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律令制度:不仅是对唐律的吸收改造,也是日本发展的迫切需要唐朝进行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也被外界称为大唐盛世,大唐

所以发展的这么快,是因为唐朝

多国都有密切的经济往来,特别是日本。而唐朝到底对日本影响有多大?本文将谈谈唐代法律制度对日本的影响。

此时的日本正处于政治交替状态,社会动荡不安,日本为了稳定必须要整顿国内的部分体制,但是又无从下手,便有一部分参照唐朝的法律来进行吸收和取纳,然后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变,这样让日本在这一时期迅速安定下来。

大唐盛世,多国取之

唐朝在建立之初,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版图较大的一个国家,不管在任何方面唐朝都已经成为佼佼者,加上丝绸之路的促进,唐朝与多个邻国都有密切的往来,不仅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盛唐与多国之间都会相互影响,在政治上相互学习,和谐共处,并且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发展本国。

1.人民需要土地改革

日本最开始社会非常动荡,日本天皇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就开始从政治经济多方面模仿唐朝,在法律上也是多方面吸收,然后在根据本国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土地制度方面。

当时的均田制不仅让统治者巩固了统治,还让唐朝的农业经济从战乱中迅速恢复过来,也让经济逐渐繁荣对于唐朝大国的建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均田制当时并没有涉及官僚地主的私有土地,均田制之适用于农民,同时唐朝鼓励人们开垦荒地,并将本国的土地逐渐发展起来,改变了之前不合理的土地占有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农民的地位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农民的劳作成果除了要缴纳一定的税赋之外,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改变了之前农民的生产状态。

当时日本就根据唐朝法律中的均田制,进行参照,建立了本国的班田制,日本的班田制,跟均田制非常相似,但是却有制度的改变。

日本是按照户籍制度来进行分配良田,因为日本荒地不多,大多都已经被本国人给使用,按照户籍人口进行土地发放,如果有官职的可以根据官职的高低,授予相应的田地。但是两种制度从根本上确实不变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2.把人进行分类

唐朝为了区分贵族和平民特意将唐朝人分为三类,其中分为皇室、贵族、官僚是一类属于上层阶级,第二类是良民和贱民属于底层阶级。但是第二类中两种民众又被分为两种不同的等级,贱民则是属于最底层的民众。

唐朝利用这种分类方式,就是为了让普通百姓能够分清自己的政治地位,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在法律实施上能够减少阻碍,同时树立起百姓对于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让底层的贱民,不再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减少对社会的混乱,分为三类人之后,也让唐朝社会呈现了一种混乱现象的发生。

日本通过唐朝人的分类,也将自己本国民众分为两类,分别是良和贱,良分别是皇室和贵族,贱民则是从官户、家人、公奴婢和私奴婢分为五个等级的非自由民,日本的身份等级制度,几乎没有进行改变,就是照搬唐朝制度的,但是这种制度在当时确实也让日本社会安定下来,社会也逐渐恢复生机。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想要维持社会安定和统治者的威信,自然还是要靠法律来进行约束,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上日本依附于强大的盛唐,不仅从唐朝那得到了经济提升,很多商品也流入日本,同时唐朝的文化和政治制度也都流传进日本,两国的交流逐渐频繁起来。不仅是日本还是唐朝都具有进步意义。

1.中央集权传入日本

唐朝会吸收日本的许多先进的生产经验,或者将日本的商品传入国内,日本也将唐朝先进的选官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传到日本,日本也意识到唐朝这种先进的中央集权制度,能够很好的解决日本当时的政治状态,从而开始将唐朝的法律进行全面的吸收。

日本模仿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改革,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以尚书省为中心,中书省和三省六部为主要权利,之后下面在进行分权管理的一套制度,这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唐朝的皇权,让权利都集中到了统治者手中,防止了地方诸侯对皇权的威胁。

在对照日本,日本是根据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制定了本国的二官八省制,二管的地位就相当于尚书省,分管下面的八个省区,日本设国、郡、里三个特级部门,直接由中央人任命,相较与唐朝的地大物博,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更容易管理,但是不变的是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统治。

2.宦官改造,合适为本

虽然日本在参照唐朝法律在进行改革,但是并不是一味地模仿或者抄袭,而是根据自己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因为日本和唐朝的国情不一样,如果照搬唐朝的法律制度,很容易就造成混乱,于是日本在宦官制度上,就跟唐律大有不同。

因为唐朝的服侍制度是用太监来进行的,这样可以防止宫廷内发生淫秽事件,但是日本不同。日本的宦官是使用女性的,所以宫廷里面大部分还是以宫女为主。

日本在这方面并没有按照唐朝一样使用太监制度,因为自己本身的技术达不到,另一方面就是这个制度让男性极具反抗,更让日本本国觉得尴尬,所以选择放弃了这个宦官制度,因为日本天皇的权利没有唐朝统治者那么其中,许多政治权利都在贵族手中,想要进行唐朝模仿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次就是防止男性在服侍期间与嫔妃之间产生关系,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才选用了女官,而且日本并不是男权社会,在天皇当中,绝大部分还是女性,所以选用女官更加方便服侍。

三、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中国传统法律是以悠久的历史冲刷的,唐朝的法律制度已经超过了世界范围,对各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也早就开始移植中国的法律,纵观日本的法律可看出众多中国法的身影,最早日本法就是模仿大唐法律来进行管理的,所以对于社会规则的制定而言,唐律也是非常严密的一套法律体系。

1.租庸调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日本因为是一个岛屿,因为岛屿的分泌型,导致日本是一个发展比较晚的国家,到了唐朝的时候,日本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强盛的奴隶制的国家,随着唐朝和日本的不断交好,自然是不少先进的思想和制度,都走入了日本的高层内心,相比其他国家的制度变化,日本的制度变化,少了点"血腥味",正是因为唐朝给日本铺垫了许多战争之路。

唐朝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才发展的如此兴盛的,唐朝最开始使用的是租庸调,但是一直没有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感觉租庸调跟唐朝有些"水土不服",后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统治者就将其换成了两税法,租庸调很快就被唐朝所遗弃。

但是日本效仿唐朝的租庸调之后,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奠定了日本封建时期的经济基础,也正是租庸制才让日本正式走向了封建制国家,废除了奴隶制,日本的大化改新对日本来说是非常巨大的,让日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多重吸收,一改乾坤

纵观日本的法律,也是在漫长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改革,唐朝建立之后,日本就派遣唐使十三次,大唐的律令和文化很多都传入了日本,促进了日本的政治改革,日本也同时以唐朝为榜样,开始了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建设。

THE END
1.清末民初中国法律也曾影响日本清末,以沈家本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法制现代化先驱人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开始了修订旧律、创制新律的立法实践。一般认为“清末修律”中,中国法律理论和实务是向外国尤其是日本学习并多受其影响,但实际上,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反向对日本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1-11/03/content_8621165.htm
2.法制史复习指导:日本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日本是近代继受西方,特别是大陆法系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日本在它的法律形成历史上,和中国有着更多的渊源。人们都说,中日两国有着非常悠久的、相似的传统https://www.233.com/sf/yijuan/fazhi/20070414/170301169.html
3.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原因影响及启迪,法理学论文.docx一、中日法律文化沟通的嬗变中日法律文化的沟通是典型的双向沟通。唐代中国法律文化传到日本,近代日本法律文化传到中国,这种双向沟通从观念和制度等层面深深影响着两国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两国的法制文明。(一)古代中日法律文化沟通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化自夏商周始,日渐完备,尚德尊法的法律传统在唐代渐至构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51824403.html
4.中日法律判决不同中国法律解释:在中国,法律的解释权主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当法律条文存在歧义或需要明确适用范围时,相关解释会出台以指导司法实践。 日本法律解释:日本也有其独特的法律解释体系,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会根据法律条文、判例以及法学理论来对法律进行解释和适用。这种解释上的差异可能影响判决结果。 判例的作用 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571fa470931c53000505
5.继承与变革———中华法系在日本近世的发展2023 Vol 25 No 5 继承与变革 ———中华法系在日本近世的发展 陈 煜 ( 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史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 摘 要] 日本的近世,通常指的是德川幕府时期( 1603—1867) ,亦即江户时代. 这 一时期法制建设较此前的镰仓时期(1192—1333) ,室町时期( 1333—1573) ,安土桃山时期 (1573—1602) http://skxb.seu.edu.cn/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230509&year_id=2023
6.对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透视法信唐代中国法律文化到日本,晚清日本化的西方法律文化到中国,这种双向交流不仅深入历史还在影响未来,因为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历史并没有结束,现在而且今后还将继续下去。但如今从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日本相对于中国可以说是成功的,而晚清模仿日本变法修律,对国家来说虽不可谓失败,因为它开启了中国法制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44370
7.法律毕业论文11篇:中日两国法治近代化的三元比较.doc法律毕业论文11篇:中日两国法治近代化的三元比较 .doc,法律毕业 11篇 内容提要: ? 中日两国法治近代化的三元比较 ? 罪数形态下的自首认定问题 ? 米兰达规则:嫌犯有权保持沉默 ? 借 策东风,棚户区探索“平稳”改造之路 ? 主义法治行 文化:内涵、理据及路径 ? 骗子刀下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29/6005135055005135.shtm
8.法曹三者:日本法治的三大支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理论研究以1889年《明治宪法》的颁布为标志,日本法完成了从封建法律向资产阶级法律的变革,以司法独立为契机,日本迅速完成了法制现代化转型。可以说,没有明治维新带来的日本法律变革,司法独立不可能实现,而没有儿岛惟谦,司法独立不知道在日本要延迟多少年。 在历史上,日本的法律制度历经数次剧烈变动,在法律更新与发展的同时,http://www.sass.cn/109006/24261.aspx
9.日本法学专业解析日本的法律体系与中国还是有不同的,日本的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在明治时代初期,欧洲法系,特别是德国与法国的民法,是日本法律体系的模版。不过在二战之后,日本的法律开始受到美国英美法系的影响,但是从法律的整体体系来说,日本还是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而中国是在大陆法系的基础上,融合了英美法系中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国https://m.jjl.cn/article/35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