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微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7美元,彼时月活用户为1.438亿。2017年4月17日,微博上市整三年,截至撰稿股价为50.16美元,是最初的三倍之多,根据微博2016年财报,月活用户达3.13亿,日活用户为1.39亿。
在营收方面,2013年为1.88亿美元,2016年高达6.558亿美元,是2013年的3.5倍,营收与用户增长增速基本保持一致。
这三年的微博,在业务上经历了几轮大的调整也曾一度备受外界质疑(包括铁哥本人),股价在2015年曾一度低迷。然而到了2016年,几乎所有人都看到并且不得不承认微博的二次崛起。
那么在这三年内,微博在运营商方面究竟做对了哪些事情,才让微博取得今天的成绩。
微博发展最初,由于新闻属性较为明显,使得微博在知识分子等精英人群中发展迅速,其中一线城市用户占比曾一度超过50%,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微博的发展。
此外,渠道下沉还直接将微博带到了“网红”的风口。
2016年“网红”成为互联网行业关键词,与此前木子美、芙蓉姐姐为代表的“网红”多以图文内容传播观点不同,如今的“网红”在传播手段方面更加多媒体化:直播、短视频以及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图文内容。
在如今讲究区隔化的中国互联网文化中,微博成为中国几代网红的聚集地,不仅有前辈木子美,罗永浩,亦有短视频行业新秀papi酱,还有网红电商领域流量担当雪梨等。
随着网红经济的不断发酵,以及直播行业的不断洗牌(大量直播平台开始逐渐退出市场或被并购),微博将成为网红经济的主要收割平台,并以此为未来重要增长点。
在2016年,我们可以看到微博在流量分配方面的一些举措,如调整feed算法,通过对账号、内容进行分级管理,由以往的“一次性提取全部未读数据”改为“智能分批提取数据”,以及降低对营销号、低品质内容账号权重,扶持以自媒体为代表的优质原创内容账号,以此来确保微博的内容品质。
此外,微博亦取消了140字的发布限制,并推出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工具,强化优质内容的传播通道。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推荐开始成为微博流量分配的重要参考,扶持了中小V和垂直意见领袖的崛起,有利于微博正在进行的渠道下沉工作,且净化了微博的内容生态,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产生。
微博曾披露截至2016年9月,微博头部用户(月阅读量超10万的用户)已经达到34万,其中月阅读量超1000万的超级头部用户比去年增长了70%。截至2016年底,微博各大垂直领域的月阅读量,有20个超过100亿。
内容分配机制的完善,直接刺激了内容产出的丰富性。微博“新闻客户端+社区+社交”的平台属性正在形成
从根本上看,流量分发优化与渠道下沉以及增加创作者收益是三方一体的,三者在微博生态体系内正在实现良性循环。
原文标题:微博上市三年股价涨三倍从不看好到大火究竟做对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