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物安全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指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构成的危险或潜在风险。广义生物安全不仅针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它涵盖了狭义生物安全的概念并且包括了更广泛的内容。大致分为3个方面:①指人类的健康安全;②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③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
2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2.1生物安全意识和自觉性有待强化,执行安全制度及安全标准不严格
2.2.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成立生物安全管理组织
实验室所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最高管理者,他要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应有的资源(人、财、物等),并根据情况制定实现生物安全目标、持续改进的措施,同时制定激励措施,保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具体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实施工作。由于生物安全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还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实验室主任应为实施生物安全具体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另设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成立生物安全管理机构的目的是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3.2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者往往忽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因此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非常必要的,应制定安全标准和健全生物安全法、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明确规定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目标、基本管理制度和措施实施程序监督管理体制违法责任损害赔偿等条款等。制定和完善各类与生物安全有关的实验室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生物安全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等。
3.3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4加强生物废弃物的管理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2)由于废弃物种类不同、性质各异,为减少交叉与重叠污染以及可能的直接机械伤害,不同废弃物应该分类储存,及时回收处理;(3)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4)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岗位培训。
3.5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5小结
鉴于上述文献复习所分析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建议从成立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生物废弃物的管理、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加强生物材料的检疫工作等几方面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教材概述
美国中学教材ScienceExplorer是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编写的,2000年由培生教育出版集团(PearsonEducation,Inc)出版,2010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中译本《科学探索者》,该教材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与现象出发,注重反映现代科学教育最新理念。美国中学生物学教材(LifeScience)《生命科学》,2008年美国McGrawHill图书公司出版,2011年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中译本。
2美国中小学教材安全教育研究
美国中学生物学教材注重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内容全面、安全教育理念先进、安全教育无处不在、安全教育注重实效。
2.1教材重视实验室安全
美国中学生物学教材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
①每个实验都注重安全教育,都有十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及必要的注意事项;
②安全使用实验材料:如实验强调尽量避免对实验对象的伤害,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实验对象;
③每册书后都有专门的实验室安全守则,包括警示性符号、穿着规定、一般注意事项、急救、动植物安全、实验结束规定等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必须事先征得老师同意,才能进行实验。
2.2《科学探索者》教材高度重视实验安全教育
该教材共有87个实验,分为试一试、技能实验室、生活实验室等。
①“试一试”即着眼于基本概念的巩固与强化,共43个实验,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名称、实验过程、得出结论等;实验内容涉及中学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巩固与强化;都有安全图示,注重实验室安全。
②“技能实验室”即探索技能的强化,实验共24个实验,都是由问题来引入实验,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③“生活实验室”即科学知识的应用,共20个实验,实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开展实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④教材每一分册后都有以附录形式呈现实验室安全守册,要求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必须事先征得老师的同意,才能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要将工作台整理干净,所有仪器放回指定位置;按老师要求处理实验材料;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要洗手;所有电器用完后都要关掉。
附录:美国教材实验室安全守则:警示符号包括废弃物处理、身体安全、动物安全等共18个;实验室安全守则共50项:包括穿着规定5项、一般注意事项共11项、急救共5项、加热及用火安全共8项、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共8项、玻璃器皿的使用安全共6项、锐器的使用共2项、动植物安全共6项、实验结束后规定共4项。
2.3《生命科学》教材高度重视实验安全教育
教材共有199个实验,其中“导航实验”位于每章学习预备活动中,对本章学习内容具有指导作用,共27个;“迷你实验”位于每节课中,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对本节课重要概念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共52个;“实验室实验”位于每章学结之后,对本章学习内容具有综合作用,共54个;“家庭实验室”——来自厨房、装饰品的抽屉或院子的实验,位于每册书之后,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利用日常材料进行实验研究;共27个。
①每个实验都注重安全教育(包括家庭实验、导航实验、实验室实验、迷你实验),几乎每个实验都有十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实验过程中安全图标)及必要的注意事项(包括实验过程中文字说明),在实验结束后强调对实验材料的安全处理。
②从每章的导航实验、实验室实验到每节课的迷你实验;从课堂实验、实验室实验到课外的家庭实验室;无不强调安全教育。如有的实验明确指出需要获得教师的批准才能进行实验等;家庭实验室“所有实验均需在成人指导下完成”。
③安全使用实验材料:如实验强调尽量避免对实验对象的伤害,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实验对象:如“将水螅放回培养皿”等无不体现出生命伦理;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如解剖器具、玻璃器皿、酒精灯等)和实验药品(酒精、酸、碱等)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教师要注意实验废弃物的妥善处理。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
3启示
参考文献:
[1]AltonBiggs,etal.LifeScience[M].NewYork:TheMcGraw—HillCompanies,Inc.2004.
【关键词】
医学检验;学生;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研究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生物因素上起到重要作用,其主要职能是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措施,以防止生物危害。为防范医学实验室内可能出现的生物危害,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对可能出现的生物危害的警惕性;二是要加强实验教师的生物学安全意识,这是首要任务[1]。本文主要是以医学检验室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对策为主旨,意在探讨实验过程中该如何践行实验室安全规范,以期提高学生实践教学中对防护措施的重视。
1医学检验试验室现状
要减低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必须要注重以下两点,一是学生在做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标本,特别是那些呈阳性和带菌的病种;二是在临床免疫实验室中能接触到的标本血清,特别是呈阳性的,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因此,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2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对策
21加强对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
带教老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经常对学生进行防护知识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检验专业学生只有穿好工作服、鞋子或者是隔离服后,才能进入实验室或是隔离室;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则不准携带入内,在实验室里更不允许进食、饮水和吸烟;实验物品要放置于指定器皿内,不准随意抛掷;对于细菌培养鉴定使用的培养基及免疫阳性标本都要严格按生物安全进行操作,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方可处理。
22建立健全实验室的规则制度
23加强实验室清洁与消毒管理
教学实验室“安全态”意指实验室内物件与环境对于实验室内活动者没有生物危害的风险。具体而言,实验室内不存在活动者可接触到的生物危害性标本(包括一切信息不明的血液或其他体液)和生物危害性的废弃物,实验室操作台面、设备器具表面以及活动者可能触及到的其他物体表面无残留的生物危害物,实验室内空气与户外空气流通。显然,教学实验室“安全态”并非是实验室传统意义上的“整齐洁净态”。“整齐洁净态”并不一定达到教学实验室“安全态”。
2实现教学实验室“安全态”的必要性
3实现教学实验室“安全态”的基本策略
3.1将教学实验室“安全态”作为实验室常规化状态
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实验室如同临床实验室要按BSL-2进行管理。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实验室设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都应该满足符合BSL-2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根据教学实验室使用功能的多样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将教学实验室“安全态”作为实验室常规化状态。处于教学实验室“安全态”的实验室入口处门上可设置相应提示标志。学校管理者应将实验室管理者是否维持教学实验室“安全态”作为目标管理内容之一。
3.2评估教学实验室教学活动的风险
任课教师与实验室管理者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对教学实验室开展的教学项目逐一进行生物危害风险评估,主要依据实验用生物标本以及所用试剂的风险性,将教学实验室所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分为生物危害风险性实验与生物危害安全性实验两大类,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性教学活动。
1.1临床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标本潜在危险性:
临床检验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直接接触各种标本,包括人体的血液、体液、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一方面,为了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很多实验阳性标本来自临床患者;另一方面,考虑到临床病理标本的危险性,也为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采血的机会,所以在临床检验实验室部分血液标本是学生间相互采集而来的,可能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学生提供的标本应该是安全的,但近年对新生体检中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占10.08%,而且还有一些季节性流行疾病(如痢疾、腮腺炎等),因此学生提供的标本也不可能绝对安全,无论是临床标本还是学生的标本均有已知和潜在危险。
1.2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生物安全:
目前,由于开展生物安全教学未能到位,部分学生对于生物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没有意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们通过对我校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年制)2012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4.5%的学生知道医院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分为4级,但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来判断所在实验室应达到几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时,仅有10.2%的学生回答正确;清楚标准预防概念的学生不足1%;66.7%的学生在实验室经历过标本外溢、玻璃器皿破损、试剂接触皮肤、皮肤刺破或划破等意外事故;有70.5%的学生携带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如课本、书包等)进入实验室,25.6%的学生在实验室不束长发,39.8%发会在实验中使用手机,甚至有7.8%的人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令人担忧。
1.3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不完善:
目前,学校实验室尚缺乏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及监督措施,已制定的生物安全管理办法中多数条款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具体分工,未能责任到人,监管不力。实验室内预防感染的制度不健全,如对血液等病理标本的外溢、离心时离心管的破裂等缺乏具体的处理措施。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也不符合有关规定,如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淆不清,使得实验室的医疗废弃物无法得到合理科学的处理,学生随意处理临床实验样本和有害废物,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和危害。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简陋,生物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等)和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等)配备不足,尤其是未能配备洗眼器等紧急冲淋设备。
2探索临床检验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2.1提高教师队伍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俗话说:“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具有生物安全防范意识,首先应提高教师队伍的生物安全意识。对专业教师和实验员,定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认知水平,才能保证教师在授课和示教的过程中,结合课程的特点,向学生灌输生物安全知识,规范学生的操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2.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注意学生细节,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按检验流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如白大褂、口罩、手套等),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如课本、书包等)等应放在清洁区,禁止在实验室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吃零食、玩手机等);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接触任何标本要戴手套,使用后的实验室用品应放回原位并摆放整齐,保护实验室台面、地面及物品表面不被实验标本污染;离开实验室要求所有学生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消毒,禁止学生穿着白大褂去教室、操场、食堂等场所。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无菌操作观念。
2.3建立生物安全意外事故的处理: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外事故,如:采血时不慎皮肤刺伤、临床阳性标本泄漏等。因此,应针对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可能发生生物安全危害的环节,制定生物安全手册和建立实验室事故处理制度,并且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以上实验室事故,应及时上报带教老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2.4规范处理实验后的废弃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实验对象污染。
关键字: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
生物安全不仅是实验室工作的需要,也是防止医院感染、人畜共患病,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需要,更是防止外来生物危险因子侵入和反生物恐怖的需要。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还涉及公共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影响因素
.....气溶胶产生包括离心、旋转、匀浆、接种等环节。
....2潜在伤害注射器等锐器、酒精灯、玻璃器皿等引发的伤害。
....3标本的浓缩来自临床、现场、培养、浓缩等环节。
....4毒株和细胞野毒、减毒、疫苗株、毒素产生等。
....5标准操作程序(SOP)
..2实验室职业暴露感染的途径
..3实验室学生生物安全潜在风险影响因素
目前,临床实验室安全防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实验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认识是能否搞好安全防护工作的基础。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物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临床实验室实验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对实验室安全防护有深刻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制定切实符合临床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安全防护措施[3]。
2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2..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
3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与改进
[.]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内外法规和标准汇编[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2]张晓曦,曾照丽,等.如何做好基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9):1116.
[3]杨凤华.基层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7(1):137-138.
[4]罗成旺,卢金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展与对策[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6,27(.2):1093-1094.
[5]刘行可,牛建军.疾控机构建立适应多种资质认证认可管理体系方法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6):483-484.
[6]WHO.LaboratoryBiosafetyManual,3rdrevisededition,2004.
[7]Canda.TheLaboratoryBiosafetyGuidelines,3rdEdition,2004.
[8]USA.BiosafetyinMicrobiologicalandBiomedicalLaboratories,CDC/NIHpublication,.999.
[9]祁国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0]ISO/IEC.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S].[..]CNAL/AC05:2003.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S].
2、加强危险药品以及实验生物制品的安全管理
3、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实践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师监护学生安全并把安全教育理念传授给学生的培养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公共设施上配备必要的实验室安全设备如特殊的灭火器、废液回收桶、人体和眼睛喷淋设施等,还要告知学生安全通道和电源保护开关的位置等。其他还必备了超净工作台、手套、口罩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设施保障。为应对一些课程实验中的安全要求,我们还在校园的角落建立人工气候室和高安全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实验动物安全方面,则由固定培训学生到专门的动物实验室进行饲养、管理和消毒,直到实验结束后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野外实习和实验是生物学专业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和天目山国家级风景保护区联合建立了生物学实习基地,在实习前技术人员也会对参与的师生进行野外安全教育以及准备一些野外急救药品和安全设备,防止昆虫、毒蛇和蚂蟥等有害生物。研究生的实验安全问题往往根据研究方向和使用实验室的配置,进行入学阶段的普及教育和后期专业化安全教育,在掌握了解基本的水电安全和生物安全外,我们还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从更高层面提高学生的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
4、加强组织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
鉴于生物学专业实践教学复杂的过程,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实验室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同时负责安全检查并监督实践教学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处理安全隐患,制定实验室规范化制度、培训学生和对外交流等。实验室的安全和运行落实到人,实验室门口悬挂安全负责人名单和联系方式。每学期结束对实验室的管理进行总结,统计试剂使用情况和结余,及时回收处理危险品,检查水电和仪器的损耗折旧情况等。此外,我们还开展年终学习和总结,及时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新问题新技术和生物安全动态,使得在安全管理水平上不断提高[3]。
5、存在不足和改进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验所科研实验办公建筑共享空间行业特色工艺系统
项目概况
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迁址项目位于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首期用地中的生物医药片区,用地周边已形成浓厚的生物技术产业氛围,已建成的生物技术类产业园有达安基因,扬子江药业,香雪制药等。项目规划用地北临神舟路,东靠崖鹰石路,周边景观资源丰富,北临翠绿的荔枝山,东畔乌涌绿道,南望秀丽的珠山。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0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地上11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71.4米。
总平面设计
本项目由于用地紧张,为建筑单体建设。建筑形态规划为一个面向北侧主干道的U字形,由主楼和东西裙楼组成,建筑采用基本对称的布局。东西裙楼和主楼之间形成一个空间较宽裕的前广场,并通过一个下沉花园和空中连廊构成立体联系,组成一个整体。
场地规划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分别与北面和东面的市政道路连通,用地内建筑四周沿用地红线均设有6米宽的内部交通和消防环路,满足内部交通顺畅和消防扑救的要求。
功能分区与流线
本项目功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对应建筑形态的三个体量:
主楼主要是理化类检验检测用房,包括5-11层的十二个检验科室,主楼第4层架空作为集中新风空调机房设备层;西裙楼主要是生物类检验检测用房,包括无菌/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动物饲养用房,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微生物和药理毒理这两个科室就布置在相对应楼层的主楼部分;东裙楼主要是业务办公类用房,包括业务受理、行政办公、多功能报告厅、图书资料和综合档案等功能。
以上功能分区和流线设计都是基于“相对集中,分区管理,联系便捷”的原则,同时也考虑不同功能对层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东裙楼各楼层功能和层高进行合理优化,高效组织,使得东西裙楼虽层数不同但建筑高度一致,形成整个建筑体量东西均衡的态势。
共享空间
主楼建筑空间设计遵循科学实验准则,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实验办公中人的行为模式,在满足科研人员正常实验检测工作的前提下,提供尽可能多的正式(学术会议室)和非正式(茶休区)交流空间。由于总建设面积有限而检验科室数量又较多,不可能每个科室或每个楼层都单独配备这种交流空间,因此需要以一种共享的方式来实现,以此来鼓励各科室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专业或非专业问题。
方案设计中充分利用主楼实验室5.1米层高的有利条件,对学术会议室和茶休交流区的层高进行重新分配,并与主楼楼层错开。然后将一个学术会议室和一个茶休交流区作为一个共享空间单元,设置不同形式楼梯的交替转换,各自为邻近的上下两个楼层(三或四个科室)服务,让主楼每个楼层对邻近共享单元里的两个空间元素都能做到“可见且易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共享,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约建设面积。
立体绿化景观
本项目主立面正对北侧神舟路,为了能给周边环境营造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在用地相对紧张的前提下,规划方案的北侧建筑轮廓仍退让规划神舟路一侧的用地红线27米,形成一个空间较宽裕的绿化景观广场,大大削弱高层建筑体量对神舟路的压迫感,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节点。
结合广州市的气候特点,在主楼与东西裙楼之间设计一个下沉花园,可以将自然光线和通风引入地下一层,降低建筑能耗。下沉花园中种植适宜的棕榈树阵,四周围合墙体上设计成垂直绿化墙,实现立体化多样化的绿化系统,营造充满绿意的科研检测和办公环境。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概念是从检验检测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法的结果“色谱条码”的形态出发,经过提炼演化出相应的建筑立面元素,由此自然而然演化出建筑的立面方案,再配合庄重典雅的建筑体量,最终形成的建筑立面方案既体现了检验检测行业的特色,又表达出与时俱进的时尚气息,同时也不失政府检测机构的庄重典雅之韵。
建筑由三个体量组成,为了在主干道神舟路一侧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形象,方案通过门楼构架和前广场灰空间将三个建筑体量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立面形象,再搭配主楼现代时尚、活泼跳跃的立面元素,最终在科学城生物医药片区中塑造一个有行业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工艺系统设计
不同于一般民用建筑,本项目作为一个具有理化和生物检测功能的科研实验办公综合建筑,对各个设备系统都有特殊的工艺要求,比如空气洁净度的控制、恒温恒湿的要求、高换气次数和全新风的要求,等等。这些工艺系统的概念方案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要预先有所考虑。其中最主要的是实验室通风系统的概念方案设计,因为实验室通风和普通民用建筑的舒适性空调系统通风设计要求不同,其通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减少实验人员暴露在危险空气下的可能,在确保人员身体健康和实验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本项目中的通风系统概念方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实验室排风系统——通过各个就近的排风竖井从下往上,由屋顶抽风机组机械抽排,其中有化学危害和生物危害的气体还需要经过除毒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实验室送风系统——主楼第4层架空,作为整个建筑集中新风空调的设备层,通过主楼两端的新风竖井分别往上和往下送到各个实验楼层,再分别经由水平风管送至各个实验室。其中有洁净度要求的实验室还需经过净化后单独送风。另外架空层还能解决第3层实验动物饲养用房的空调系统需要单独设置、自成系统的问题。这些系统概念是区别于国内现有其他类似工程,本项目所独有的特点。
关键词
生物安全实验室空调系统问题及对策
一、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设计人员对生物安全的概念不清楚,造成生物安全实验室内气流组织不合理,死角过大
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气流必须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室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应使气流停滞的空间降到最小,并且室内排风口应设置在最危险区域,单侧布置。但是,有些设计人员对有的工程送风口的设计采用对着生物安全柜吹的做法,使送风气流和生物安全柜工作窗口的保护气流互相干扰,加重了致病因子的泄露。
(二)实验室围护结构和空调通风管道的密封性差
围护结构的密封性差主要是在门窗部位,也有些隔墙的连接处密封性差;空调通风管道的制作过程不符合要求,密封材料不合格。这些都违背了高度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密封性好的基本原则。
(三)排风系统的过滤器安装位置不合理
把高效过滤器安装在排风机的正压端,不能满足污染的排风段必须负压的要求。
(四)排风系统不加高效过滤器,而是采用高空排放
排风系统不加高效过滤器,而是采用高空排放,这是不允许的。有些设计人员或施工单位对高速排放的理解有误,他们认为高速排放就是排风管中的风速要超过13m/s,结果排风阻力大,达不到要求的排风量,室内很难保持要求的负压。由于排风机压头加大,噪音和电耗也同时加大。有些工程已经由于排风噪声超标与周围居民引起矛盾。
(五)排风高效过滤器的更换和检漏问题
排风高效过滤器更换前必须首先消毒灭菌,设计和安装时必须考虑消毒问题,同时便于更换。为了确保环境安全,排风高效过滤器也应考虑检漏的可能性,或采取其他确保不泄露的措施。目前国内很多实验室没有做到这一点。
(六)不允许在生物类洁净室内安装分体空调或立柜式空调器
空调器中的换热器事实上是一个容易孳生微生物的装置,严重污染实验室环境。有些施工单位不把分体空调或立柜式空调器安装在实验室内,而是安装在邻近房间,用风管进行送风。由于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采用直流风,而普通空调的换热器是按室内循环风设计,达不到直流风要求的大焓差,再加上为了降低造价,设备容量没有富裕,室内温度根本达不到要求。实验人员在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做实验时需要穿特制的防护服,有时需要穿多层,如果温度达不到要求,他们的感受可想而知。
二、施工存在的问题
生物安全实验室综合性强,技术新,建造费用高,因此需要在各方面积累经验,尤其是在施工技术方面。在其空调系统施工时,应把握好两个关键问题:清洁和密封。然而在调试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施工单位由于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工程特殊性不了解,或是为了偷工减料,或是为了赶进度,在这两个方面做得都不好。
(一)清洗工作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通风施工应在建筑施工基本完成,如门窗装好、地坪做好、吊架预留好,并且都做了清扫工作后才能开始,而且风管成型前必须对板材进行清洗,去除板面上的油污,揩拭干净后再用吸尘器吸去浮尘,再将风管开口处用塑料纸封好。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施工进度,往往在条件还未具备的情况下就开始施工,还有的甚至干脆省掉了风管的清洗工作,导致风管受污严重。另外,对于高效过滤器的安装,按照常规,必须在室内清洁,系统空吹12小时以上,并安装空调机组初、中效过滤器,再空吹12小时。在此期间,对空调机组至少要进行3次清洁,然后在室内清洁后马上安装。但在调试中我们发现,有的施工单位在室内很脏,甚至空调箱也很脏的情况下,就安装了高效过滤器。这势必降低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二)风管密封工作
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洁净空调系统的特殊性,其对风管严密性和不易产尘有更高要求。净化空调系统内因为增加了三道过滤器,系统阻力几乎比一般空调系统的压头大很多,一般达700Pa。这就导致系统投入运行时的漏风量比一般空调系统的漏风量大,而当系统停止运行时,风管系统可能会因为密封不好而跟外界连通,对实验室及周围的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风管的严密性显得格外重要。风管的漏风主要存在于风管咬口、法兰间和法兰翻边处,对这些地方如不采取密封措施,漏风将相当严重。调试中我们发现,有些生物安全实验室空调机组送风口的风量同实验室高效送风口的风量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风管漏风引起的,施工单位对此必须加以重视。
(三)围护结构密封
生物安全实验室原则上不设置窗户,只设置观察窗,墙上有安装插座等。由于相邻周边的区域有较大的负压差,且相对室外大气的压差一般大于—40Pa,所以,墙面上的插座、观察窗、照明灯、对讲机等开洞处的密封处理得不好,会导致实际需求的排风量同设计计算的排风量有很大的差异。
(四)高效过滤器安装
高效过滤器是洁净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由于滤纸非常精细,易损坏,因此只能现场安装,安装时现拆高效过滤器包装,而且取出时要十分小心。安装高效过滤器时,施工人员除了要避免将其损伤外,还需要注意安装时须将压紧螺栓拧紧,施力要均匀,在边框搭接处应尽量打入足够的密封胶,否则一旦泄露会降低室内洁净度并对外界造成污染。
三、结束语
[1]谭立国,陈希勇.生物安全实验室给水排水设计[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6(3)
[2]国家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编制组第三次工作会议召开[J].暖通空调,2011(4)
[3]潘红红.“生物安全实验室用无破损扫描检漏排风装置的研究”科学成果验收会召开[J].暖通空调,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