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法律界定及其税务处理

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税法中的增值税发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的交易;(2)销售方使用的是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专用发票;(3)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方名称、印章、货物数量、金额及税额等全部内容与实际相符;(4)没有证据表明购货方知道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纳税人善意取得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可以抵扣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基于是善意取得的缘由,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被依法追缴已抵扣税款的,不再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一)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理论渊源: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1、善意取得制度的内涵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是均衡所有权人和善意受让人利益的一项制度,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所有权人的利益,保证所有权安全。其次它侧重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促进交易安全。当所有权人与善意受让人发生权利冲突时,应当侧重保护善意受让人。这样有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还有利于鼓励交易。在商机万变的信息时代,一般情况下,要求当事人对每一个交易对象的权利是否属实加以查证,不太现实。如果受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该财产,而在交易完成后因出让人的无权处分而使交易无效使其善意第三人退还所得的财产,这不仅要推翻已形成的财产关系还使当事人在交易中心存疑虑,从而造成当事人交易的不安全,法律为了避免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干扰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

2、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确立

我国现行的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则》虽然尚未确认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却承认善意购买者可以取得对其购买的、依法可以转让的财产的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指出:“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3、善意取得应该符合的条件

(1)出让人无权处分;

(2)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第三人必须是善意的。善意一词是“不知情的意思”,指第三人不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转让。

善意取得,是第三人不知并不应知转让人是非法转让,一般是误信其为所有人或其他有处分权的人。第三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物权法对这种善意的保护,是公信原则的体现。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恶意第三人。恶意就是第三人依当时的情况知道或应当知道转让人无让与的权利。即根据当时的环境,依交易的一般情况,可以得出让与人无权让与的结论,则第三人应视为恶意。例如第三人以不正常的低价购买物品,如无相反的证据,应认为是恶意。

(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4)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4、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二)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务处理

1、税收法律依据

2、构成“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法律要件

(1)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的交易;

(2)销售方使用的是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专用发票;

(3)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方名称、印章、货物数量、金额及税额等全部内容与实际相符;

(4)没有证据表明购货方知道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

3、“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增值税处理

(1)纳税人无论善意还是恶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不得作为增值税合法有效的扣税凭证抵扣其进项税额。

(2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下,如果购货方能够重新从销售方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出的合法、有效专用发票的,或者取得手工开出的合法、有效专用发票且取得了销售方所在地税务机关已经或者正在依法对销售方虚开专用发票行为进行查处证据的,购货方所在地税务机关应依法准予抵扣进项税款或者出口退税;如不能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不准其抵扣进项税款或追缴其已抵扣的进项税款。在实践中,虚开方往往已经被控制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开具合法有效的增值税发票,导致善意取得方难以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因此,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往往不能抵扣进行税额。

4、“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三)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务处理案例分析

1、案情介绍:

河南省A公司从税务机关领购100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河南省B公司销售货物给河北省M公司后,河南省B公司向A公司购买了10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以B公司的名义开具给M公司,这10份发票B公司未记账。河北税务机关经过稽查,发现M公司对B公司非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事实不知情。请分析M公司取得河南省B公司开给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务处理。

2、M公司善意取得河南省B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定分析:

(1)B公司的确同M公司存在真实的货物交易;

(2)B公司使用的是河南省增值税专用发票;

(3)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方名称的确是实际销售方B公司,并且其他内容也与实际相符;

(4)无证据表明M公司知道B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非法获得的。

3、M公司善意取得河南省B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务处理

THE END
1.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中国法律法规大全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学位法,关税法,关于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的决定。截至2024年4月26日,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计302件,包括宪法1件、宪法相关法52件、民法商法24件、行政法97件、经济法85件、社会法28件、刑法4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11件。https://blog.csdn.net/u012108607/article/details/142782662
2.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98部全汇编!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98部全汇编! 共298件部法律 (按法律部门分类) 一、宪法(1件+5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通过。1988年4月12日第一次修正,1993年3月29日第二次修正,1999年3月15日第三次修正,2004年3月14日第四次修正,2018年3月11日第五次修正)http://www.isenlin.cn/sf_F118B7D796584B2E971B957B7C0CE244_209_nfp0658.html
3.现行有效法律目录(305件)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根据1997年、1998年、2005年、2017年、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予以增减)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通过,2009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通过,2001年修正,2010年修正,2020年修正) 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11/t20241112_441035.html
4.国家法律法规对土地买卖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国家法律法规对土地买卖的规定是我国法律严禁土地所有权买卖,但允许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宪法》及《土地管理法》规定,不得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一、国家法律法规对土地买卖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我国法律是严格禁止土地所有权的买卖、出租、抵押或以其他形式进行非法转让的。这一原则https://www.lawtime.cn/zhishi/a4533802.html
5.以下哪些法律法规是我国新制定的?()更多“以下哪些法律法规是我国新制定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我国已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正在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新的法律法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食品中非法添加物,以下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https://m.shangxueba.com/jnjd/p4dh29tt.html
6.《个保法》颁布,盘点我国网安法规27年发展历程AET对此,启明星辰VF专家团资深专家杨天识经过精心的研究汇总,绘制了一张图谱,其形状像一座房子,房顶是上位法《国家安全法》,下面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三部重要的法律:《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 据媒体报道,我国第一部关于信息网络计算机安全的法律法规,乃是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40799
7.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20230710.docx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前言在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产品质量和信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为了规范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并方便跨国贸易交流,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认证和认可制度,中国也不例外。我国的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之上,与国际认证认可标准保持一致,致力于保障国内质量水平、提https://m.renrendoc.com/paper/281714967.html
8.揭秘《中国合伙人》中的法律疑惑!(中国合伙人)影评在当时,我国还没有关于民办教育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只有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7年7月8日发布的《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部门规章。该规章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社会力量,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企业事业组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学术团体,以及经国家批准的私人办学者;第七条规定:非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990186/
9.民法典》逐条解读∣第1条:《民法典》的立法目的立法依据9.我国法院在适用民事法律过程中,是否有权解释、审查《宪法》条文?《宪法》条文能否构成法院个案裁判的直接依据? 《民法典》总则编中的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意味着,一是尊崇《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二是《宪法》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民法典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0910076092749
10.中国法律法规大全法律法规大全栏目中国法律法规大全,汇聚我国法律法规知识,第一时间更新国家、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查询。https://www.fljg.com/fa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