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真题(下)社工潮陇原社工信息网

2024年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真题(下)

二、多项选择题

61.某公司有入职职工60人,尚未成立工会,公司与职工拟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根据《集体合同规定》,关于该公司与职工集体协商,说法正确的是()。

A.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应当有至少有40位职工同意

B.双方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

C.经双方一致统一,公司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可以相兼任

D.职工一方代表,由本方协商选举产生

E.公司一方代表,可由法人委托负责人参加

【职考答案】ABE

【本题解析】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B选项正确),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A选项正确)。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E选项正确)。

62.村民张某夫妇已参加选民登记,但张某因住院无法参加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打算委托妻子代替他投票,根据《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关于张某受委托投票的说明正确的是()。

A.张某可以委托妻子代替他投票

B.如果张某妻子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的候选人,则其不得接受张某的委托投票

C.张某妻子可以接受委托,但接受委托的人数不得超过5人

D.张某应当办理书面委托手续

E.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公布张某邓委托人和张某妻子受委托人的名单

【职考答案】ABDE

【本题解析】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

近亲属代为投票。每一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3人。提名为村民委员会候选人的,不得接受委托。委托投票应当办理书面委托手续。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及时公布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名单。受委托人在选举日凭书面委托凭证和委托人的参选证,领取选票并参加投票。受委托人不得再委托他人。

63.根据《信访工作条例》,下列提出信访事项的形式,正确的有()。

A.信息网络

B.书信

D.走访信访接待部门

E.滞留信访接待场所

【职考答案】ABCD

64.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类型分为()。

A.自然灾害

B.公众舆情事件

C.事故灾难

D.公共卫生事件

E.社会安全事件

【职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第四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65.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以下为无劳动能力的人员是()。

A.小丽,15岁

B.视力残疾二级

C.肢体残疾四级

D.智力残疾三级

E.64周岁

【职考答案】ADE

【本题解析】第五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劳动能力:

(一)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A.老王夫妇

B.欣欣

C.小兵

D.莹莹

E.小丽

【本题解析】第一千零四十五条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67.2023年8月,某劳务派遣公司招用李某并派遣到某传媒公司工作,未为李某办理工伤保险和缴纳工伤保险费,2023年11月,该传媒公司因工作需要安排李某夜间超时加班,李某因过度劳累于次日凌晨在传媒公司卫生间晕倒死亡。传媒公司与李某近亲属魏某达成死亡赔偿协议,支付魏某死亡赔偿金30万元,并约定魏某不得再以李某工伤死亡赔偿或者在派遣工作期间享有权益为由,请求其他任何形式的死亡赔偿。后经劳动部门认定李某为工伤死亡待遇高于赔偿金30万,魏某遂向劳务派遣公司和传媒公司主张李某的工伤死亡待遇,遭到拒绝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关于李某的工伤死亡待遇正确的是()。

A.魏某可以主张李某全部工伤死亡待遇

B.李某工伤死亡待遇由派遣公司承担,传媒公司无需承担

C.李某工伤死亡待遇由传媒公司承担劳务派遣公司无需承担

D.魏某可以继续主张李某全部工伤死亡待遇与死亡赔偿30万的差额

E.李某的工伤死亡待遇由劳务派遣公司和传媒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连带责任

【职考答案】AE

【本题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人单位对于参保和未参保职工的所负责任是一样的,只不过责任承担的方式不同,用人单位如果未承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责任,就要承担受伤职工工伤待遇的全部责任,同时保证参保和未参保职工在发生工伤时,享有工伤待遇的标准一致。

68.小丽怀孕7个月,以下正确的是()。

A.怀孕期间产前检查时长记入工作时长

C.职工生产住院期间的费用由职工自己负责

E.哺乳期1年内不得安排加班

69.小李应戒毒表现良好,制隔离戒毒,回归社区,下列哪些行为是禁毒社会工作者可以做的工作()。

A.对是否复吸进行现场检测,定期检验其戒毒情况

B.调查了解戒毒康复人员行动趋向、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现实表现等情况开展戒毒康复人员心理社会需求评估

C.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关系辅导、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等专业服务

D.协助解决生活困难,提升生计发展能力改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社会融入

E.链接生活、就学、就业、医疗和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等方面的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

【职考答案】B,C,D,E

【本题解析】

70.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下列可以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的是()。

A.异地长期居住

B.异地转诊就医

C.异地安置退休人员

D.常驻异地工作人员

E.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

【职考答案】A,C,D

71.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从事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可以依法享受哪些政策()。

A.税收优惠

B.小额担保贷款

C.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以享受财政贴息

D.免费提供场地

E.社保类补贴

【职考答案】A,B,C

72.妇女权益保障去规定,侵害妇女合法权益,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的,检察机关妇女权益保障去规定,侵害妇女合法权益,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可以发出检察建议确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A.侵害妇女平等就业权益

B.通过大众传播媒企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其他严重侵害妇女权益的情形妇女人格

C.某单位未发放工资给女职工

E.农村妇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时侵害妇女权益

【职考答案】A,B,D,E

73.某基金会福利机构计划2023年2月实施绿化沙石项目。李先生捐款5000元签订了捐赠协议,以后去外地出差。2025年2月,李先生回来查看,发现实施绿化沙石项目还未启动。李先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有权知道这笔捐赠的使用情况

C.有权要求该基金会按照捐赠协议履行

D.要求该基金会全部退回捐赠金额且双倍赔偿

E.向登记的民政部门投诉

【职考答案】A,C

74.夫妻离婚后,支付抚养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B.父母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以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

C.女方私自将孩子的姓该随自己,父亲可拒绝支付抚养费

D.抚养费给到18周岁

E.支付的费用必须是定期,不能一次性给付

【职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子女抚养费的数额。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综合确定。负有给付义务的-方有固定收人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人的50%。对于一方无固定收人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人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产折抵子女抚养费。父母双方可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但经查实,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不予准许,另-方必须给付子女抚养费,以保障子女健康成

75.以下关于立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有立法权

B.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C.国务院的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D.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E.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地方特色制定地方法规

【职考答案】A,B,C,D

76.可以注册成为志愿者的方式()。

A.到志愿者组织处注册

B.国务院信息平台注册

C.到志愿者服务中心报道

D.到居委会报道

E.到社区志愿者活动中心登记

【职考答案】A,B

77.下列关于志愿者权利和义务说法正确的是()。

A.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者开展具有危险性服务前要为志愿者购买意外保险

B.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时要服从管理参加必要的培训

C.志愿者与服务组织可以根据需要签订服务协议

D.志愿者要如实提供自己的姓名、信息

E.志愿者不能和服务组织要报酬,可以向服务对象收服务费

【职考答案】B,C,D

78.国家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扶持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对下列企业、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的有()。

A.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

B.创办的中小企业吸纳失业人员

C.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

D.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

E.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

【职考答案】A,C,D,E

79.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可以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应遵守的规定包括()。

A.必须当场检查

B.应当出示工作证件

C.出示检查证明文件

D.检查人数不得少于2人

E.有至少1名居(村)委会委员陪同

【本题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D选项正确)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BC选项正确)。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A选项错误),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的,人民警察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80.农民工李某辞去城市工作,回到家乡发展特色养殖,未继续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根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关于李某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个人账户储存额停止计息

B.由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C.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

D.符合待遇领取条件时累计计算李某在各地缴费年限

E.符合待遇领取条件时,与城镇职工同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THE END
1.2024年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试题及答案.doc该【2024年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是由【读书之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https://www.taodocs.com/p-1035305686.html
2.2024年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答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国家安全2024年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答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A五年内B十年内C七年内D任何时候2.遭遇诈骗被盗被侵害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3376471.html
3.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专业知识试题时事政治试题与答案【考考公务员网】为你提供2024年各省市事业编考试题库、涵盖公共基础知识、行测等命题人题库、事业单位考试专业知识以及最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等试题及答案。https://www.kkgwy.com/
4.2024年熔化焊接与热切割考试题及熔化焊接与热切割考试总结69、【判断题】某一种晶格上的原子部分被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所取代,称为间隙固溶体。( × ) 70、【判断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对于谎报火警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 ) 71、【判断题】气焊与气割铅、镁、铜等有色金属及其他合金时,环境中的有毒气体、https://blog.csdn.net/aqymnkstkw/article/details/140725709
5.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06日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因此,存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如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适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本题错误。 7、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公安机关在六个月内没有处理的,不再处罚https://www.jutiku.cn/articles/239184_38.html
6.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4年11月30日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本题中,李某非法制造、贩卖匕首至1998年1月停止,即在1997年4月至1998年1月期间,李某非法制造、贩卖匕首的行为处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所以,对其行为的时效应当从1998年1月起算六个月内。1998年8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才发http://m.sdsgwy.com/article/html/6840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