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月20日,2022年度《东方法学》共有32篇次优秀作品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学学科和法学文摘)》(以下简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主要二次传播机构全文转载。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4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3篇,《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2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篇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篇次为历年最多。具体转载情况如下:
2022年第7期
徐祥民:《关于编纂“自然地理环境保护法编”的构想》,原刊《东方法学》2021年第6期;
2022年第19期
赵炳昊:《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后征信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23期
王立民:《论中华法系的创新发展》,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5期;
2022年第5期
张生:《中华法系的现代意义:以律典统编体系的演进为中心》,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1期;
2022年第8期
李建星:《数字人民币私权论》,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2期;
2022年第9期
王曼倩:《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12期
季卫东:《元宇宙的互动关系与法律》,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1期
叶必丰:《行政法的体系化:“行政程序法”》,原刊《东方法学》2021年第6期;
2022年第4期
张守文:《信息权保护的信息法路径》,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6期
虞文梁:《论国家安全法治中刑法基本价值冲突与平衡》,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5期;
2022年第3期
沈国明:《中华法系文化要素的发掘与发展》,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1期;
周佑勇:《监察权结构的再平衡——进一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法治逻辑》,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4期;
(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22年第1期
王江:《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法制框架》,原刊《东方法学》2021年第5期;
(刑事法学)2022年第2期
张小宁:《论合规负责人的保证人义务》,原刊《东方法学》2021年第5期;
(法学文摘)2022年第2期
张明楷:《刑法的解法典化与再法典化》,原刊《东方法学》2021年第6期;
吕忠梅:《中国环境立法法典化模式选择及其展开》,原刊《东方法学》2021年第6期;
王春业:《高校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位获得权的冲突与平衡》,原刊2022年第2期《东方法学》2022年第1期;
(法理学、法史学)2022年第3期
何勤华:《法典化的早期史》,原刊《东方法学》2021年第6期;
(宪法学、行政法学)2022年第3期
(民商法学)2022年第3期
陈吉栋:《算法化“主体”:组织抑或契约?》,原刊《东方法学》2021年第5期;
(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22年第4期
(法学文摘)2022年第4期
张新宝:《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个人信息保护独立监督机构研究》,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4期;
马长山:《数智治理的法治悖论》,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4期;
(国际法学)2022年第5期
张新军:《美国的国际公域化想象和南海秩序:主权、海域、机制》,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1期;
(法理学、法史学)2022年第6期
郝铁川:《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1期;
张悦:《论我国法上“滥用”的判断标准》,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1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年第6期
裴炜:《刑事数字合规困境:类型化及成因探析》,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2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年第10期
涂龙科:《刑事二审的改判理由与功能检验》,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3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年第11期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法典化的意义》,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5期;
(刑事法学)2022年第12期
张明楷:《犯罪的成立范围与处罚范围的分离》,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4期;
(民商法学)2022年第12期
赵旭东:《第三种投资:对赌协议的立法回应与制度创新》,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4期;
王轶:《区分原则:区分什么》,原刊《东方法学》2022年第4期。
让我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共同迎接农历新年第一缕阳光。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愿世界和平美好、幸福安宁!祝愿大家新年快乐、皆得所愿!