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类行贿行为,从重处罚!刑法修正案(十二),已正式实施受贿刑事责任犯罪最高检

1.记者:刑法修正案(十二)如何体现加大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执法司法中如何准确把握?

此次修改的总体精神和要求是,将党中央从严惩治行贿的政策要求上升为法律规定,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进一步加大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列举了严重行贿情形。具体包括七种情形:多次行贿或者向多人行贿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在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行贿的;为谋取职务、职级晋升、调整行贿的;对监察、行政执法、司法工作人员行贿的;在生态环境、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灾救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明确规定对这七类行贿行为要从重处罚。从重处罚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司法适用中的量刑方面,也体现在监察执法环节查处方面。

二是调整提高单位行贿罪的刑罚。实践中,一些行贿人以单位名义行贿,规避处罚,导致案件处理不平衡,各方面反映对单位行贿惩处力度不足,刑法因此作了相应修改。

三是对其他贿赂犯罪的刑罚作出相应调整。我国刑法根据贿赂犯罪的主体、对象、行为等不同,规定了较多罪名,对行贿罪、单位行贿罪作出调整后,为贯彻从严惩治的精神,相应地调整对单位行贿罪等其他贿赂犯罪的法定刑,做好衔接和平衡。

2.记者:人民法院如何贯彻落实刑法修正案(十二),依法惩治行贿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马岩:刑法修正案(十二)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抓住斩断“围猎”腐蚀、权钱交易利益链条的关键,对于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进一步发挥刑法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审判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依法惩处行贿犯罪。行贿不查,受贿不止。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切实扭转“重受贿、轻行贿”的观念。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保持惩治受贿犯罪高压态势的同时,切实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

二是突出重点、精准有效惩治。对于多次行贿、巨额行贿、向多人行贿、危害一方政治生态的行贿人,依法从严惩处。对于在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行贿,在组织人事、执纪执法司法、生态环保、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灾救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的,依法严惩不贷,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

三是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加大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力度,加大对行贿犯罪分子财产刑适用和执行力度,决不让其从中获利。进一步推动完善对行贿人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合力惩戒行贿犯罪,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制定《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将结合刑法修正案(十二)新规定、新要求,明确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等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统一法律适用,确保刑法修正案(十二)得到全面、正确和有效的实施。

3.记者:以往司法实践中,一些执法办案人员在查办案件中存在“重受贿、轻行贿”的倾向。刑法修正案(十二)施行以后,如何把握立法精神,加强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党的二十大强调“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以往查处贿赂犯罪过程中,由于涉及人数多、查处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出现“重受贿、轻行贿”现象。近年来,检察机关加强与监察机关、审判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办案质量不断提高,落实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决策部署的成效正在彰显。2022年12月,最高检专门印发《关于加强行贿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结合办理行贿犯罪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各级检察机关立足职能从严惩治行贿犯罪、提升办案质效提供规范指引,助力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推动惩治腐败问题标本兼治。

刑法修正案(十二)施行以后,检察机关将结合落实《关于加强行贿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立法精神,加强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更新执法司法理念。深刻领会“受贿行贿一起查”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意义,充分认识行贿人不择手段“围猎”党员干部是当前腐败增量仍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坚决摒弃“重受贿轻行贿”的认识偏差,以“遏源”“断流”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依法精准有力惩治行贿犯罪。

第二,严格落实配合制约法定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受贿案件中行贿行为的审查,依法将行贿犯罪线索及时移送监察机关,同时跟踪处置,确保依法追究落到实处。重点审查行贿案件量刑偏轻或不均衡等问题,综合运用判决同步审查、抗诉、纠正违法、检察建议等方式,依法进行审判监督。

4.记者:公安机关将采取哪些措施贯彻落实刑法修正案(十二),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

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孙萍:刑法修正案(十二)充分体现了对民营企业平等保护的精神,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活动,从制度、机制和实践各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

一是完善配套制度规范。会同最高检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起草《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补充规定》,为刑法修正案(十二)涉及的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等三个罪名的执法司法提供明确依据。

二是强化涉企案件执法监督。会同最高检进一步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加强公安机关执法监督与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的相互衔接,提升监督效能和办案质效。进一步强化案件审核和执法全流程监督,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充分发挥“12389”企业诉求平台作用,严肃处理公安机关违规受立案、插手干预经济纠纷、违规收费处罚等损害企业利益问题。

三是推进羁押必要性评估工作。推动严格适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规定》,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依法规范适用拘留、逮捕等羁押性强制措施,在保障办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四是依法保障企业财产权益。持续整治逐利执法和超职权、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等执法活动的顽瘴痼疾,集中排查纠正不规范冻结等执法问题,探索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加强执法监督。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2024年3月1日施行)欢迎来到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检察院! 今天是: 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手机版 简 | 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本院概况 检察要闻 通知公告 检察业务 检察政务 检察队伍 蒸检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业务>>法规文件 法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2024年3月1日施行) http://www.hengyangzx.jcy.gov.cn/jcyw1/fgwj/202401/t20240105_6154618.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和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http://www.jianghaiqu.net/jhqjcy_99/flgd/202403/t957966.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已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23年12月29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https://www.meipian.cn/4zocd2uv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2024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http://quan.hmting.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15571902
5.收藏备用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和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修正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