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题库

2024年10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题库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题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10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题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理想不同于幻想和空想,具有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是经过长期努力可以实现的。这是因为()

A.理想总是指向未来的,是人们随心所欲的想象

B.理想总是不完满、有缺陷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承认和接受

C.理想本身包含着现实因素,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D.理想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体现着一种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理想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但是,它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现象,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A.时代性和阶级性B.思想性和实践性C.虚幻性和易变性D.多样性和共同性

3.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不仅应该有美好的个人理想,而且要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社会理想。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A.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B.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附有人格魅力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希望自己在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4.美好的理想若是停留在头脑中和口头上,那它只能是一种不结果实的花朵。看一个人是否真有理想,主要看他()

A.主观上是否有美好的愿望和想象

B.是否承认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C.是否在实际行动上为追求理想而奋斗

D.是否承认理想实现过程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5.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A.民族主义B.爱国主义C.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

6.中华民族据哟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优良传统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恢复传统文化B.实现共产主义C.建设强大国防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要成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必须()

A.全面了解世界喝过的历史和现实

B.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

C.全盘西化,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D.牡蛎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爱国义务

9.明确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人生观中的()

A.人生境界B.人生价值C.人生目的D.人生态度

10.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对于顺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

A.麻痹大意,得意忘形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C.骄傲自满,停滞懈怠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

11.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又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

A.消极地依赖自然B.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

C.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D.不断扩大干涉自然的范围和程度

12.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

A.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B.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D.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13.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称为道德的()

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教育功能D.沟通功能

14.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共同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B.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为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A.助人为乐的要求B.爱护公物的要求C.保护环境的要求D.文明礼貌的要求

16.喜欢自己的工作,心情愉悦,乐观向上;用一种恭敬的态度对待工作,不偷懒,不怠工;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这些都是职业道德中()

A.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D.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17.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A.专一排他性B.平等互爱性C.生物本能性D.强烈持久性

18.下列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

B.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最根本的治国方略

C.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

D.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就是要将道德要求变成全体公民的法律义务

19.一般来说,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纪律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当其他规范和法律规范产生冲突的时候,最终应当()

A.坚持法律标准,依法办事B.坚持道德规范,以德治理

C.依照纪律准则,严格要求D.尊重风俗习惯,入乡随俗

20.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属于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追求的.是()

A.党的领导B.服务大局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

21.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中,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数量B.历史传统C.地理环境D.物质生活条件

22.合同法规定,具有同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时,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样的法律规定集中体现了法的()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制裁作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4.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是()

A.法律汇编B.法律清理C.法律编篡D.法律解释

25.行政执法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执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政执法适用范围非常狭窄

B.被动性是行政执法的唯一特征

C.被动性是行政执法的唯一特征

26.我国法律制裁主要有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下列属于民事制裁的是()

A.赔偿损失B.劳动教养C.有期徒刑D.没收财产

27.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的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

28.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工作的是()

A.国家检查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审判机关D.国家权力机关

29.保障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好、的制度是()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0.仲裁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下列民事纠纷中,可适用我国《仲裁法》进行仲裁是()

A.买卖合同纠纷B.子女收养纠纷C.财产继承纠纷D.家庭抚养纠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是引航的灯塔,信念是推进的风帆。这说明。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

A.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机制,能够为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

B.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力量源泉,能够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

C.理想信念是人生的主观臆想,能够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

D.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能够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

3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

A.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集中体现

B.是全体共产党人追求的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C.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

D.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团结一致,客服困难,争取更大胜利的精神武器

3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些要求的有()

A.大公无私,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先私后公,损人利己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34.“荣”和“辱”是两个相对立的道德基本范畴。“荣”,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主义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奖和赞许。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属于“荣”的有()

A.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C.团结互助D.辛勤劳动

35.任何人的个人品德都不是天生的,不是什么人的自然本性。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

A.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B.需要国家强制力量的保障

C.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D.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3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修身养性的方法中,对今天进行道德修养任然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的有()

A.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B.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三是()。

3、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和()。

4、我国的《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二是(),三是()

5、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和()。

6、民事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实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两类:一般诉讼实效期间为()年;短期诉讼时效为()年。

7、我国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有《..........》、《...........》、《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

8、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二是()。

9、《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

10、《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吊销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二、名词解释(12分)

1、社会公德

2、行政复议

3、民事主体

4、故意犯罪形态

三、简答题(每小体6分,共30分)

1、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处理人事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四、论述题(22分)

试论大学生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五、案例分析(16分)

“道德”银行

20XX5年11月5日,位于杭州钱塘江畔的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启动仪式,宣布道德银行正式成立并运行。全院所有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都被吸纳为储户,其他学生也可以自愿申请开户。深蓝色封面的“道德银行储蓄卡”样式与常见的银行储蓄卡相似,有户名、账号及存入、支出、结余等栏目,不过“币种”一栏却写着“道德币”三个字。

按照“道德银行”的评估细则,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其他各类好人好事都可获得相应的“道德币”。比如义务献血一次,登记在“储蓄卡”上就是2万元“道德币”。

除了负责存款的存储部外,银行还设立了支取部。如果出现各种违纪行为,就必须处以2DD10万元不等的扣款。此外,当“储户”自身有需求时,也可凭卡向“银行”支取,比如“储户”可根据其做好人好事所积攒下来的“道德币”向“银行”申请相应的帮助或享受相应待遇。

这些优先帮助和待遇包括:享受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优先考虑待遇;可申请获赠各类知识竞赛、学术讲座门票及获赠一季度的学科类报纸、杂志等。学期末,道德银行还将对“存款高额者”进行“十佳道德富翁”排名,并予以表彰和宣传。学生在道德银行中的储蓄等级还将被列为团内评优、学校评定奖学金的参考。

目前,学院已有3350多名大学生成为道德银行的储户,其中179位储户已获得第一笔“道德币”。

1、用好人好事换取道德币,这是否是对道德的亵渎和公开挑战“道德银行”鼓励人们把所做的好事记下来,这与传统道德中“做好事不留名”冲突吗

2、你怎么看“道德银行”这种异化现象吗

3、你认为传统的道德评价体系完善吗对道德和善行作出物质上的反馈是否应该

4、将道德银行扩展到全社会范围,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有利于互助型社会的建立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小题列来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河题的》看法总观点。其中,人生目的回答的问题是

A.人为什么活着

B.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C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D.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相处

2.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要解决好的核心间题是

A.先开发后保护

B.先污染后治理

C.人与自然相互隔离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信念深藏于人的内心,从不向外表露

B,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C,信念形成于人生实践中,可以轻易改变

D,信念是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具有完美性

4.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

B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D.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

5.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步调。现阶段,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共同理想是

A.脱贫致富奔小康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

6.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但“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A.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

B.实现共产主义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C.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没有现实意义

D.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

7.人们在确立理想、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总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正确的态度是

A.在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B.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

C.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

D.满足于现实,不再对理想抱有信心和热情

8.从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诸子百家到唐宋诗词,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正是这些智慧和创造,使祖国的.山河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内涵,使祖国成为了一个富有实际内容和生命力的有机体。这集中表明,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A.学习中国历史,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

C.坚持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D.对于祖国的未来发展,抱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9.不同的时代条件对爱国主义提出不同的时代要求,在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必须做到的是

A.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B.全面认同和恢复中华传统文化

C.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

D.“重新评价”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

10.时代精神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体现着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

B.团结统一

C.艰苦创业

D.自强不息

11.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贯彻落实的

A.现代国家安全观

B.总体国家安全观

C.传统国家安全观

D.全面国家安全观

1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开拓进取的内在精神动力。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A.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B.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

C.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道德领域的种种道德现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D.为人民服务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私密性

C.交往对象的单一性

15.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从事何种职业、处在何种地位,都必须遵守的最一般、最起码的行为规范是

A.网络道德

B.社会公德

C.家庭美德

D.职业道德

16,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A.助人为乐

B.夫妻和睦

C.爱护公物

D.爱岗敬业

17.我国古代有很多道德修养的好方法,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A.学思明理

B.积善成德

C.慎独自律

D.省查克治

18.法治思维的培养,既要有知识储备,又要有价值认同,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战积普成德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培养法治思维的首要前提是

A.学法

B.尊法

C.守法

D.用法

19.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法的作用一般可以

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在法的社会作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指引作用

B.强制作用

C.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

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20.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要素构成。人们的智力成果,如科学发现、技术成果、学术著作、文艺作品等,可以成为

A法律关系的主体

B.法律关系的客体

C.法律关系的内容

D.法律关系的载体

21.法律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关于我国法律渊源的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判例法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渊源

B.习惯法不可能成为我国的法律渊源

C.特别行政区法律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

D.我国的法律渊源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

22.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体现出与普通法律不同的特征。关于我国宪法的特征

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司法审判中优先适用

B.宪法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C.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

D.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需要全国人大代表4/5以上人数表决通过

2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多种类别。其中,公民的劳动权、财产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属于公民的

A.平等权

B.人身自由权

C.社会经济权利

D.政治权利和自由

24.我国刑法根据犯罪客体的不同将犯罪分为十大类。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询私舞弊,妨害国家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或者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属于

A.渎职罪

B.贪污贿赂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25.程序法是保障权利和义务实现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包括诉讼程序法和非诉讼程序法。下列法律中,属于非诉讼程序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时代新人必须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简述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含义。

27.简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8.简述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9.简述我国法律监督的类型。

30.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THE END
1.2024年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试题及答案.doc该【2024年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是由【读书之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https://www.taodocs.com/p-1035305686.html
2.2024年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答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国家安全2024年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答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A五年内B十年内C七年内D任何时候2.遭遇诈骗被盗被侵害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3376471.html
3.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专业知识试题时事政治试题与答案【考考公务员网】为你提供2024年各省市事业编考试题库、涵盖公共基础知识、行测等命题人题库、事业单位考试专业知识以及最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等试题及答案。https://www.kkgwy.com/
4.2024年熔化焊接与热切割考试题及熔化焊接与热切割考试总结69、【判断题】某一种晶格上的原子部分被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所取代,称为间隙固溶体。( × ) 70、【判断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对于谎报火警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 ) 71、【判断题】气焊与气割铅、镁、铜等有色金属及其他合金时,环境中的有毒气体、https://blog.csdn.net/aqymnkstkw/article/details/140725709
5.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06日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因此,存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如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适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本题错误。 7、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公安机关在六个月内没有处理的,不再处罚https://www.jutiku.cn/articles/239184_38.html
6.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4年11月30日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本题中,李某非法制造、贩卖匕首至1998年1月停止,即在1997年4月至1998年1月期间,李某非法制造、贩卖匕首的行为处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所以,对其行为的时效应当从1998年1月起算六个月内。1998年8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才发http://m.sdsgwy.com/article/html/6840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