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法律硕士

摘要:法律硕士真题的价值对于法硕考研学子们来说是其他资料无法取代的。通过对真题的分析,考生能熟悉考试题型,了解复习重点,掌握出题人的一贯思路。下面是希赛网整理的2012年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供大家参考。

真题不仅可以了解历年考试范围、考试难度以及考试题型、分值分布,也可以帮助考生进行自我检测,有助于对自身的复习状态进行检验。希赛网整理了2012年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综合课真题,希望能大家带来帮助。

(文后附PDF版可供打印)

2012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不同或地区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表现形式的法律制度的总称,称为

A.法的历史类型B.法制系统

C.法律体系D.法系

2.关于法律的基本特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律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具有程序性

B.法律由制定或认可,具有意志性

C.法律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具有历史性

D.法律由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强制性

3.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调整的范围B.法律规范的数量

C.法律制定的主体D.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法

4.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限定的范围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划分为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5.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

A.行为能力B.权利能力

C.权力能力D.责任能力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法学派观点的是

A.法与道德之间有必然联系B.真正的法律应与自然相吻合

C.法律的存在与法律的善恶无关D.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

7.下列有关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惩罚性责任B.刑事责任可以是一种连带责任

C.拘留是一种刑事制裁D.开除公职是一种行政制裁

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的是

A,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

B.司法机关应在庭审前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认定,以保证司法的实质合理性

C.司法机关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

D.司法机关应结合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9.根据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以把宪法分为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D.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A.言论自由B.迁徙自由

C.人格尊严D.宗教信仰自由

11.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采用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1982年

B.1988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尊重和保障人权”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立的原则

D.2004宪法修正案规定“建立健全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12.某直辖市拟将所辖的两个区合并成一个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权批准这一行政区划变更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D.民政部

13.根据我国宪注和法律规定,下列关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备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B.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C.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备案

D.部门规章报国务院备案

1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属于所有的是

A.矿藏、水流B.山岭、戈壁

C.森林、草原D.荒地、滩涂

15.春秋时期,最早打破“不预设刑”、“临事议制”法律传统的诸侯国是

A.郑国B.齐国

C.楚国D.秦国

16,唐朝集中设立罪名与刑罚的法律形式是

A.律B.令

C.格D.式

17.首次按中央六部分设篇目的中国古代法典是

A.宋刑统B.大元通制

C.大明律D.大清律例

18.为了强化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宋初增设的机构是

A.大理院B.审刊院

C.都察院D.枢密院

1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确立所有权神圣原则B.规定了宗祧继承制度

C.采用民商合一的编篡体例D.采取个人本位的立法原则

20.按照唐律的规定,下列情形的婚姻不为法律所禁止的是

A.县令甲娶其部属之女为妻B.士绅乙娶部曲之女为妻

C.剌史丙娶其原籍民女为妻D.民人丁娶同姓民女为妻

二、多项选择题:第2l~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抹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当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同一事项上有不同规定时,法官通常遵循的原则有

A.新法优于旧法B.实体法优于程序法

C.上位法优于下位法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22.近年来,我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具体规定,比如,对老年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持有效证件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的自由价值

B.这些规定对于有关企业、政府及老年人均具有指引作用

C.这些在交通方面给予老年人优待的规定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这些规定体现了立法在老年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问题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23.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空白和漏洞作用的法律方面包括

A.法律论证B.法律解释

C.演绎推理D.归纳推理

24.下列关于现代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A.公平与正义都是法治的基本价值

B.法治可分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

C.法治要求遵循民主、科学的立法原则

D.法治意味着法律是治理的依据

2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的有

A.内容的融贯性B.程序的合理性

C.逻辑的有效性D.结论可接受性

A.目前人体器官克隆问题在法律上尚未规定,这正是法律滞后性的体现

B.克隆人体器官所引发的法律问题,是科技、伦理与法律紧张关系的表现

C.由此项研究引发的民事纠纷,法院可以依据道德、习惯或正义标准等裁决

D.如该国民众对此问题在道德上无法形成共识,则应立法禁止此项研究

2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有

A.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C.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法院

D.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检察院

28.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

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9.下列关于晚清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有

A.晚清修律确立了四级三审制的司法审级制度

B.《大清现行刑律》是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

C.《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篡体例主要仿效《法国民法典》

D.晚消修律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立法传统,初步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

30.中国法制史上出现的下列法律形式中,具有判例法性质的有

A.教民榜文B.廷行事

C.决事比D.则例

三、简答题:第31~3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1.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32.简述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

3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四、分析论述题:第34~38小题,共80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4.(15分)某高校新生小张在自学法理学知识后,对我国《物权法》进行了分析,并写了如下四点学习体会:

①物权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文件,从法律渊源角度分析,该法应属于我国的根本法。

②物权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因此物权法属于民商法部门。

③物权法第10条规定:“对不动产实行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法律归责的角度理解,该条规定属于准同性法律规则(规范)。

④原建设部在物权法生效后制定和出台的《房屋登记办法》是行政法规。

请指出小张观点中不正确之处,并运用法理学知识和原理阐述理由,对不正确的观点进行改正。

35.(5分)请结合实际,论述影响法律实现的主要因素。

(1)王某参选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王某要成为正式代表候选人,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37.(15分)有人认为,言论自由只有那些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才需要,对其他人没有意义,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请结合宪法学原理对此看法进行评析。

38.(20分)

材料一:“甲盗,赃值千钱,乙知其盗,受分,脏不盈一钱。问己何论同论。”——《法律答问》

材料二:“甲盗钱以买丝,寄乙,乙受,弗如盗。乙论何也毋论。”——《法律答问》

(1)《法律答问》的性质是什么效力如何

(2)材料一中的乙有无法律责任原因何在

(3)材料二中的乙有无法律责任原因何在

(4)结合上述材料,试析秦代法律中盗罪共犯的成立要件。

法律硕士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售后投诉:156-1612-8671

您还不是该课程的学员,无法下载哦~点击下方立即学习,即可下载更多专享资料

THE END
1.瞭望·第一学习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中华法系”作为一个法学概念,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代称,专指中华文明史上形成的,以调整社会关系、构建社会秩序、维护国家治理为目的的中国古代法律。 其二,作为比较法意义中的概念,“中华法系”指亚洲古代一些国家制定实施、在核心精神与主体内容上具有共同特征的法律群。具体而言,是指以中国唐代https://mw.nmg.gov.cn/zt/mzfz/zxbd_12229/202411/t20241105_2602609.html
2.法律之网中国法治的纹理与结构在这张庞大的网络中,每一条线索都代表着一个法律条款,交织成了一幅精致的图案。这个图案是由无数法规和规定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法律体系的基石。中国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运作的?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切。 立法基础 中国宪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法源,它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根本https://www.seohspm.com/ke-pu-wen-zhang/473306.html
3.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此外,还可以从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入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相关工作。总之,在当代法治建设中,更加重视发掘中华传统文明的法治基因,并将其贯彻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过程动态流程中,就能够更好地让当代中国法治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地屹立于世界法治文明之林。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4.下列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体系与中国的法律体系最为相似?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下列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体系与中国的法律体系最为相似?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法国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78118877622312302&fr=search
5.解读中华法系此类保障特殊人群的法律不仅形成早,而且历代辗转相承,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这在同时期世界法制史上是少有的,突出地显示了中华法系的文明特质。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存留养亲,免死承祀的规定,也最能体现儒家亲伦精神与人道主义原则。所谓留养承祀,指按法应处死者是独子,或犯人父母老病无人奉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gzNDg2Mw==&mid=2651636235&idx=1&sn=d97d4d3b731eea47b6105ebf390915cf&chksm=bd2b9b0b8a5c121dcddc8b73094dadd9496ce4c2dab922060555ac399db2167fdc08e3cf75ee&scene=27
6.《中国法学》文摘·2019年第4期从法治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将转化为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诉求,带来一场中国版的“权利革命”,对政法机关权利保护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六)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 政法机关是国家强力部门,权力运行容易产生 “黑箱效应”。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1007.html
7.经济法律关系范文12篇(全文)细化到市场中, 无论是对公权力和经济私权的剥离, 还是对国家干预权力的制约, 经济社会权力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赋予市场主体该项权力的途径, 就是通过立法行使的认可和保障, 承担这一任务的法律部门是经济法。 总之, 无论是公权力内部的制衡, 还是经济社会权力对公权力的外部制约, 都是对经济法律规范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x2oqfsu.html
8.论日本历史上的三次法律移植【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日本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法律移植,揭示其原因、过程、方式,探究法律移植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巨大变迁。法律移植作为近年以来法学研究的重大热点问题,文中将阐释本人对其的思考与见解。在我国当今的司法改革中,许多法学领域的进步和完善都必须涉及到法律移植。如何更好地利用法律移植来完善中国的法律制度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17.html
9.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相异的是不同历史社会条件下的法文化价值形态,相通的是古今中国之人如何运用富有洞察力的智慧阐释法理,解决因法律空白而留下的法律难题。 以《唐律》中的“轻重相举”条为例。在《传统》一书中,先生举台湾竹东头前溪畔发生的一个捕鱼案例为引子。在这个案例中,当事人深夜用带蓄电池的电杆放入水中致鱼儿麻醉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4200
10.法律硕士联考绪论中华法系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在法硕联考的道路上,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概念——中华法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充满魅力的法律体系吧! 中华法系,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https://blog.csdn.net/zzh15163221157/article/details/13982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