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手抄报内容资料12.4宪法日手抄报内容

设定宪法日并非我国独创,世界上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波兰、俄罗斯等国都设有宪法日.作为一种法定国家节日,宪法日的设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二、为何要设立国家宪法日

通过国家设立节日的方式来纪念、庆祝、宣传宪法,有助于社会各界深化对宪法内容和含义的直观认识.其目的是增强宪法观念,传播宪法精神,提高公民法律信仰和守法意识.

三、为何国家宪法日确定为每年的12月4日

我国之所以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作为国家宪法日,是因为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公布实施的.

四、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五、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何时制定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六、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何时制定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词来概括。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如建国以来,绍兴县第一起绑票案作案者陈铁江(当时17岁),因经常逃学,与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染上赌博和玩游戏机,为弄钱以绑票索要钱物2万余元,并将9岁男孩杀死,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从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迅速蔓延开来,重复发生。团伙犯罪愈演愈烈,像绍兴前几年也有结帮搞派团伙作案的,如“东街帮”、“城南帮”等。

(二)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①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②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等。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③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④犯罪的类型复杂,他们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从客观方面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社会上各种不良或腐朽风气的影响等,都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好地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广泛开展以“二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法制宣传教育是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和手段,也是贯穿始终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开展了以“二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发挥组织优

势,在学校、在社区、在农村广泛开展“两法一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氛围;二是充分争取社会支持,依靠宣传、司法、教育、新闻等各职能部门,设计有效活动载体、用事实来说话、用活动来宣传、实现全方位宣传教育效果;三是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

THE END
1.12.4国家宪法日我国宪法总纲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在宪法和国家制度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发挥核心作用。[详细] 王一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http://www.npc.gov.cn/npc/c1773/c2518/gjxfr/
2.宪法宣传周尊宪崇法!五分钟带你全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 传播法律知识 建设法治社会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12月1日至12月7日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 今年“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现在,我们再一起看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吧!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R2RNAC0534EOEL.html
3.中国法院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 视频 更多.. 宁夏法院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 北京海淀法院开展中小学“宪法在身边”主题教育活动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subjectdetail/id/MzAwNMgxgAMA.shtml
4.第八个宪法日!从出生到年老,与我们不可分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今天(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本周(11月29日至12月5日)是第四个“宪法宣传周”今年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通过实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1-12/04/content_24789796.htm
5.“12.4”国家宪法日你了解多少?五、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何时制定?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六、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何时制定?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经过了19https://news.nwafu.edu.cn/xnxw/60289.htm
6.国家宪法日专题中国人大新闻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0月27日,关于设http://npc.people.com.cn/GB/28320/391019/index.html
7.导读∣国家宪法日宪法知识知多少?主题图书学起来南方+现行宪法是什么时间颁布施行的?作过哪几次修正? 设立宪法日的法治意义是什么? 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什么是公民?公民与人民有什么区别? …… 更多宪法知识,一起翻开这些图书,学起来!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07/c837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