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的妻子与乙发生矛盾被处理,甲出于报复目的故意损毁乙的财物。甲的行为构成寻鲜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按摩店服务员甲在为网络“大V”乙按摩过程中,向乙表示本店可以提供性服务,乙表示接受,并谈成乙支付600元,由甲提供性服务。甲构成拉客招嫖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公安派出所民警在下班途中看见有人正在抢劫,认为自己已下班,遂打110报警后回家。()
4.张某在网吧内盗窃了李某的一部手机,因手机价格未鉴定,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
5.公安机关在查处影视明星王某等人吸食毒品案中,将吸食冰毒的用具扣押,并告知如对扣押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6.李某携带匕首欲杀害王某,刚到王某家门口见警车经过,觉得当日不宜行凶,便返回家中。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7.赵某、张某共谋盗窃黄某家,赵某负责盗窃,张某负责楼下望风,并商定万一被发现,张某要立即上楼帮忙。赵某进入黄某家中盗窃时,被黄某发现,赵某遂逃跑。黄某紧追不舍。赵某逃至楼下,让张某帮忙,张某遂将路边捡到的一根棍子递给赵某,赵某用棍子将黄某打倒在地。赵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8.辩护律师甲在办理乙涉嫌诈骗罪的案件中,了解到乙实施诈骗时还盗窃了被害人的财物,但办案机关并未掌握这一事实。对于该事实,甲应当告知公安机关。()
9.某境外非政府组织涉嫌在中国境内资助营利性活动。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提请人民法院冻结其银行账户资金。()
10.陈某经营的炫特网络科技公司提供专门用于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的软件服务,马某作为公司职员提供技术服务。公安机关除对炫特网络科技公司处罚外,还应当对陈某、马某予以处罚。()
二、单项选择题
11.甲市乙县公安局对张某罚款200元,张某向甲市公安局申请了行政复议,甲市公安局复议认为对张某处罚太轻,决定罚款500元。后法院判决公安局违法罚款。如甲提出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为()。
A.甲市公安局
B.乙县公安局
C.乙县法院
D.甲市公安局和乙县公安局
12.李某与张某互殴后,甲县公安局决定对二人行政拘留,李某对处罚认可,张某不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可以向甲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张某和李某应当同时申请行政复议
C.李某必须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
D.张某应当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13.甲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其制定的规章中,将实施某项行政许可委托给该市公安局。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实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局应当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责任
B.公安局可以将行政许可权委托给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C.公安局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D.甲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委托市公安局实施行政许可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
14.贾某和周某是古画收藏爱好者,两人约定互相交换各自的一副古画,并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合同没有约定谁先履行,若贾某在自己未履行前,便要求周某先履行,则周某可以行使()。
A.先履行抗辩权
B.同时履行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
D.请求撤销权
15.张女士吸毒成瘾严重,但其正在哺乳自己8个月大的女儿,对张女士的下列处理方式错误的是()。
A.对张女士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B.责令张女士接受社区戒毒
C.可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但不予执行
D.由负责其社区戒毒的城市街道办事处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16.下列行为不属于抢劫罪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是()。
A.孙某乘坐火车与邻座赵某交谈甚欢,与其饮酒,赵某趁孙某不注意将安眠药倒入孙某的啤酒中,孙某饮后昏睡。赵某便将孙某随身携带的行李拿走
B.李某拦截某学校接送学生的校车,对司机实施抢劫
C.钱某登上没有商业运营执照,但实际从事旅客运输的大客车,对乘客进行抢劫
D.谢某在公共汽车晚班停运后,在车上对准备下班的售票员进行抢劫
17.甲谎称是乙的同事,将乙的儿子丙从幼儿园接走,然后向乙索要现金100万元,否则将把丙卖到山村里去。乙报案后,公安机关遂追捕甲。甲见勒索未成,将丙杀害。对甲应当以()。
A.敲诈勒索罪论处
B.绑架罪论处
C.拐卖儿童罪论处
D.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论处,数罪并罚
18.张某趁同事不注意拿走其银行信用卡,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并与何某持卡消费了60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与何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张某与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C.张某构成盗窃罪,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张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何某不构成犯罪
19.侦查人员到甲(女)家中对其执行拘留时,发现其身上可能藏有爆炸物品,决定立即进行搜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没有见证人在场
B.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搜查甲的身体
C.搜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
D.不用搜查证也能搜查
20.苏某涉嫌参加恐怖组织罪被执行逮捕。苏某同事翁某为知情人员,公安机关尚未对翁某取证。同案犯柳某在逃。下列关于逮捕后通知苏某家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对证人翁某询问结束后再通知家属
B.应当在柳某被抓获后再通知家属
C.应当在对苏某执行逮捕后24小时内通知家属
D.若未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的,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21.夏某对甲县公安局对其作出的拘留处罚不服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引起社会媒体广泛报道。由于工作繁忙,甲县公安局负责人未出庭应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县公安局局长或者副局长应当出庭应诉
B.甲县公安局负责人可以只委托律师出庭应诉
C.甲县人民法院可以传唤甲县公安局负责人出庭应诉
D.甲县公安局负责人可以委托1-2名诉讼代理人出庭应诉
22.下列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的是()。
A.修改宪法
B.解释法律
C.决定特教
D.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23.王某因在调查某恐怖活动中作证,本人及其家属人身安全面临危险。下列关于申请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王某及其近亲属均可依法申请保护措施
B.可以通过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方式保护王某
C.可以通过禁止特定的人与王某接触的方式保护王某
D.保护措施不得同时超过两项
24.下列情形,民警可以使用武器的是()。
A.甲以暴力方法抗拒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B.乙徒手袭击人民警察
C.丙持**抢劫
D.丁聚众斗殴
25.下列案事件处置,做法错误的是()。
A.某市发生恐怖事件,有关部门立即派员到场处置。因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尚未确定指挥长,由在场处置的公安机关职级最高的人员担任现场指挥员
B.某市市中心广场发生非法集会活动。该市公安局处置时,封锁附近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件,限制广场内的活动
C.某县化工厂职工因不满搬迁赔偿数额聚集在工厂附近,声言要与化工厂共存亡。县公安局处置时对附近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D.某县大规模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该县公安局及时发布有关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26.下列行政案件,不构成诈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A.甲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手机入网并欠费1200元
B.乙冒充民政局干部窜至乡下,以收取办理低保手续费为由骗取数名老人现金1000元
C.丙见小卖部老板没在,便谎称与老板相熟,买了几包烟(价值400元)使用假名挂账
D.丁冒充高干子弟与戊谈恋爱
27.交警刘某在处理黄某驾车超载时,黄某不断围着刘某辱骂,长达十几分钟,引发路人及其他司机围观起哄。黄某构成()。
A.侮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阻碍执行职务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扰乱公共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8.甲(20岁)、乙(17岁)二人涉嫌卖淫、嫖娼被抓获,同时甲卖淫所得200元及避孕套一个被扣押。二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另查明,乙在8个月前曾因盗窃钱财被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乙可以适用当场处罚
B.200元及避孕套应予以追缴
C.对乙不执行行政拘留
D.对乙应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29.下列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A.张某教唆刘某将江某殴打致轻微伤
B.夏某胁迫华某殴打李某致其轻微伤
C.陈某酗酒后在某学校门口拦截不相识的邓某,并把邓某的头部砸伤(轻微伤)
D.钟某驱使其饲养的狗咬伤钱某(轻微伤)
30.张某是甲县人,长期前往乙县、丙县做生意,下列行政案件在甲县查获,可由甲县公安机关予以处罚的是()
A.张某在乙县嫖娼
B.张某在丙县赌博
C.张某在丙县吸毒
D.张某在乙县贩卖淫秽光盘
31.下列关于毒品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A.陈某向张某贩卖毒品后,又在1年内多次容留其在自己家吸毒。对陈某应当以贩卖毒罪从重处罚
B.谢某将毒品藏在棉花中一起走私运输。对谢某应当以走私毒品罪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数罪并罚
C.田某入户盗窃王某皮包,发现包内有20克**,后将**卖给秦某。对田某应当以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从一重罪处罚
32.某村对外出租集体所有的荒山,张三为了优先承租,并获得较低的承租价格,给村长李四送去了8万元现金,签订了荒山租赁合同。村长李四的行为()
A.构成职务侵占罪
B.构成受贿罪
C.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不构成犯罪
33.张某编造了近期禽流感在该市传播的谣言,在自己微博发布后被大量转发,导致该市群众恐慌、物价飞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张某构成()。
A.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C.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D.寻衅滋事罪
34.甲、乙各纠集一伙人在体育馆门前斗殴,双方互有损伤,被巡逻民警当场抓获,巡逻民警立即将他们控制住并带至公安机关进行讯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巡逻民警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对这两伙人口头传唤
B.可不将传唤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
C.可以先采取继续盘问措施
D.对现场围观的目击者可一并传唤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词
35.任某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其申请取保候审,并提出由刘某担任保证人,公安用关决定对其取保候审。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任某离开所居住的县,每次都经过公安机关批准
B.任某住址、联系方式发生变动,在24小时以内向公安机关报告
C.任某串供,刘某发现后未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对刘某处以罚款
D.刘某对罚款不服,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三、不定项选择题
36.老夏有两个孩子,大女儿甲(14岁)、二儿子乙(10岁),由于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大女儿甲在家经常受到老夏打骂。邻居报警。当地公安机关接警后,应当()。
A.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
B.调查取证
C.协助甲就医、鉴定伤情
D.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甲安置到当地的救助中心
37.王某召集多人到广场和公共汽车站散发讲谤他人的材料,拦截过往车辆,扰乱公共秩序。某区公安分局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14日、罚款1000元的处罚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王某等人散发的材料应予以发还
B.对王某的罚款应当由办案民警当场收缴
C.王某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D.王某等人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8.依据《**支管理法》的规定,下列可以依法配备公务用**的人员包括()。
A.赵某,公安派出所民警
B.谭某,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员
C.李某,国家重要军工单位的专职守护员
D.王某,人民法院法警
39.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事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的是()。
A.生产
B.销售
C.道路运输
D.焰火晚会和大型焰火燃放
40.下列情形,构成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A.甲对单位调整其岗位不满,在主管领导办公室大声质问,被同事及时劝阻。
C.丙对村委会工作不满,在村委会选举时大吵大闹长达2小时,致使村委会选举无法举行
D.丁对单位给予其的处罚不满,开车将单位门口堵塞,影响单位工作秩序
A.对李某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B.陈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只有对李某的犯罪依法判决后,才能认定陈某的犯罪
D.对李某可以从轻处罚
42.甲先后向数十名年轻人传授扒窃技术,为考验新人,锻炼队伍,甲还多次带他们去火车站“见习”,整个“见习”活动共窃得他人财物价值6000元。甲构成()。
A.传授犯罪方法罪
B.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C.盗窃罪
D.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43.下列行为构成偷越国(边)境罪的有()
A.黄某初次成功偷越国(边)境后在境外大肆分发宣传资料抵毁党和国家领导人,危害国家利益
B.李某和赵某、张某等3人结伙偷越国(边)境2次
C.许某拉拢、引诱他人一起偷越国(边)境
D.蔡某为接受恐怖活动培训,偷越国(边)境
44.下列行为构成窝藏罪的是()。
A.陈某明知张某的财产为电信诈骗所得,而为其提供账户取现
B.王某与李某通谋,商定王某抢劫银行得手后,由李某为其提供偷渡线路
C.孙某在公安机关抓捕逃犯时,为开玩笑,故意为民警指了一条与逃犯逃跑方向相反的路径
D.夏某明知徐某故意杀人,而提供金钱供其逃跑
45.甲和乙因共同抢劫被A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A区公安机关决定对二人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甲在住处执行,乙因无固定住处而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区公安机关决定乙在指定的居所执行的,要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
B.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24小时内通知乙家属
C.公安机关可以对甲、乙采取电子监控措施
D.乙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
46.李某晚上9点和9点10分先后两次向“110”指挥中心报警称,某胡同平房倒塌。公安局派民警赶到现场,经查没有发生房屋倒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李某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B.李某涉嫌妨害公务罪
C.李某构成谎报案情的违法行为
D.虽然李某实施了两次行为,但应按一次行为从重处罚
47.刘某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同时在刘某身上起获尚未吸食完的**5克。经查刘某吸毒成瘾,并在吸毒过程中免费提供毒品给甲、乙吸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刘某应以吸毒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B.对刘某应以非法持有毒品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C.对刘某应以向他人提供毒品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D.对刘某可予以强制隔离戒毒
48.办理行政案件中,下列关于询问查证时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49.甲为防身携带一把管制刀具外出,外出乘坐出租车时因车费问题与司机发生纠纷,甲拿出该刀具威胁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非法携带管制器具行为
B.甲构成威胁人身安全行为
C.管制刀具应当依法收缴
D.对甲以非法携带管制器具和威胁人身安全分别决定,合开执行
50.下列行政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处理的是()。
A.甲怀恨张某,花了2000元钱让刘某把张某打伤
B.乙与陈某因为土地纠纷,纠集一伙人与陈某的家人及亲属打斗
C.丙与江某因为债务纠纷,多次打伤江某、损毁江某家的财物
D.丁因与邻居吵架,将邻居家房门(价值400元)砸坏
51.公安机关指派鉴定人王某对被害人宫某的伤情出具了鉴定意见。被告人徐某及具辩护人对该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王某有必要出庭,遂通知王某出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鉴定人王某应当出庭作证
B.如鉴定人王某拒绝出庭作证,该鉴定意见仍可作为定案的根据
C.人民法院无权通知王某出庭,应当由公安机关通知王某出庭作证
D.法院可以强制王某出庭作证
52.关于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害人有生理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故其陈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B.证人与犯罪嫌疑人有利害冲突,其提供的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证言,不得采信
C.公安机关制作的勘验、检查笔录没有见证人签名,不得采信
53.民警王某与朋友李某聊天时,无意中泄露了警务工作秘密,造成泄密。督察机构对王某作出停止执行职务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停止执行职务由督察机构作出决定,报本级公安机关督察长批准后执行
B.应当收回王某的**支、警械和执行职务的有关证件
C.王某对停止执行职务的决定可以提出申诉,申诉期间停止执行职务的决定暂停执行
D.王某在被停止执行职务期间,一律不得离开居住地
54.下列情形,民警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有()。
A.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B.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C.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D.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55.外国人玛丽由于怀孕不适用拘留审查,被限制活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对限制活动范围的措施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B.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限定的区域
C.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不得超过60日
D.由于对玛丽的国籍、身份不明,限制活动范围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
四、案例分析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错2.错3.错4.对5.对6.错7.对8.错9.对10.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1.D.12.A.13.D.14.B.16.D.17.B.18.C.19.A.20.C.21.B.22.A.23.D.24.C.25.D.26.B.27.B.28.D.29.C.30.D.31.B.32.C.33.A.34.A.35.D.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36.A.BC.D37.A.B.C.38.A.B.C.D.39.C.D.40.D.41.B.D.42.A.C.43.A.B.C.44.D.
45.B.C.D.46.A.D.47.A.C.48.B.C.D.49.A.B.C.D.50.D.51.B.C.D.52.D.53.A.B.
54.A.B.C.D.55.A.B.C.D.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45分,法律依据答出法律名称即可)
二【答案要点】:朱某教唆王某强奸范某,根据刑法规定,构成强奸罪。朱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王某强行与范某发生性关系,根据刑法规定,构成强奸罪。王某在实行完强奸行为后,因担心范某认出自己而杀害王某,根据刑法规定,构成故意杀人罪。王某的两个行为分别构成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数罪并罚。王某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处罚。王某在犯罪事实尚未被公安机关发觉时,经父母的规劝到公安机关交代罪行,根据刑法和《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属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王某交代了朱某让自己强奸的全部经过,并帮助公安机关将朱某抓获归案,根据《刑法》规定,属于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