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职场,有的人混得风生水起,有的则是默默无闻,其实在职场有很多心理学定律我们要知道,下面就来为你介绍职场必知的15个心理学定律。
1、榴莲定律
如果问一个从未吃过榴莲的人“喜欢吃榴莲吗”,他是没法回答的――没有尝试,他既不能说喜欢,也不能确定自己不喜欢。这个道理在职场中被称为“榴莲定律”:不少人想立刻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却从不主动去了解、体验,于是,好工作很可能就在你犹豫不决中悄悄溜走。
2、赌注定律
所谓“赌注定律”,是指职场中的很多人都挖空心思找捷径,希望发现最快速、最省力的方法。于是,他们往往把赌注押在不可控的事情上,比如走后门、攀关系。然而这样做,赢了固然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可输了就会一败涂地,连缓冲的机会都没有。
3、碰撞定律
喜欢看篮球比赛的人会发现,得分最多的明星往往失误也最多。“碰撞定律”告诉我们,运气是一种概率,你跟职场生涯的碰撞越多,获得好运气的几率就越大。因此,与其等待运气,不如去创造机会。
首先,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在这个基础上,每天多干一点,能吸引更多注意,创造机会。其次,敢于接受新任务,当然前提是做好计划和准备工作,比如,完成这项工作会出现哪些意外,该如何应对等。最后,无论何时,都要在领导面前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这样他才会放心地把重要任务交给你。
获得好运的同时,也有可能遭遇失败。人们害怕失败,但更加害怕的往往是嘲笑,所以我们总是花费太多精力去揣测别人的看法。想得太多,你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原地。因此,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停下脚步,热情和坚持能让你最终获得成功。
4、梦露定律
著名女星玛丽莲梦露曾这样说过:“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糟糕的一面,那么你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那一面。”对待工作也是如此心理测试题职场。
如果让你给现在的工作打分,相信没几个人会给满分。根据“梦露定律”,一份工作既有让你满意的地方,也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薪资情况、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成为工作满意度的评分标准。人们之所以跳槽,正是因为放大了对工作的“不满意”之处。
因此,当你对工作产生不满时,首先要找出根源:是难以处理与同事、上司的关系,还是觉得公司对自己不公、不被认可、发展前景渺茫等。接下来要找解决方法,问问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是否做到了尊重、示弱、沟通和包容;在发展方面,目前的工作能否提高你的能力。对管理者来说,要消除员工的不满,必须真正了解员工的需求,为员工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保障稳定、健全、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5、飞去来定律
很多人企图通过跳槽、辞职来逃避本应付出的努力,可到头来才发现,很多事情还得面对。这就像玩飞去来器,扔出去还会飞回来,你逃得过世界,却逃不过自己的内心。
跳槽的人理由很多,对待遇不满、看不到前景、不喜欢资阳、跟同事有矛盾……他们常把在原单位遇到的问题归于外因,而无视自己的不足。因此,他们即便换了新环境,也会重复过去的行为模式,遇到同样的麻烦。
频繁跳槽是职场大忌,不仅缺乏职业发展持续性,找不到职业方向,也让用人单位缺乏信任感。同时,爱逃避的人自信心不足,他们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够好”,尤其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负面想法会占上风。跳槽前,建议大家先找“病根”。如果是自身能力不足,就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是目前的平台不合适,那先要明确职业定位,评估换工作的风险,并找好时机。
6、蘑菇定律
刚踏入社会的人常感不受重视,需要打杂跑腿,或者面对批评指责。有人将之与蘑菇的生长相比拟,认为大多数人都有一段“蘑菇”的经历,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
当几天“蘑菇”,能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
7、飞轮效应
为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飞轮转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你无需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有时候你可能觉得做一件事很困难,但再坚持一下,过了临界点,就会变得轻松。
8、毛毛虫效应
将毛毛虫们首尾相接,围一圈放在花盆边缘,花盆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松叶,毛毛虫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转圈,最终因饥饿和精疲力尽相继死去。
9、木桶定律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每个人在这个社会生存,都是依靠各种各样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就是人生的“木板”我们的发展恰恰取决于那块“短木板”,应该时刻注意取长补短,把劣势转变为优势。
10、马太效应
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新约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要保持在某个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就能够将大部分有利的资源聚拢在你的身边。
11、聚光灯效应
有时我们总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事后马上就忘了。
12、酸葡萄效应
寓言中狐狸得不到葡萄就说它酸,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人们拿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来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重的伤害。
心理防卫功能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然而沉溺其间对生活却有明显的副作用。
13、登门槛效应
要让他人接受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一点的要求,这样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这种心理现象叫做“登门槛效应
跟别人提要求时,不要开始就提过高的要求,应先提小要求,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过,还要注意看住自己的“门槛”,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14、三明治效应
批评心理学中,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会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
在建议和批评的同时,不忘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可以使接受批评者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
15、鸟笼效应
职场上,巧妙利用惯性思维,引起人们的好奇和重视。可是要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需要逃脱出惯性思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