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民法典正确认识彩礼——接收彩礼的婚约方父母可作为共同被告

彩礼,源于我国古代婚姻习俗“六礼”中的“纳征”,蕴含着两个家庭对“宜其家室”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扭曲的“彩礼观”给年轻人造成经济压力,甚至滋生违法犯罪。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彩礼”为关键词检索有超过10万篇裁判文书,其中刑事案由超过6000起。“这些案件中,男女双方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牢固的感情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高额彩礼上,婚后一旦在价值观和生活理念上发生冲突,矛盾就容易外化,升级为纠纷案件。2018年,江西省进贤县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因彩礼返还问题引发的故意杀人案。男方婚后因与妻子感情不和,准备办理离婚,但因退还彩礼等事发生矛盾,最后事情失控,男方用一把斧头将妻子的弟弟和母亲砍成重伤,获刑十二年。

如何认定彩礼?什么情况下可以主张返还、如何返还?彩礼与一般赠与的界限在哪里?接收彩礼的婚约方父母可否作为共同被告?在涉彩礼纠纷中,这些问题成为彩礼纠纷处理的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分别通过案例的形式给您一一讲明白。

婚约财产纠纷中,接受彩礼的婚约方父母可作为共同被告。

一、案例

张某某与赵某某(女)经人介绍认识,双方于2022年4月定亲。张某某给付赵某某父母赵某和王某定亲礼36600元;2022年9月张某某向赵某某银行账户转账彩礼136600元。赵某某等购置价值1120元的嫁妆并放置在张某某处。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未举行结婚仪式。2022年9月,双方解除婚约后因彩礼返还问题发生争议,张某某起诉请求赵某某及其父母赵某、王某共同返还彩礼173200元。

二、检察官说法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如果能够证明张某某与赵某某未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张某某不存在明显过错,赵某某为缔结婚姻亦有付出的事实,案涉定亲礼、彩礼在扣除嫁妆后应予适当返还。本案中,案涉彩礼136600元,系张某某以转账方式直接给付给赵某某,应由赵某某承担返还责任,扣除嫁妆后,法院判决酌定返还121820元。

关于赵某、王某是否系本案适格被告的问题,民法典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法律没有就彩礼问题予以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按照习惯处理涉彩礼纠纷。根据中国传统习俗,缔结婚约的过程中,一般是由男女双方父母在亲朋、媒人等见证下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完成彩礼的给付。因此,在确定诉讼当事人时,亦应当考虑习惯做法。当然,各地区、各家庭情况千差万别,彩礼接收人以及对该笔款项如何使用,情况非常复杂,既有婚约当事人直接接收的,也有婚约当事人父母接收的;彩礼的去向也呈现不同样态,既有接收一方将彩礼作为嫁妆一部分返还的,也有全部返回给婚约当事人作为新家庭生活启动资金的,还有的由接收彩礼一方父母另作他用。如果婚约当事人一方的父母接收彩礼的,可视为与其子女的共同行为,在婚约财产纠纷诉讼中,将婚约一方及父母共同列为当事人,符合习惯,也有利于查明彩礼数额、彩礼实际使用情况等案件事实。本案中,案涉定亲礼36600元,系赵某某与其父母共同接收,应由赵某某、赵某、王某承担返还责任,接受彩礼的婚约方父母赵某和王某可作为共同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四条婚约财产纠纷中,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

THE END
1.最高院法官解答: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5个热点难点问题(含民法典事人另行起诉。”按照上述规定的基本原理,凡是符合《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受理离婚登记就属于违法,离婚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判决确认离婚登记行为违法同时撤销离婚登记中有关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部分的协议,由原婚姻当事人重新协议或者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处理有关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https://www.wxrb.com/doc/2022/05/05/168142.shtml
2.老人病逝留下千万豪宅!23年没来往的继子现身:“我也有权继承”……“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子女包括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继子女因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成立拟制血亲,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对继父母的遗产有法定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03/c7853740.html
3.《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父母子女关系的律师普法《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https://www.110ask.com/tuwen/3540730283376414298.html
4.彩礼钱归父母还是子女彩礼钱归父母还是子女更新时间: 2022-05-27 14:37:52 872人浏览 律师解答 彩礼钱归子女。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主要指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一般情况下彩礼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依法归女方所有。给付彩礼的行为,虽然在法律上不提倡,但也不禁止。 法律依据 《民法典https://www.lawtime.cn/tuwen/453077.html
5.《民法典》新规:独生子女可能无法继承父母房产?事关每个人2020年5月,《民法典》通过以后,网络上引发了许多热议,民法典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包括天价彩礼被取消,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等更多事关民生的细则,甚至网络上还一度流传出独生子女可能无法继承父母房产的言论,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可能呢? 在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父母的房子就理应由子女继承,如果父母还只有一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3/07/28279891_1133866613.shtml
6.掌握好审理彩礼纠纷中的情理与法度总之,我国司法对彩礼返还纠纷的处理,既遵循民法典第十条关于处理民事纠纷,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的原则规定,又从尊重各地婚姻习俗出发,综合考虑彩礼给付数额、当事人家庭经济状况、女方嫁妆给付、双方共同生活时间、是否孕有子女等案件事实,由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对案件作出合法合情合理裁判。有利于婚姻缔结过程中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12/id/7700719.shtml
7.民法典彩礼全文 1 评论 4 更多热门微博 实时微博 熙晞小宝贝 昨天21:26 来自 荣耀X10 5G 民法典禁止彩礼,这是为了保护女性免于被买卖婚姻,是对弱势女性的保护,避免女性被迫害,支持彩礼实际上是在支持物化女性,没有将女性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而是作为物品来买卖,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也希望更多有能力的女性能够抵制这个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type%3D1%26q%3D%E6%B0%91%E6%B3%95%E5%85%B8%E5%BD%A9%E7%A4%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