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系统观与关键点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挑战,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经济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一、以系统观看待国家治理体系的性质与结构关系

(一)社会主义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性质

国家治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的运行是以国家制度作为根本依据,是以国家制度架构为四梁八柱,以党的领导作为控制中枢,以实践中的体制、机制、规矩原则来组织和链接各子系统,将资源、组织和个体等有机要素统合并协同运行的复杂系统。(见图1)

图1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运行

图3政治系统运行的“三统一”原则

图2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关系

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关系是整个系统组织与运行的基本规则与算法。于社会系统而言,这些基本规则包括:一是,要强调整体,强调整体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二是,要突出层次,社会系统中的结构、功能与秩序都具有不同的层次,其发展遵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三是,要保持开放,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四是,要激发主体的能动性,人处于社会系统最重要、最中心的位置,是系统控制的核心变量。

1.整体性与协同性

其次,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性原则表现在系统中枢神经控制系统对资源的权威分配。从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角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逻辑本身源自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条件,存在于超大国家治理体系实现生存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一种系统集中调配资源的能力。遵循整体性原则的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生存与发展战略。

2.层次性与关联性

图4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层次

国家治理体系的层次性还反映在公共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制度运行依赖于一定的组织结构。国家治理体系的组织基础是统合在一起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央到基层的政党组织体系,一方面基于条块划分的行政组织体系。中央到地方五级政府条块之间按照分级管理或垂直管理关系承担相应职责,协同发挥着不同作用和功能。

系统层次性以整体性特征为前提。以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协调发展为例,为了保证整体上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为了保证整体上供需平衡,中央层面会对不同层次公共服务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行央地间划分,同时保留中央政府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和权威,建设基础设施重大工程,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3.开放性与交互性

国家治理体系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开放性。当今世界,技术革命以更快速度、更深更广的范围推动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开放性是任何一个可持续的治理体系生存发展的前提,关乎经济发展与政治系统稳定。开放性还意味着系统需要面临来自内外部环境的风险。社会系统的风险、不确定性使系统保持着应激预警和自我更新的功能,保持着系统纠偏的外部压力。

4.社会主体的能动性

钱学森认为社会系统的中心是人,人处于社会系统最重要、最中心的位置,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区别于自然系统、工程系统,社会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能动性及其给系统运行带来的不确定性。人的能动性是系统控制的核心变量。

从制度的设计和建构过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革命斗争和国家、社会建设的经验中逐步发展、建构和完善起来的。规则本身是静态的,但是系统运行是要素间的互动性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从制度到效能的转化,依赖于社会行动者的实践。制度也不是封闭、机械、一成不变的。制度由人来设计,由人来执行,是一种变动中的秩序。人作为实践的主体,若要将文字的制度转化为社会实在、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形成社会关系,只有在人的主体意愿和能动性的发挥之后,制度才能转变为社会系统发展的动能。

二、以系统观看待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图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一)子系统的协同与衔接机制

(二)系统的信息反馈与调平纠偏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是系统自身不断迭代总体向好向上发展的过程。系统开放性保证了环境对系统信息输入的路径,并且通过信息交换实现系统运行动态的稳定性。在推动改革的系统工程时,信息反馈通路机制是否畅通,往往决定上层改革路线、政策、举措能否符合基层实际,是否能够在波动中根据实际动态调节、纠偏调平,使系统不断自我更新地稳定发展。

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信息反馈机制包括纪检监察机关、民主党派、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媒体、智库等多个层面。群众路线留存了执政党信息通道的适度开放性,使得基层情况和人民呼声最终能够抵达决策层面。同时,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也以民主监督通道将信息输送到决策中枢。整个政策过程就是社会各领域以及基层情况这部分系统的输出信息返回决策中枢,形成对系统参数的调整后再输出,如此不断循环这个过程,实现动态调适和优化。信息通道的速度和质量是系统调节、优化最为重要的因素。

当信息反馈机制受信息的选择性偏差影响,降低信息通路自下而上反馈信息的效率,系统的负反馈作用就在减弱,这实际上抑制了改革系统自我更新、自我纠偏的能力。在整个系统中,正负反馈作用逐渐失衡,长此以往就构成了制度、政策本身的自我复制、强化。辩证来看,这样的情况既可能实现系统创新突破性的发展,也可能带有走向不稳定的风险。

(三)系统能动性的激发机制

就社会系统而言,成文的制度体系是一种确定性的参数,而制度下人的行为则是选择性的、不确定性的因素。与生态系统和工程系统不同,社会系统、制度系统的运行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人的作用。同样的制度体系由不同的人来运行效果也是不同的,这是受到行动主体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社会系统的运行需要充分激发行动主体的能动性,发挥初心使命的精神激励作用。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点

(一)以系统观和协同观发展制度体系,加强对制度建设与制度完善的集中统一领导。

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内在组成部分。马克思率先把系统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是“社会科学中现代系统方法的始祖”。正是用系统观点研究社会,使得马克思有可能真正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的、整体的规律。系统观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讲好故事的基本方法和内在遵循,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

应坚持系统、协同、创新等观念,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处理好制度建设、制度稳固与制度创新、制度优化之间的关系。以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和创新改革的精神谋划和推进制度建设: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后期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既要健全制度、筑牢根基,保证制度的稳定和有效运行,又要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有序解决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等问题。以系统协同的观念推动改革,还需要及时完善配套的政策和技术条件,补足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预警系统以及信息通路的短板、弱项,降低改革的成本,推动系统协同集成效能的发挥。

(二)研究制度集成性创新,形成治理合力,提高制度的综合效能。

从系统整体涌现性的角度推动改革,就需要将促进制度集成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创新、体制机制联动以及政策衔接配套,提升制度综合效能。好的制度体系应刚柔相济、能够及时补漏升级,提高。一般来讲,制度以及与其相配套的体制、机制、法律、原则、规定等制度体系是相对稳定的,在较长时期里具有很强的刚性和约束力。

(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制度体系高效运转的生命线。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各项制度、体制及机制相互配套、运转顺畅,才有条件将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的功效,不在于制度的法条文本多么繁复,也不在于内外架构多么庞杂或谨密。作为一个基础性“器物”,制度发挥效能的关键取决于三方面:一是制度内权力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是否科学合理;二是决策、执行、监督体系等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合理;三是制度框架内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及时。

(四)良好的党风政风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催化剂。

改进党风政风,有利于发挥政治优势、挖掘政治潜能、提高政治能力。历史告诉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原因在于我们始终能够在困难的情况下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和行动路线。今后,我们仍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改善制度的领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上下通畅的信息机制、党政融通的决策机制、运转高效的执行机制、条块结合的贯彻机制、分工把守的负责与执行机制、及时有效的反馈与纠错机制、灵活机动的应急机制。针对已经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体系超载等问题,要及时地予以修补升级。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重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价值,力戒主观主义、命令主义,坚决破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三是紧抓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全党形成一种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意愿、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政治生态和政治局面,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干事氛围。

(五)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充分激发干部队伍的主观能动性。

要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就需要辩证看待制度的有限性与人的能动性关系,首要问题就是提高执政党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坚持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正确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来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防止空喊政治口号的形式主义,防止简单粗暴的命令主义”,明确要求用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思维和政策代替命令主义、唯我独尊和简单粗暴。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长效运行的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观。

THE END
1.当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体制县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之一,绝大部分县级市行政级别和市辖区、县等县级行政区平级,一般由地级行政区管辖。但需要注意旳是:个别县级市独立于地级行政区之外单独建制,由所在旳省级行政区直接管理,该类县级市与地级行政区基本享有相同旳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此类县级市为省直辖县级市,俗称省直管市。省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5655750
2.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 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第一百四十三条。http://www.jcrb.com/xztpd/2024/202411/xianfari/xianfaridarijixian/202412/t20241202_6746057.html
3.图解九张图带你了解宪法普法治理来源:自治区司法厅依法与普法治理处 编辑:欧美…https://www.sohu.com/a/833201343_121123843
4.法律法规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布机构: 西湖镇人民政府 组配分类: 法律知识普及服务 标题: 【法律法规】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文号: 无 信息来源: 人民网 有效性: 有效 成文日期: 2024-12-05 发布日期: 2024-11-29 【法律法规】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发布时间:2024-11-29 14:19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9 字体:https://www.yingzhou.gov.cn/OpennessContent/show/2498694.html
5.宪法知识知多少九张图带你了解法律知识宪法知识知多少 九张图带你了解2024-12-04 11:09:12 人民网 北京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人民网 117.6万粉丝 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 00:20 一记滑铲救下82岁老人的好心人找到了!https://www.163.com/v/video/VFHKL03L8.html
6.全筑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证券法》 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 指 《上海全筑建筑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人民币普通股A股 指 本次发行的面值为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 公司本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且 本次发行 指 不超过4,000万股A股的行为 报告期 指 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 保荐人、主承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030300000045_3.shtml
7.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GuangdongTapaiGroupCo.,Ltd(广东省蕉岭1、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引致的风险:国家自“十五”规划起对水泥行业的产 业政策主要转向“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广东省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按 照相关产业政策和计划,将在2007年~2008年淘汰1500万吨落后生产能力; 2009年~2010年淘汰1500万吨落后生产能力,梅州市“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504/23482194539.shtml
8.宁波远洋:宁波远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5、公司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为公司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公司将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 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股东能够充分行使权利,确保董事会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作出科学、迅速和谨慎的决策,确保独立董https://www.9fzt.com/detail/sh_601022_2_4720835603413.html
9.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十、课程结构框架 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通过校内理论授课和实训、校外实践、企业实习,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一)课程体系结构图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由()等组成的制度体系。【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 )工作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面不是引起玻璃体混浊的病因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环境卫生“四定”制度的选项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https://www.shuashuati.com/ti/1434103bb69941268ffac88dc52f0502a1.html
11.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新版)思维导图模板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 主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做主 民主集中制原则 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试述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总体框架中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1、首先,在国体层面,我国各部宪法及具有宪法性质的纲领性文件均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f5f72615653bb28eb3933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