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法2024新规定是什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第三条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第二章促进就业

第十条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第十五条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十六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第十九条

(二)工作内容;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二十三条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第二十四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条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第三十三条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三十五条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二条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四条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第五章工资

第四十六条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三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五十八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第五十九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十四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八章职业培训

第六十六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第六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第六十九条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备案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第九章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七十一条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二)患病、负伤;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职能由法律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第七十五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

第七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第七十七条

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十条

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

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第八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八十四条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十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证件,秉公执法并遵守有关规定。

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十八条

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九十三条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六条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第九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条

第一百零二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一百零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法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报国务院备案。

THE END
1.2024年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doc2024年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甲方: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乙方: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签订日期:签订地址:第一条 劳动合同签订依据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本劳动合同。b. 甲方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5593966.html
2.立法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将于12月1日启动2024-11-27 全面贯彻实施能源法 推动能源法治再上新台阶2024-11-27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办2024年第二期地方立法培训班2024-11-21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涉企平等保护、信用惩戒措施设置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范围等规定的审查案例2024-11-21 以法治温度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http://www.npc.gov.cn/c2/c183/index.html
3.民法典劳动法全国两会全套书籍法律法条合同法公司法物权法民法民法典劳动法全国两会全套书籍法律法条合同法公司法物权法民法 民法典2020年版新版 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用问题版 中国民法典物权法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法条法律书籍全套全国两会修订版 风格: 民法典 劳动法 全国两会 全套 书籍 法律 法条 合同法 公司法 物权法 图文详情https://www.zhe2.com/note/623942749728
4.2024年1月1日民法典劳动法试用期一个月,是按工作日起,至满一个月为止。一个月统一按30日计算。 关于2024年1月1日民法典劳动法试用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本文根据法律问答整合汇编以供参考,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如果您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我们也欢迎您到专业律师事务所进行在线咨询。https://www.fljg.com/ldjf/703625.html
5.劳动法民法典42条规定合同范本下载律师代写劳动法民法典42条规定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第三十九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397850.aspx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动法时间2024-05-16 浏览1w+ 法行宝 问题回答: 您提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动法”可能是一个误解,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两部独立的法律。以下分别对这两部法律进行简要介绍和要点分析。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该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93f4274ffe96ca000513
7.民法典的劳动法律师普法《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从以上内容来看,似乎没有涉及到劳动用工的内容。 https://www.110ask.com/tuwen/8148985145027285449.html
8.1.5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 https://www.danzhou.gov.cn/danzhou/rdzt/yshj/zc/flfgjzcwj/ldscjg/202305/t20230531_3426135.html 民法典: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233181.html 注意: 1.退休年龄前的劳动合同,正常到期不续签,需要给劳动者按工作年限赔偿。 http://zsj.itdos.net/docs/management/engineercms-001-005
9.劳动法实用版公司法民法典2024正版全套及司法解释案例3册图书 > 法律 > 民法典 > 民法典+刑法+宪法 民法典2024正版全套及司法解释 合同编通则物权法婚姻法人格权继承权 刑法典 刑法含修正案(十二)劳动法实用版 公司法 民法典2024正版全套及司法解释案例 3册-民法典含司法解释 辰豪图书专营店 民法典+刑法+宪法 民法典2024正版全套及司法解释 合同编 https://item.jd.com/10096393896328.html
10.劳动法与民法典2024年西安市五险一金最低缴费明细表#五【劳动法与民法典】2024年西安市五险一金最低缴费明细表#五险一金你必须要知道的 - 法锤于20240117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https://www.douyin.com/note/7324923115853729033
11.以法律为准绳,合理维护权益,共创和谐职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MxOTI0MA==&mid=2650076864&idx=2&sn=5d22e33d5fba283079706f95f3106ca5&chksm=82cc07c4cda5f15e55ed2667f3ddd9d137bd5efc056830a333d27fd0f4cfe7dc41ce10b59902&scene=27
12.民法典2024正版全套及司法解释2024最新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汇作者: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68.00 定价 ¥72.00 配送至 北京 至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旭日争辉图书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关联商品 2024适用劳动法套3册民法典20242024新公司法二十四讲2024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2024公司法新旧对照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05551768.html
13.2022民法典劳动法新规汇编四篇有两件事要告诉你 。第一 ,整个劳动争议处理过程都会有调解 。这是自然的 。毕竟依法维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化解矛盾 。第二 ,如果出现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仲裁裁决的情况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 2022民法典劳动法新规2 http://www.db51888.cn/lunwendaquan/559185.html
14.2024年度劳动用工法规政策白皮书.pdf2024年度劳动用工法规政策白皮书.pdf,前言 我国劳动法律发展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探索过程,1994 年《劳动法》颁布实施以后, 劳动争议解决、工资工时、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等诸多劳动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劳动法律 体系日趋完善。2008 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为构建和谐劳动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131/712206415100603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