一些财经领域的基本知识。比如,你是研究证券法务的法硕,那么请你多学点证券学科的基础业务知识或基干课程,请你去炒炒股,请你去证券单位多实习一下。
也是基于这几点,我今天以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最具价值的荣誉-“法律之星”为例(2017届),三位“学法律的硕士研究生”齐聚一堂,各展风彩!
在列举之前,我也要先列举考上央财法硕的前辈及其总结专文,因为通过这些专文,你们会对中央财经大学法硕之备考、价值、本科背景、分数线、财经法务、在读规划、法律职业等有更具体的认识:
好了,回归主题,看看2017年三位央财法学院至高荣誉“法律之星”(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硕法学)的光荣事迹,获取榜样的力量是目的之一,你还能从中:
(1)更了解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优势与特色、实践实习、奖学金制度);
(2)更了解财经法律(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与途径);
(4)更了解法律硕士考法学博士(学长可是非法学背景考上清华大学法学博士),finally,对自己的法硕在读和职业规划有更好的方向感和信心了。
第一位:刘倩云学姐
2014级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即将于2017年6月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
在校期间曾获得2014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15-2016学年校级三好学生、卓越法律人才专业竞赛优秀奖学金、卓越法律人才科研成果优秀奖、卓越法律人才科研创新奖学金等奖励和荣誉称号;曾代表法学院参加国际刑事法院中文赛模拟法庭比赛,并获得三等奖。毕业论文《荷兰金融监管双峰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获得学院和校级优秀学位论文。
学术研究方面,态度认真严谨,成绩优异。研究生在读期间所有课程平均成绩为92分(共26门)。2016年,作为北京市科研联合培养基地项目培养人赴奥地利维也纳经济管理大学交流学习,并顺利完成课题报告《中央银行主导宏观审慎监管机制研究——以欧盟和英国为例》,以优异成绩结业。
科研成果方面,在校期间独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分别为:
2.“我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载《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实习实践方面,曾先后在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和国有企业实习,具体经历如下:
2015年7月-9月,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主要参与所在团队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的尽职调查、法律意见书撰写和工作底稿整理工作;
2016年7月-10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合规部助理,主要参与部门整理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股权资产经营等业务中的合同审查与法律规范整理工作;
2017年1月-6月,中国外贸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助理,主要参与部门的业务合同审查和案例研究工作。
学生工作方面,曾担任《中财法学》编辑和法学院研究生委员会委员,积极为服务于法学院广大同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非常感谢法学院给予我成长的沃土与平台,更加感谢法学院所有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会把在中财法学院七年的所学所得珍藏于心,带着对正义的敬畏和对知识的热忱走上工作岗位,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牢记中财法律人的使命与责任!
第二位:章凯业学长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2014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毕业去向:考博升学(清华大学法学院2017级知识产权法学博士研究生)。
2014年进入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学习,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杜颖教授学习知识产权法。
成绩优秀,曾多次获得学业类奖学金、实践类奖学金等,并评获2017届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曾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实习。
第三位:李晴学姐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金融法务方向。
在校期间,注重多方面培养自己的法律专业能力。
在学术方面参与导师《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与政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问题研究》和《PPP融资新渠道》三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分别在《上海金融》和《南方金融》上独立发表论文《互联网证券智能化方向:智能投顾的法律关系、风险与监管》和《智能投顾的风险与法律规制》。
注意:金融法务有一个特点,就是业务与法务高度金融,界限不像其他部门法那样清楚,所以,法学生在《上海金融》和《南方金融》这样的金融期刊学刊发表论文,一点不奇怪。也因为此,法律背景的毕业生,在金融企业的职业发展路径,比普通实体企业的法务的发展要好要广一些!
在学习实践方面,对以借还贷、PPP与竞争性缔约、第三方交易平台、智能投顾、互联网资产证券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获得了中央财经大学“一等奖学金”。
在社会和学校活动方面,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
研究生期间加入宣传部参与并组织了“学长学姐为你导航”系列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