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了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措施,明确指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10)明确了血液酒精含量的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规定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为饮酒后驾车;大于等于80mg/100ml的为醉酒驾车。
酒驾罚款金额如何确定及缴纳方式?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3.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情况制定更为详细的执行标准或处罚细则,例如对罚款金额上下限的调整、具体执行程序等,因此实际操作中还需参考当地公安局或交管部门的具体规定。
缴纳方式:
罚款的缴纳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成:
银行缴纳:许多地方允许违法者通过银行柜台、网上银行或自助终端等方式缴纳罚款。
公职人员酒驾罚款金额有无上浮?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条规定,公务员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如有违反纪律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的处分,具体处分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酒后驾驶机动车,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如果公职人员同时是中共党员,其酒驾行为还将受到党纪处分。
总结而言,对于公职人员酒驾,罚款金额本身遵循《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没有专门针对公职人员上浮的规定。但是,考虑到公职人员的身份特殊性,其除了接受交通违法行为的法律处罚外,还可能面临来自公务员管理及党纪方面的额外处分,这些处分虽然不直接表现为罚款金额的上浮,但会对其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职务调整、工资待遇下降乃至失去公职资格等从广义上理解,公职人员酒驾的“成本”远高于普通民众,虽罚款金额未直接上浮,但综合后果更为严重。
醉酒驾驶不仅严重违反了交通法律法规,更对公共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法律对此设有严格的界定标准和严厉的惩罚措施,旨在遏制此类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驾驶人,应当自觉遵守法律规定,拒绝酒后驾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若因酒驾行为触犯法律,应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了解自身权利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