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文最新法律文书大全

第一条为了发展矿业,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前和长远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

采矿权不得买卖、出租,不得用作抵押。

第四条国营矿山企业是开采矿产资源的主体。国家保障国营矿山企业的巩固和发展。

国家鼓励、指导和帮助乡镇集体矿山企业的发展。

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人依法采矿。

第五条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第六条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方针。

第七条国家鼓励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在勘查、开发、保护矿产资源和进行科学枝术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九条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协助同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矿产资源勘查的登记和开采的审批

第十一条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审批机构负责审查批准供矿山建设设计使用的勘探报告,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批复报送单位。勘探报告未经批准,不得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第十二条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和各类矿产储量的统计资料,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按照国务院规定汇交或者填报。

第十三条开办国营矿山企业,分别由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第十四条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的审查批准、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办法,个体采矿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第十六条国家规划矿区的范围、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的范围、矿山企业矿区的范围依法划定后,由划定矿区范围的主管机关通知有关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公告。

矿山企业变更矿区范围,必须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请原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机关重新核发采矿许可证。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进入他人已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采矿。

第十九条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时,发现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罕见地质现象以及文化古迹,应当加以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三章矿产资源的勘查

第二十条区域地质调查按照国家统一规划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的报告和图件按照国家规定验收,提供有关部门使用。

第二十一条矿产资源普查在完成主要矿种普查任务的同时,应当对工作区内包括共生或者伴生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工业远景作出初步综合评价。

第二十二条矿床勘探必须对矿区内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其储量。未作综合评价的勘探报告不予批准。但是,国务院计划部门另有规定的矿床勘探项目除外。

第二十三条普查、勘探易损坏的特种非金属矿产、流体矿产、易燃易爆易溶矿产和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矿产,必须采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普查、勘探方法,并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和安全措施。

第二十四条矿产资源勘查的原始地质编录和图件,岩矿心、测试样品和其他实物标本资料,各种勘查标志,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护和保存。

第二十五条矿床勘探报告及其他有价值的勘查资料,按照国务院规定实行有偿使用。

第四章矿产资源的开采

第二十六条开办矿山企业,由审批机关对其矿区范围、矿山设计或者开采方案、生产技术条件、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等,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方予批准。

第二十七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矿山企业的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应当达到设计要求。

第二十八条在开采主要矿产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应当统一规划,综合开采,综合利用,防止浪费;对暂时不能综合开采或者必须同时采出而暂时还不能综合利用的矿产以及含有有用组分的尾矿,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失破坏。

第二十九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第三十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

开采矿产资源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第三十二条国务院规定由指定的单位统一收购的矿产品,任何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购;开采者不得向非指定单位销售。

第三十三条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采矿产资源,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第五章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

第三十四条国家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开采国家指定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允许个人采挖零星分散资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以及生活自用采挖少量矿产。

国家指导、帮助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地质工作单位和国营矿山企业应当按照积极支持、有偿互惠的原则向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提供地质资料和技术服务。

第三十五条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开办的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已有的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应当关闭或者到指定的其他地点开采,由矿山建设单位给予合理的补偿,并妥善安置群众生活;也可以按照该矿山企业的统筹安排,实行联合经营。

第三十六条在国营矿山企业的统筹安排下,经国营矿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可以开采该国营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的边缘零星矿产,但是必须按照规定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应当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禁止乱挖滥采,破坏矿产资源。

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必须测绘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导、帮助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安全生产。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盗窃、抢夺矿山企业和勘查单位的矿产品和其他财物的,破坏采矿、勘查设施的,扰乱矿区和勘查作业区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的,分别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显著轻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买卖、出租或者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

买卖、出租采矿权或者将采矿权用作抵押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收购和销售国家统一收购的矿产品,没收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的破坏,责令赔偿损失,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决定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七条矿山企业之间的矿区范围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依法核定的矿区范围处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区范围的争议,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本法实施细则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十九条本法自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第五十条本法施行以前,未办理批准手续、未划定矿区范围、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申请补办手续。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jQ1NDQyNA==&mid=2247501726&idx=1&sn=a19b092686c690be09eda802378127a6&chksm=ea486a69dd3fe37f84afe2842c5243bda6087567217cb65561f37a9daf5726a2d819dc59e0ae&scene=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全文内容法律条文本文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全文内容,法律效力位阶:宪法;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效性:有效;施行日期:1988-04-12;公布日期:1988-04-12https://m.fadada.com/notice/detail-3801.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读政策解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3月5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时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修改,是http://tyjrswj.nanning.gov.cn/jdhy/zcjd/t5748453.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次修改内容(10页)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次修改内容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改着重强调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1.增加了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规定 本次宪法修改将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纳入宪法中,强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417/8022041053005057.s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新版全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新版【全文】 ,大家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相信一定会帮到你们的。当然,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21年修正版建议您咨询相关律师,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法律意见。律师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法律依据! https://www.fljg.com/jiedu/665950.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选填 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1993年《宪法修正案》、1999年《宪法修正案》、2004年《宪法修正案》)10.依据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 B )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 关于“设定”的法律涵义问题——《中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43497676_657107843.shtml
7.中国人民宪法内容有哪些中国宪法构成诈骗罪的有关条例内容 咨询 宪法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音频 5K+人阅读 构成中国宪法死刑的罪名有什么 常识 373人阅读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常识 210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常识 2W+人阅读 在我们中国的宪法里,有没有侵犯人权,属于违法的。在中国。有哪些行为属于侵犯https://m.66law.cn/v/wenda/271640.aspx
8.宪法学1999年宪法修正案共6条,其内容包括:(1)将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写进了宪法。(2)在宪法第5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在宪法第6条,增加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4878703.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https://www.5law.cn/b/a/falvzhuanti2/grsqwt/2014/0312/96341.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新版本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新版本全文如下。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https://www.0797cx.com/zc?article_id=111732&pagenum=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https://www.12371.cn/special/xfxza/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内容在我国《宪法》的性质包括: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 查看全文 李俐律师 执业3年 资质认证 2023-0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628768441168412412.html
13.中国法院网11月30日,在全国法院综合调研工作培训班即将结束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调研座谈会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与来自高级、中级、基层法院研究室的代表座谈交流,共同研究立足形势任务、充分发挥“智囊”作用,积极服务司法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https://www.chinacourt.org/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75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国务院 第三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4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