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常用法律法规116条!(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No.2

宪法对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No.3

公民在行使宪法规定的自由和权利的时候有哪些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No.4

宪法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No.5

人民警察可以继续盘问的使用情况有哪些?

《人民警察法》第九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经继续盘问,公安机关认为对被盘问人需要依法采取拘留或者其他强制措施的,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作出决定;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能作出上述决定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No.6

《人民警察法》第十九条

No.7

担任人民警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人民警察法》第二十六条

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满十八岁的公民;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四)身体健康;

(五)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六)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No.8

人民警察执行命令的准则是什么?

《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二条

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

No.9

上级公安机关怎样履行监督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四十三条

人民警察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或者决定有错误的,应当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No.10

在什么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实行现场管制?现场管制的具体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No.11

公安机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No.12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行政管理的行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七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

No.13

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范围的指令,人民警察应如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三条

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No.14

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采取哪些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八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No.15

人民警察个人或者集体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一条

人民警察个人或者集体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奖励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No.16

管制的期限和执行机关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根据最新的刑法修正案,由公安机关执行改为社区矫正机构执行。

No.17

什么是犯罪未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No.18

什么是共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No.19

什么是过失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No.20

刑罚主刑包括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河南植尚律师事务所专业处理民事、商事、刑事辩护、交通事故、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民间借贷、账务纠纷、公司事务、劳务纠纷、工伤赔偿、知识产权、行政以及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诉讼代理和法律顾问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一款是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题考查刑法。A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因此共同犯罪的主观条件必须是故意犯罪,过失是不会构成的,主体https://www.fljg.com/xingfa/660575.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这些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八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http://www.changyuan.gov.cn/sitesources/cyxrmzf/page_pc/xxgk/zdlyxxgk/aqsc/articleab1562c419674913ab87468780607361.html
3.2024年刑法第225条涉及哪些非法经营行为?专题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https://www.maxlaw.cn/n/20240328/11033032234281.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是什么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是什么呀查看赵洪珍律师团队的回答赵洪珍律师团队 广东-东莞 广东才源律师事务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1个月前https://www.faniuwenda.com/Ask/Index/detail/id/8737653.html
5.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是什么张保明律师律师问答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是对非法经营罪的规定。具体如下: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https://v.66law.cn/jx/xfdeb2.html
6.曾某造谣,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第(一)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https://m.hbdjk.com/p/207378.html
7.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六十六条此外,为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相关部门还出台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https://www.gdzjdaily.com.cn/p/282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