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系和现代法律文化的时代差异及类型差异

学术界公认,文化差异主要有两种:时代差异和类型差异。鸦片战争之后,人们较多地将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定位为时代差异,这在当时救亡图存的情况下有其合理的一面。而在中国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今天,人们自然更加注重的是中西法律文化的类型差异。我们既要看到中华法系与现代法律文化的时代差异的一面,也要看到在现代法律文化中独具的类型差异的一面。前者体现了学术的继承性,后者体现了学术的创新性。

中华法系与现代法律文化的时代差异性,近代以来的有识之士作了许多论述,我们不能不予注意,忽略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在比较中华法系与现代法律文化方面,严复、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四人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我们回味。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提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现代法律文化有两个重大不同,一是前者“好古而忽今”,后者“力今以胜古”:“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二是前者重视“三纲五常”的等级身份,后者重视自由平等:“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自由既异,于是群异丛然以生。粗举一二言之:则如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或许我们可以挑出某位古人的一两句话来反驳严复的这些比较、结论,但不可否认严复的研究一直得到学界主流的认同。

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指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崇尚纲常名教,与现代重视保障人权相异:“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举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社会之所向往,国家之所祈求,拥护个人之自由权利与幸福而已。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中指出,中国古代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倾向保守,与近代商品经济带来的倾向向外拓展有所不同:“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李大钊认为,东方文明有长处有短处:“平情论之,东西文明,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就东洋文明而论,其所短约有数端:(一)厌世的人生观,不适于宇宙进化之理法;(二)惰性太重;(三)不尊重个性之权威与势力;(四)阶级的精神,视个人仅为一较大单位中不完全之部分,部分之生存价值全为单位所吞没;(五)对于妇人之轻侮;(六)同情心之缺乏;(七)神权之偏重;(八)专制主义之盛行。”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抨击了纲常名教“吃人”的一面:“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近代的革命志士为了反帝反封,对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作了许多批判,那是历史的必然,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他们的论述有所继承,并进一步批判了中国古代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枷锁对人民的束缚。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也提醒我们既要反对全盘西化,也要注意防止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除了上述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的时代差异之外,我们今天更要重视对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类型差异的研究。也就是说,在当今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中,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类型非常明显、突出,是我们的文化基因,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研究。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以伦理为本位,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皆以宗教为支撑。这是类型差异之一。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崇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而其他法系或因一神教信仰易生宗教纠纷,或不善于调解而造成讼累。这是类型差异之二。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崇尚天下和平、大道为公,因此容易构造人类发展共同体,而与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是类型差异之三。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与其他类型法律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我们过去的研究是不够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唯一硕果仅存者,是世所罕见的历史发展不绝若线的国家,也是长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保持过领先地位的国家,我们有义务研究我们的文化类型,发展推进我们的文化类型。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以上)

THE END
1.国家的毕业证:宪法是传统与现代的根本区别法治法律宪制一谈到法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民众守法”;稍高一点的,能想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不受限制的权力,从来都是文明的最大障碍。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与其让公民中的一员来统治,不如让法律来统治;即便是法律的捍卫者,也必须遵守法律。 因此,法治的第一要义,是人人守法,国王也不例外。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VAFG105566FH1.html
2.中国法律与外国法律有什么区别?美国法律与中国法律的区别 法律分析:区别:(1)美国是有两套法律并行的,联邦法和州法.每个州有不同的法律,有的州的法律规定甚至是冲突的.而我国只有一套法律,就是人大制定的法律.(2)美国法律条款很细,但是每个州可能法律都不全一样,有期徒刑不 查看全文 侯娅楠律师 执业12年 资质认证 2022-04-15 中国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316661205234592124.html
3.指出中国古代法律与古罗马法律的显著不同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1)法律性质不同,中国古代法律包括奴隶制及封建制两种性质,古罗马法律只有奴隶制的性质.(2)法律结构不同.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而古罗马法律则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3)法律内容不同.古罗马法律有最早的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f30f6bff162c5293e5715bed8fe7031.html
4.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作为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之重要源头,各家的法律思想有许多不同之处,诸如"德治"、"人治"与"法治"对立,"人治"、"法治"与"无为而治"对立,等等。但各家法律思想也有不少共同之处:(1)他们都是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为治理好国家寻觅出路,提出治国方略。(2)各家所立足的社会文化背景均为农业自然经济,宗法制度影响巨大,都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28.html
5.好书推荐《原理及其意义:探索中国法律文化之道》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法既不完全同于西方,又不违背人类法律对秩序与正义追求的内在使命和基本价值,并且对今天因简单西化所导致的形式上平等而实质上不等的正义观亦有矫正作用。所以,深入探讨和展示中国传统法中仁与义的对立统一这个“法”的内涵,即是对中国法史中的法理进行深度研究的体现。http://www.legaldaily.com.cn/newzt/content/2024-04/23/content_8987469.html
6.理论网通常认为一般法律监督产生于苏联,它与列宁强调法制的统一性有关:“检察长的责任是使任何地方政权机关的任何一项决定都不同法律相抵触。”[2]“保留检察机关从地方政权机关的一切决定或决议是否合乎法制的观点对它们提出异议的权利和义务”[3],并要“注意使整个共和国对法制有真正一致的理解”[4]。可见一般法律监督源https://www.cntheory.com/zydxgjxzxybk/zgzydxgjxzxyxb/zdwztj/202110/t20211009_3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