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0.10.19)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1.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下列选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是()

A.甲因所售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消费者退货

B.乙就其隐瞒服刑事实的行为向女友赔礼道歉

C.丙因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D.丁因容留他人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拘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责任知识并选错误选项。法律责任指违法者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A项:“甲因所售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消费者退货”是销售商品质量问题,属于民事法律责任。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B项:乙只是隐瞒女友服刑事实,没有违法行为,所以不属于法律责任。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C项:“丙因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是故意伤害罪需要负刑事法律责任;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丁因容留他人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拘留”是容留他人吸毒需要负刑事法律责任。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2.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司法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实施知识。A项:立法又称法的制定,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A项错误。B项:守法又称法的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B项正确。C项:执法又称法的执行,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C项错误。D项: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是实施法律的一种方式,对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3.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我国宪法()

A.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

B.与普通法律是子法与母法的关系

C.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基本理论知识。根据《宪法》序言,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明: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由此可见,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体现了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A项正确。B项: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也可称之为“母法”。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B项错误。C项:宪法规定的内容应该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C项中“具体问题”表述错误。C项错误。D项: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D项表述正确,但题干强调的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与制定和修改程序无关。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省长人选应由省长提名,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B.选举产生的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选举汉族公民担任本州州长

D.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A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一款,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故副省长人选不需由省长提名,直接由省人民代表大会选出。A项错误。B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故选举产生的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B项正确。C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C项错误。D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并非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5.某省准备新设立一个县,依据宪法规定,设立的审批权限在()

A.全国人民常委会

B.国务院

C.该人民代表大会

D.该省人民政府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根据《宪法》第八十九条第(十五)项,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某省准备新设立一个县,属于县的建置,依据宪法规定应当由国务院来审批。因此,选择B选项。

6.某超市因食品安全事故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出以下处理:①查封假烟假酒共计200箱;②暂扣超市的营业执照;③罚款5000元,上述决定中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A.查封假烟假酒共计200箱

B.暂扣超市的营业执照

C.罚款5000元

D.都不是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强制知识。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A项:查封假烟假酒共计200箱属于扣押财物,属于强制措施。A项正确。B项:暂扣超市营业执照属于暂扣执照,属于行政处罚。B项错误。C项:罚款5000属于罚款,属于行政处罚。C项错误。D项:查封假烟假酒属于行政强制措施。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7.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市公安局

B.区治安联防队

C.区公安分局

D.李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赔偿知识。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七条第四款,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因此,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按照法律规定,委托的行政机关即区公安分局是赔偿义务机关。因此,选择C选项。

二、多选题

8.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张某盗窃被抓,法院判处张某一年有期徒刑,体现的是法的评价作用

B.王某按照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主动进行纳税,体现的是法的指引作用

C.陈某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陈某想要违约,但考虑到违约可能遭到对方的起诉,遂决定继续履行合同,体现的是法的预测作用

D.公开审判具有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教育人们遵纪守法的作用,体现的是法的教育作用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价值和作用知识。A项: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用来制裁、强制、约束违法犯罪行为,强制人们遵守法律。这种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题干中张某因为盗窃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体现的是法的强制作用而不是法的评价作用。A项错误。B项:指引作用是指法(主要是法律规范)对个人的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其对象是每个人自己行为。题干中张某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纳税的义务是法律对个人行为的导向作用,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B项正确。C项: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陈某想要违约,但想到自己可能会承担的法律责任后还是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是法律预测作用的体现。C项正确。D项: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包括警示作用(反面)和示范作用(正面)。这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题干中提到公开审判是法律教育作用中示范作用的体现,是一种正面的教育和规范,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D项正确。因此,选择BCD选项。

A.某网络大V在微博上发帖大肆辱骂某知名女星

B.公务员小张因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被所在单位辞退

C.邮政员鲍某在送信过程中出于好奇心理私拆他人信件

D.张女士在超市购物时因被怀疑偷了东西,遭遇超市女员工强制搜身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A项:依据《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故A项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当选。B项:依据《公务员法》第八十三条第(五)项,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故B项并未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当选。C项:依据《宪法》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故C项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当选。D项:依据《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故D项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当选。因此,选择ACD选项。

B.张某对处罚决定不服,可向甲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

C.传唤张某时,乙区公安分局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张某

D.如张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直接起诉的,应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THE END
1.法律知识大全各类法律小常识学习法律知识大全为大家提供婚姻家庭、刑法、知识产权、医疗事故、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合同纠纷、房地产、拆迁安置等100多个热门法律知识查询学习https://mip.64365.com/zs/
2.全知识法律解释的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 参考文献 参见 司法复核 三权分立 帝王条款本站的全部概述文字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 使用条款) 俯瞰脉络 洞察因果 把握规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打开APP https://m.allhistory.com/detail/59242aef55b54278ac013172
3.《全套5本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系列教材专利法律知识分册+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全套5本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系列教材 专利法律知识分册+相关法律知识分册+专利代理实务分册+相关法律专利法律核心考点速记》,作者: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 思博网 何越峰 张广良 李超 李慧杰 编,出版社:。最新《全套5本 全国专利代理人http://product.dangdang.com/410270581.html
4.2020年“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之“法律知识竞赛”练习题库及2020年“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之“法律知识竞赛” 练习题库 (题库审定教师:李健 题量:210题) 1.住宅土地70年产权到期后,会发生什么? A.产权作废 B.自动续期 2.(多选)小芳被行为不端的班主任性骚扰,班主任要求她保密,否则就对她进行报复。她应该怎么办? https://www.sjzkg.edu.cn/c/mkszyxy/xsst/5488
5.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或许我们不能像律师、警察这些特殊行业工作人员那样了解各项法律法规,但是一些与平常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家还是需要多多了解,避免成为法盲,不小心触犯法律,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有关婚姻、债权、合同、物权、人格权等方面的常见法律知识。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
6.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知法、守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学习啦法律法规知识学习频道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供你参考。https://www.xuexila.com/lore/falv/
7.[渝粤教育]中国矿业大学恋爱心理学参考资料C、法律 D、道德 参考资料【 】 5、【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强调,爱情发生的要求是什么? A、持久性 B、短暂性 C、非排他性 D、排他性 参考资料【 】 6、【判断题】马克思主义爱情观认为,爱情既不能禁欲,也不能纵欲。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008736
8.法律百科大全法律百科栏目,旨在通过搜集日常生活中热门的婚姻、劳动、刑事、交通、合同、债务等法律词条,不断完善自身法律内容,建立专业的线上法律百科知识库,帮助用户在线解决法律难题。https://www.fljg.com/ba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