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华视点|论涉外纠纷中不同民事关系应分别确定适用法律——以《法律适用法》第14条为例公司法公司条例司法赔偿案件

在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中,往往涉及到多个民事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法律关系应当分别确定适用的法律。冲突规范决定法律适用,进而影响案件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第十四条规定,在涉及公司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组织机构等主体因素的认定,应以公司登记地法律为准据法进行审查。只有先确定民事关系应当适用的准据法,才能进而查明并适用正确的法律,从而得出案件结论。本文特以案件为例,分析《法律适用法》第十四条在涉外案件中的适用。

一、案件概述

A公司和B公司均为香港公司,A、B公司系某案件项下执行款的权利人,分别享该笔执行款的40%、60%。B公司在内地投资有一家全资子公司C,A公司的股东兼董事Y在内地投资设立了一人有限公司D。在取得该笔执行款时,Y代表A公司与B、C、D公司达成《四方协议》,约定全部执行款由C公司代收,C公司收到全部执行款后,将A公司享有的40%执行款转给D公司。

协议中约定了法律适用条款:“本协议适用中国法律......”后因该协议的效力问题引发争议。

A公司主张:Y代表A公司所签的《四方协议》为无效合同。Y仅持有A公司不足50%的股权,在董事Y代表A公司签订《四方协议》前,持有A公司合计50%以上股权的其他股东就已向B、C公司发出情况告知函,说明Y无权签署本协议,B、C公司为恶意相对人,参照《民法典》第504条的规定,《四方协议》无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与内地不同,香港公司法没有“法定代表人”概念,通常由董事会对外代表公司从事民商事活动。根据香港《公司条例》的规定,香港公司董事会的人数最少为1人,但没有最多人数的规定,公司可在其章程细则具体规定。A公司的董事为Y和另一人,董事会决议显示二人均出席董事会,Y一人在董事会决议上签字。

从上述主张可以看出,本案需解决的问题系《四方协议》的效力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需要逐步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1、《A公司董事会决议》的效力认定;

2、《A公司董事会决议》效力对善意相对人认定的影响;

3、《四方协议》是否有效。

本案主体及法律关系涉及大陆和香港不同的法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20修正)第一条1、第十七条2的规定,本案系涉外争议案件。对于涉外争议案件,根据冲突规范,在法律适用上亦应分别确定适用的法律。3

二、准据法的确定

《法律适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本案当事人在签订《四方协议》时,约定“本协议适用中国法律”,即因《四方协议》内容及其履行期间产生的纠纷应适用中国法,故本案《四方协议》效力问题应适用中国法的规定。

而《A公司董事会决议》效力涉及到Y与A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公司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范畴,鉴于现行《民法典》未就准据法作出特别规定,故根据《民法典》第十一条4的规定,应当参照冲突规范《法律适用法》第十四条第一款“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适用登记地法律。”的规定,确定A公司签约代表权问题所适用的法律。

此外,笔者以“合同效力”、“法律适用法”、“第十四条”为关键词,检索到最高院56在类案的处理中,均将“董事会决议效力”纳入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范畴,参照《法律适用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适用法人注册登记地的法律规范。本案A公司系登记注册在香港的法人,故关于董事会决议效力问题应适用香港法的规定。

三、香港法的查明

香港《公司条例》第118条:“涉及董事或董事的有联系者的交易或作为属可致使无效(2)如有关交易的各方包括——(a)有关公司的董事,或该公司的控权公司的董事;或(b)与该董事有关连的实体,则该项交易可由该公司提出要求而致使无效。”

此外,香港《公司条例》第11部第2分部第2次分部对董事代表公司的处事原则专门规定了较为详细的相对禁止性内容(第11部董事的公平处事→第2分部贷款、类似贷款及信贷交易→第2次分部禁止),该规定与内地的限制关联交易规定相类似。

如香港《公司条例》第500条规定:“公司不得向董事或受董事控制的法人团体借出贷款等(1)任何公司未获其成员7的订明批准,不得

(a)向——(i)该公司的董事;或(ii)受该等董事控制的法人团体,借出贷款;或

(b)在与任何人借予以下人士的贷款有关连的情况下,给予担保或提供保证——(i)该公司的董事;或(ii)受该等董事控制的法人团体。”

即如果公司董事未经公司股东的批准,不得借钱给公司董事或者受董事控制的法人实体。

四、董事会决议效力与善意第三人认定

本案Y作为A公司的董事,在没有经过A公司其他股东同意的情况下,单独要求将执行款转让给其个人公司,在实体上违背了香港《公司条例》对董事的授信责任(fiduciaryduties),且该《董事会决议》在程序上亦未经所有董事签署,因此,该《董事会决议》应为无效。

与香港法相类似,中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二款8对董事的忠实和勤勉义务亦进行了类似规定,即本案《董事会决议》依据中国法亦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此外,中国《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三款9还对董事违法履职规定了赔偿责任。

五、结语

本案系涉港商事纠纷,本案中B、C公司明显系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甚至有恶意串通之嫌,但其风险其实具有较大的可规避性,因为即使根据中国法律,就已对董事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作出禁止规定。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难点在于订立涉外合同时,可能会出现外国的“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与我国有很大区别/矛盾的情形,此时便对企业在外国法的查明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注意义务,如果不能正确查明外国法的规定,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等情形。

另外,在涉外交易中,不同国家、区域的法律规定中常常会涉及到“你有我没有”的概念,如香港公司法中并无“法定代表人”概念,此时如何正确衔接适用不同法律概念,亦值得探讨。

注解: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20修正)第一条:“民事关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一)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国籍人;(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经常居所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三)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四)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五)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的其他情形。”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20修正)第十七条:“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参照适用本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20修正)第十一条:“案件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涉外民事关系时,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

[4]《民法典》第十一条:“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5]案号:(2017)最高法民终869号

[6]案号:(2016)最高法民终136号

[7]香港《公司条例》所规定并不限于香港公司,还包括有限担保公司及非营利组织,因此,此处“成员”不限于公司股东,还包括非营利组织的成员。在香港有限责任公司,“成员”即指公司股东。

[8]《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二款:“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9]《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三款:“董事应当对董事会的决议承担责任。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曾表明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董事可以免除责任。”

律师介绍

周淑贞

高级合伙人

周淑贞律师是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EMBA,执业20年,主要业务领域:股权投资、涉外投融资、并购重组、新三板上市、股权架构设计、谈判、法律尽职调查、劳动人事及公司日常法律业务等。周律师英语专业八级,能以中英双语提供法律服务。

联系方式:susanzhou@hiwayslaw.com

李鹏雪

律师助理

李鹏雪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律硕士,主要业务领域:股权投资、民商事争议解决、劳动人事及公司日常法律业务等。李律师俄语专业八级,能以中俄英三语提供法律服务。

THE END
1.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新动态 更多>>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拟不规定国际条约适用问题 2010-10-28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基本成熟 2010-10-27 应明确界定涉外民事关系 2010-10-27 解决好涉外民事争议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010-10-27 涉外合同若无协议则应适用与合同关系最密切的法律 2010-10-26 适http://www.npc.gov.cn/zgrdw/huiyi/lfzt/swmsgxflsyf/node_1407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2024最新:今日转载于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2024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一般规定第二章 民事主体第三章 婚姻家庭第四章 http://www.bjsheng.cn/flfg-gov/22791.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为明确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合理解决涉外民事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https://www.0797cx.com/zc?article_id=1117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Word模板下载本作品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格式为 docx, 大小1 MB, 页数为9, 请使用软件Word(2010)打开, 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 源文件无水印, 欢迎使用熊猫办公。 https://www.tukuppt.com/muban/lpkdpgro.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效力级别】宪法法律 【时 效 性】有效 下载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六号公布 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返回列表 法规外国法查明相关法规 案例外国法查明的有关案例 https://ecpfl.ecupl.edu.cn/2019/1210/c8932a151306/page.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发布时间:2022-01-10 访问:1623次 打印 【字体: 大 中 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pdf(下载)单位地址: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市民大厦24楼 电话:0912-3525689 邮箱:ylzcwyh@126.com 版权所有:榆林市仲裁服务中心 本站支持IPv6访问 陕ICP备17002254号 https://www.ylzcwyh.cn/article/1220110135157
7.跨境用工安排,适用中国法还是外国法?——涉外用工关系之境内法律在复杂地缘关系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出海用工或国人出境就业,一旦发生纠纷,都面临纠纷由哪国法院管辖、适用哪国法律等愈发复杂的先决问题。今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公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涉https://www.kwm.com/cn/zh/insights/latest-thinking/cross-border-employment-issues-application-of-domestic-or-foreign-laws.html
8.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条?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其他法律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商事领域法律的特别规定以及知识产权领域法律的特别规定除外。 http://m.dyzxw.org/?act=a&cid=2&aid=153341
9.黄进教授等立法专家逐条解读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章总则1、本文档内容节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释义与分析》【 万黄进、 \t /_blank 姜茹娇主编, 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 “第一部分 条文释义”的主体内容; 2、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610/6005002155003155.shtm
10.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法律问题研究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课题组知识产权领域涉外诉讼涉及两方面的法律问题:一是程序上的管辖权冲突;二是管辖确定后实体法适用的扩张问题。关于管辖权冲突问题,与当前各国争相扩张管辖权的情势相比,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的管辖制度缺乏灵活性、针对性,不适应国际竞争形势与时代趋势,难以有效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http://www.haccpit.org/plus/view.php?aid=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