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法解读

2、解的各类矛盾纠纷都保持在数百万件。仅2009年就达到767.6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当事人反悔起诉到法院的约占0.7%,其中近90%的诉讼案被法院判决维持原调解协议。2019年上半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多万件。人民调解法在总结几十年来人民调解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整地规定了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和工作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调解程序、调解协议等内容,全面确立了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调解法的颁布,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大

3、而深远的影响。一、人民调解法制定的意义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2019年9月5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2019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出关于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指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10月3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四方坪墨石渡地区矛盾调解组织,对调解工作给予了充分

4、肯定。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自年月日起施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体系:宪法全国人大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部门规章省、省会所在地城市、国务院批准较大市人大及常委会地方性法规省、省会所在地城市、国务院批准较大市人民政府行政规章特点:统一、两级、多层次二、条文的重点分析1、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

5、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与技巧1、法治的方法与技巧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时应当遵照合法性原则,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调解。(1)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调解:(2)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调解:原则上只能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例外对刑事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也可调解遗产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批复(2019年1月)行为人明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236条第2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行为人确实不知道对方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

7、技巧(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与技巧(软硬结合)借条今借到张爱华人民币伍万元(50000.00元)整,借到钱以后,三个月内还清。借款人:王国庆2006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二、条文的重点分析1、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以暴力手段干涉他人恋爱、结婚和离婚自由的

9、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第三十条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人民调解协议书编号:当事人(自然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单位或住址,法人及社会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纠纷简要情况:经调解,自愿达成如下协议: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本协议一式四份,本协议一式份,当事人、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属街道司法所各执一份。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人民调解委员会印)调解员(签名)年月日人民调解协议书“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纠纷当事人依

10、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对纠纷的解决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其中“编号”栏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各人民调解委员会自定的办法填写。“当事人”栏应列明纠纷的全部当事人,并按括号内要求事项详细填写。“纠纷简要情况”栏应记明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协议”栏应载明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栏根据具体情况填写。“调解协议书”必须由纠纷各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主持人签名,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并明确填写日期。第五章调解协议第三十一条经人民调解委

11、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第三十二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十三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

12、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第二条: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十条:具有债权债务内容的调解协议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重点条文分析3、大调解的确立第十八条基层人民法院、

14、缺乏证据,会酿成“有理也会输官司”的结果;如果官司输了,你将要承担诉讼的全部后果,有的官司会造成世代结怨的结局,同时,如果对方没有财产或没有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会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在此,枫桥人民法庭真诚地提醒你慎用诉权。解决纠纷的手段、方式是多样的,通过友好协商、调解或和解即人民调解方式具有简便、快捷、不收费和有利于和平相处,及时化解矛盾的特点,且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所答成的具有债权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对协议双方具有约束力。一方届时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直接就调解协议的履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公证并且赋予强制执行力的调解协议,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5、据此,枫桥人民法庭真诚地劝导你请首先选择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你持本庭出具的纠纷联系跟踪单,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凭该联系跟踪单优先受理和处理。如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成,你仍可持该纠纷劝导手册向本庭起诉,本庭将依法予以快速立案受理。劝导员关于人民调解与公安调解的衔接1、公安机关引导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2、部分轻伤害治安案件可引入人民调解机制。3、在公安派出所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4、对于复杂、疑难社会矛盾纠纷实行公安派出所和人民调解组织联合调解。5、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三、条文的全面解读全文共六章35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三章人民调解员第四章调解程序第五章调解协

16、议第六章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年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年月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二)不违背法律、法规

17、和国家政策;(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第四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第五条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七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第八条村民委员

18、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成员。第九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第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情况进行统计,并且将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人员组成和调整情况及时通报所在地基层人民法

19、院。第十一条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第十二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第三章人民调解员第十三条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第十四条人民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担任。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第十五条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一)

20、偏袒一方当事人的;(二)侮辱当事人的;(三)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四)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第十六条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第四章调解程序第十七条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第十八条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第十九条

21、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也可以由当事人选择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第二十条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第二十一条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第二十二条人民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解民间纠纷,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

22、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第四章调解程序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第二十五条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第二十六条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

THE END
1.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最高人民检察院 12309中国检察网 网络监督举报专区 2024年12月4日 星期三 首页>>2012年>>201207>>十年法治·立法>>人民调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2-07-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全文(2012-07-12) http://www.jcrb.com/xztpd/2012zt/QY/legislation/rmtjf/
2.人民调解法范文(全文)第一篇:人民调解法范文 学习人民调解法 学习《人民调解法》指引 一、人民调解是化解民间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 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具有群众性、自治性、民间性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https://www.99xueshu.com/w/q8odg6fgknrs.html
3.《人民调解法》解读一、人民调解的概念(参见《人民调解法》第2条) 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1)客体:民间纠纷。 (2)方法:双方在意思自治的基础上签订调解协议。 (3)基本属性:群众性、自治性。 https://www.fljg.com/news/627889.html
4.人民调解法意思人民调解法解释【意思解释】人民调解法 - 简介 1944年5月,谢觉哉在写给边区各法庭庭长、各县司法处长的工作指示信中,强调了“人民调解”的意义,并提出了三种“人民调解法”:群众自己调解、政府调解、审判与调解结合。 人民调解法 - 缘起 作为新中国人民司法制度的奠https://www.zuowenku.net/cidian/351802.shtml
5.人民调解法条文最新版人民调解法条文规范淘豆网为你提供人民调解法条文最新版、人民调解法条文规范和人民调解法条文PDF下载的服务,相当于人民调解法条文大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关于人民调解法条文的内容。https://www.taodocs.com/topdoc/428024-0-0-1.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豆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实用版)》内容简介:权威出版——中国法制出版社,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直属的中央级法律图书专业出版机构,法律、行政法规的权威出版机构辅选法规——收录常用法律文件,为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最密切、最直接的条文规定专业解读——对重难点法条进行条文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的精髓实用附求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291286
7.法律公布人民调解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0年8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2010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https://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1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