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杨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涉及千家万户每个人。编纂一部真正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
全国政协委员陈冀平在小组讨论中表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涉及千家万户,通过《民法总则(草案)》健全民事法律秩序,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陈冀平说,当前的民法总则已经比较成熟,基本吸收了各界意见,它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它既符合法律发展的规律,也切合中国实际情况。
第一,对《民法总则(草案)》的基本原则进行明确规定: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绿色。对绿色原则的确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第二,增加保护胎儿权益的规定。胎儿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主要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予等胎儿权益的保护。
第三,6岁孩子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0岁降至6岁。
第四,完善监护制度。失能、孤寡老人有权决定监护人。当监护人缺位时,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草案还规定监护权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撤销或者恢复。
第六,诉讼时效由2年延长至3年,应对实际处理当中的复杂情况。增加未成年人遭性侵后诉讼时效特殊起算点,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算起。
第七,鼓励见义勇为。草案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据悉,《民法总则(草案)》将分“两步走”,各分编拟于2018年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在分编编纂过程中,陈冀平建议,对信用权的规定要增加,要正确处理好民法和商法的关系,处理好总则与分则的关系,既要立足解决当前问题,也要为未来的发展预留出足够空间,这样方能使编纂出的《民法总则(草案)》保持生命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