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真题及答案
[单选题]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江南博哥)家。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
A.推进公正司法
B.构建法治社会
C.建设法治政府
D.维护宪法权威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法治政府是政府依据宪法法律设立、政府权力法定、政府决策和行为严格依据法律程序进行并对其后果承担相应责任的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指出,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政府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是法治的重心。
[单选题]2.下列关于法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和为贵是中华法系的重要价值追求
B.不同法系之间不存在法律移植关系
C.判例法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是法的正式渊源
D.划分法系的主要依据是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体现的阶级意志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A项,中华法系的特征之一是礼法结合。“和为贵”是指中国古代的“礼之用,和为贵”思想,是礼的核心内容之一。
B项,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移植可以发生在不同法系之间。
C项,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判例法一般不是正式渊源,或仅是非正式渊源,制定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而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除了制定法外,判例法也是重要的正式渊源。
D项,法系是具有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划分法系的主要依据是法的历史传统。
[单选题]3.有观点认为,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像化学家一样合成司法裁决这一化合物,可供法官利用的原料有制定法、习惯、共同的正义和道德标准等。这里的“原料”指的是()。
A.法律事实
B.法律渊源
C.法律意识
D.法律规范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题中的“原料”是指法官裁判案件的依据,即法律渊源。法律渊源又称法律的表现形式,包括制定法、习惯、道德准则等。
AC两项,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在法律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主观体验和认识在意识中的反映,是对法律现象本身的价值所作出的主观判断。法律事实和法律意识不是法官裁判案件的依据。
D项,法律规范属于法律渊源的一种,但法律渊源不限于法律规范,还包括习惯、原则等。
[单选题]4.下列规定中,不属于免责情形的是()。
A.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B.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D.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参考解析:免责,又称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免责不同于“不负责任”或“无责任”,因为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而后两者并不存在责任。
A项,正当防卫不属于免责,因为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而正当防卫并无法律责任。
B项,自首立功免责,是指对那些违法之后有自首或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属于自首立功免责。
C项,时效免责,是指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强制性法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属于时效免责。
D项,有效补救免责,是指对于那些实施违法行为,造成一定损害,但在国家机关归责之前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责任。D项情形属于有效补救免责。
[单选题]5.根据我国刑法,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法律专家陈某认为,该规定中的“机动车”不应包含由人力或畜力驱动的车辆。该解释属于()。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比较解释
D.历史解释
参考解析:AB两项,文义解释又称字面解释,是指根据宪法规范所使用的文字的字面意思而进行解释的方法。目的解释是通过探求制宪者的原意来解释宪法的方法。将“机动车”解释为“不包含人力或者畜力驱动的车辆”,属于文义解释。该解释单纯从字面含义出发,没有涉及文字含义以外的立法目的,不属于目的解释。
C项,比较法解释是指通过比较外国的立法和判例及其原则、经验和效果,对本国法律进行解释。其不仅有助于在法的适用中准确理解立法原意,同时有助于弥补法律漏洞。本题中并未涉及比较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