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争议遇上《民法典》,这些问题您要了解一下(上)

2022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两周年,本月是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本次的主题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一、劳动者的最低年龄有无变化?

答:

法律依据:

2.《劳动法》第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用人单位所在地和劳动者合同履行地不在同一个区域的,劳动者如不服仲裁裁决的,应向哪个人民法院起诉?

在劳动争议中,若劳动者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而起诉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劳动者可以选择向自己最方便的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不服,向不同的有管辖权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1.《民法典》第六三条: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应当将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登记为住所。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八条: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三、企业合并或分立了,劳动者向谁主张权利?

1.《民法典》第六十七条: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的,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四、用人单位解散时,如何处理工资和社保?

根据《民法典》规定,在用人单位因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对劳动者的工资、补偿金、社保费等权益进行清算,清算义务人为用人单位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

1.《民法典》第七十条:法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分公司的劳动者可以向总公司主张权利吗?

劳动者与分公司产生劳动争议,应由分公司承担法律责任。如分公司的财产不能清偿债务的,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78条规定,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

1.《民法典》第七十四条:法人可以依法设立分支机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支机构应当登记的,依照其规定。

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也可以先以该分支机构管理的财产承担,不足以承担的,由法人承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六、用人单位可以收取劳动者的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吗?

劳动者的身份证和毕业证是个人的物品和财产,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1.《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七、什么样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如果用人单位或职工认为对方有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违背了自己真实意思而订立的劳动合同,要求确认无效的,可以协商终止劳动合同,如协商不成的,可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其效力。

1.《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八、劳动合同无效的,职工领取的报酬是否要返还?

即使劳动合同无效,但因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义务,且这种义务不能返还,所以,应参考相同或类似的岗位的报酬给予相应的待遇。

1.《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九、用人单位可以与职工签订电子劳动合同吗?

1.《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采用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用人单位应保证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递、储存等满足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确保其完整、准确、不被篡改。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和上述要求的电子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电子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十、职工有无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

职工在劳动过程中,不管是主动地还是被动地知晓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无论是在职或者是离职,均有保密义务。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民法典》第五百零一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五条: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

第六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一)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二)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

THE END
1.濮阳头条6.局党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主动,“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学习限于读报告、通原文,没有学习体会及深度探讨交流情况,学用结合浮于表面。 整改成效:制订了《中共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真正将党组会“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在了具体行动中。坚持每两个月https://shichangjianguan.puyang.gov.cn/Info/Puyang/3997
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民法典》之民法基本原则《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中确立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六大基本原则。接下来就由小编和大家一起具体回顾一下民法典中的六大基本原则吧! 一、平等原则 https://hi.huatu.com/2022/1215/1277926.html
3.《民法典》十大经典案例,了解遗嘱背后的法律知识与情感交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七条规定,遗产管理人的主要职责为: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向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毁损、灭失;处理被继承人的债权债务;按照遗嘱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分割遗产;实施与管理遗产有关的其他必要行为。 中华遗嘱库解析: https://www.will.org.cn/details/2287.html
4.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6月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北大法宝”第一时间上线民法典,供大家参阅。 为了助力广大法律工作者们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民法典全文,北大法宝正式推出了民法典专题。包含《民法典》全文、新旧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5.民法典》逐条解读∣第1条:《民法典》的立法目的立法依据同时,《民法典》将个人信息纳入民事权利保护范围,第一百一十一条强调对个人信息提供法律保护,人格权编专门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具体制度,用6个条文(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至第一千零三十九条)分别规定了个人信息定义、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和要求、个人信息被收集者和收集者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将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091007609274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MDgyMDM0OA==&mid=2247491660&idx=2&sn=f27d1f2dfa6535a7c3bd3cbe1c08105c&chksm=fa3758d66158b904f4cc0ba931ae134bae14a16d75c682941470bb97404c2589b102bc38bc9f&scene=27
7.法律文书概念还原法, 是指将法律概念所涵摄的具体现实事物予以再现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体现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与学习规律, 意在快速、扎实地让学生熟悉法律概念, 真正明白每一个法律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了解概念背后的具体现实事物是学习法律概念的第一步, 因此, 还原法也就成为概念教学首先使用的方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50y4a.html
8.公共秩序保留范文8篇(全文)公共秩序保留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消极的否定作用,当本国法院依照冲突规范指定应适用外国法,而其适用结果与本国公共秩序相抵触,便可排除外国法的适用;二是积极的肯定作用,内国法的某些规定,由于涉及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利益、道德或法律的基本原则,因而是必须直接适用的,这就根本不考虑有关冲突规范是怎么规定的,从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jlycxiy.html
9.入职手续怎么办理我们如果需要到公司里面就业的话,那么要先通过公司的应聘工作,在通过了公司应聘之后,就要办理入职手续了,那么所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入职手续怎么办理 需要以下材料:https://www.66law.cn/laws/73110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