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法-刑法一、刑法概念和原则二、犯罪概述三、刑罚制度一、刑法概念和原则
1、刑法的概念2、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1)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得定罪处刑(2)罪刑相适应原则——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任何人犯罪,在定罪、量刑、行刑上都一律平等一、刑法概念和原则
2、犯罪构成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实施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的人或者单位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二、犯罪概述(案例)案例1、胡某与本村魏某通奸,两人预谋毒害胡某的妻子李某,然后结为夫妻。某日中午,胡某从地里回家,见李某在院子里摘豆角,厨房里煮着米饭,认为毒死李某的机会已到,急忙从里屋拿出“1605”农药瓶,往饭锅里倒了十来滴,然后往院外走,告诉李某他出去办事,饭做好后先吃别等他。李煮好饭后,正在炒菜,这时胡某的儿子(8岁)从外边玩耍回来,嚷着肚子饿,李某便先给儿子盛了一碗饭,儿子吃了几口,便喊肚子疼,一会儿便死了。二、犯罪概述(案例)案例2、马某手持气枪在自家门口玩。见好友赵某骑自行车路过,就与其打招呼,同时随便向赵某的车轮放了一枪。谁知子弹偏正中赵某左眼,造成赵某左眼球被摘除。二、犯罪概述(排除犯罪事由)
3、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的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案例案例2、赖某,男,25岁。某日晚,赖某见两男青年正在侮辱他的女朋友,即上前制止,被其中一男青年殴打被迫还手。对打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赖的左肩,但未表明公安人员的身份。赖某误以为黄是帮凶,便拔刀刺黄左臂一刀逃走。二、犯罪概述(故意犯罪形态)
4、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1)犯罪预备——犯罪分子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状态(2)犯罪未遂——犯罪分子已经着手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状态(3)犯罪中止——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状态作业一案例2:李某与王某系夫妻,两人经常为李某的外遇行为争吵,且王某不肯与李某离婚。一日李某为达到与王某离婚的目的,预谋害王某,便拿出自造的手枪向王某射击,由于王某躲闪的及时,第一枪未射中。这个时候李某完全有条件向王某继续开枪,但是他念自己和王某已是多年夫妻,便自动放弃了枪杀王某的行为。那么李某这种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否属于犯罪中止呢?是应当免除处罚或减轻处罚,还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二、犯罪概述(共同犯罪)5、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单独犯罪的对称,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四)数罪并罚数罪并罚,是指一人犯数罪,法院对其所犯各种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照法定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数罪并罚的原则:1、并科原则,即相加原则,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原则(适用附加刑)2、吸收原则,即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刑吸收轻罪刑罚的合并处罚原则(适用死刑无期徒刑)3、限制加重原则,即以数罪中法定应判或已判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在一定限度内予以加重最为执行刑罚的并处原则分析:(1)杨某先后犯有抢劫罪和盗窃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
(2)杨某具有自首情节,应依法从轻处罚。我国刑法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杨某被羁押后,主动供出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抢劫犯罪,并且供出了同案犯,符合自首的成立条件,对其所犯的抢劫罪应当认定为自首,可以从轻、减轻处罚。三、刑罚制度(刑罚裁量)(五)缓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