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草案释例

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2015年先后5次启动民法典立法工作,终于将民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7编:

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2步走:

民法典编纂工作采取“两步走”的工作思路。

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编。

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后,再与民法总则合并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

婚姻家庭

家和万事兴

婚姻家庭制度是规范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婚姻家庭编草案以现行婚姻法、收养法为基础,在坚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规定,并增加了新的规定,为塑造健康和睦的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婚前病史坦白

●案例:小丽与小包结婚后育有一子。没过几年,小包精神病发作,经常辱骂、殴打小丽和孩子。后来小丽得知,小包属先天性精神分裂症,结婚前就曾有过治疗,但效果不佳。后来小丽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草案: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点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代表

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且意思表示真实,不容许任何一方对他方进行强迫、欺骗、乘人之危或任何人加以包办及非法干涉。如果一方患有重大疾病而在结婚登记前不如实告知另一方,与婚姻自由精神相悖,也会严重影响到婚姻质量与家庭和谐。

关键词:离婚“冷静期”

●草案: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点评:王俊峰代表

离婚“冷静期”制度的确立,有利于避免当事人因为一时冲动而草率离婚,尽可能挽救当事人的婚姻,并引导当事人严肃认真对待婚姻家庭,强化当事人的家庭责任感,维护和促进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关键词:父母婚姻自由

●案例:韩某早年丧妻,独自一人将儿子韩小某养大。韩小某成家后,韩某结识舞伴王某并决定结婚。韩小某得知后极力反对,坚决不同意父亲再婚,声称一旦再婚就不给韩某养老送终。

●草案: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父母基于自愿选择离婚、再婚是其法定权利,作为子女,不能横加干涉。赡养父母是子女的一项法定义务,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不影响和改变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现实中,子女基于各种理由干涉父母的婚姻,或因父母离婚或再婚而不履行赡养义务,都是于法无据的。

继承

自由分配、合法继承

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拥有的财产日益增多,因继承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根据我国社会家庭结构、继承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继承编草案在现行继承法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继承制度,以满足人民群众处理遗产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遗产管理人

●案例:老黄在监狱服刑期间,父亲病逝,遗产分给三个儿子。老黄出狱后,发现自己继承的房产被两个哥哥霸占,并叫嚣“罪犯没有继承权”。老黄无奈,请村委会出面重新清理、分割遗产。

●草案: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继承人未推选的,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遗产管理人履行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向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毁损、处理被继承人的债权债务、按照遗嘱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分割遗产等职责。

●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代表

在继承法律实务中,经常存在被继承人的遗产尚未清理的问题。所以该条文明确指出,遗产管理人有权利和义务制作遗产清单。遗产清理之后,遗产管理人还要承担对遗产管理的责任。继承人不在被继承人身边时,需要遗产管理人来行使继承权利。从这些情形看,增设遗产管理人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填补了以前法律的一个空白。

关键词:胎儿继承权

●案例:刘女士和龚先生举办了婚礼,但一直没办理结婚登记。即将为人父之际,龚先生在工地意外身亡,刘女士分得90万元赔偿款中的45万元,龚先生父母以刘女士不是儿子合法妻子、孩子尚未出生不具有获赔资格为由,要求其返还不当得利45万元。法院认为胎儿享有相应权利,刘女士有权获得赔偿款,驳回了两人的诉讼请求。

●草案: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点评:孙宪忠代表

这个制度的适用,必须符合法律上的条件,如,胎儿确实已经坐胎成功、胎儿和死者确实具有血缘关系。但是这些条件还不够,因为这一制度的要点在于胎儿还必须正常出生而且存活下来。如果胎儿并未存活,那么这一份特留的遗产就要返回到原来继承的初始状态,由其他的继承人继承,而不能由胎儿的母体独自获取。

关键词:浪子回头

●案例:张某早年嗜赌成性,多次虐待、敲诈父亲,甚至将房产变卖,并把父亲赶出家门。父亲无奈“投奔”女儿。张某出狱后痛改前非,时常看望父亲。张父临终将财产继承给女儿,同时将一件古董传给张某。女儿以张某“有辱家门”为由,拒绝张某继承。张某无奈请法院“主持公道”。

●草案: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继承人有损害被继承人或者损害其他继承人合法利益的情形时,按以前的继承法规定,继承人一律丧失继承权。民法典草案对剥夺继承权的规则作了软化处理,即继承人如果在继承开始前确实痛改前非,就不再剥夺其继承权。但该继承人必须“确有悔改表现”,且应在继承开始前。如果被继承人死亡,继承开始,继承人才确有悔改,那也是没有意义的。

侵权责任

侵权无小事,法律讲分明

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侵害他人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制裁侵权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侵权责任编草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侵权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吸收借鉴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对侵权责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自甘风险

●案例:王某在一场业余篮球比赛中被无意戳伤了右眼,共支出医疗费5万元。王某认为使其受伤的林某应担责,遂诉至法院,请求林某赔偿其各项损失8万元。

●草案: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点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委员

自甘风险原则合理划分了受害人、参加者以及组织者三方责任。既强调了活动参加者应对活动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并自愿接受这一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也维护了风险发生后其他无过错参加人员的合法利益,同时,又明确活动的组织者应负有安全保障等义务。

关键词:自助行为

●案例:马某在餐馆吃完饭后赖账逃跑。老板佘某边追赶边报警。双方你追我逃,马某摔伤住院。出院后,马某请求赔偿其因被追摔伤造成的各项损失4万余元。法院认为马某摔伤,与佘某自助行为之间并无直接关系,饭店不应对马某摔伤承担赔偿责任。

●草案: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点评:汤维建委员

关键词:高空抛物

●案例:市民郝某在街上走路时被高空掉落的烟灰缸砸中脑袋,入院治疗达半年之久。难以调查烟灰缸究竟从何而来,事后郝某把事发地住户告上法庭,经判决,22家住户各赔偿郝某8100余元。

●草案: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高空抛物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存在威胁。草案该项规定采用了“补偿+追偿”的原则加以处理,这样规定既有利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也更加符合法理要求。在此类案件中,审判机关应尽量借助先进的调查手段判定真正的侵权人,不宜轻易采用该条规定。

●2014年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7年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8年

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2019年

2019年12月23日,“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

●2020年

2020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THE END
1.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该书精选民法典中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中的热点问题,题目设置贴近日常,贴近民生,如增设居住权制度、电子合同生效、胎儿权利保护、设置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责任等进行了讲解,具有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熟悉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引导读者做民法http://wenhui.whb.cn/zhuzhan/dushu/20210131/390530.html
2.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知识竞赛1000题》,席志国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1月版 书摘: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民法学人的夙愿。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4次启动民法典制定工作,但是四次都未能得偿所愿。第一次开始于1954年,到1956年12月https://www.fljg.com/news/600524.html
3.生活百科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共7编1260条,调整如下四个生活领域:市场经济领域、其他社会领域、婚姻家庭领域、私人生活领域。这四个领域都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使民法典成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们可以说,遵循民法典的生活,是一种良善的生活,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 一切法律都是为了规范人类生活而制定的,所以都与人们的生活相关。在所https://tuanju-wap.bingtuannet.com/news_details.html?id=92500
4.《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覆盖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民法典》分为七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加上https://www.meipian.cn/333xvjck
5.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豆瓣)图书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547738/
6.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 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_北京时间 民法典 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 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 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 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自动播放接下来播放 06:40 【河北净菜四季鲜】地道风物 来大厂品味牛肉之鲜 2024-11-01 00:52 【河北净菜四季鲜】沽源生菜——生菜中的“天花板”https://item.btime.com/40i3nee91pt85hakfq6ci2uutsj
7.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搜索 正文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张硕 杜汶纹 徐志华 责任编辑:刘秋丽 发布:2020-07-11 14:15:07 纠错/举报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3 Copyright ?1999-2024 www.81.cn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hinamil.com.cn/syjdt/2020-07/11/content_9851135.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是国家区域中医肛肠诊疗中心,国家卫生部重点肛肠病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专业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名誉会长及秘书长单位,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会长单位,国家中医药https://www.lnsgc.com/zywh/jkkp/detail/2020/0827/16/9E6CG1CVD850.html
9.这部“百科全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民法典必修课》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历时五年编纂,共7编1260款条文、总字数逾10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唯一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法典化时代。《民法典》几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为——结婚、离婚、继承、收养等人生大事,物业服务、饲养动物等生活琐事,都可以从中找到依据。从出生到http://www.ewen.co/qikan/bkview.asp?bkid=278811&cid=834640
10.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者:法律出版社,出版社:2023年8月 第1版,ISBN:45.00。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江北新区工作、学习的一家四口。在他们身上发生过很多开心的事、头疼的事、难过的事,但是https://m.kongfz.com/item/30055990
11.走进《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直播民生 0 条评论 登录 来说两句吧。。。 我来说两句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表情 取消 发布 https://m.jnnews.tv/zbms/p/6126-01/29/796485.html
12.民法典百年梦圆:安民利民序民的百科全书△视频丨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安民利民序民:民法典的意义 民法典全文逾10万字,1260个条文。张文显介绍,民法典姓“民”,是“人民的法典”,在这些条文中,“权利”(以及“权益”“有权”“××权”自由)概念出现1593处,可以说是“权利泛在”,具有“安民利民序民”的作用。 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BsEMZYPMoRmcs1ky2wAL200730
13.《民法典》:民事权利的保障书和社会2020年5月28日注定会被载入史册,这一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民事立法进入《民法典》时代! 作为民事权利的保障书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维护社会和经http://hprc.cssn.cn/gsyj/zzs/shzyfz/202009/t20200904_5178966.html
14.民法典颁布一周年这本“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如何保障公民权利2021年5月28日,民法典迎来颁布一周年,它的诞生宣告我国迈入了“法治新时代”。《民法典》是集大成者,它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7编共1260个条文10万余字,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它的影响将贯穿中国人的一生。 https://www.xdkb.net/m1/181789.html
15.[新闻袋袋裤]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CCTV节目官网CCTV14[新闻袋袋裤]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20-05-19 21:54:17 [新闻袋袋裤]云南普洱:村民捡到9只领角鸮幼崽2020-05-18 22:36:19 [新闻袋袋裤]陕西:大批遗鸥进入孵化期2020-05-18 22:32:19 [新闻袋袋裤]小叶老师的科学课2020-05-18 22:30:19 [新闻袋袋裤]660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揭晓2020-05-18 22http://tv.cntv.cn/video/C16718/cfa361609fa741c6979f23664af06c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